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生長痛此類患者主要是處於生長期的兒童,男孩多見。疼痛部位常見於膝關節、髖關節等。這種情況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 如果你的孩子某天告訴你哪哪疼,爸爸媽媽可千萬別掉以輕心認為是簡單的生長痛!兒童期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多種,結合下面文章瞭解關節痛,做一個合格父母。

兒童多種關節痛的護理方法

生長痛

多見於3~7歲的兒童。孩子白天嬉戲如常,傍晚或臨睡前訴腿痛,多數為膝關節處疼痛,也可累及髖關節、踝關節,有時肌肉也有酸痛。局部疼痛處無外觀上的異常,各關節活動自如。疼痛劇烈時可通過按摩得到緩解。次日起床後一切正常,白天照常活動。這種疼痛稱為生長痛,可能與骨骼生長有關,不需藥物治療。

運動過度

白天奔跑,四肢活動過度而造成關節及肌肉的勞累以致四肢關節肌肉酸痛。多有勞累的病史,經過休息後疼痛減輕消失。

關節外傷

來自外力的損傷可造成關節脫位、軟骨破裂、韌帶撕裂、關節腔出血、骨折等。有外傷病史。 根據外力的強度可造成單個關節或多個關節的損害,骨骼x攝片或磁共振確診後進行骨科處理。

這裡特別要提出由於肥胖造成的兩側膝關節損害而出現的膝關節疼痛。膝關節靜態站立下受力為體重的0.34倍,而行走時受力為體重的3.02倍,上下樓梯時受力為體重的4.25倍。一個5歲肥胖男孩體重為30公斤,但他行走時雙膝關節要受力90公斤,上下樓梯時雙膝關節受力為130公斤。當走路、上下樓梯時雙膝關節負重增加,可造成其疼痛,長時間可形成膝關節骨關節炎,嚴重時發展為膝關節畸形以致不能走路。為此肥胖兒的減肥應選擇遊泳、騎車、仰臥直腿抬高、俯臥撐等,不增加膝關節負重的活動為主。盡量避免如爬樓梯、下蹲起立、跑步等增加膝關節負重的活動。

感染

化膿性關節炎

多數為全身性感染(敗血癥)的一個癥狀表現。其病原菌多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可有發熱,周圍血白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升高。局部關節有紅、腫、熱、痛。關節腔穿刺有膿液。應進行骨科治療。

結核性關節炎

以單關節炎為多見。常見受累關節為膝關節和髖關節。多數為骨關節骨骺端的結核逐漸侵及關節,也可是結核菌直接侵及滑膜。受累關節疼痛及活動受限制。多數患者兩肺有結核病灶。骨關節x攝片可確診。需進行骨科治療。

風濕性疾病

風濕熱

風濕熱表現為發熱、心臟炎、舞蹈病、關節炎、皮下結節及環形紅斑等。約有50%的風濕熱病例會出現風濕性關節炎。其特點為遊走性的多關節炎,以膝、踝、肘、腕等大關節為主。關節局部有紅、腫、熱、痛,關節活動受限。口服阿司匹林後關節疼痛立即消失,以後不留關節後遺癥。根據臨床表現及實驗室化驗可確診,進行抗風濕熱治療。

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

除瞭有發熱、皮疹外,關節常表現為急性期的一過性關節炎,有關節病、肌肉痛,常在發熱時加劇,熱退後減輕。以膝關節受累最多見,而手指、腕、肘、肩、踝關節也常受累。有部分病例將來會出現關節畸形。

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的臨床表現為皮膚出現紫癜,分佈在上下肢的伸面,呈對稱性,略高出於表面。可常伴關節痛、腹痛、便血、血尿等。不少傢長因小兒訴關節痛就醫,經醫生檢查發現皮膚有紫癜才確診為過敏性紫癜。關節病的特點為以兩側膝、踝、肘、腕關節等大關節為主,關節處不紅,關節腔內有少量液體故關節略腫,感疼痛。經藥物治療後,關節痛消失,不留後遺癥。

白血病

小兒的骨髓多為紅骨髓,易被白血病細胞浸潤。約25%的白血病患兒以四肢長骨、肩、膝、踝、腕關節疼痛為首發癥狀而就診。其中部分可呈遊走性關節痛,關節局部紅腫不明顯。疼痛的原因為骨髓腔內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壓迫和破壞鄰近骨質及骨膜以及骨膜有白血病細胞的浸潤有關。骨與關節痛多見於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骨髓穿刺骨髓液檢查可確診。

