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橘子,剩下的橘皮先別扔掉,用來洗浴好處多多。柑橘皮氣味芳香,有殺菌、祛風寒、保濕、助眠、去異味的功效,用來洗頭泡澡,不但能清除皮膚污垢,還能滋潤肌膚、消除疲勞。那麼橘子皮可以怎麼利用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

一個桔子等於5味藥

一個桔子五味藥

橘肉:味甘酸性涼,具開胃理氣、止咳潤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嘔逆食少、口幹舌燥、肺熱咳嗽、飲酒過度等病癥。因其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P,可輔治高脂血癥、動脈硬化及多種心血管疾病,其所含的“諾米林”物質還有明顯抗癌作用,可預防胃癌。

陳皮:橘子幹燥成熟的外皮,以陳者佳。其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降逆等功能,可治療脘腹脹滿及疼痛、食少納呆、惡心嘔吐、噯氣、呃 逆、便溏泄瀉、寒痰咳嗽等病癥,還可解魚蟹毒。采收陳皮時,去其白內皮後的紅色外皮叫橘紅,去紅外皮後的白色內皮叫橘白,臨床也專用,二者功效同陳皮,但 前者側重燥濕化痰,後者則長於和胃化濕。

青皮:橘子未成熟果實之外皮或幼果,色青而名之。其性溫味苦辛,具疏肝破氣,散結消痰之功,力較陳皮而強,常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滿、胃脘脹悶、疝氣、食積、乳房作脹或結塊、癥瘕等癥。

橘核:橘子的果核(種子),性微溫味苦平,功專理氣散結止痛,對睪丸脹痛、疝氣疼痛、乳房結塊脹痛、腰痛等有良效。

橘絡:橘皮內層的網狀筋絡。性味甘苦平,有行氣通絡,化痰止咳之功,主治痰滯經絡之胸脅脹痛、咳嗽咳痰或痰中帶血等癥。

吃桔子註意4點

1、飯前或空腹不宜吃

桔子好處雖多,但宜常吃,不宜多吃。因為桔子果肉中含有一定的有機酸,為避免其對胃粘膜產生刺激而引起不適,對胃不利。建議不要空腹吃桔子。

2、桔子與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桔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因此,吃桔子的前後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

3、陰虛體質的不要吃

中醫認為,桔子性溫,多吃易上火,特別是屬於陰虛陽盛體質,最好少吃,不然會出現口舌生瘡、口幹舌燥、咽喉幹痛、大便秘結等癥狀。建議吃些柑桔,可免上火癥狀。

4、孩子別吃太多

孩子貪吃、多吃桔子,容易會上火。如果孩子吃桔子過多,出現所說的“上火”表現,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應停食1-2周,再吃。

橘子皮泡腳大有益處

秋冬氣候幹燥,皮膚容易失去水分,變得粗糙、沒有彈性。柑橘皮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C以及精油成分,經過熱水的浸泡,這些物質溶解出來, 洗浴時就從張開的毛孔滲透進皮膚,刺激表皮下的毛細血管,促進新陳代謝;並且這些成分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能防止水分蒸發,使肌膚光滑細膩。柑橘皮泡腳在秋冬季還有保暖效果,尤其適合體質偏寒、怕冷的人,對治療初期風寒感冒也有良好效果。柑橘皮還可護發,洗頭後毛發光滑柔軟;柑橘皮泡腳能改善睡眠,讓人香甜入睡。但是,橘皮性辛溫,皮膚過敏的人,有發熱、口幹、便秘、尿黃等癥狀者慎用。

需要提醒大傢註意的是,不要直接用鮮橘皮泡澡,因為它的表面有農藥和保鮮劑污染,可能會刺激皮膚。橘皮需要處理一下,應先用清水沖洗掉表面的污 物,繼而用清水蓋過5厘米左右,浸泡30分鐘以上;再放入堿水中(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堿5~10克)浸泡5~15分鐘或者在淘米水中浸泡1小時左 右;最後用清水沖洗幹凈,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幹燥1周。洗浴前把柑橘皮裝入棉佈袋裡;再放入溫水中,就可以享受清香怡人的橘皮浴瞭。

