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傢長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寶寶感冒的問題,孩子發燒是最明確的表現,當孩子感冒的時候,傢長如果不積極的治療的話,會導致寶寶病情更嚴重,導致中耳炎,和腦膜炎的形成,當孩子患有感冒的時候,傢長盡量不要讓孩子吃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青菜和水果之類的,下面就為大傢介紹中西醫結合預防小兒感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傢。

中西醫結合預防小兒感冒

中醫看小兒感冒

中醫認為小兒感冒由外感時邪病毒所致。由於小兒冷暖不知調節,肌膚嫩弱,腠理疏薄,衛外機能未固,故易於罹患。受病以後,因臟腑嫩弱,故傳變較速,且易兼夾痰壅、食滯、驚嚇等因素而使證情復雜。

證治仍分風寒、風熱為主。參見感冒條。唯於小兒,辛溫不宜過於濕熱發散,辛涼亦不宜過多苦寒。若夾痰者,佐以宣肺化痰;夾食滯者,佐以消食導滯,夾驚嚇者,則佐以安神鎮驚或平肝熄風之品。

西醫看小兒感冒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占10%~20%的感冒是由細菌所引起的。1歲以內的嬰兒由於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是流感的高危人群,5歲至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是流感的高發年齡組,感染率可在50%以上,比成人高1.5~3倍。

年長兒童患流感臨床癥狀與成人相近,起病急驟,全身癥狀明顯,表現有持續高熱、頭痛畏寒、四肢肌肉酸痛、乏力,隨後出現咽痛、流涕、流淚、咳嗽等呼吸道卡他癥狀。嬰幼兒流感的臨床癥狀往往不典型,部分患兒突然高熱伴全身中毒癥狀,或伴有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可見高熱驚厥。

部分患兒可表現為急性喉炎,氣管、支氣管炎,出現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喘息、喉中痰鳴,嚴重者出現氣道梗阻征象。小兒流感容易引起多種並發癥,流感病毒侵犯上呼吸道可引起中耳炎、鼻竇炎、腮腺炎等,侵犯下呼吸道可引起肺炎。另外,流感可並發腦炎,或腦病合並內臟脂肪變性,還可誘發支氣管哮喘、心肌炎等。

中西醫結合預防小兒感冒

(一)一般預防

要增強兒童體質鍛煉,增加營養,註意衛生,居室內要保持良好的通風,避免帶兒童去擁擠的公共場所。要註意及時治療、隔離患兒。一般要隔離至退熱,平均約一周左右。尤其是在發病前3天內傳染性最強,要註意消毒措施。

(二)藥物預防

目前西醫有兩種有效的藥物即M2膜蛋白通道阻滯劑和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療效較好,其中上市的有奧司他韋和紮那米韋,強調在起病後36~48小時內早期服用。服用藥物對與感冒密切接觸者有預防發病的效果。

(三)疫苗接種

按國際規定,流感疫苗的主要成分應包括3個流感病毒株,分甲3、甲1和乙型株。每年這3個病毒株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而有變化,病毒株的選定是由世界衛生組織進行的。

中醫中藥對流感預防同樣具有很好的療效,總結以往預防治療經驗,扶正散Ⅰ號、Ⅱ號,對預防流感、預防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確切;流感抗免合劑、清解退熱合劑對治療小兒流感都收到滿意效果。

寶寶感冒的治療方法你瞭解嗎

1、寶寶第一次發燒,通常是寶寶急疹。沒有其他癥狀,突然發燒,可能會高燒(根據體質來定,有的寶寶容易發高燒,有的寶寶不容易),一般會燒兩三天,燒退即疹出。寶寶急疹引起的發燒沒有特效藥,千萬不要用抗生素,隻需在傢好好護理。

2、發燒是身體啟動自我保護機制的體現,是好事。有的媽媽害怕寶寶燒壞腦子,其實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大部分病毒、細菌需要39℃以上的溫度才能殺死,所以不要急於服用退燒藥。

3、如果寶寶溫度接近40℃,為瞭防止寶寶高熱驚厥,有必要吃退燒藥。

4、發燒去醫院通常要求先驗血。如果白細胞高或C反應蛋白升高,則說明有細菌感染;如果白細

護理小兒感冒患兒的辦法

寶寶患瞭感冒後,突出表現常為發熱,加上感冒需要經歷一個疾病的自然過程(發熱通常2~5天不等),所以除瞭配合醫生的治療外,合理的傢庭護理,不僅能幫助寶寶盡快病愈,也有助於縮短疾病的自然過程。註意休息,寶寶年齡越小,越需休息及護理,待癥狀消失後再恢復活動,以免因病灶未能清除而復發。有發熱的寶寶,最好臥床休息,以減少其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合理飲食,感冒發熱的寶寶很容易出現食欲減低、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表現,飲食護理非常重要,總體原則是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如果強求寶寶進食,將導致寶寶胃腸負擔重,對身體和疾病恢復均有害。每次吃的食物量可少些,吃的次數可多些,多給寶寶喝一些水果汁,如新鮮橙汁等。發熱消退和消化能力較好的寶寶飲食可稠一些。隨著寶寶病情的好轉,一般1周左右可逐漸恢復到平日飲食。

環境適宜,保持寶寶的房間空氣流通。對發熱的寶寶,新鮮的空氣有助皮膚有效出汗而降低體溫。應避免直接對著寶寶吹風,而導致寶寶皮膚血管收縮,加重病情。為寶寶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室內保持安靜,不大聲說話,盡可能增加寶寶的睡眠時間,以減少能量的消耗。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給寶寶輕聲講故事或聽音樂,幫助寶寶放松,會起到促進疾病康復的效果。有效出汗,鼓勵寶寶多飲水。水可以增加機體細胞代謝,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同時可以有效出汗,有利於降低體溫。