壞血病(維生素c缺乏)

維生素c缺乏可以使骨骼發育異常,骨質脆弱,骨膜下出血。如果在膝關節處骨膜下出血患兒不願走路,肢體不能活動。本病常伴牙齦、皮膚出血。服用維生素c可使癥狀改善。

兒童各種各樣的關節痛

首先,生長痛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關節痛,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的“生理現象”,由於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高峰期,身高增長速度快,下肢骨骼增長超過瞭肌肉增長速度,常常引發腿部肌肉和肌腱牽拉出現輕微疼痛,個別對疼痛敏感小兒還會痛得夜不能寐。這種疼痛主要發生在雙下肢及膝踝關節間,易在晚間發作,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高增長速度減慢,疼痛會逐漸減輕和消失。父母平時要註意控制孩子的活動量,減少疲勞和緊張,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緒,出現疼痛時傢長可用手輕輕按摩局部,讓孩子看書,或講故事,以分散註意力,有助於緩解癥狀。

其次,髖關節滑膜炎,又稱髖關節一過性(暫時性)滑膜炎,也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種關節疼痛。此病男孩較多見,具體發病原因目前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是一種免疫介導的非特異性炎癥,與外傷、感染有關。這種患兒常在發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或急或緩,臨床表現不特異,患兒因為疼痛不願站立,不願行走,甚至出現跛行,一般經過消炎、止痛、休息等治療後,很快可以緩解。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風濕熱、幼年特發性關節炎也會出現多發關節疼痛的表現,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增高。小兒風濕熱大多由於鏈球菌感染所致,易引起踝、膝、髖、腕、肘、肩等大關節疼痛,即風濕性關節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腫脹及壓痛,如傢長未予以重視,可波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幼年特發性關節炎,過去也稱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多於4-10歲發病,臨床上常出現發熱、多發關節腫痛,因緩慢起病,未引起傢長重視,此病可驟然發熱而加速疾病進程,最終侵犯全身關節,造成關節畸形。相對於成年類風濕,由於兒童免疫系統有一個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兒童類風濕相對易治愈,重要的是早發現、早治療,否則易導致殘疾甚至生命危險。

炎癥性關節痛,如化膿性關節炎、結核性關節炎等也是兒童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化膿性關節炎多有外傷史,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熱,關節活動明顯受限,局部可有紅、腫、熱、痛。結核性關節炎,多見於年長兒,常有密切結核接觸史,可同時患有其他部位的結核,起病緩慢,多為單一關節,常見部位為膝、髖、踝、脊柱等關節,其特點為病變關節多有腫脹,但不紅、不熱,若形成竇道多經久不愈。經抗感染治療後,可好轉。

最後,腫瘤性疾病,如白血病,也可引起關節疼痛,而且個別兒童以關節疼痛為最早表現,需經血液及骨髓穿刺檢查明確診斷,及早治療。骨腫瘤由於其發病率較低,常常被忽視,早期往往無明顯癥狀,僅輕微酸痛或腫脹,良性腫瘤經手術處理,可治愈。惡性腫瘤如骨肉瘤往往後果嚴重。

總之,小兒關節痛不可忽視,“痛”即是一種病理狀態,雖然有時兒童關節僅僅表現為痛,並沒有紅、腫、熱等癥狀,傢長也不要輕易認為是生長痛,必須排除其他疾病後才可考慮生長痛。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及時發現疾病,及早治療。

引起兒童關節痛的6個原因

一、風濕熱:除風濕性心臟病外,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腫脹及疼痛。疼痛短暫,有的僅1~2天即減退,呈遊走性疼痛,關節不留畸形或後遺癥。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多數於4~10歲發病,病情可為急性,伴有發熱、關節疼痛等癥狀,也可為慢性。可長期一個關節疼痛,也可驟然發熱而加速疾病的進程,最終侵犯全身關節,造成關節畸形。

