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疾病發病比較高,切不可忽視,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統計,在發達國傢中3~5歲的兒童,有心理病的占5~15%,其中語言發育遲緩的占1~5%,閱讀困難的占3~5%,明顯智力弱的4‰,輕度智力弱的占3%,10歲兒童遺尿的占3%。建立健康的兒童心理,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兒童心理健康4要9不要

兒童心理健康的培養原則

被愛與價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被愛使孩子有安全感與價值感。父母對子女示愛時,除瞭使孩子體驗到被愛的滿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愛,從而學到是非觀念。

安全感。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是無法信任別人的,對他人不信任則無法和人建立友誼,可能會使其成為剛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會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圍環境,學習新的事物,他的情緒和智能發展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規則。規則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一棟房子的墻壁,它給生活一個界限及廣度。隻有當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會覺得舒適自在。所以規則是安全感的來源,規則的建立可以給孩子提供自由成長的順序感。

新的學習經驗。現代兒童發展理論認為兒童是成長中的個體,其心智能力的發展是其生理學方面的成熟加上後天學習經驗而形成的。從出生起,兒童必須有切合其能力的學習機會以學習新的經驗,才能發展出正常的智能、語言、人際關系技巧、情緒感受、表達能力和人格。

那麼,培養兒童健康心理有哪些禁忌呢?

兒童健康心理的培養禁忌

註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隻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離傢出走等異常行為。

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瞭。

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瞭成績,略表贊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求虛榮的不良心理。

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兒童心理健康比你想象的重要

2014年6月20日搜狐健康上署名李秋萌的這篇報道,嚇瞭我一跳:《我國兒童精神障礙約20% 嚴重精神病占比達3%》(原文鏈接:http://health.sohu.com/20140620/n401116936.shtml) 文章中說,“根據近年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我國兒童心理精神障礙發病率為10%至20%,嚴重精神病占比達3%。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崔永華說,最近幾年,北京市兒童精神障礙患病率逐年提高,平均每100個孩子裡有10到20人存在精神問題,作為我國兒童精神疾病診療最專業最權威的醫院,安定醫院兒科的年接診量已經飆升至8萬人次,比五年前增加瞭3倍,有22個床位的病區也由過去的“住不滿”變成瞭現在的“住不上”——盡管平均住院周期隻有1個月。”

從心理健康到精神疾病,是由量變到質變的。我們必須從孩子零歲開始關註。

什麼是心理?

很多傢長理解的“心理健康”就是脾氣好不好,性格開朗不開朗。這樣的理解太狹隘瞭。一個人的心理可以分為心理過程和心理特性兩部分。心理過程,包括知、情、意三個部分。知,代表認知,是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他的感覺、直覺、記憶、表象、思維、語言、想象;情,是他的情緒情感;意,是指意志。而心理特性包括:1.動力,也就是需要和動機;2. 適宜性,也就是能力;3. 人格,可以理解為他的氣質和性格。這麼一分析,一個人的“心理”,就是這個人最核心的本質部分,是除瞭身體之外的全部。

另外,心理的發展,也並不全是後天養育的問題。一個人先天的大腦以及神經系統的遺傳特征,先天的氣質類型,會影響到這個人後天的被養育的方式,以及他對環境所提供的信息的吸納和處理。大腦皮層中最先進的部分,前額葉,要到21-23歲左右才完全長好。也就是說,人的心理發展的過程,包含瞭先天與後天的互相影響與互相促進。後天的養育方式如果不當,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行為、性格等等,甚至會影響到大腦的發育和其他的身體表征。

認知。

孩子的認知的發展,與先天的遺傳有很大的關系。例如智力發育。很多傢長再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註意給孩子“開發智力”。事實是,智力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外界刺激不足固然會造成發育遲緩,像狼孩,孤兒院缺少關照和活動的孩子等等,但那都是極端的例子,很多情況是現在傢長太著急瞭,給予的刺激太多太強,這同樣會給孩子的智力發育帶來壞影響。傢長要能夠正確評估自己孩子的狀況,不要拔苗助長。

