一年四季中“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按照人與天地的關系,冬天重在養腎。 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腎臟隨年齡增長呈現衰老、腎氣虧虛。天氣寒冷,寒邪首先侵襲的就是腎,更應著重補腎,維護腎氣。中醫上,按摩三大穴位可補益腎氣,固精護腎。為什麼呢?一起來瞭解下。

經常按穴位緩解8種病

百會穴、風池穴解頭痛。按摩方法:按壓百會穴,能讓全身氣血通暢。按壓手腕的神門穴有鎮定放松的效果。按揉太陽穴,則可以緩解偏頭痛的困擾。如果頭痛偏在前額,試著按摩合谷穴。如果是後腦疼痛,可將雙手抱頭按壓“風池穴”。

按壓眼部四周的穴位緩解眼睛疲勞。按摩方法:循著眼眶骨,由雙眼內上眼角往外,輕輕按壓眉毛內側的纘竹穴、眼睛內側的睛明穴、眼睛下緣落淚處的承泣穴、額頭兩側的太陽穴等,直到感覺酸脹,這樣能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環,並刺激整個眼部周圍肌肉,舒緩不適。但是眼壓高、青光眼、高血壓者或眼睛有紅腫熱痛時,切忌按摩穴道。

“迎香”治鼻炎、“少商”平咳嗽。按摩方法:刺激迎香、印堂穴可緩解過敏性鼻炎的癥狀。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的法令紋處,印堂穴則在兩眉頭中間,兩個穴道都能發散鼻部鬱熱,按壓至感覺發熱即可解決困擾。如果喉嚨痛或咳嗽,可按按天突穴及少商穴。天突穴位於胸骨柄上緣中部微凹處,是氣息出入的要塞,可平喘、化痰、理氣。少商穴屬肺經,是治療咽喉癥狀的特效穴,能緩減咽喉疼痛。

“風池、天宗”緩解肩頸酸痛。按摩方法:針對頸部的不適,可雙手抱頭按風府及風池穴。風府穴在後腦發際往上約1指幅中央處,風池穴則位於後頸部兩側,發際與脊椎外側筋處,是頸部肌肉起點。從風池穴循著發際慢慢按到耳朵,都能放松頸部。舒緩肩部僵硬,可試試天宗穴,位在上背部,約在肩胛骨的中央,取穴方法是上半身直立,左手貼在右肩二分之一處,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碰到的點就是天宗穴。

順時針按肚臍周圍治腸胃功能失調。按摩方法:按壓內關穴及天樞穴有助消除脹氣。內關穴在手腕橫格紋以上距三指處,以大拇指用力按壓,不適感會逐漸消失。而天樞穴在肚臍左右兩邊2寸(約3指)處,可促進腸胃蠕動。便秘時,以指尖按壓中脘穴(肚臍正上方4寸處)、孔最(肘橫紋下4寸處)、天樞穴、合谷穴,都有助腸胃收縮。如果胃痛時,可按摩或熱敷足三裡(膝關節下方3寸)、按壓中脘穴、天樞穴都能減輕疼痛。

按三陰交去生理期不適。按摩方法:女性經痛時可刺激行間穴、三陰交。行間穴位於雙腳足大趾與二趾之間,能幫助打通肝經,有助解除肝氣鬱滯之害。而位於腳外踝上方距離4指寬、在小腿脛骨內側的三陰交,是脾、肝、腎三經經過的交點,若經期間隻有單純腹痛,刺激三陰交可以去除體內淤血,生新血,止痛、去寒。其他生理期的困擾,可以按摩足部太溪(補腎陰,位於內踝尖和足跟上大筋的中點)、足三裡等穴道。

