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疼痛主要是由於三叉神經痛引起。三叉神經痛,是指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出現短暫的,陣發性的,閃電樣的劇痛。三叉神經分為眼支、上頜支及下頜支。面痛的刮痧療法有什麼?下面為大傢做詳細的介紹。

面痛的鑒別診斷

一、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 即典型性面痛。疼痛局限在三叉神經分佈區為驟發的閃電樣,短暫而劇烈的疼痛,每次發作由數秒至1~2分鐘驟然停止,因觸動上下唇、鼻翼、口角、頰、舌等“觸發點”而誘發,也可因下頜動作(如嘴嚼、說話)、刷牙、洗臉、剃須等動作引起。阻斷三叉神經疼痛消失。

二、非典型面痛

1.翼管神經痛(vidian neuralgia) 由Vail氏於1932年最先報道。認為與蝶竇感染引起翼管神經刺激或炎癥有關,故認為蝶腭神經節神經痛實際就是翼管神經痛。成人特別是女性多見,為鼻、面、眼、耳、頭、頸以及肩部的發作性劇痛,為不典型的一側性發作,多在晚上發作,不因外部刺激而發作,可伴副鼻竇炎癥,淺感覺無障礙。

2.頸動脈痛(carotidynia) 為起始於頸總動脈,頸外動脈以及頜動脈的疼痛。以一側頸總動脈壓痛、腫脹、特異的搏動為特征,呈周期性發作,多數為一側性。不伴視力障礙,無全身癥狀,當伴有全身癥狀時,可能合並顱骨動脈炎。90%可自然痊愈。

3 .Sluder氏綜合征又稱面下部頭痛,為一種原因未明的非典型性面痛。可能與感染、血管運動障礙、心理因素等有關。特征為一側面部疼痛,范圍不超過耳廓的高度。

4 植物神經性面頭痛(autonimic faciocephalagia) 又稱血管擴張性頭痛綜合征。疼痛起始於眼部,擴張頰部,沿鼻部及齒部而抵耳部。因嘔吐而不能入眠,疼痛持續數小時至幾天。

指面部之鼻、口唇、頰車、發際等處痛不可觸,甚至妨礙言語飲食。

面痛的刮痧療法

(一)癥狀

疼痛突然發生,呈陣發性電擊樣疼痛,如撕裂、針刺火灼一樣,患者極難忍受,每次疼痛時間短,但反復發作,疼痛部位以面頰、上下頜部為多。

(二)治法

(1)選穴 三叉神經第一支痛:陽白、攢竹、太陽、頰車、列缺。

三叉神經第二支痛:四白、巨髎、合谷。

三叉神經第三支痛:下關、頰車、大迎、承漿、合谷、俠溪。

(2)定位 陽白:位於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

攢竹:位於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太陽: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

頰車: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一橫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列缺: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四白:位於人體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巨髎:巨髎穴位於人體的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當鼻唇溝外側。

合谷:位於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下關:位於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大迎:人體大迎穴位於下頜角前方,咬肌附著部前緣,當面動脈搏動處。

承漿:承漿穴位於人體的面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

俠溪:在第四、第五趾縫問,當趾蹼緣的上方紋頭處取穴。

(3)刮拭順序 三叉神經第一支痛:先刮陽白,再點揉攢竹、太陽、頰車,最後刮列缺穴。三叉神經第二支痛:先點揉四白,再點揉巨髂,最後刮合谷。三叉神經第三支痛:點揉下關、頰車、大迎、承漿,然後刮合谷穴,最後刮俠溪穴。

(4)刮拭方法 補瀉兼施多補法。以上穴位都宜用刮板角部,因為面部出痧影響美觀,因此手法要輕柔,以不出痧為度,且面部不需塗抹活血劑,通常用補法,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方向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

頭面痛的外科治療原則

1. 頭面痛的外科治療原則

頭面痛的外科治療主要適用於慢性頭面痛,可以分為三類手術:神經解剖性手術、神經破壞性手術和神經調制性手術。解剖性手術是針對解剖結構的異常來進行調整,例如顱神經根的微血管減壓術(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就是將壓迫顱神經根的血管與神經根分離開,用特殊的減壓材料將血管墊離神經根,解除血管對神經根的壓迫,尤其適用於治療有血管壓迫的三叉神經痛和舌咽神經痛。破壞性手術則是應用機械、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對神經進行破壞,例如藥物阻滯、射頻毀損、球囊壓榨、伽馬刀照射、神經切斷等術式都屬於此類。至於調制性手術則是采用神經電刺激的方法對神經功能進行調制,從而達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常用的神經調制方法有神經電刺激、重復經顱磁刺激、程控藥物泵腦室內或鞘內註藥等。根據刺激的部位不同,神經電刺激又可以分為腦深部電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運功皮層電刺激(motor cortex stimulation, MCS)、脊髓電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周圍神經電刺激(PNS)。