有些疾病是屬於腦功能障礙,而不是性格問題。例如自閉癥和多動癥。當先天的大腦功能有缺陷時,記憶、想象、思維、語言等當然都會有問題。

如果先天的大腦沒有問題,正常的生活狀態下,孩子的認知的發展將與其年齡以及遺傳的資質相匹配。但是,如果養育方式不當,引起孩子的情緒反應異常,就會反過來影響孩子的認知發展以及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展,甚至引起病變。例如,長期處於緊張、恐慌狀態下的孩子,容易得神經抽動癥。長期挫敗體驗多、

情緒狂躁的孩子容易發生註意力問題,等等。下面我們就重點說說情緒情感。

情緒情感

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動物都會有喜怒哀懼等情緒。當我們看到新鮮的環境,當我們遇到陌生人,當我們獨立完成瞭一件事,等等,都會影響到我們產生特定的情緒,情緒會影響(註意,不是決定)我們的認知、決策和行為,而我們得出結論、形成策略、采取行動的時候,同時也伴隨著新的情緒的產生。因此,我們不能小瞧瞭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兒童最早對情緒隻有通過軀體感受得到的體驗,沒有認知。逐漸地,在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下,孩子開始對情緒有瞭認識和瞭解,不僅瞭解自己的情緒,也瞭解他人的情緒。下面我重點講一下有哪些情緒的能力是父母要註意培養孩子的。

社會情緒的發生緣於後天

一般在兩歲左右,孩子開始表現出復雜的情緒,如尷尬、害羞、嫉妒、內疚、

驕傲等。這些情緒是自我評價性的情緒,而自我評價首先來自他人,尤其是最親密的人——父母的評價。

美國心理學傢Alessandri和Lewis在1996年做瞭一系列實驗,他們邀請一些4~5歲的孩子和他們的母親到實驗室“玩兒”,實驗員給孩子們一些難題,如搭積木、滾球等。孩子們有時成功,有時失敗,實驗員記錄下孩子成功或失敗時自己的反應以及旁邊母親的反應。

記錄顯示與我們預期的結果一致:那些更關註孩子“缺點”或“錯誤”,在孩子失敗時嚴厲指責孩子的母親,其子女在失敗時更容易顯得羞愧和自責,成功時卻很少感到驕傲、自豪。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那些更關註孩子的積極表現,肯定、認可孩子的母親,其子女在成功時會表現驕傲,在失敗時較少有內疚、自責的表現。所以,一個整天陰沉沉的,或者情緒上經常“暴風驟雨”的媽媽,不可能擁有一個陽光的孩子。

實驗還表明,學齡前兒童的自我價值情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旁邊有沒有成年人看,對他們的情緒反應影響很大!如果沒有媽媽和實驗員在場,孩子們失敗瞭就失敗瞭,再次嘗試或放棄不玩瞭,很少表現出羞愧。要到6歲以後,兒童逐漸內化瞭他人的社會的評價標準,無論有沒有他人在場,他們才會為成功而感到驕傲,為失敗感到內疚。

孩子要擁有的情緒能力

孩子的情緒能力的發展,跟後天的養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情緒的來源基本可以分為兩個:一個是當我們在實現自己的目標、達成自己的利益的過程中受阻,遇到挫折時,我們會有“脾氣”,另一個是當我們與他人互動的時候,因為與他人的關系而帶來的情緒。

無論是什麼樣的脾氣、什麼樣的情緒,該有的都會有,我們攔不住。我們能幫助孩子的,是讓他盡早發展出管理情緒的能力,包括:情緒(自己的和他人的)識別能力、情緒推理能力、情緒調節能力、情緒表達能力。這些能力發展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孩子社會功能的發揮。

1)情緒識別能力。在人多的場合,有些傢長不好當著眾人管教孩子,就會給孩

子“使眼色”:怒目而視或搖頭警告等。這種方式是否奏效,首先得看孩子是否讀懂瞭傢長的表情。對於3 歲以前的孩子來說,他們基本上不明白他人的表情,雖然3 歲以前的寶寶更愛看笑臉,愛看高興的表情圖片。3 歲以後孩子的情緒識別能力發展得參差不齊,如果媽媽能多跟孩子講繪本或生活中的人的表情,會大大促進孩子的識別能力。這是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即指導孩子能看得出眉高眼低,知道別人現在的表現是什麼樣的情緒。

2)情緒推理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不必非得看到別人的表情,根據情境

也能猜測出別人是什麼情緒瞭。

ü 3 歲多的孩子對快樂的情緒能猜準,比如告訴他:阿姨明天要過生日瞭!孩子會說:“阿姨好開心!”

