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風,西醫更擅長用於急性治療,靠吃藥打針疏通血管、營養神經來使健康得到恢復。但是,對中風偏癱病人的運動功能恢復並沒有更好的辦法。中醫卻不然,在治療中風後遺癥上優勢很明顯。今天小編為大傢介紹中醫治療偏癱的優勢與方法。

中風後需要註意什麼

媽媽說三爺爺中風瞭,要我陪她去看看他,媽媽跟三爺爺說話,三爺爺說話明顯的口齒不清,而且有時還會口角歪斜,聽三奶奶說三爺爺經常摔跤,我聽著心疼極瞭,回傢後我就翻閱各種醫學資料,希望能找一些資料減輕三爺爺的痛苦。 今天就跟大傢分享一下中風後需要註意什麼?

1中風的患者飲食上要註意各種營養的補充,每天攝入一定的蛋白質,維生素,膽固醇等,要註意少食多餐,晚餐不要太過於油膩,以清淡為主。

2中風患者生活中外出要多加小心,避免摔跤,低頭,起床等要小心翼翼,盡量避免情緒波動,過度疲勞,保持精神愉快。

3中風患者平常要做一些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減輕有時痙攣帶來的痛苦,可以防止肌肉萎縮。

針炙治療中風越早越好

“一壓、一提、一旋轉”一根銀色短毫針瞬間彈入患者腿部穴位,這是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三病區主任、教授、主任醫師秦敏在給一位中風老伯做飛針治療。不僅腿部,腹部和頭部也都紮上多根針。

秦敏教授獨創的“秦氏飛針”對中風後遺癥療效獨到,深受病人歡迎。許多患者在疾病康復之後,依然定期來做飛針,因為秦氏飛針不僅可以治療中風,還有預防再次中風的作用,適應范圍廣。

情緒波動大、精神緊張、天氣變化都可以誘發中風。從4月份至今,廣州市內醫院的中風病人人滿為患,床位緊張。90%的中風病人是由糖尿病和高血壓引起的。“中風實際上是血管和血液的病變,不是動脈硬化、畸形、破裂,就是動脈硬化管腔變厚、血管變狹窄,產生垃圾堵塞血管,血流變慢。在中醫看來,這就是氣和血的流通不暢,氣虛血瘀或痰瘀阻落,導致腦跟全身經絡不通,剛好塞在大腦,而腦又指揮全身氣血。所以中風病灶在腦,但表現為全身癥狀。”

秦敏教授指出,中風病人一入院往往需要數月才可能出院,主要是中風康復的時間較長。中風重者危及生命,即使度過危險期,也十分影響患者的神志、語言、吞咽、肢體等的功能,落下中風後遺癥。神志方面,患者可有昏迷、老年癡呆、意識不清等癥狀;語言吞咽障礙,表現為說話不麻利,有大舌頭的感覺;吃飯沒問題,但喝水易嗆咳;肢體活動受限,主要是半身不遂、關節乏力、無法做精細小動作等表現。

他強調,中風患者康復越早進行,預後越好。一般來說,患者脫離生命危險,病情穩定後,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應該在48小時後進行康復,而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則應在7-14天後進行康復。針灸是世界上公認對中風後遺癥的恢復是有幫助的一種療法。它可以貫穿中風的整個過程,既可以預防中風,又可以治療中風。

總之,通過中醫針灸,可以盡可能的讓偏癱患者得到恢復,中醫治療偏癱的優勢就體現在對運動功能的恢復上。小編提醒您,通過飛針,患者不僅可以調和氣血,可以預防血管軟化,緩解精神緊張,從而減低中風的風險。

老年朋友應該如何預防中風

老年人,由於年齡的不斷加大,自身的免疫力逐年下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導致中分現象的發生。作為老人和子女本身我們該如何有效地避免中風呢?讓我來告訴大傢幾招。

1第一,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有高血壓的人群應當按時完成醫生的囑咐,合理有效地進行血壓測量,達到心理上一定程度的放心。

2第二,註意中風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後要盡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第三,註意氣候的影響。特別是老年人,在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血壓波動,誘發中風,在這種時候更要防備中風的發生。