三、過敏性紫癜性關節炎:臨床常見一個或多個關節腫痛,同時出現皮膚紫癜。少數人不同時出現紫癜,則容易忽視,如不及時治療,抑制病情,可導致腎臟損害。

四、急性化膿性關節炎:多見於嬰幼兒,有時繼發於受傷之後或其它感染性疾病。起病急,一個或多個關節紅腫疼痛,伴有發熱、煩躁、食欲不振等征象。

五、急性髖關節滑膜炎:患兒多為3~10歲,常於發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以一側大腿及膝關節輕微疼痛為主要癥狀,行動時疼痛加劇並可跛行,3~4周後自行痊愈。

六、其它: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屬於感染的如結核性骨關節炎等;有些惡性疾病,如白血病等,也與關節疼痛有關。總之,對兒童關節疼痛不可忽視,必須排除因疾病所致後,才可考慮生長痛。生長痛大多與攝鈣不足有關,往往補充鈣劑後癥狀能夠得以緩解。

手指關節痛的原因

手指關節疼痛的原因

1、骨性關節炎由組織變性及積累性勞損引起,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病變。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

該病多見於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最常發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頸、腰椎等處,癥狀主要為關節疼痛、僵硬(經輕微活動後會覺疼痛減輕),重者可出現關節腫脹、肌肉萎縮等。

2、手指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內有骨性增長物(骨刺)。多發生在手指末端指關節,也可發生在手指之間的關節。增生性關節炎一般年齡較大,多在40歲以上首先出現在一個或幾個手指,隨之,累及其他手指。患病的關節可紅腫,疼痛。晨起關節僵直比較常見,可以比較重,但持續時間短,少於20分鐘。X線檢查有骨質增生表現。

3、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是手指關節疼痛原因之一,常為手指的近端指關節受累,有晨僵現象(早晨手指發僵、握拳困難),常為手指的近端指關節受累,一般為多個關節痛、常為對稱性、遊走性的特點。做化驗和X線檢查顯示有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

查看詳情

手指關節疼痛的危害手指關節疼痛,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因素,該病是生活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引起手、腕、足等多關節疼痛、腫脹,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

查看詳情

如何緩解手指關節疼痛骨關節炎的最佳治療方法是中醫外貼法治療,例如苗方通痹貼,治療優勢是可針對性治療、藥效直達病灶起效速度快,能治愈骨關節炎,安全可靠對身體沒有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方便,非常適合患者使用。

手指關節痛的偏方治療(偏方有一定的適應人群一定要註意使用):

1、活經活絡湯

桂枝、白芍、知母、熟片、紅花、皂角刺、狗脊、防風各10克,生地、地龍、骨碎補各20克,生黃芪、桑寄生各15克。每日1劑,水煎服。活經活絡。

主治關節炎。證見肌肉關節疼痛腫脹,局部觸之發熱,但自覺畏寒,或觸之不熱,或自覺發熱,全身低熱或熱象不顯,舌紅、苔黃白或黃白相間或少苔,脈弦細或細數。

2、乳香制沒湯

乳香、制沒藥各12克,制川烏15克,地龍、土鱉蟲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風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水煎服,日1劑。3個月為1個療程。化淤通絡,利濕除痹。

主治關節炎。濕熱阻絡型,加防己、蒼術各10克,萆薢、連翹各20克,金銀藤30克;寒熱錯雜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黃芪30克,附片20片;肝腎虧損型,加川續斷、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補10克,白芍12克。

查看詳情

如何預防手指關節疼痛1、註意關節保暖

氣溫降低時,要及時添加衣物,以免膝關節受涼。此外,盡量不要接觸冷水,涮洗用溫水最佳。如果本來就患有關節炎,可戴好護膝等以防復發。

2、經常鍛煉關節

手指彎曲度:將手指彎曲,用另一隻手將指尖往手掌方向盡量靠近,然後再將整個彎曲的手指往下推向掌心方向以伸展指根關節背側。

手指強化:將手平放在桌上,將手指往大拇指的方向挪動,並用另一隻手將手指往反方向拉。 如此可增強手指肌肉的強度。

肩關節痛治療護理

一、中醫綜合方法

1、中藥以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為目的的。

2、拔罐 拔罐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天宗等穴位。每次選兩個穴位,交替使用。

3、刮痧 刮痧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經絡有:手臂外側的肺經、大腸經。每周可刮1~2次。

4、針灸 針灸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大椎、曲池、外關、腕骨等穴位。選用1~1.5寸針灸針,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膚,刺入穴位,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兩周為1療程。

