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腦癱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相信這是好多患者都比較關註的一個問題,腦癱就是腦性癱瘓,一般導致兒童腦癱的直接原因是,腦損傷和腦發育缺陷等原因構成的,那孩子腦癱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腦癱康復階段註意哪些事項

1、不過分照顧原則。許多患兒傢長總因可憐孩子而不自覺的過分照顧;實際上這既無必要,又不利於孩子的訓練。久而久之,過多的關照勢必養成孩子的懶惰和依賴心理。因此,訓練時一定要讓患兒配合每一個動作。患兒註意力不集中時,傢長可以拿玩具把他們的註意力轉移到各個動作上,但切勿過分照顧;凡是患兒自己能完成的動作,盡量讓他們自己完成。

2、不斷重復原則。腦性癱瘓兒童每恢復一項功能,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反復地進行訓練,才能最終鞏固下來。同時,隻有待某一動作定性後才能進行下一個動作的訓練。訓練時要遵循示范,等待,鼓勵,再等待,再示范的原則。因患兒每完成一個動作都相當困難,並且會經常出現反復(如有的患兒能獨立走幾步瞭,過幾天卻又一步也走不瞭)。所以,患兒對每項功能,每個動作,必須反復練習,才能得到最終的恢復。

3、正面激勵原則。由於許多患兒因各種原因而從沒有進行過規范的關節活動和訓練。因此,一旦接受大運動量、分解式的強化功能訓練,便難以接受。多數患兒會出現哭鬧和不配合現象而影響康復訓練效果。所以不僅要根據患兒的體質、心態等,合理地、有計劃地安排訓練時間,避免患兒過於疲勞而產生厭倦,反感情緒。日常訓練中要盡量想辦法引導患兒的註意力,要充分瞭解患兒心理,註意利用語言、兒歌或物品來引起患兒訓練興趣;註重少批評多表揚,練得好還可以適度獎勵,讓孩子經常保持一種成就感。必須明白,過於溺愛或嚇唬打罵都會使患兒造成心理壓力,進而逃避、拒絕配合訓練,而最終影響康復效果。

誘發腦癱疾病的原因

原因一、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兒童腦癱的病發原因之一。受精卵有著父母雙方的DNA遺傳物質,它們組成基因出現直線排列在染色體上,當染色體發現數目畸變或結構畸變、基因突變或先天性代謝缺陷時就可發生先天性畸形,呈現出個體的發育與眾不同。目前的研究認為,遺傳因素在腦性癱瘓中勿擾越來越大。某些患兒可追究到傢族遺傳病史,在同輩或上輩的母系及父系傢族中有腦癱、智力有問題或先天畸形等。

原因二、妊娠期因素

母體遭遇感染:母體在胚兒階段會受到風疹、巨細胞病毒、弓形體病、梅毒、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等感染通過胎盤侵及胎兒產生先天性感染與畸形。妊娠期間的環境原因: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時,特別會受外界環境因素如物理、化學或生物因子的幹擾,特別是對8周以內的胚胎更為敏感,導致胚胎的分化發育障礙,產生先天性畸形。物理因素最常見的物理性致畸因子有射線、機械因素、高溫、嚴寒、微波、缺氧等。

原因三、產時因素

產時因素也是兒童腦癱的病發原因。滯產:如頭盆不稱、骨盆狹窄、胎位不正、高齡初產、巨大兒、子宮收縮乏力等使產程延長,發生滯產,引起胎兒宮內窘迫,未能即使處理者;手術操作不當:如高位產鉗、胎頭吸引、臀位產後出頭困難;臍帶血流阻斷:如臍帶脫垂、壓迫、打結或繞頸等;胎盤異常:如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胎盤梗死或胎盤功能不良等;新生兒窒息、巨大兒等。