4第四,多吃果蔬 多做運動,不易得中風。一個個體隻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營養攝入和健康地體育運動才能避免中風情況的發生。

註意事項:總之, 預防中風等相關疾病的發生,我們不應該光靠我們自身的力量。傢庭環境地因素也起到瞭良好的效果,老人多於傢人溝通,相互之間瞭解是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

中風患者的康復鍛煉

有位70多歲中風偏癱老太太,出院回傢後雇瞭個小保姆。小保姆貪玩,不怎麼管她。老太太想喝水瞭,就自己努力伸手到桌上去取;想排便瞭,也要努力去拿床邊的便盆……這樣過瞭半個多月,老太太想到院子裡曬曬太陽,就挪著身子下床。由於一邊身子使不上勁,小保姆又沒勁,挪得非常艱難。但幾經努力,老太太還是來到瞭院子裡。看到親手種的花草,老太太很高興。半年後,她的生活可以自理瞭。

與其相反,有位老幹部一住進病房,就不願自己翻身,老伴和女兒伺候左右。盡管醫生天天給他按摩、針灸加理療,但一直到出院,進步不大。出院後他更不願下床,至今生活在輪椅上。

當然,這不是說病人不需要照顧,而是強調照料病人的目的應是恢復自理生活能力。

臥姿:1-2小時變換一次

患者出院回到傢,首先要進行傢庭居室的佈置。室內應保證足夠的陽光、通風、溫度適中。患者居室一定要放兩張床,患者的床要大一些,這樣有利於翻身、起坐的訓練。床對於腦卒中患者很重要,因為患者首先是處於臥床期,這時就應開始進行康復治療瞭,為進一步的康復打基礎。

訓練時,首先是仰臥位,頭和前胸必須挺直。伸直胳膊,手心向上,然後屈腿,在髖關節下放一個軟墊。

患者翻過身來,變側臥位。不管患側位在下或健側位在下時,應經常變換,通常1-2個小時變換一次。

坐位:從後面扶著坐起

從臥位過渡到坐位時,傢人要註意,不要用手去拉患者,這樣容易造成損傷。正確起坐訓練是,把患者的雙手和雙腿都屈起來,在傢人的幫助下把身體翻過來,扶患者的腋下逐漸坐起。然後從後面扶著坐起來,而且一定要端坐,抬頭挺胸。

活動應從健側肢體開始,然後是患側肢體。從近端到遠端,各個方向都活動到,活動不能過猛,可間歇進行。這樣可促進血液循環,預防關節攣縮。

被動活動不是目的,應通過被動活動過渡到用健側手牽拉患側手進行活動,然後過渡到患者的主動活動。在進行坐、站、走功能訓練時,

中風患者常用的中醫按摩手法

1.捻揉各指(趾) 傢人捻揉患者癱瘓的手、腳的各個指頭(趾頭),從大指(趾)至小指(趾),揉的力量要輕,指頭(趾頭)各個面都要揉到,共20分鐘。目的是促進末梢的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2.按揉四肢 傢人輕柔地按揉患者癱瘓的肢體,重點按揉胳膊的外側肌肉,以及大、小腿前面的肌肉。因為中風後的患者,多表現為胳膊外側和腿部前面的肌肉明顯萎縮,按揉此處肌肉可以有效防止其萎縮。

3.點揉穴位 用拇指指尖點揉合谷穴、曲池穴、足三裡穴、三陰交穴。每穴1分鐘,具有補益氣血、通經活絡的作用。

4.活動關節 活動關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必須每天練習的內容。傢人從患者手腳的末梢開始,依次向上活動每個關節。活動關節註意手腳的關節都應向上輕輕扳動,不要向內屈曲地進行扳動。力量不可以大,以免掰傷關節,以患者不痛為度。手指、手掌和手腕的關節活動後,再活動胳膊肘和肩部,註意是輕輕地向外展;腳趾、腳腕活動完,開始活動膝關節和大腿,註意大腿向上抬和向外展的動作要多做。

5.自助關節運動 患者在傢人幫助下完成癱瘓肢體關節運動後,可以用自己的好手去活動癱瘓的壞手。例如可以躺在床上抓著患手的手腕,往上抬,註意力量要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