局部散熱降溫法,頭部冷濕敷或頭部冰袋: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以頭部冷濕敷(即用冷濕巾敷於寶寶的額部)接受度最高,有些寶寶不願意頭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濕巾敷用。應註意經常更換冰袋或冷濕巾。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置冰袋:這些部位有比較大的血管,將冰袋放在這些地方降溫效果較好。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可收到良好的降溫效果,但在冬天難以實施。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對發熱寶寶要註意驚厥先兆,警惕高熱驚厥的發生。已有過高熱驚厥的寶寶,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魯米那”,預防高熱驚厥再度發生。如果發現寶寶口腔內有皰疹或皮膚上有皮疹也需及時看醫生。

寶寶的衣服和被褥不要過多過厚,應穿寬松衣褲,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熱。千萬不能給發熱寶寶穿過多衣服和蓋過厚被褥,否則容易導致高熱不退,甚至誘發高熱驚厥!寶寶服用退熱藥後,會大量出汗,衣被汗濕後應及時更換,以免受涼而加重病情。物理降溫,寶寶發熱應首選物理降溫,尤其是小嬰兒發熱。在物理降溫無效時,再適當小量使用退熱藥進行藥物降溫。物理降溫方法有:局部散熱降溫、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冷鹽水灌腸等,其中以局部散熱降溫法最簡單易行,適合傢庭常用。

小兒病毒性感冒的七大癥狀

1、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常見呼吸道傳染病。誘因有受寒、淋雨、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等。

2、主要表現為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幹、咽痛、咳嗽、聲音嘶啞等癥狀。表現為頭痛、渾身酸痛、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3、傳播途徑:通過打噴嚏、咳嗽、說話將病毒散播入空氣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由於使用患者的毛巾、臉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4、感冒發熱患者需臥床休息,註意保暖,減少活動。住所要經常通風,保持一定溫度和濕度。5、多飲開水,吃清淡和稀軟的食物。

6、發熱較高時可用冷水擦身或溫水擦身(水溫以32~34℃為宜),或30%~50%酒精擦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或頭枕冰袋。

7、忌亂服藥:感冒要辨清寒熱虛實,對癥下藥,才能奏效。盡量選用副作用較小、能增強抵抗力的中藥制劑。發燒期間一般不宜進補品。

小兒病毒性感冒與細菌性感冒的區別

病毒性感冒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

1、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常見呼吸道傳染病。誘因有受寒、淋雨、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等。

2、主要表現為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幹、咽痛、咳嗽、聲音嘶啞等癥狀。表現為頭痛、渾身酸痛、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3、傳播途徑:通過打噴嚏、咳嗽、說話將病毒散播入空氣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由於使用患者的毛巾、臉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病毒性感冒 細菌性感冒 小兒感冒癥狀

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

4、感冒發熱患者需臥床休息,註意保暖,減少活動。住所要經常通風,保持一定溫度和濕度。

5、多飲開水,吃清淡和稀軟的食物。

6、忌煙酒,以免刺激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加重癥狀。忌食油膩、煎炸的食物,少吃或不吃魚、肉、葷、腥食物。

7、發熱較高時可用冷水擦身或溫水擦身(水溫以32~34℃為宜),或30%~50%酒精擦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或頭枕冰袋。

8、忌亂服藥:感冒要辨清寒熱虛實,對癥下藥,才能奏效。盡量選用副作用較小、能增強抵抗力的中藥制劑。發燒期間一般不宜進補品。

9、加強日常體育鍛煉,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細菌性感冒

細菌性感冒具有與病毒性感冒不同的特點。

病因不同

細菌性感冒,顧名思義,就是由細菌引起的感冒。引起細菌性感冒的細菌主要有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

癥狀不同

細菌性感冒起病可急可緩,而且全身癥狀相對病毒性感冒輕,上呼吸道癥狀(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幹、咳嗽、聲音嘶啞等)通常不明顯,但扁桃體或咽部紅腫、疼痛較突出;還有膿涕、膿痰等膿性分泌物。

化驗檢查結果不同

血常規檢查,細菌性感冒的患者白細胞計數通常都有升高。

流行特點不同

細菌性感冒通常不會在一定人群范圍內同時出現,一般都是散發的,患者身旁少有或沒有同時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除瞭細菌和病毒,還有一種肺炎支原體也可引起感冒。

細菌性與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癥狀比較相似。下面六個方面是細菌性與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區別。

1、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顯的群體發病的特點,短期內有多數人發病,或一傢人中有數人發病;而細菌性呼吸道感染則以散發性多見,患者身旁少有或沒有同時上感發熱病人。

2、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腔流涕癥狀比咽部癥狀明顯;而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則扁桃體或咽部紅腫及疼痛比較明顯。若伴有腹瀉或眼結膜充血,則傾向是病毒感染。

3、單純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無膿性分泌物,而膿痰是細菌性感染的重要證據。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驟,全身中毒癥狀可輕可重;而細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緩,全身中毒癥狀相對較重。如果開始發熱不高,2-3天後,病情繼而加重,則多為細菌性感染。

5、白細胞計數,一般由病毒感染者白細胞總數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可稍高。而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均見高。因此,如果臨床不做血像檢查,就難以確定病原體是病毒還是細菌。

6、對有發熱癥狀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用退熱藥物如阿司匹林或安乃近、復方氨基比林等治療。病毒性感染能取得暫時而明顯的退熱效果,全身癥狀亦有所改善;但細菌性感染者服用同樣劑量的退熱藥,退熱效果較差,全身癥狀亦無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