從對受累神經的影響程度來看,解剖性手術和調制性手術屬於微創甚至是無創的手術,而破壞性手術則是有創手術,理論上前者的優勢似乎更明顯,實際上前者的療效也更為確切和持久。但是,臨床上具體術式的選擇還不得不考慮患者的病情輕重、身體狀況、接受程度等因素,本著操作由簡單到復雜、技術由容易到困難、費用由低廉到昂貴的原則,進行綜合判斷和取舍。

2. 常見頭面痛的外科治療

2.1 三叉神經痛

是手術治療歷史最久遠、效果最滿意的頭面痛,雖然在臨床治療中藥物阻滯、射頻毀損、球囊壓榨、伽馬刀照射、神經切斷等術式都曾有不同程度的應用,但是療效最為滿意的當屬顱神經根MVD術。由於三叉神經痛最主要和最常見的病因就是三叉神經根的血管壓迫,所以對於存在血管壓迫的患者,隻有MVD才有可能根治三叉神經痛。我們從2001年開始采用MVD治療三叉神經痛,已完成近2000例手術,有效率接近90%,5年復發率低於10%,這與國外文獻報道的結果基本相似。Wang等總結瞭美國1988年-2008年實施的MVD治療三叉神經痛6010例的結果,術後10年疼痛消失的患者占64%-74%,平均每年的復發率約為1%,得出的結論是MVD是根治三叉神經痛的首選方法。

對於沒有明確血管壓迫或MVD術後復發的三叉神經痛患者,三叉神經半月節溫控射頻毀損術治療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適當的射頻溫度控制不僅可以在有效破壞痛覺神經纖維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留觸覺神經纖維的功能,而且術中C型臂、CT、神經導航的應用更能提高經皮穿刺半月節的準確性。我們應用術中神經導航技術實施瞭200餘例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毀損術,發現神經導航能夠提供實時、可視、準確、無輻射的術中引導,穿刺卵圓孔的一次成功率可以達到80%以上,再結合應用術中的三叉神經高頻感覺和低頻運動閾值測試,使得半月節射頻毀損的精確性大幅提高。

至於三叉神經切斷術,不管是做感覺根的部分切斷,還是做外周支的完全切斷,都應該權衡利弊進行慎重選擇,因為神經切斷後出現的面部持久麻木,對於很多患者來說同樣難以忍受。

2.2 中樞性面痛

中樞性面痛的病因在中樞神經系統,疼痛部位在面部,絕大多數繼發於腦出血、腦梗塞、腦外傷等之後,常常合並軀體其它部位、甚至是半身范圍的疼痛。中樞性面痛采用鎮痛藥物、神經阻滯等治療基本無效,外科手術治療可能是唯一能夠控制或消除這種疼痛的方法。我們采用立體定向腦內靶點毀損術,毀損一側中腦的三叉丘系,阻斷對側頭面部的軀體感覺通路;同時聯合毀損雙側扣帶回前部,阻斷疼痛的情感反應通路,這樣比單純毀損一側中腦或單純毀損雙側扣帶回前部的鎮痛長期療效更為確切和持久。此外,MCS治療中樞性面痛也能取得滿意的療效,這種神經調制手術更能得到國際上的認可和推崇。

2.3 非典型面痛

除瞭藥物治療以外,對於非典型面痛來說,曾經認為患側的星狀神經節阻滯或射頻毀損,可能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我們也曾嘗試采用星狀神經阻滯治療50餘例非典型面痛的患者,發現即使有鎮痛效果,大多數也隻是在1-2個月短期內有效。比較而言,高頸段(C2)的SCS治療效果更為持久和確切,另外也有報道稱MCS同樣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

2.3 偏頭痛

星狀神經節阻滯對偏頭痛有一定的療效,我們也采用此方法治療過部分病例,但是一般難以獲得長期穩定的鎮痛效果。近年來,國際上對於偏頭痛的外科治療的文獻報道,主要集中在枕神經刺激(Occipital nerve stimulation, ONS)的臨床應用,ONS可以顯著降低偏頭痛的發作頻率、持續時間、疼痛強度等。我們曾經進行瞭3例ONS測試,均取得瞭較為滿意的效果,但由於經濟方面的原因,最終患者都未接受植入。看來,對於偏頭的外科治療,影響最大的不是技術方面的問題,而是患者理念和經濟方面的問題。

