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瞭,南方的天氣相對比較濕冷,這種天氣最容易得類風濕性關節炎,日常活動時出現關節疼痛、關節紅腫、早晨起床後病變關節感覺僵硬等癥狀。由於類風濕關節炎病情時好時壞,目前並無根治方法隻能控制暫時病況,所以患者在日常的生活飲食等方面就要特別註意保健。類風濕關節炎是怎麼回事?風濕性關節炎的保健措施有哪些?一起來看下。

類風濕關節炎是怎麼回事

一、感染因子尚無被證實有導致本病的直接感染因子,但一些病毒、支原體、細菌都可能通過某些途徑影響RA的病情進展。它們:①改變滑膜細胞或淋巴細胞基因表達而改變其性能(逆轉錄病毒嵌入上述細胞時);②活化B淋巴細胞,如EB病毒;③活化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咆並釋放細胞因子,尤其是具超抗原性能的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支原體等;④感染因子的某些成分和人體自身抗原通過分子模擬(molecular mlmlcry)而導致自身免疫性的產生。

二、遺傳傾向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RA的傢族及同卵雙胞胎中RA的發病約15%,說明有一定的遺傳傾向:通過分子生物檢測法發現其遺傳基礎表現於HLA-DR4(HLA-β1*04)某些亞型的β鏈第三高變區的氨基酸排列有相同的片段,稱之為共同表位(shared epitope),它出現在RA患者的頻率明顯高於正常人群,因此被認為是RA易感性的基礎。同時此表位的量又與病情嚴重性呈正比。然而HIA隻能說明部分RA的遺傳性,因為另有部分RA不具共同表位,因此HLA以外的基因如T細胞受體基因、性別基因、球蛋白基因均可能與RA的發病、發展有很大關系,總的來說RA是一個多基因的疾病。

類風濕關節炎早期有哪些表現

半數以上RA患者呈慢性隱匿性發病,最初以乏力、厭食、周身不適或肌肉關節疼痛等全身癥狀為主,隨後出現關節癥狀。5%~15%RA急性發病,多見於老年人,關節腫痛等癥狀在幾天內出現。15%~20%RA亞急性起病,關節癥狀在1周至數周內出現,全身癥狀相對較重。

(一)關節表現

本病最初受累的關節多為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或腕關節,並在RA中具有特征性。其他有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顳頜關節及胸鎖關節等。關節表現可分為兩種:滑膜炎癥引起的可逆性炎性癥狀(晨僵、腫、熱、痛等)和滑膜炎引起關節損傷造成的不可逆結構癥狀(關節畸形、活動受限)。前者臨床上表現為波動性模式,而後者與病程為線性關系。

1.晨僵晨僵病變的關節在夜間靜止不動後出現較長時間(至少1小時)的僵硬,如膠粘著樣的感覺。出現在95%以上的患者。晨僵持續時間和關節炎癥的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為觀察本病活動指標之~,隻是主觀性很強,其它病因的關節炎也可出現晨僵,但不如本病明顯。

2.疼痛與壓痛 疼痛往往是RA患者的主要癥狀和就診的主要原因,其程度因人而異。在一定程度上與炎癥部位、積液形成速度及量的多少均有關系。多數患者有明顯的關節疼痛及按壓痛,嚴重者可有拒按等重度疼痛的表現。計數壓痛關節數目也是臨床判斷治療是否有效的主要指標之一。從掌指(metacarpophalangeal, MCP)或蹠趾(metatarsophalangeal, MTP)關節的側面擠壓炎癥關節會引起壓痛,3個或全部4個上述關節區均可出現。

3.活動時疼痛 頸椎、肩關節和髖關節等表面覆蓋著較多的肌肉和其他組織,直接觸診檢查是否存在壓痛較困難,臨床上經常用關節活動時疼痛作為壓痛的替代觀察指標。包括骨和軟骨的損害等因素在內的非炎癥病變可導致關節活動時疼痛。另外關節的不穩定和半脫位也是導致關節活動時疼痛的原因。

4.腫脹 關節腫脹是RA的主要表現之一,以雙手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腕關節受累最為常見。滑膜增厚而致的關節周圍囊性感最早表現在這些小關節。在晚期病例,膝關節周圍的囊性感或“面團樣”感覺比較常見。RA患者的關節腫脹主要是由於關節腔積液、滑膜增生及組織間水腫而致。在炎癥早期以滑膜關節周圍組織的水腫及炎細胞滲出為主,在病變中後期則主要表現為滑膜的增生和肥厚。

5.畸形 關節畸形多見於較晚期患者。因滑膜炎的絨毛破壞瞭軟骨和軟骨下的骨質結構造成關節纖維性或骨性強直,又因關節周圍的肌腱、韌帶受損使關節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出現手指關節的半脫位如尺側偏斜、屈曲畸形、天鵝頸樣畸形等。關節周圍肌肉的萎縮、痙攣則使畸形更為加重。

6.活動受限 關節面破壞、關節和腱鞘腫脹或關節支持結構的改變均會導致關節活動受限。關節滲液造成的疼痛或關節囊的過分緊縮感也妨礙瞭關節的活動。肌腱和肌肉的纖維化可造成關節活動受限或關節屈曲攣縮。關節畸形或半脫位因為機械原因也常常限制關節活動。

