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重視養生,常會吃不少補藥。專傢提示老人吃補品不是壞事,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老人是不能吃補藥的。究竟,老人不能吃補藥的情況都有哪些?下文具體介紹瞭老人不能吃補藥的具體理由,如果你也有這些情況出現,那就最好不要吃補藥,以免給身體帶來傷害。

老年人用藥需註意哪些問題

一、掌握最佳用藥量

從50歲開始,每增加1歲應減少成人用量的1%;60歲以上用成人劑量的1/3;70歲用1/4;80歲用1/5。

二、瞭解老人不適用藥物

一般來說,老人應慎用麻黃、甘草和大黃。因為麻黃有中樞和交感興奮作用,易致老人失眠、血壓升高、心絞痛,男性老人還易引起尿瀦留;甘草易引起血壓升高、浮腫、血清鉀降低等,而加劇高血壓癥狀。高血壓時,服用利尿劑可使血清鉀降低,與甘草方劑並用時要註意。要減少大黃的使用率,一旦使用,應從小量開始,否則可引起腹瀉和腹痛。

三、做到五先五後

1、要先取食療,而後用藥。例如喝薑汁紅糖水可治療風寒性感冒。食療後仍不見效可考慮用理療、按摩、針灸等方法,最後選擇用藥物治療。

2、要先用中藥,後用西藥。中藥多屬於天然藥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藥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藥確有特效。

3、要先以外用,後用內服。為減少藥物對機體的毒害,能用外用藥治療的疾病,比如皮膚病、牙齦炎、扭傷等等可先用外敷藥解毒、消腫,最好不用內服消炎藥。

4、要先用內服,後用註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註射針劑,以為用註射劑病好得快,其實不然。藥劑通過血流向全身,最後進入心臟,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臟。因此,能用內服藥使疾病緩解的,就不必用註射劑。

5、要先用成藥,後用新藥。近年來,新藥、特藥不斷湧現,一般地說它們在某一方面有獨特療效,但由於應用時間較短,其缺點和毒副作用尤其是遠期副作用還沒被人們認識,經不起時間考驗而最終被淘汰的新藥屢見不鮮。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時最好先用中西成藥,確實需要使用新、特藥時,也要慎重,特別是對進口藥物尤其要慎重。

四、忌重復用藥

老年人因肝腎功能減退,導致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和排泄等能力減退,所以其不良反應率要比年輕人高2—3倍,隻有充分認識這一問題,合理用藥,方能達到用藥安全有效和防病治病之目的。當人們患病後,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並堅持少而精的原則,盡量避免重復用藥所帶來的危害。

五、避免用激素類藥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過敏、抗休克作用。臨床作用較廣泛,在一些疾病的過程中和臨床情況下,單用或與其它藥物同時使用,可獲得一定的療效。

但決不意味著激素可作為一種特殊藥物不經選擇地任意應用。尤其對老年人疾病,用激素時更應慎重。倘若有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使用激素確有解救作用者,也隻可短期用之,但一俟危情度過,立即減量或撤除,以免招致嚴重危害。

哪些情況下老人不能吃補藥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服用阿膠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以致出現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甚至惡心、嘔吐等。

患高粘血癥、高脂血癥者:阿膠能加重鬱滯,使瘀血更為嚴重。另外,阿膠能使血流速度減慢,促使血管中脂肪微粒沉積在血管壁上,誘發血栓形成。

患有表證者:如在此時服用阿膠,容易導致食積,不但不能達到滋補的目的,而且會造成新的病癥。因此,一旦外感風寒,應立即停服阿膠。

腎陰不足、虛火內盛者:表現為形體消瘦,自覺內熱,口燥咽幹,午後潮熱,手足心發熱,夜間盜汗,兩目幹澀,大便秘結,舌紅苔少。由於鹿角膠偏於補陽,以熱助火,使陰更虛,火更旺,所以有此癥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肺中有熱者:表現為幹咳少痰、痰中帶血,或痰典粘稠、口幹舌燥。因鹿角膠藥性偏溫,故不適宜肺中有熱者。

患胃腸疾病者:表現為經常胃痛,胃中嘈雜,大便秘結,口臭口苔等,不能服用鹿角膠。

吐血、便血者:當這種出血屬陽盛、陰虛內熱所致時,也不能用鹿角膠治療。

老年人吃保健品不如食補

吃鈣補鈣,吃維生素補維生素,缺什麼補什麼,這是許多老人在認識上的一個誤區。維生素在食物攝入不足或特殊需要時補充,但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濫服能造成一些副作用甚至引起傷害。老年人由於體內代謝和免疫功能降低,對各種維生素的攝入必須充足,而大多數維生素不能在體內合成,又由於老年人進食量下降,因此應註意進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維生素 A可來自動物性食物及黃綠色蔬菜所含的類胡蘿卜素,維生素 D可通過戶外陽光照射在皮膚形成,食物來源主要是動物食品,如海魚、肝臟、蛋黃等。富含維生素 B1的食物有肉類、豆類及粗糧谷類。維生素B2主要來自動物性食物如肉類、禽類、魚類及綠葉蔬菜。維生素 C主要來源是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老年人葉酸的參考攝入量與成人相同,每日400微克。葉酸廣泛存在於各種動植物食品中,富含葉酸的食物不光是綠葉菜,還有動物肝臟、豆類、水果及堅果等。

