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被醫學傢稱為“血肉有情之品”,是進補的好食材。羊肉性屬溫熱,可以補虛勞、祛寒冷、溫補氣血,尤其適合在秋冬季食用。羊肉做法有很多,燉、燜、涮、爆、烤最常見。每種方法有其風味和特點,營養成分也不盡相同。羊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羊肉有哪些吃法?一起來看下。

羊肉的基本介紹

羊肉是指從羊身上得出的肉,古時稱為羖肉、羝肉、羯肉,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有山羊肉、綿羊肉、野羊肉之分。羊肉肉質與牛肉相似,但肉味較濃。羊肉較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膽固醇含量少。它既能禦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後或產後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人們歡迎。由於羊肉有一股令人討厭的羊膻怪味,故被一部分人所冷落。其實,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適量料酒、生薑一起烹調,即能夠去其膻氣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風味。

日常生活中我們吃的多是綿羊肉,比如炒菜、涮羊肉等等,從口感上說,綿羊肉比山羊肉更好吃,這是由於山羊肉脂肪中含有一種叫4一甲基辛酸的脂肪酸,這種脂肪酸揮發後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膻味。不過,從營養成分來說,山羊肉並不低於綿羊肉。相比之下,綿羊肉比山羊肉脂肪含量更高,這就是為什麼綿羊肉吃起來更加細膩可口的原因。山羊肉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膽固醇含量比綿羊肉低,因此,可以起到防止血管硬化以及心臟病的作用,特別適合高血脂患者和老人食用。

山羊肉和綿羊肉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中醫上認為,山羊肉是涼性的,而綿羊肉是熱性的。因此,後者具有補養的作用,適合產婦、病人食用;前者則病人最好少吃,普通人吃瞭以後也要忌口,最好不要再吃涼性的食物和瓜果等。從吃法上說,山羊肉更適合清燉和烤羊肉串。近年來,由於山羊肉的膽固醇、脂肪含量低,還用它開發出瞭很多保健食品。

羊肉吃法大比拼

羊肉做法有很多,燉、燜、涮、爆、烤最常見。每種方法有其風味和特點,營養成分也不盡相同。記者采訪瞭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蔡駿及國傢烹調高級技師、山東旅遊職業學院高級烹飪技師張亮,為大傢解答各種羊肉做法的營養區別以及如何才能吃對羊肉。

燉、燜、蒸:原湯原汁。這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營養成分不丟失,滋補效果最佳。燉時,營養成分部分溶入湯裡;燜、蒸時,營養成分基本還在肉裡,適合嗜肉族。燉湯時先用一些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燉半小時成奶白色湯,撈出湯骨,再將洗過的羊肉放入鍋中,加入蔥、薑小火燉制。如果用砂鍋燉,風味更好。

涮:膻味小。很多人不喜歡羊肉的膻味,涮著吃就可以減少膻味。此外,冬天將羊肉用冷水浸泡一夜,夏天泡一兩個小時,也可以把羊肉中的膻味物質浸出。需要提醒的是,麻辣湯底涮羊肉,吃瞭易上火。可同時吃些銀耳、梨等生津潤燥的食物,或喝點菊花茶去火。由於羊肉中可能存在病菌和寄生蟲,應選經過質檢的羊肉片,並且涮至熟透。

爆炒:能發汗。以蔥爆羊肉為代表,選用鮮嫩的後腿肉或裡脊,切成薄片,配上新鮮蔥白,浸漬後用旺火急炒。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的作用,還能發汗解毒。

烤、炸:油大。烤、炸羊肉的代表菜有羊肉串、燒羊肉等。這兩種做法油分很大,而且烹飪溫度過高,營養損失也最嚴重。百姓自己在傢烤羊肉時,可用孜然、香葉、鹽醃一小時後上鍋蒸,再放在180℃左右的烤箱中烤,這樣能減少油分。

最佳拍檔:蘿卜。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教授楊力及蔡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羊肉性溫,吃時最好配些涼性、平性的蔬菜,如蘿卜、絲瓜、冬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等。但要說到羊肉的“絕配”,非蘿卜莫屬。一方面,葷素搭配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蛋白質。另一方面,蘿卜性寒涼,能潤燥清火、去油膩、有助消化。