類風濕性關節炎鍛煉註意事項

常做關節拉伸運動

類風濕關節炎比較常見的一個癥狀就是疼痛,這往往是讓患者十分的痛苦,那經過相關的研究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每天若能做一些拉伸關節的運動,可明顯減少發生關節疼痛的次數。做拉伸關節運動時,應從上至下,逐步拉伸全身所有關節,拉伸的強度以不引起疼痛為度。早晨可以先沖個熱水浴(緩解關節僵硬),然後再做拉伸運動,比如做一些捏拳、分並手指等動作。

保護關節註重小事

那大傢應該知道,類風濕關節炎主要所侵犯的就是我們的關節瞭,那在類風濕性關節炎鍛煉中,就要註意避免指關節受力,關鍵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上,比如,盡量不用水杯的把,應該用雙手的掌面合力端起水杯。不要長時間地寫字、織毛衣或找字。起床時,不要用雙手握拳撐起身體,而要用雙手的手掌支撐身體,緩緩坐起。用刀切割較硬的東西時,要用手掌握住刀柄使勁下壓,而不要用手指按壓刀背等等。

鍛煉時常換體位

對於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斷,每周應該進行三次最好,鍛煉的時間應該是持續在三十分鐘,那可以進行的項目有騎自行車、遊泳、舉輕的啞鈴等。剛開始鍛煉時,可做一些短時間、低強度的運動,然後逐步增加鍛煉的時間和強度。鍛煉的過程中,應不斷更換體位,避免一個關節長時間受力,如果感覺患處疼痛應立即停止鍛煉。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保健措施有哪些

一。指導患者堅持康復運動。主要是關節活動度的恢復訓練,以保持關節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鍛煉關節前可以輔以加濕熱療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消炎,去腫和鎮痛的作用。方法:可使用熱水袋、熱水浸泡及烤燈。熱水袋水溫不高於50℃,且不直接接觸皮膚;熱水浸泡水溫為45—50℃,以水浸過手腕為好;如果選擇烤燈,皮膚與烤燈距離30—50cm。以上療法1次/日,每次運動前進行效果更佳。

二。按摩指導: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利於關節功能的恢復,並能緩解肌肉攣縮和關節僵硬,畸形。指導患者用健指指腹或手掌大小魚際按摩患病的關節,按摩力度以患者可以承受為度,由輕到重,使關節有一適應過程。

三。關節活動指導:幫助指導患者自己進行功能鍛煉,方法如下:

1)指關節:握拳與手指交替運動。

2)腕關節:兩手合拳,反復交替用力向一側屈曲。

3)肘關節:手掌向上,兩臂向前平伸,迅速屈伸肘關節。

4)肩關節:做前後旋轉運動及上臂外展。

5)膝髖關節:做下蹲運動向前抬腿運動,或坐於床上屈髖屈膝。

6)踝關節:取坐位,做踝關節屈伸及旋轉運動。上述運動可3—4次/日,患者可以根據自己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來確定具體的活動量,禁止過度劇烈的活動,活動量和時間可隨著病情的好轉進行調整,直至病情完全緩解。

類風濕關節炎是慢性全身性疾病,關節疼痛明顯,伴有運動障礙,生活能力下降,給病人造成很大痛苦,護理人員應努力掌握其基本的護理方法,恰倒好處的運用護理手段,同時耐心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為病人減輕痛苦,促進關節病的康復,保持關節功能。

類風濕病患者的飲食宜忌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宜吃的食物

1、苦瓜、苦菜、馬齒莧、絲瓜等食物,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可以緩解局部發熱、發痛等。

2、薏仁、豆腐、芹菜、山藥、扁豆等食物,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可緩解局部發熱、發痛等。

3、蛇類、蟲類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食品,即可做菜,也可泡酒後飲用,可以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癥狀,還可起到防止病變向其他關節走竄的作用,因此是作用較強的食物。

4、剛開叫的公雞,配150克生薑(切成片),在鍋中燜燉,不放油鹽,可放少量白酒,1天內吃完。隔一周再服一次。公雞仔具有補虛益腎、暖胃祛寒的作用,可緩解局部疼痛、關節肌肉無力。

5、童子鱔魚0.5千克,陰幹,泡入1千克白酒中,1個月後即可飲用。每次飲酒50毫升,每天2次。童子鱔魚性溫善竄,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等功能,可緩解局部紅腫熱痛,防止病變向其他關節走竄,並對肩肘關節活動障礙效佳。

6、多種青菜、水果可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纖維素的需求,同時具有改善新陳代謝的功能,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作用,從而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癥狀。

7、香菇、黑木耳等食品,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可以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等癥狀。

8、瘦豬肉200克,辣椒根150克,共煮湯,調味後服用,每日分2次服。可以緩解劇烈疼痛癥狀。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忌吃的食物

1、高脂肪類: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而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一般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類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燒湯也宜少放油。

2、海產類:病人不宜多吃海產品,如海帶、海參、海魚、海蝦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體吸收後,能在關節中形成尿酸鹽結晶,使關節癥狀加重。

3、過酸、過咸類: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雞、鴨、魚、肉、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超過體內正常的酸堿度值,則會使體內酸堿度值偏高,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體內一定量的鈣、鎂等離子,而加重癥狀。同樣,若吃過咸的食物如咸菜、咸蛋、咸魚等,會使體內鈉離子增多,而加重患者的癥狀。

4、過甜的食物:少食甜食,因其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易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

5、刺激性食物:少飲酒和咖啡、茶等飲料,註意避免被動吸煙,因其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