老人吃得好,但不等於就不貧血,原因之一可能是鐵的吸收利用差。在選擇食物時應註意選擇血紅素鐵含量高的食品如豬肝、傢禽和魚類,同時還應攝入含維生素 C高的蔬菜、水果,以利於鐵的吸收。

老年人餐桌推薦

老年人合理膳食組成應包括:每日谷類300克左右、肉禽50克、魚蝦50克、蛋25克、豆及豆制品50克、蔬菜500克、水果250克、奶及奶制品250克、食用油25克。

膳食安排要三餐定時定量,占七分飽,重要的是優質:食物新鮮、多樣,膳食平衡。

老年人補品有哪些中藥材

老年人在進補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需求進補,切記不能亂補,一般老年人補品有:人參、西洋參、三七花、何首烏、太子參、枸杞子、龍眼肉、核桃仁、冬蟲夏草、靈芝等。

人參常用的功效有:勞傷虛損、大補元氣、涼血解毒、補脾益肺、記憶力衰退健忘、補氣補血、頭暈目眩、失眠、降三高等功效;

西洋參常用的功效有:西洋參內含有R0、Rb1 Rq1、Re等成分,有調節中樞神經、消除疲勞、增加老年人的記憶力、滋陰補氣、降火降暑、對老年人的記憶力衰退、失眠、老年人癡呆有很好的效果;

三七花常用的功效有:降壓降脂、護肝平肝、美容養顏 三七花內含有三七皂苷R1、人參皂苷等多種藥用成分,具有疏通毛細血管阻塞,常用於血壓高、血脂高、記憶力下降、胖胖、肝火旺盛、頭痛頭暈等;

靈芝常用的功效有:虛勞、咳嗽、氣喘、失眠、消化不良、鎮靜安神、適用於:老年人失眠多夢,、增強食欲、增強記憶力,降三高等功效。

中老年人要選擇益氣養陰的補藥

補藥就是補益身體虛損的藥物。與它相反的是瀉藥。

補藥可以按氣、血、陰、陽分,比方說人參補脾氣,黃芪補肺氣,茯苓補心氣;生地黃補心血,熟地黃補腎血;麥冬、天冬補陰;鹿茸補陽。我們平時看到說這個藥是益氣養陰的,或者說是滋陰潛陽的,說的都是補的意思。

補氣、血、陰、陽的中藥再往下分,就是針對五臟的補藥。中醫將體內實心的器官稱為“臟”,空心的稱為“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是“腑”,空心的器官重在疏通。心、肝、脾、肺、腎是“臟”,“臟”有藏的意思,比如說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藏著的東西,用多用久瞭會減少,中醫叫“虛”,例如心氣虛,心陰虛,肝血虧虛,腎陽虛等等。

人到瞭40歲,不論有病沒病,與年輕的時候相比,腎精就隻有一半瞭,已經是虛瞭。

虛瞭就要補,中醫叫“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具體來說,人有7個方面的虛: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陰兩虛,氣血兩虛,陰陽兩虛。氣虛是比較輕的亞健康狀態,比如經常感冒;血虛會表現出各種不舒服,臉色不好,頭發枯黃,皮膚粗糙,便秘,頭暈。如今城市裡的女性不恰當節食,加上工作生活壓力大,血虛的很多;陰虛比血虛嚴重,有病上醫院的人絕大部分是陰虛的。比方說老是發口腔潰瘍,手心腳心胸口到瞭下午、晚上會發燙,人比較消瘦,舌尖是紅的,失眠,胃口不好;陽虛就是生病瞭,臉色蒼白,怕冷,人沒有力氣。一般來說,60歲以後,好比太陽西斜,陽虛是大傢多少存在的。

生活中,單純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是不多見的,而是錯綜復雜,氣陰兩虛,氣血兩虛,陰陽兩虛。這個時候你如果隻補氣虛或者補血虛已經照顧不過來瞭。所以一般中老年人補虛,都是選擇能夠補充氣陰兩虛或者氣血兩虛的補品來服用的。比方說大傢熟悉的青春寶抗衰老片,就是益氣養陰的,意思是氣血雙補的。

補藥的功效來自“久服”

生活中有人相信補藥,有人不相信,認為補藥大多是吹吹牛的,騙騙人的。

在我國2000年前出版發行的權威的藥物學經典《神農本草經》裡面,收載瞭120種補藥。《神農本草經》是一部很保守的藥學經典,隻收載瞭365味藥物,它根據藥物毒性的高低,把365味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藥120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意思就是這120種藥物都是補藥,可以用來養生,沒有毒性,多吃一點,吃的時間長一點不會傷害到身體,想讓自己身體感到輕松的,想延年益壽的,可以多服,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