保存1年以上的柑橘皮就成瞭中藥“陳皮”,它具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氣滯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脹滿、痰濕咳喘等。泡水喝的話要用陳皮,它較鮮橘皮揮發油含量少很多,不會刺激胃腸道。

新鮮的橘子皮千萬別吃

中醫提醒新鮮的橘子皮千萬別用。我們知道,橘子皮和中藥陳皮是同一種東西,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於是很多人喜歡將剝出來的橘子皮收集起來,並泡水喝。中醫專傢指出,新鮮的橘子皮不能吃。

專傢表示,鮮橘皮經過晾幹炮制後才是陳皮,橘子皮陳得越久越好,一般應放置隔年後再用。陳皮作為一味理氣、健胃、化痰的常用中藥,用其泡茶飲,確實能清熱化痰。用鮮橘子皮泡水就不同瞭,由於鮮橘皮中含揮發油較多,容易刺激消化道,進而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另外,新鮮橘皮刺激腸胃,還可能是因為橘皮表面附著有農藥或保鮮劑,一般的水洗日曬可能並未將這些有害物質去除幹凈。因此,最好不要用鮮橘皮泡茶或泡酒,自己曬制陳皮時,還要註意表面發黴的橘皮也不要使用。

因此,新鮮的橘子皮最好晾幹,並放置起來,最好隔年再用。

新鮮的橘子皮千萬別泡茶

新鮮的橘子皮千萬別吃

中醫提醒新鮮的橘子皮千萬別用。我們知道,橘子皮和中藥陳皮是同一種東西,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於是很多人喜歡將剝出來的橘子皮收集起來,並泡水喝。中醫專傢指出,新鮮的橘子皮不能吃。

專傢表示,鮮橘皮經過晾幹炮制後才是陳皮,橘子皮陳得越久越好,一般應放置隔年後再用。陳皮作為一味理氣、健胃、化痰的常用中藥,用其泡茶飲,確實能清熱化痰。用鮮橘子皮泡水就不同瞭,由於鮮橘皮中含揮發油較多,容易刺激消化道,進而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另外,新鮮橘皮刺激腸胃,還可能是因為橘皮表面附著有農藥或保鮮劑,一般的水洗日曬可能並未將這些有害物質去除幹凈。因此,最好不要用鮮橘皮泡茶或泡酒,自己曬制陳皮時,還要註意表面發黴的橘皮也不要使用。

因此,新鮮的橘子皮最好晾幹,並放置起來,最好隔年再用。

食用橘子該註意:

1、橘子不能多吃

據測,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每人每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另外多吃對口腔和牙齒有害。吃桔子過多,對兒童的口腔、牙齒、胃粘膜也有危害。

小兒若過量食用桔子,所產生的熱量即不能轉化為脂肪貯存在體內,又不能及時消耗掉,便會由積聚引起“上火”,表現為口腔炎、牙周炎、咽喉炎和便秘等。

2、腸胃功能欠佳者悠著吃

腸胃功能欠佳者,吃太多橘子,容易發生胃糞石的困擾。過多食用柑橘類水果會引起“橘子病”,出現皮膚變黃等癥狀。

3、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應在喝完牛奶1小時後再吃橘子。另外,胃腸、腎、肺功能虛寒者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癥。

4、不宜與蘿卜同食

蘿卜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並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若這時進食橘子,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5、服藥忌食橘子

橘子含有豐富的果酸和維生素C,服用維生素K、磺胺類藥物、安體舒通、氨苯喋啶和補鉀藥物時,均應忌食橘子。

6、忌鮮橘皮泡茶飲

摘下後的橘子大多用保鮮劑浸泡後再上市,保鮮劑為一種化學制劑,浸泡過的橘子對果肉沒有影響,但橘子皮上殘留的保鮮劑卻難以用清水洗掉,若用這樣的橘子皮泡水代茶飲,有損健康。