原因四、疾病幹擾

新生兒期疾病幹擾。總體上講,腦性癱瘓的出生前原因約占30%左右,圍產期與分娩原因占70%-80%,出生後的原因為15%-20%。一般認為,窒息、末成熟兒、重癥黃疸為腦性癱瘓的三大主要致病發原因素。但近年來,重癥黃疸引起的腦性癱瘓減少,末成熟兒腦性癱瘓病發也減少,出生前因素導致腦性癱瘓的比例有增多趨勢。這也是兒童腦癱的病發原因。

怎麼樣判斷孩子的腦癱呢

1、圍產期腦損傷的高危因素

專傢指出,圍產期腦損傷的高危因素也是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如新生兒窒息,高膽紅素血癥,低體重兒,早產兒,多胎,有新生兒呼吸困難,驚厥等。

2、反射異常

反射異常是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之一。專傢表示,反射異常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某月齡該消失的反射繼續存在,一是反射異常。

3、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異常也是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專傢稱,腦性癱瘓患兒所見到的肌張力異常有肌張力低下、肌張力亢進、肌強直及肌張力不協調。

4、姿勢異常

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還包括姿勢異常,姿勢分靜止時與活動時兩種也是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靜止時姿勢異常如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四肢強直姿勢、角弓反張姿勢、偏癱姿勢等。活動時姿勢異常在肌張力低下型、共濟失調型與痙攣型最為常見,如舞蹈樣手足徐動及扭轉痙攣、痙攣性偏癱步態、痙攣性截癱步態、小腦共濟失調步態等。

5、運動發育遲緩

運動發育遲緩也是小兒腦癱的重要診斷依據。專傢稱,腦性癱瘓存在程度不等運動發育遲緩。輕者大運動發育尚可,但有精細運動發育障礙者需要註意。

腦癱的中醫治療

小兒腦癱的中醫、中藥理論

腦癱中醫主要是因胎氣怯弱,先天稟賦不足,多導致小兒肝腎,精血不足,脾氣虧,肌肉僵硬或松軟無力,而產生五遲、五軟、五硬的病癥,根據其臨床表現辨證應歸屬於五遲、五軟、五硬的范疇。腦癱屬於中醫疑難病癥。治療原則應以補益先天腎氣,填精益髓為主,兼顧培育後天脾胃之氣,調理飲食並去邪。

五遲,是指立遲、行遲、發遲、齒遲、語遲

五遲主要是由於腎藏精氣不足,先天胎稟不足,後天護理不當,哺養不利.使後天水谷之失養,氣血虛弱。腎主髓、肝主筋,使筋骨痿軟,站立不穩、延遲行走。腎主骨,齒為骨之餘,使牙齒遲而不出。心主血,血為發之餘,患兒頭發稀黃遲出。如果氣血不充,心不能主神明,腎不能生髓,腦髓不充,技巧不出,患兒低智,反應遲鈍,說話晚或不會說話等。

辨證分型為:

(1)、肝腎不足治法:補腎養肝主方:加味六味地黃丸。

(2)、心血不足治法:補心養血主方:菖蒲丸。

確診腦癱的依據主要有哪些

1.智力低下

腦癱常有運動發育落後,動作不協調,不靈活,原始反射、VOJTA姿勢反射,調正反應和平衡反應異常等腦癱癥狀,在嬰兒早期易被誤診為腦癱,但其智力落後的癥狀較為突出,肌張力基本正常,無姿勢異常。

2.運動發育遲緩

有些小兒的運動發育稍比正常同齡兒落後,特別是早產兒。但其不伴異常的肌張力和姿勢反射,無異常的運動模式,無其他神經系統異常反射的腦癱癥狀。確診腦癱的依據主要有哪些?運動發育落後的癥狀隨小兒年齡增長和著重運動訓練後,可在短期內使癥狀消失。

3.先天性肌弛緩

確診腦癱的依據主要有哪些?患兒生後即有明顯的肌張力低下,肌無力,深腱反射低下或消失的腦癱癥狀。平時常易並發呼吸道感染,本病有時被誤診為張力低下型腦癱,但後者腱反射一般能引出。

4.進行性脊髓肌萎縮癥於嬰期起病

肌肉無力並呈進行性加重,肌萎縮明顯,腱反射減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復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組織檢查可助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