ü 4 歲的孩子能理解一些與事件相關聯的情緒,例如,玩具丟瞭——傷心,找不到媽媽瞭——害怕,等等。

ü 到瞭5 歲,孩子長記性瞭,他個人過去的經歷有助於他理解並預測現在的、他人的情緒。此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誨孩子才能明白,例如:“上次你的玩具不見瞭,你是不是很傷心呀?所以,我們不應該把小明的玩具拿來,他回傢找不到玩具瞭會怎樣?”或者“你找不到媽媽瞭,是不是很害怕、很難過呀?這隻小鳥也有媽媽,我們不能把它留在咱們傢”等等。

ü 6 歲以後的孩子,基本上能夠理解誘發情緒的情境瞭,對成年人的情緒預測大多數情況下都比較準確。

我們可以看得出,情緒推理能力比情緒識別能力進瞭一大步,這個能力對於很

多成年人來說都不見得發展得好。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很苦惱地告訴我說,他總是不能預測別人的想法和情緒,所以他有時把人得罪瞭,但怎麼得罪的、何時得罪的,卻一點兒印象都沒有,他還覺得大傢玩兒得挺好的呢。

這項能力的發展與語言發展相關,更重要的是與父母的情緒互動以及互動過程

中父母予以的解釋相關。

3)情緒調節能力。雖然說那些被定義為“負面”的情緒其實更有用,對我們可能更有好處,但它們被定義為“負面”、不討人喜歡也是有原因的,它們引起的身體反應和感受確實令我們不舒服,而面對別人的這類情緒,會讓我們不知所措,不知是該附和對方,還是該怎樣應對。

當我們有瞭這些難受的情緒的時候,我們會想辦法調節情緒,生來就會。

l 6個月大的孩子就會通過扭頭避開或者吮吸手指/奶嘴等辦法來緩解情緒或壓力。

l 1歲以後,孩子的辦法增多瞭,除瞭躲避外,還會晃動身體、咬東西(指甲、衣領、玩具熊等)等辦法。

l 2-3歲以後,孩子會自行轉移註意力,例如發呆、做白日夢。這些辦法有時是同時使用的,例如一邊發呆,一邊咬指甲或嘬手指。當然,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哭鬧。

平均而言,女孩兒比男孩更善於調節情緒,男孩更傾向於用哭鬧的方式引起父母的註意。

傢長如果足夠細心的話,能及早發現孩子的這些行為,瞭解孩子處於什麼情緒狀態,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到是什麼引起瞭這個情緒,然後給予解釋和幹預,幫孩子增長調節情緒的能力。否則的話,不當的調節方式會變為病態,例如神經抽動癥,戀物癖,精神分裂等。

4)情緒表達能力。一般說來,2-3歲的孩子就已經會掩飾自己的情緒瞭,但是直到5歲,大多數孩子還是會把情緒擺在臉上,掩飾不住。要到小學階段,孩子才逐漸掌握情緒表達的社會規則:在什麼背景下,面對什麼樣的人,可以如何表達。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向我咨詢,她的女兒從小在國外長大,小學時才回來。孩子比較活潑好動,很愛跟其他孩子一起玩兒,可是她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對,常常她是一片好意,卻惹得小朋友很不高興,說她她卻總是笑,她一笑,越發讓別的小朋友或傢長認為她是故意使壞,造成瞭很大的誤解。我的朋友問我怎麼辦,因為該給她講的道理和別人的反應是什麼意思等,全講瞭,她不應該聽不明白,可是她仍然經常傻笑。我見過那個孩子,根據我的觀察,當她好意與人玩兒卻惹惱瞭別人時,她是很困惑的,也不知道如何應對,所以我推測她的傻笑是對自己的尷尬的掩飾,她其實應該很困惑,很委屈或者很抱歉,但不知如何表達。我的朋友照我的建議嘗試瞭一下,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不是責備女兒不懂事、不該笑,而是單獨帶她到一邊,問她是不是很尷尬或者感到委屈。“我這麼一問,她的眼淚唰地就下來瞭。”這件事是個轉折點,從那以後,我的朋友更註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引導她去正確地認識和恰當地表達;孩子呢,通過更好地瞭解自己的情緒,反而能更好地識別和推測別人的情緒,與小朋友間的誤會大大減少瞭,用術語說,就是她的社會性大大改善瞭。

