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養生的原則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補。所謂整體觀念,是指當應用中藥養生保健時,要考慮中老年人的全身情況而采取不同的養生保健方法。整體狀況包括精神狀態、形體功能、面部氣色等方面,然後再考慮具體的中藥養生方法。那麼中藥養生如何看體質呢?不同體質的人又該如何養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喝茶需慎要看體質“下單”

很多人因為怕晚上睡不著覺,而不敢喝茶;還有一些人喜歡喝茶,但有時喝完茶又感到身體不適。對此,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研究員江和源向記者解釋說,其實,茶葉對人睡眠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嚴重,如果既想晚間喝茶又不希望影響睡眠,關鍵是看怎麼喝茶;中醫專傢則說,喝茶要看體質“下單”才不會“傷身”。以下是他們對飲茶知識的介紹。

在泡茶時,起初是茶葉中的茶堿溶解到水中,其具有明顯的提神功效,使人興奮;而後來,則是茶葉中的茶多酚逐漸溶解到水中,抵消瞭茶堿的作用,就不容易再使人產生明顯的興奮瞭。所以,晚上喝茶時,隻要把沖泡約2分鐘的頭道茶水倒掉,再續上開水重新沖泡,茶葉提神的效果就不會那麼明顯瞭。

專傢建議大傢,晚上最好喝紅茶。因為紅茶是全發酵茶,經過瞭“熟化”過程,與綠茶相比茶多酚含量少、刺激性弱,適合晚間飲用,尤其是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喝紅茶時加點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溫胃”作用。但是,他也指出,平時情緒容易激動、睡眠狀況欠佳、身體較弱的人,晚上還是以少飲或不飲茶為宜;另外,晚上喝茶時要少放茶葉,不要將茶泡得過濃。

中醫專傢認為:人的體質有燥熱、虛寒之別,而茶葉經過不同的工藝制作也有涼性、溫性之分,所以體質不同的人飲茶也有講究。燥熱體質的人應喝涼性茶,虛寒體質者應喝溫性茶。目前,天氣漸熱,茶更是人們熱天常喝的飲品之一,須適當飲用,否則可能對身體不利。

另外,專傢還提醒大傢,喝茶的時間最好在飯後,因為空腹喝茶會傷身體,會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嚴重的還會引起心悸、頭痛等現象。

中藥養生要看體質

陽虛:是機體陽氣不足、機能衰退而出現機體反應性低下、代謝活動減退、熱量不足等癥狀的總稱。中老年人陽虛證多因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勞倦內傷、久病虛損所致。臨床表現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自汗、小便清長等。適合應用補陽中藥,如鹿茸、紫河車、冬蟲夏草、胡桃仁、肉蓯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杜仲、續斷、補骨脂、益智仁、菟絲子、韭菜籽等,中成藥可選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

陰虛:是機體內精血津液虧損而出現陰液不足、陰不制陽,導致機體功能虛性亢盛、熱量偏多等癥狀的總稱。中老年人陰虛證多因先天虛損、久病耗傷陰液或熱病傷陰所致。臨床表現為:五心煩熱、口幹咽燥、潮熱盜汗、舌紅少苔等。適合應用補陰中藥,如沙參、麥冬、天冬、玉竹、黃精、百合、枸杞子、桑椹、女貞子、黑芝麻等,中成藥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

血虛:是機體內血液不足、肢體臟腑百脈失於濡養而出現的全身性虛弱癥狀的總稱。中老年人血虛證多因勞倦內傷、思慮過度、脾胃虛弱、失血過多等所致。臨床表現為:面色無華或萎黃、唇色淡、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舌淡等。適合應用補血中藥進行滋補,如當歸、熟地、何首烏、阿膠、龍眼肉等,中成藥可選用四物丸。

氣虛:是機體因臟腑功能衰退、元氣不足而出現的全身性虛弱癥狀的總稱。中老年人氣虛證多因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大病久病或衰老所致。臨床表現為: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自汗、納差等。適合應用補氣中藥進行滋補,如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靈芝、黃芪、白術、山藥、扁豆、甘草、大棗、蜂蜜等,中成藥可選用四君子丸。

中醫理論認為“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隻有體質虛弱的人才適合服用補益類中藥,而體質強壯或患有實證疾病的人不但不能用補藥,還要適當地應用瀉藥進行調理。中醫非常講究“辨證論治”,體虛主要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大類。

中醫教你4種體質對癥養生

一、陰虛體質養生法

1、精神調養:陰虛體質的人性情較急躁,常常心煩易怒,所以在平素工作中,對非原則性問題,少與人爭,以減少激怒。

2、環境調攝:畏熱喜涼,冬寒易過,夏熱難耐,故在炎熱的夏季應註意避暑。

3、飲食調養:應保陰潛陽,宜清淡,遠肥膩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魚類等清淡食物,對蔥、薑、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則應少吃。

4、起居調節:因為精屬陰,陰虛者當護陰,而性生活太過可傷精,應節制性生活。

5、藥物治療:肺陰虛者,宜服百合固金湯;心陰虛者,宜服天王補心丸;腎陰虛者,宜服六味地黃丸;肝陰虛者,宜服一貫煎。其他滋陰生津中藥如女貞子、山茱萸、旱蓮草亦可選用。

