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遲緩是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發病率在6%~8%之間。在正常的內外環境下兒童能夠正常發育,一切不利於兒童生長發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其發育,從而造成兒童的生長發育遲緩。那麼發育遲緩的原因?發育遲緩的飲食?下面為大傢帶來介紹。

發育遲緩的原因

生長遲緩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系自然過程,有的屬遺傳因素,有的則屬疾病,其中80%~90%的生長遲緩兒童屬於正常的生長變異,如傢族性矮身材、體質性發育延遲以及低出生體重性矮小,這些與先天遺傳因素或宮內的發育不良有關,其生長速度基本正常,也不需要特殊治療。但對於這樣的孩子,傢長仍應創造良好的後天外部條件,促進生長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另外一些原因則是屬於病態的,如染色體異常(唐氏綜合征、特納綜合征)、代謝性疾病、骨骼疾病(骨軟骨發育不全)、慢性疾病、慢性營養不良性疾病、內分泌疾病(如生長激素缺乏癥、甲狀腺功能低下癥)等引起的生長遲緩,對於這一部分因疾病原因引起的身材矮小,應去醫院進行檢查,找出生長緩慢的病因並進行治療。

發育遲緩的飲食

青春期發育遲緩的患者宜合理膳食,可多攝入一些高纖維素以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保持營養均衡,包括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等必需的營養素。葷素搭配,食物品種多元化,充分發揮食物間營養物質的互補作用,對預防此病也很有幫助。

發育遲緩應該做哪些檢查

1、體重

體重是反映小兒生長發育的最重要也是最靈敏的指標。因為體重反映孩子的營養狀況,尤其是近期的營養狀況。體重可以受多種因素如:營養、輔食添加、疾病等的影響。體重在出生頭3個月增長最快,一般為月增長600~1000克,最好不低於600克。3~6個月次之,一般月增長600~800克。6~12個月平均每個月增長300克。1歲後小兒生長速度明顯減慢,1~3歲小兒平均每個月體重增長150克。1歲後小兒的體重可用下列公式計算:體重(kg)=年齡(歲)×2+7(或8)

2、身高

身高也是小兒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但它反映的是長期營養狀況,短期內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營養、疾病等)對身高影響不明顯。它主要受遺傳、種族和環境的影響較為明顯。身高的增加同體重一樣,也是在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平均年增長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長10厘米,第三年平均增長4~7.5厘米。幼兒期孩子的體型由嬰兒期的肥墩型向瘦長型轉變。這期間軀幹稍長些,下肢稍短些。幼兒期後,四肢的增長逐漸快於軀幹的增長。一歲以後平均身高的公式為:身高(cm)=年齡(歲)×5+80(cm)。小兒的身高與體重都可以用國際衛生組織的標準來評價。

3、頭圍

頭圍是反映孩子腦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頭圍在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出生時頭圍平均34cm;1歲時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年增長1~2cm。3歲時頭圍平均為48cm,已與成人相差不很多瞭。由此可看出,腦發育主要在生後頭3年。正常小兒後囟門3個月閉合,前囟門1歲~1歲半閉合。過遲閉合要考慮有無佝僂病的可能。有的孩子出生時囟門就較小,閉合也會早些。這與母親孕期營養狀況較好有關。因此要綜合看待這個問題,如果沒有超量服用魚肝油或超量服用及註射維生素D,一般問題不大。需要註意的是,並非象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孩子頭越大約聰明,聰明與否和頭圍大小並不成正比。孩子的頭圍在正常范圍內就可以瞭。頭圍過大則要考慮有無腦腫瘤、腦積水的可能。

4、胸圍

孩子在出生時,胸圍小於頭圍,隨著月齡的增長,胸圍逐漸趕上頭圍。一般在孩子1歲時,胸圍與頭圍相等。但現在由於普遍營養狀況較好,不少嬰兒在未滿1歲時胸圍就趕上瞭頭圍。影響胸圍增長的因素有:營養狀況不好,缺乏體育活動及疾病造成胸廓畸形,如:雞胸、漏鬥胸等。孩子1歲後,胸圍增長明顯快於頭圍,胸圍逐漸超過頭圍。到青春期胸廓發育很快,向成人體型轉變。

生長緩慢矮小癥和發育遲緩要怎樣區分

1首先是矮小癥,矮小癥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導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長,而患上瞭這種疾病的患者,因此生長激素的不足,一般來說最高隻可以長到一米三左右,甚至還達不到。

2其次是生長緩慢,有的人的骨骼發育得比較快,因此在年紀比較小的時候身高就會比較高瞭,但是生長緩慢的人,骨骼發育得比較慢,一般來說身高增長得也就比較緩慢,跟基因是有關系的。

3然而這兩種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正常人一般都不可能隻長到一米三的,一般都是患者自己騙自己,害怕自己的情況是屬於矮小癥,但是矮小癥其實是一種疾病,而生長緩慢是一種正常的情況。

診斷發育遲緩時體格生長評價有哪些依據

發育遲緩是嬰兒期到青少年期容易發生的疾病,主要指患者在生長過程中發育異常,如體格、運動、語言等方面出現緩慢現象,要診斷患者是發育遲緩就要綜合各方面的發育情況判斷,而體格生長評價是診斷疾病重要的依據之一,那麼診斷發育遲緩時體格生長評價有哪些依據?

按照原衛生部建議采用1995年中國九大城市兒童的體格生長數據為中國兒童參照人群值。兒童體格生長評價包括發育水平、生長速度以及勻稱程度三個方面。

(1)發育水平將某一年齡時點所獲得的某一項體格生長指標測量值(橫斷面測量)與參考人群值比較,得到該兒童在同質人群中所處的位置,即為此兒童該項體格生長指標在此年齡的生長水平,通常以等級表示其結果。生長水平包括所有單項體格生長指標,如體重、身高(長)、頭圍、胸圍、上臂圍等,可用於個體或群體兒童的評價。

有些單項測量,如骨齡代表發育成熟度,也反映發育水平。同樣,體格測量值也可以生長的年齡來代表發育水平或成熟度。如一個2歲男孩身高76cm,身高生長水平為下等,其身高的生長年齡相當1歲。

(2)生長速度是對某一單項體格生長指標定期連續測量(縱向觀察),將獲得的該項指標在某一年齡階段的增長值與參照人群值比較,得到該兒童該項體格生長指標的生長速度。以生長曲線表示生長速度最簡單、直觀,定期體檢是生長速度評價的關鍵。兒童年齡小,生長較快,定期檢查間隔時間不宜太長。生長速度的評價較發育水平更能真實瞭解兒童生長狀況。生長速度正常的兒童生長基本正常。

(3)勻稱程度是對體格生長指標之間關系的評價。①體型勻稱度表示體型(形態)生長的比例關系。實際工作中常選用身高的體重表示一定身高的相應體重增長范圍,間接反映身體的密度與充實度。將實際測量與參照人群值比較,結果常以等級表示。②身材勻稱以坐高(頂臀高)/身高(長)的比值反映下肢生長狀況。按實際測量計算結果與參照人群值計算結果比較。結果以勻稱、不勻稱表示。

患者通過體格生長評價能診斷出體格發育遲緩,但是發育遲緩有多方面,患者還要做其它方面的檢查,如兒童神經心理發育的評價、語言評價等。綜合各方面的檢查結果,才能準確判斷哪方面出現發育遲緩,才能對癥采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