吃橘子的六大禁忌

1個橘子就幾乎滿足人體一天中所需的維生素C的含量。並且橘子中含有170餘種植物化合物和60餘種黃酮類化合物,其中的大多數物質均是天然抗氧化劑。橘子中豐富的營養成分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大有益處。橘汁中含有一種名為“諾米林”的物質,具有抑制和殺死癌細胞的能力,對胃癌有預防作用。

橘子味甘酸、性溫,入肺。主要治胸隔結氣、嘔逆少食、胃陰不足、口中幹渴、肺熱咳嗽及飲酒過度。具有開胃、止渴潤肺的功效。但食用不當反而無益。 食用橘子該註意:

1、橘子不能多吃

據測,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每人每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

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另外多吃對口腔和牙齒有害。

吃桔子過多,對兒童的口腔、牙齒、胃粘膜也有危害。

小兒若過量食用桔子,所產生的熱量即不能轉化為脂肪貯存在體內,又不能及時消耗掉,便會由積聚引起“上火”,表現為口腔炎、牙周炎、咽喉炎和便秘等。

2、腸胃功能欠佳者悠著吃

腸胃功能欠佳者,吃太多橘子,容易發生胃糞石的困擾。過多食用柑橘類水果會引起“橘子病”,出現皮膚變黃等癥狀。

3、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應在喝完牛奶1小時後再吃橘子。 另外,胃腸、腎、肺功能虛寒者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癥。

4、不宜與蘿卜同食

蘿卜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並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

若這時進食橘子,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5、服藥忌食橘子

橘子含有豐富的果酸和維生素C,服用維生素K、磺胺類藥物、安體舒通、氨苯喋啶和補鉀藥物時,均應忌食橘子。

6、忌鮮橘皮泡茶飲

摘下後的橘子大多用保鮮劑浸泡後再上市,保鮮劑為一種化學制劑,浸泡過的橘子對果

肉沒有影響,但橘子皮上殘留的保鮮劑卻難以用清水洗掉,若用這樣的橘子皮泡水代茶飲,有損健康。

橘皮的功效與作用

橘皮的簡介

【通用名稱】橘皮

【異名】陳皮(孟詵),貴老(侯寧極《藥譜》),黃橘皮(《雞峰普濟方》),紅皮(《湯液本草》)。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果皮。

【性味】辛苦,溫。

橘皮的功效與作用

理氣,調中,燥濕,化痰。治胸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噦逆,咳嗽痰多。亦解魚、蟹毒。

①《本經》:"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

②《別錄》:"下氣,止嘔咳,除膀胱留熱、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氣沖胸中,吐逆霍亂,止泄,去寸白。"

③《藥性論》:"治胸膈間氣,開胃,主氣痢,消痰涎,治上氣咳嗽。"

④《本草拾遺》:"去氣,調中。"

⑤《日華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癥瘕痃癬。"

橘皮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橘皮的禁忌註意

氣虛及陰虛燥咳患者不宜。吐血證慎服。

①《本草經疏》:"中氣虛,氣不歸元者,忌與耗氣藥同用;胃虛有火嘔吐,不宜與溫熱香燥藥同用;陰虛咳嗽生痰,不宜與半夏、南星等同用;瘧非寒甚者,亦勿使。"

②《本草匯言》:"亡液之證,自汗之證,元虛之人,吐血之證不可用。"

③《本草從新》:"無滯勿用。"

④《得配本草》:"痘疹灌漿時禁用。"

橘皮的選方

①治脾胃不調,冷氣暴折,客乘於中,寒則氣收聚,聚則壅遏不通,是以脹滿,其脈弦遲:黃橘皮四兩,白術二兩。上為細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湯下三十丸,食前。(《雞蜂普濟方》寬中丸)

②治胸痹,胸中氣塞短氣:橘皮一斤,枳實三兩,生薑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橘皮枳實生薑湯)

③治幹嘔噦,手足厥者:橘皮四兩,生薑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橘皮湯)

④治噦逆: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橘皮竹茹湯。②方以下出《金匱要略》)

⑤治反胃吐食:真橘皮,以壁土炒香為末,每服二錢,生薑三片,棗肉一枚,水二鐘,煎一鐘,溫服。(《仁齋直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