凍得發白,不新鮮。張亮及新疆畜牧科學院畜牧所助理研究員郝耿介紹,市面上的羊肉,分凍、鮮兩種。質量好的凍羊肉色彩鮮亮,呈鮮紅色。有時羊肉剛才冰櫃中取出,顏色發白,但放一會兒又變紅,也是質量好的。脂肪部分應潔白細膩,如果變黃,說明凍得時間長。鮮羊肉摸上去黏手不打滑,說明沒打水。新鮮羊肉的肌肉堅實有彈性,切成厚片能立起來,而不新鮮的則軟塌塌“站不住”。

羊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1、醋。許多人吃羊肉時喜歡配食醋作為調味品,吃起來更加爽口,其實是不合理的。醋中含蛋白質、糖、維生素、醋酸及多種有機酸,性溫,宜與寒性食物搭配,與熱性的羊肉不適宜。

2、茶。因為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後馬上飲茶,會產生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容易引發便秘。

3、豆醬。《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肉同豆醬食發痼疾。”豆醬是豆類熟後經過發酵制成的,性味咸寒,具有解除熱毒之功效。羊肉是大熱動火的食物,與豆瓣醬的功能恰好相反,兩者長期同吃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者引發痼疾。因此吃羊肉時,不要蘸豆醬。

4、南瓜。羊肉與南瓜都是溫熱食物,一起食用,容易導致“上火”。南瓜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之功效,羊肉為大熱之品,具有補虛祛寒、溫補氣血、益腎補衰之功效。二者皆為補益之品,同時進食,可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肚痛。

5、西瓜。吃羊肉後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這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

6、梨。兩者同時食用,梨中的一些酶可將羊肉的酵素分解,阻礙消化,造成消化不良、腹脹肚痛等。

羊肉和什麼一起吃最好

1、蘿卜。羊肉燉蘿卜,是冬季一道非常受歡迎的菜式,兩者一起燜燉,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的功效,可以起到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2、帶皮生薑。燜羊肉時,放上一些帶皮的生薑,不僅能令味道更加鮮美,具有去除羊肉膻味的作用,還能散火、除熱、祛風。

3、豆腐。羊肉與豆腐一起同煮,豆腐中的石膏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且豆腐也富含多種微量元素。

4、涼性蔬菜。羊肉屬於滋補食物,常吃容易上火,中醫有“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也就是說大熱的食物搭配寒涼的食物能起到更好的食療效果。煮羊肉時,可以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有冬瓜、絲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茭白等。

5、生薑、肉桂、蔻仁、茴香及調料。將羊肉加上這些調料一起煮,煮熟後切成片食用,對脾腎虛寒而致消化不良,腹部隱痛及腰膝冷痛者有緩解作用。

6、中藥。羊肉與個別中藥材一起搭配烹調,既能去除膻味,又能實現最大的食療效果。比如將羊肉與熟附子、甘草、當歸各,食鹽、生薑、桂皮、八角及水適量,小火燜熟,對老人感冒、風寒咳嗽、體虛怕冷、腰酸腿軟、小便頻數等癥有一定療效。

感冒能吃羊肉嗎

傷風感冒——少吃羊肉多喝水

今年開春以來,流感病人比冬季還多,輕則惡寒頭疼、鼻塞流涕、周身酸楚、咽幹咳嗽少痰,重則高熱頭疼、口鼻幹燥、鼻涕帶血。病人自己都能感到呼出的氣是熱的,這是春天感冒的典型特點。

最簡單的防治方法就是多喝白開水,保持飲食清淡而富營養,冬天人們喜歡吃的羊肉,春天應少吃,因羊肉性溫熱,會在春天加重幹燥的程度。一旦出現癥狀,如果是因為受涼引起的,早期可喝薑糖水把寒氣驅散;如果是因為飲食積滯,夜間被子太厚,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捂著瞭”,“上火”而致,感冒的同時還伴有鼻子幹燥出血,可用白茅根和蘆根各15克煎湯代茶飲用,用梨榨汁,或梨和冰糖煮水服用。

推薦食譜:君子蒸肉

食譜原料:

使君子5-10克,豬瘦肉100克,鹽少

制作方法:

1、將使君子去殼,取出使君子肉備用。

2、將使君子肉和豬瘦肉一起剁碎和勻,加入少許鹽,二者做成肉餅。

3、將使君子肉餅放入盤內,隔水用旺火蒸熟或煮粥時放在飯面上蒸熟即成。

健康提示:

1、兩肉相配好吃,味香咸有口味。

2、本菜對感冒有良好的功效。每遇食欲不振,口渴煩躁等癥狀出現時,即可吃此菜,定見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