二、陽虛體質養生法

1、精神調養:《黃帝內經》中說“肝氣虛則恐”,“心氣虛則悲”,陽虛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故而陽氣不足者常表現出情緒不佳,易悲哀,必須加強精神調養。

2、環境調攝:此種體質多形寒肢冷,喜暖怕涼,耐春夏,不耐秋冬,夏季不要貪涼、慎食生冷、少用空調,免傷陽氣。

3、加強體育鍛煉:陽虛體質者應該從夏末秋初開始鍛煉自己的耐寒力,堅持到冬天。

4、飲食調養:多食有壯陽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根據“春夏養陽”的法則,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湯一次,配合天地陽旺之時,以壯人體之陽。

5、藥物治療:偏心陽虛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湯;偏脾陽虛者,選理中湯;偏腎陽虛者,宜服金匱腎氣丸。

三、氣虛體質養生法

1、氣功鍛煉:腎為元氣之根,故氣虛宜做養腎功。

2、飲食調養: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大棗、胡蘿卜、香菇、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青魚、鰱魚。若氣虛嚴重,當選用“人參蓮肉湯”等藥膳補養。

3、藥物養生:平素氣虛之人宜常服金匱薯蕷丸。脾氣虛,宜選四君子湯,或參苓白術散;肺氣虛,宜選補肺湯;腎氣虛,可服腎氣丸。

四、血虛體質養生法

1、起居調攝:要謹防久視傷血,不可勞心過度。

2、飲食調養:可常食補血養血的食物,如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大棗、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等。

3、藥物養生:可常服當歸補血湯、四物湯或歸脾湯。

4、精神修養: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註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

不同體質的女人如何來補血

一、血虛

調養重點——補血

1、食物進補

通過飲食來補血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平時可常吃補血食物,如菠菜、花生、蓮藕、黑木耳、雞肉、豬肉、羊肉、海參等;水果可選用桑椹、葡萄、紅棗、桂圓等。這裡推薦一款偏方——補血甜湯。

2、藥膳幫忙

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阿膠等,可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如當歸羊肉湯、四物雞湯等,均有很好的養血效果。

3、按摩四大補血穴位

每天花15分鐘按摩補血四大穴位,能輔助調節血虛。這四個穴位分別是關元穴(臍下約1.5寸處)、氣海穴(肚臍下方約3寸處)、足三裡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1橫指處),三陰交穴(下肢內踝上3寸、脛骨後緣處)。

二、血瘀

中醫調養重點——活血化瘀瘀

1、飲食進補

多吃具有活血化瘀通經功能的食物,這裡推薦一款偏方——蓮藕紅花燉排骨。

2、中藥調理

常用的活血化瘀藥物有柴胡、香附、鬱金、當歸、元胡、丹參、川芎、桃仁、紅花、三七等,但經期、妊娠期和有出血傾向的人禁用。另外,還有中成藥逍遙丸、越鞠丸等。

3、精神保養

遇事不要太激動,多和朋友聊天、出遊,避免過度緊張、勞累,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

4、多做運動

運動可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為您推薦一套簡單的辦公室活血操:

三、血熱

中醫調養重點——涼血

1、飲食進補

平時多食用大米、薏米、赤小豆、綠豆、苦瓜、蓮藕、雪梨、絲瓜、馬蹄、鮮蘆筍、螃蟹等食物。絲瓜燉綠豆鴨就是一道具有清熱涼血功能的食療菜。

2、避免熬夜

奮戰一夜後難免口幹舌燥火氣上升,要使血“涼快”就得盡量避免熬夜。

3、愛上瑜伽

溫和舒緩的運動更適合血熱的人,有利於調節體內血液循環,撫平情緒波動,瑜伽就是首選。

不同體質的人如何補氣

陰虛之體質者

應多吃些補陰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魚類等清淡食物,而蔥、薑、蒜、椒等辛味則應少吃。

氣虛之體質者

在飲食上要註意補氣,藥膳“人參蓮肉湯”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大棗,這些都有補氣的作用,應該多食。

血虛之體質者

應多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甲魚、羊肝、海參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補血養血的功效。

陽虛之體質者

應多食用溫陽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鹿肉等。溫陽的食物有助於補陽。

陽盛之體質者

平素應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薑、蔥、蒜等,對於牛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溫陽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 果、蔬菜、苦瓜,因酒是辛熱上行的,故應戒酒。

血瘀之體質者

要多吃些具有恬血祛瘀作用的食物,如桃仁、油菜、黑大豆等;酒需長飲,醋可多食,二者均有活血作用。

氣鬱之體質者

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平素應多食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蕎麥、茴香菜、香櫞、火腿等。

痰濕之體質者

應多食一些具有健脾利濕、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蘿卜、紫菜、海蜇、洋蔥、扁豆、白果、赤小豆等,對於肥甘厚昧之品,則不應多食。

中醫提醒:每種體質應吃不同的補氣食物,然而這隻是相對而言的,如果一味吃某種食物,可能會因過量攝人,過猶不及瞭。飲食要講究度,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