湧泉穴促進血液循環。湧泉穴被稱為“長壽穴”,是腎經的首穴。按摩方法:按壓湧泉處、關元(肚臍下3寸)、足三裡都能促進血液循環。

“神門穴”幫助安神。按摩方法:仰掌,握緊拳頭,手掌緣靠近小指側,腕橫紋上的凹陷就是神門穴,以拇指掐按穴位,能鎮靜安神。

按壓穴道若為保健目的,以一次按壓15—20秒,再休息5秒,反復做10—15分鐘;若為解除疼痛,則要持續按壓到感覺痛點有舒緩跡象。力道不要按到疼痛難受。

按三穴位勝吃補藥

湧泉穴,補腎固元的“長壽穴”。《黃帝內經》上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湧泉穴位於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即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經常按摩湧泉穴,可激發腎經的經氣,疏通腎經的經絡,調和腎臟的氣血,調整和改善腎臟的功能和機能活動,使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將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於足心湧泉穴處,來回按揉,每天揉100次為宜。

太溪穴,匯聚腎經元氣的“長江”。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所以古人稱太溪穴為“回陽九穴之一”,認為它具有極高的回陽救逆之功。按摩時不必拘泥於方法,每次5分鐘左右便可。

關元穴,封藏一身真元之處。關元是男科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補腎壯陽、補虛益損等作用。要找到關元也很簡單,在人體正中線上,從肚臍向下量出四指寬的距離,就是關元穴。按摩時,首先以關元為圓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時針及順時針方向摩動3-5分鐘。然後,隨呼吸按壓關元穴3分鐘。

此外,可在冬季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不要進食太多過度苦寒的食物,如苦瓜等。

按摩穴位怎麼找

如何準確找到穴位和指壓穴位?

穴位也稱穴道,也就是出現反應的地方。身體有異常,穴道上便會出現各種反應。

一、這些反應包括:

1、用手指一壓,會有痛感(壓痛);

2、以指觸摸,有硬塊(硬結);

3、稍一刺激,皮膚便會刺癢(感覺敏感);

4、出現黑痔、斑(色素沉淀);

5、和周圍的皮膚產生溫度差(溫度變化)等。

這些反應有無出現,是有無找準穴道的重要標志。

二、尋找穴道的方法

當手指觸壓到穴道點時,會感覺特別柔軟,彷佛裡面有個凹洞。順著手指,註力到穴道點,會產生輕微酸麻的反應,感覺較敏銳的人甚至會覺得指壓處有輕微的溫熱。

三、指壓穴道的方法

1、先找到所要指壓的穴道點。

2、以拇指內側指關節壓住穴道點,並註力往下壓。

3、往下壓的同時,心中默數1、2、3、4、5、6數到6時,指力應當己經深入穴道點。

4、稍稍停留2~3秒,然後數5、4、3、2、1,漸漸全部松開,拇指仍停留在穴道點上2~3秒,接著重復指壓的動作。

5、每個穴道至少需按5次,才具有效果。

身體7個部位的不同刮痧方式

1、頭部

頭部有頭發覆蓋,須在頭發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塗刮痧潤滑劑。為增強刮痧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邊緣或刮板角部刮拭,每個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頭皮有發熱感為宜。

太陽穴:太陽穴用刮板角部從前向後或從上向下刮拭。

頭部兩側:刮板豎放在頭維穴至下鬢角處,沿耳上發際向後下方刮至後發際處。

頭頂部:頭頂部以百會穴為界,向前額發際處或從前額發際處向百會穴處,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後頭部:後頭部從百會穴向下刮至後頸部發際處,從左至右依次刮拭。風池穴處可用刮板角部刮拭。

頭部也可采取以百會穴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刮拭。

2、面部

面部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於美觀影響,因此手法需輕柔,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眼睛、口腔、耳、鼻病的治療須經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數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為準則。

3、後項部

人體後項部有六條陽經通過,經常刮拭後項部,可以滋陰潛陽,補益人體之正氣,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4、背部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後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和夾脊穴。肩部應從頸部分別向兩側肩峰處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時,先對穴區內督脈及兩側膀胱經附近的敏感壓痛點采用局部按揉法,再從上向下刮拭穴區內的經脈。

5、胸部

胸部正中線任脈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兩側以身體前正中線任脈為界,分別向左右(先左後右)用刮板整個邊緣由內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註意隔過乳頭部位。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