行為

我們隻能通過一個人的外在表現來猜測他的內在心理過程。所以,我們判斷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更多地是從孩子的言行來推斷的。例如,前面講的情緒表達的問題,以及孩子的生活習慣、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方式等等。一個人行為不當,不僅預示他在認識上、情緒上等有問題,更重要的是會造成他自己的適應不良,引起別人的反感,讓自己達不成目的,於是引發負面情緒,行為會更加不當……一直惡性循環下去。

傢長要做的事有兩件:一,培養孩子良好的言行習慣。這涉及到認知,包括幫助孩子分析情境、瞭解他人和自己的目標,以及具體的一言一行。孩子在具體的言行應對上是空白,是通過傢長的傳授和自己的觀察模仿習得的。現在獨生子女傢庭為主,同伴一起玩的少,傢長更需細心、耐心地教授孩子、引導孩子;二,註意觀察孩子的行為,包括收集老師和親戚朋友的評價、議論,及時發現孩子異常的言行,並進行分析、糾正。必要的時候,要及時請專業人士幫助。

總結

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實就是一個人成其為人的健康成長過程,包括他的性格,他的行為與能力,他的社會性,等等。這個過程是先天遺傳的生理特征與後天的養育方式、成長環境等刺激共同作用的結果。作為傢長,要瞭解孩子的先天特征,針對孩子的特點來養育孩子,註意觀察和培養孩子的情緒能力、認知內容和社會性。一方面給孩子提供恰當的養育,另一方面,及時發現異常,及早幹預。

孩子心理健康的六大標準

孩子心理健康的標志有以下幾條:

1.求知欲強

這樣的孩子興趣廣泛,喜歡觀察事物,愛動腦筋,思維敏捷,什麼都想學,什麼都想試,對新鮮事物反應快,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

2.意志力強

不怕困難和挫折,不達到目的不罷休,從不半途而廢。能根據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還能排除外界和內心的幹擾,集中註意力進行學習和工作。

3.活潑樂觀

與人交往坦誠、隨和,不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樂意接受別人的意見,遇到困難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緒能很快釋放,不淤積心裡。

4.心態平衡

經常保持歡樂愉快的心態,遇事冷靜,情緒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問題,很少表現出焦慮不安或憂鬱。

5.富於同情心

樂於幫助別人,樂於關心別人,常表現出“利他”和“親社會”的行為。

6.人際關系良好

心胸開闊,尊重別人,能與別人和睦相處。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適應紀律約束和行為規范。

培養兒童心理健康要有十註意

一、不要過分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同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隻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傢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的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瞭成績,略表贊許即可,過分誇贊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父母如何註意兒童的身心發展健康

有無一個健全的身心,對兒童將來的發展非常重要,小小的一點心理障礙都會在兒童長大後引起無數次痛苦的回憶。如何讓兒童帶著一個健康的心理走完漫長的人生道路,做父母的應該充分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健康心理要從小培養

兒童心理健康是兒童長大後心理健康的基礎,科學研究表明,兒童時期出現心理疾患多數是因撫養教育不當引起的。因此父母必須特別重視改善兒童的心理衛生條件,促進其心理健康。豐富的營養、充足的睡眠是保證兒童大腦發育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而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血緣關系和供養關系,父母的相親相愛,對傢庭的眷戀,以及對父母健康和情緒的關切,這是一種情感的“反饋”。所有這些構成義母與子女情感聯系和交流的閉合系統。這種聯系和交流十分有利於情感的升華,逐步培養兒童的同情感、責任感、道德感、榮譽感、幸福感和理智感,這就為兒童日後良好性格的發展、健康的人際交往、愉快的情緒、健全的行為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增進兒童的心理健康