5、理療 選用超短波等高頻電磁療法,每日1次,10天為1療程。可起到消炎、鎮痛、解痙、改善血液循環、松弛肌肉的作用。

6、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對肩周炎的患者來說十分重要。“醫三分練七分”,應鼓勵患者多做肩關節的運動,特別是適當做大幅度的運動,對預防肩關節的粘連,肩部軟組織的拘緊、攣縮,大有好處。

二、食療藥膳

1、取追骨風30克,酒60克。追骨風入酒內浸泡5日。分數次內服。

2、用老生薑1000克,蔥子500克,甜酒250克。將二味藥搗爛後,炒熱,敷痛處。

3、取生薑500克,大蔥根50克,花椒250克,小茴香100克,白酒150克。先把生薑和蔥根切碎,搗成泥漿,小茴香和花椒搗成面,然後將四味混在一起攪勻,置於鐵鍋中用文火炒熱,加白酒攪和,再裝入紗佈袋中,敷於患處。溫度以能耐受為度,上蓋毛巾,再蓋上棉被,使之發汗。第二天藥袋用鍋炒熱繼續用,不必換藥,此藥袋可加酒。每晚1次,堅持治療,定有療效。連服1個月見效,一般需服81天。

4、川烏粥:生川烏頭約5g,粳米50g,薑汁約10滴蜂蜜適量。把川烏頭搗碎,研為極細粉末。先煮粳米,粥快成時加入川烏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後加入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即可。具有祛散寒濕、通利關節、溫經止痛之效。適用於肩周炎風濕寒侵襲所致者.

5、白芍桃仁粥:白芍20g,桃仁15g,粳米60g。先將白芍水煎取液,約500ml;再把桃仁去皮尖,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為稀粥,即可食用。具有養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適用於肩周炎晚期瘀血阻絡者。

6、桑枝雞湯:老桑枝60g,老母雞1隻,鹽少許。將桑枝切成小段,與雞共煮至爛熟湯濃即成,加鹽調味,飲湯吃肉。具有祛風濕、通經絡、補氣血之效。適用於肩周炎慢性期而體虛風濕阻絡者。

三、功能鍛煉

目前,對肩周炎的治療,多數學者認為,服用止痛藥物隻能治標,暫時緩解癥狀,停藥後多數會復發。若患者能堅持功能鍛煉,預後相當不錯。

以下介紹八個肩關節功能鍛煉的動作。

1、前後擺動練習:軀體前屈(即彎腰),上肢下垂,盡量放松肩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然後做前後擺動練習,幅度可逐漸加大,作30~50次。此時記錄擺動時間,然後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後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擺動練習,做同樣時間的前後擺動(30~50次),以不產生疼痛或不誘發肌肉痙攣為宜。開始時,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2、回旋畫圈運動 患者彎腰垂臂,甩動患臂,以肩為中心,做由裡向外,或由外向裡的畫圈運動,用臂的甩動帶動肩關節活動。幅度由小到大,反復作30~50次。

3、正身雙手爬墻患者面向墻壁站立,雙手上抬,扶於墻上,用雙側的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雙側上肢盡量高舉,達到最大限度時,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返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4.側身單手爬墻患者側向墻壁站立,用患側的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5、和6、肩內收及外展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然後再盡量外展。

7、拉滑車

8、梳頭--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作梳頭動作。

請患者註意,以上八種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煉,每天3--5次,一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隻要持之以恒,對肩周炎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四、康復療法

1、急性期或早期最好對病肩采取一些固定和鎮痛的措施,以解除病人疼痛,如用三角巾懸吊,並對病肩做熱敷、理療或封閉等治療。

2、慢性期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功能障礙。這時以功能鍛煉和按摩為主,配合理療進行治療。肩周炎康復治療的方法主要是醫療體操。

(l)體操練習:雙手握住體操棒,在體前,手臂伸直,然後反復用力向上舉,盡量向頭後部延伸;在體後,雙手握棒,用力向上舉。

(2)手指爬墻練習:側面或前面站立,抬起患炎側的前臂,以食指和中指貼墻,然後沿墻向上慢慢作爬墻式運動。

(3)患側手臂上舉,反復摸後腦勺;病側手於體後,上抬摸背部。如果患側手臂活動不便,可用健側手幫助患側手上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