6、腹部

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板的整個邊緣或三分之一邊緣,自左側依次向右側刮。有內臟下垂者,應由下向上刮拭。

7、四肢

四肢由近端向遠端刮拭,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浮腫病人,應從肢體末端向近端刮拭,關節骨骼凸起部位應順勢減輕力度。

古人養生的7個小動作

背宜常捶陽氣旺

捶背比較適合中老年人,人體背部有豐富的脊椎神經和臟腑腧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膚、皮下組織的穴位,通過神經系統和經絡的傳導,增強內分泌和經絡系統的功能,提高免疫機能,增強抗病能力。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止慢性腰痛和腰肌勞損。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營養,加速背部皮膚新陳代謝。可安神寧心,對中老年人所患多種慢性病具治療作用。捶背手法要均勻,著力要有彈性,輕拍輕叩,每分鐘60-10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時間30-50分鐘,以上下輕輕叩打為宜。嚴重心臟病者,捶背須謹慎。

面宜多擦氣血平

面宜多擦氣血平。按摩面部,又稱浴面,能激發陽氣。方法為兩手搓熱後,用手掌擦面部十數次。或用雙手輕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鐘,每日2-3次。因經絡系統中足三陽經都起於頭面部,擦面可疏通經絡,並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將兩手搓熱,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帶動其他手指,搽到額部向兩側分開,經兩頰而下,像洗臉一樣,搽10餘次。能使面色紅潤,少生皺紋,防止面部神經麻痹。

同時具有消除疲勞,振奮精神的作用。此法有助於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環。

目宜常運眼不花

中醫稱為運睛,即眼球轉動。將眼閉上,眼球自左向右轉動6-10次,然後再自右向左轉動6-10次。眼球轉動要慢,然後閉目片刻,再突然睜開眼睛。速度要均勻,每個轉動方向可作2-4個節拍。此法對於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適,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背宜常暖背不痛

背主一身陽氣,是中醫經絡督脈及膀胱經所在之處,常暖可使陽氣運行並暢達全身經脈,防病治病。日常可采用按摩、曬太陽等法。古人認為背部為督脈之所居,是太陽膀胱經之所舍。人感受防寒,多從背部起,故背部應常保溫暖。

既可防治感冒,又可固腎強腰。中老年人應加強背部的鍛煉與調養,晚間起床時給背部披件衣服,日常生活中盡量做到背宜常暖,防止受寒。

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為胃腸等臟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古人稱為摩臍腹、摩生門。即繞臍揉腹。平時經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脹,有助於食物消化。仰臥在床,兩腿伸直,腳尖朝上,兩手搓熱,兩手相疊,用掌心在以臍部為中心的腹部,順時針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轉摩12次。

能健腎強腰、滋陰壯陽、益氣固精、健脾胃、助消化,久練對腎虧乏力及便秘均有療效。

肢體常搖筋骨壯

四肢經常活動,不僅鍛煉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過四肢運動促進內臟氣血運動,增強體質。兩手握拳,連同兩肩,向前輪轉,先有裡向外下方轉再由外向裡上方轉,然後再反方向轉,各轉20次。也可先左後右。

平坐,提起左腳向前緩緩伸直,腳尖向上,當要伸直時,腳跟用力向前下方蹬一下,做五次後,再右腳做。能舒展四肢關節。此法對於中老年人預防肩周疾病,提高身體機能,具有益處。

皮膚幹沐人不老

用手掌、幹毛巾沐浴周身皮膚,及全身按摩,能疏通經絡,活躍氣血,抗衰老防疾病。古人稱為幹沐浴。即將二手搓熱,常搓摩周身皮膚,像洗澡一樣。一般從頭頂百會開始,順次面部,兩邊肩臂,從上而下,胸部、腹部、後背至左右腿,依次擦之。可使周身氣血通暢,舒筋活血,皮膚潤澤而富有彈性。

以上方法均為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做到的,動作要輕緩,次數可由少到多逐步增加,貴在堅持,必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