兒童時期是人一生身心發育最迅速、最重要的時期。搞好兒童心理衛生,對於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和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我國目前提倡一對夫婦隻生一個兒童的情況下,獨生子女的心理品質與多子女常有明顯不同。主要表現在:由於“獨”字的優勢,他們的身體素質、智力發育比較好,有較強的進取心和自豪感;但也由於“獨”字的特殊原因,特別是父母過於溺愛,他們以我為中心的觀念強,而且比較自私、孤僻、懶散、生活自理能力低。為瞭確保獨生子女的身心健康,在心理衛生方面應特別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母愛要適度 兒童的最大心理需要是母愛。充分發揮母愛的教育作用,對增進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但母愛過度,變成嬌寵溺愛,姑息縱容,則容易使兒童形成種種不健康心理,如依賴、撒嬌、任性、固執、驕橫、缺乏自制力、適應能力差等。母愛忽冷忽熱,容易使兒童情緒不穩定,性格多疑。

教育要講究方法 如果父母因“望子成龍”心切,要求過高、過嚴,會使兒童的心理負擔過重,欲速不達,反而阻礙兒童的智力和個性發展。如果經常苛責、訓斥、打罵和體罰,容易使兒童形成自卑、膽怯畏縮、逃避等不良性格,或造成兒童說謊、反抗、逃學、吸煙、偷竊、離傢出走等異常行為。

多讓兒童參加集體活動 父母應打破傢庭的封閉的小環境,鼓勵兒童多與別的兒童交往。多參加集體活動,有利於培養兒童良好的性格,增強集體感,防止他們產生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和孤獨感、羞怯感、西方國傢常見的“孤兒院病”使兒童的自我發展停滯不前,其原因之一就是兒童生活天地狹小,與社會接觸太少。

培養兒童健康的心態

美國兒童心理學傢經過長期研究發現,註重培養兒童快樂的性格,可以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一個兒童心理專傢曾進行瞭長達8年的研究,對一萬多名經濟條件不同的兒童進行瞭調查,反饋的結果,出乎預料。當問到兒童們最大的心願和要求時,絕大多數的兒童對吃、玩、用的東西都不大關心,而普遍重視的竟是傢庭氣氛和精神生活。如:

·父母不要吵架。

·對待兒童要一視同仁。

·大人說話不要失信。

·爸爸媽媽要互相謙讓,不要彼此責怪。

·父母要維護兒童的自尊心。

·我們的小朋友來做客時,要表示歡迎。

·傢庭裡要有適當的文娛活動,節假日要給兒童玩的時間。

·爸爸媽媽言行不對的時候,要接受兒童的批評。

·對兒童少發點脾氣,多一點笑。

這可以說是兒童們的共同心聲。他們的精神生活、心靈需要比物質條件、經濟生活的要求更強,他們希望有個充滿融洽和諧、寬容民主、活潑的傢庭。他們討厭氣氛沉悶、感情貪乏、專橫獨斷、嘈雜煩躁的傢庭環境。興趣和愉快是人的最主要的兩種積極情緒。傢長們有意識地為兒童創造良好的傢庭環境,形成一種愉快的氛圍,讓兒童在樂中學習,樂中成長,依其自然賦予的素質,發揮那金子般的靈氣,是傢庭優教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快樂性格的培養中,父母起著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加深同兒童之間的感情,以密切彼此之間的關系。美國心理學傢皮特森在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兒童的習性、語言、動態及世界觀的形成同其傢長非常相似。他認為,父母用微笑和親切的眼睛對待人生,能使兒童得到非常好的愉快教育。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心胸寬廣,精神愉快,即便工作繁忙,也要抽空與兒童玩玩,說些開心的話語,對兒童進行潛移默化的感染與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