2.4 叢集性頭痛

叢集性頭痛是最為劇烈的一種頭面痛,藥物治療最多也就是部分減輕疼痛,常用的星狀神經阻滯和眶上神經阻滯的治療效果大多數也是差強人意。近年來,真正為叢集性頭痛的外科治療帶來希望的是神經調制手術,包括眶上神經刺激、ONS、額顳眶周圍的皮下區域刺激、迷走神經刺激等等,都取得瞭令人興奮的療效。

2.5 緊張型頭痛

緊張型頭痛的范圍較為彌散,大多累及雙側頭部,如果進行星狀神經節阻滯、枕神經阻滯治療,大多數情況也需要雙側分別進行。同樣,神經刺激治療也多采用雙側手術,這樣才能獲得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

2.6枕神經痛

枕神經痛一般是枕大神經、枕小神經、枕下神經和第3枕神經痛的總稱,臨床上也多是同時存在。最常用的枕神經阻滯既是一種診斷方法,也是一種治療方法,操作簡便,易於重復。雖然枕神經的脈沖射頻治療也能夠得到較好的療效,但是鎮痛效果最持久仍然非ONS莫屬。

3. 小結

對於多種慢性頭面痛而言,外科治療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例如MVD術可以根治絕大多數的有血管壓迫存在的三叉神經痛;中樞性面痛最有效的治療手段目前還是手術治療。此外,近年來逐漸得到應用的多種神經調制手術,不僅對偏頭痛、非典型面痛、叢集性頭痛、枕神經痛等頭面痛取得瞭顯著的療效,而且具有創傷小、可調節等優點,代表著疼痛外科手術治療的發展趨勢,為慢性頭面痛的有效治療提供瞭新的方法。

面痛的治療用藥

治療

由於面痛的原因很多,涉及的系統器官很多,因此.對於面部疼痛的治療應作仔細的鑒別診斷,明確病因後由各專科醫生處理。

1.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1)藥物治療

服用卡馬西平和(或)七葉蓮。

(2)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無效。可行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手術,有效率為95%~98%。

(3)經皮穿刺三叉神經節射頻毀損術

藥物治療無效又不能耐受手術或有多發性硬化的患者可采用此術。此術可在短期內緩解疼痛(98%),但復發率高(23%)。

(4)γ-刀治療

對於其他各種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手術,或有多發性硬化的病人可行γ-刀治療。疼痛緩解率為80%~90%,其中70%疼痛完全消失。

2.繼發性三叉神經痛

若為橋腦小腦角、巖骨、海綿竇、眶上裂、眶尖等處腫瘤引起的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可采用適當的手術方式切除腫瘤。

3.舌咽神經痛

治療原則與三叉神經痛相同。

4.顱神經炎

主要采用激素、維生素及抗炎、抗病毒等內科保守治療。

5.後交感神經綜合征

目前本病無特殊治療方法,皮質類激素和消炎藥物可使疼痛減輕。

6.叢集型頭痛

(1)發作期

利多卡因滴鼻或蝶腭神經節封閉可有效緩解疼痛。麥角胺霧化劑吸入可迅速緩解疼痛。

(2)緩解期

鋰鹽制劑可有效預防本病發作,麥角胺、雙氫麥角胺等也有預防作用。

註意事項

為患者預約診斷性檢查,如竇、頭骨或牙科X線檢查。竇透光試驗,顱腦或鼻竇CT.給予止痛藥物,熱敷或使肌肉松弛.以減輕肌肉痙攣。提供加濕器、蒸發器或減充血劑,以減輕鼻腔或鼻竇充血。

如果幼兒的語言能力還不足於描述疼痛,那麼很難評估面部疼痛。警惕疼痛的隱蔽跡象,如面部摩擦、易激惹或進食不佳。

指導三叉神經痛患者盡量避免疼痛的誘因,如緊張的環境。熱、冷的食物刺激,以及突然的晃動。

三叉神經痛與面痛一樣嗎

病情分析:

是三叉神經痛還是面神經痛,在面部的周圍就是脹痛,晚上的時候就是刺痛,隻有面部有問題,舌頭也有點麻木

指導意見:

三叉神經痛是指三叉神經分佈區域發生得陣發性閃電樣的短暫劇痛,中醫稱“面痛”、頭風、面遊風、厥頭痛。面部疼痛通常由局部組織感染或炎癥引起,有的是隱隱的跳痛,有的是劇烈的刺痛,表現出的病癥不太一樣。

病情分析:

面部是三叉神經的第2支,三叉神經痛(面痛)多見於右側,絕大多數為單側性,個別病例為雙側性。右側多於左側,占60%左右,雙側疼痛約8%。疼痛多見於第三支,約占40%,第二、三支同時發病者最多,約占50%,第一支發病較少5%

指導意見:

采用中醫傳統獨特的滴耳療法,內病外治,遵從博大精深的中醫藥理論,強調個性化治療,養治結合,治療各種三叉神經痛達到瞭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