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節是人們最容易上火的時節,因為上火去看病的病人也開始增多,中醫專傢提示:中醫的上火有許多的表現,上焦上火會出現口舌生瘡的癥狀,下焦有火則會表現為泌尿系統感染。幹燥的天氣,如果不註意及時補充水分的話,可能會患有疾病,那麼怎樣選中藥去火呢?日常上火又如何去火呢?下面為大傢詳細介紹。

內火旺盛祛火首選水煎中藥

中醫將身體內火分為五種類型,即心火(舌尖發紅、反復出現口腔潰瘍等)、肺火(不斷幹咳等呼吸系統癥狀)、肝火(煩躁易怒、舌邊尖發紅、雙目發紅等)、胃火(口臭、牙齦出血、便秘等)、腎虛所致的虛火旺盛(盜汗、煩熱、失眠等)。

這些不同的上火癥狀必須用不同的藥物進行調理。

祛火首選水煎中藥,因為湯劑可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量的增減、配伍,如上火時伴有脾胃虛寒癥狀,可在配藥時加入溫性的中藥,以中和祛火中藥對脾胃的傷害,而這種效果是中成藥無法達到的。如果有些年輕人嫌在傢煎藥麻煩,也可到醫院購買中藥粉劑,患者隻需在傢用水沖服即可。效果跟水煎中藥相差不大。

此外,癥狀不是特別嚴重的人,如常有流鼻血、牙齦出血等癥狀,可選用金銀花、蒲公英、菊花、小薊等中藥,搗汁或熬水,連續服用1周左右。需要註意的是,脾胃虛寒、經常腹瀉的人禁用。

如果選用中成藥祛內火,一定要對癥選擇,如心火旺盛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導赤丹;肺火旺盛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羚羊清肺丸;肝火旺盛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龍膽瀉肝丸;胃火旺盛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牛黃清胃丸;虛火上炎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六味地黃丸。

選用中成藥祛火的患者,一般治療推薦使用3~7天,如果1周以後癥狀不能緩解,必須就醫。

怎樣選中藥去火

1、口舌生瘡,特別是舌尖潰瘍,疼痛難忍,伴有心煩,失眠,小便黃熱,多屬於心火。

可用方藥:竹葉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當茶飲。

2、牙齦出血,口臭,胃中煩熱,大便幹結,多屬於胃火。

可用方藥:大黃5克,黃芩10克,黃連5克,水煎或開水泡服。

3、鼻子出血,咳嗽帶血,胸中煩熱,多屬於肺火。

可用方藥:白茅根30克,黃芩6克,桑葉5克,水煎,當茶飲。

4、眼睛紅腫,耳朵脹悶,性急易怒,多屬於肝火。

可用方藥:夏枯草30克,柴胡6克,黃芩6克,水煎,當茶飲。

5、虛火多屬陰虛津虧,一般有腰酸膝軟、容易疲乏等虛弱癥狀,且手腳心發熱、口幹,想喝水,但舌苔不厚。推薦閱讀:上火瞭,怎樣選中藥去火?

可用方藥:麥冬30克,玄參20克,生地20克,水煎,當茶飲。或用知柏地黃丸,每次6克,一天3次,淡鹽水沖服。

中醫教你春季如何降火才不傷身

中醫的火多是內火

所謂“上火”,實際是中醫所談的一種致病因素,有外感、內生之分。中醫認為邪火大部分還是由內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種誘因。總的說來還是身體的陰陽失調引起的。中醫理論認為,自然界沒有火邪,隻有熱邪,火熱同性,隻是輕重程度不同,熱為火之微,火為熱之極,熱邪多為外感,火邪多屬內生。

春天自然界萬物復蘇,陽氣上升,易擾動人體肝、膽、胃腸蓄積的內熱,出現春燥;加之北方地區春季的氣候特點就是幹燥多風,人體的水分容易通過出汗、呼吸而大量丟失,而且天氣變化反復無常,較難保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易使生理機能失調而致上火癥狀,如咽喉幹燥疼痛、牙齦腫痛、眼睛紅赤幹澀、鼻腔熱烘火辣、嘴唇幹裂、口舌生瘡、食欲不振、大便幹結和小便發黃等。

降火要對癥治療

不少人一聽說上火就想到“牛黃解毒丸”,其實中成藥也不能亂吃,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癥狀選擇藥物。根據中醫的三焦來劃分,火可以分為三種:將頭暈、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癥狀叫“上焦火”,將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將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春季下焦多見濕熱,一般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尿頻尿急、尿澀痛、尿短淋瀝、小便赤黃、腰痛等。

常見去火中成藥服用需註意什麼?

牛黃解毒片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用於肺胃蘊熱引起的頭暈目眩,口鼻生瘡,風火牙痛,暴發火眼,咽喉疼痛,腫痛,大便秘結,皮膚刺癢。

提醒:牛黃解毒片的作用是清熱解毒,但多吃或者沒病時常吃,會引起中毒。常見不良反應有:反應、胃腸道反應、出血反應和尿頻、尿痛、尿血等。

三黃片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用於目赤腫痛,口鼻生瘡,咽喉腫痛,牙齦出血,心煩口渴,尿赤便秘。

提醒:服用三黃片時,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有、心臟病、、、腎病等慢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服藥三天後,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者,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小兒、孕婦、年老體弱及脾胃虛寒者慎用。

雙黃連口服液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於風熱發熱,咳嗽,咽痛。

提醒:服用雙黃連口服液的同時不宜再服用滋補性。風寒不宜。患有、心臟病、、的人、孕婦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療的患者,均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服藥三天後,癥狀無改善,或出現發熱咳嗽加重,並有其他癥狀如胸悶、心悸等時應去醫院就診。

具有潤肺去火功效的三大食物

牛奶解熱毒、去肝火

牛奶很多人認為喝牛奶會加重“上火”,引起煩躁,其實,牛奶不僅不會“上火”,還能解熱毒、去肝火。

中醫認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過滋陰、解熱毒來發揮“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達70%%左右的水分,還能補充人體因大量出汗而損失的水分。

需要註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凍成冰塊食用,否則很多營養成分都將被破壞。

大豆滋陰去火

大豆在滋陰、“去火”的同時還能補充被大量消耗的蛋白質。大都的主要營養成份有蛋白質、異黃酮、低聚糖、皂苷、磷脂、核酸等。

①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可以增強體質和機體的抗病能力,還有降血壓和減肥的功效,並能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熱量,可以治療便秘,極適宜老年人食用。

②通導大便:大豆中含有的可溶性纖維,既可通便,又能降低膽固醇含量;

寒性果蔬去春燥

“春燥”固然和空氣幹燥、濕度低有很大關系,而新鮮水果和蔬菜攝入不足,身體水分、維生素和優質脂肪儲備下降,都會引起諸多“春燥”反應,比如上火。

既然是“上火”,那麼就需要寒性的蔬菜或水果降火,比如芹菜和梨子。芹菜可以清熱解毒,對肝火旺盛、皮膚粗糙的人來說很有益處,而且它含有大量粗纖維,可刺激腸胃蠕動。梨子是眾所周知的降火水果,其他如苦瓜、番茄、香蕉等,也是春天化燥的好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