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同人的治療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也會有不同的療效,針灸治療有很多種姿勢,掌握一些針灸的最佳姿勢,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現如今很多人通過針灸,拔罐,艾灸等方法來養生治病,緩解身體的疼痛,那麼什麼樣的針灸姿勢最好呢?什麼是針灸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針灸

1.針灸針灸-基本簡介

針灸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 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從外治內”的治療方法。是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手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確定病變屬於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於表裡、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

幹百年來,對保衛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現在,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群眾所信仰。

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是基於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2.針灸針灸-針灸文化

針灸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初它隻作為一種醫療手段,後來逐漸發展為一門學科。針灸學就是整理研究針灸醫療技術及其臨床應用規律和基礎理論的科學。

針灸具有悠久的歷史。古書上曾多次提到針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針,稱為砭石。這種砭石大約出現於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相當於氏族公社制度的後期。中國在考古中曾發現過砭石實物。到瞭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醫學擺脫瞭巫的束縛,有瞭專業醫生。據《春科左氏傳》記載,名醫醫緩為晉景公診病時,指出要“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到焉,不可為之”。這裡所說的“達”與“攻”指的就是針刺和火灸。

戰國至西漢時期(公元前476--公元25年),隨著煉鐵技術的進步,金屬針逐漸得到瞭推廣。金屬針逐漸代替瞭砭石,從而擴大瞭針刺的實用范圍,加快瞭針灸的發展進程。東漢、三國時期,出現瞭許多擅長針灸的醫學傢,其中,皇甫謐所著《針灸甲乙經》,成為一部具有完整體系的針灸專著。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 256--589年),針灸專著明顯增多。這一時期,針灸傳到瞭朝鮮、日本等國。

什麼樣的針灸姿勢最好

臨床上針刺時常用的體位有:仰臥位 側臥位 俯臥位等臨床上針刺時常用的體位,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仰臥位:適宜於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②側臥位:適宜於取身體側面少陽經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③伏臥位:適宜於取頭、項、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側及上肢部分腧穴。

④仰靠坐位:適宜於取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

⑤俯伏坐位:適宜於取後頭和項、背部的腧穴。

⑥側伏坐位:適宜於取頭部的一側、面頰及耳前後部位的腧穴。

在臨床上除上述常用體位外,對某些腧穴則應根據腧穴的具體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部位。同時也應註意根據處方所取腧穴的位置,盡可能用一種體位而能針刺處方所列腧穴時,就不應采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體位。如因治療需要和某些腧穴定位的特點而必須采用兩種不同體位時,應根據患者體質、病情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對初診、精神緊張或年老、體弱、病重的患者,有條件時,應盡量采取臥位,以防病人感到疲勞或暈針。

針灸是怎麼通過穴位鎮痛?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人體內有14條看不見的經絡,能運行氣血,聯系臟腑,溝通內外,是貫串上下的通路。

經絡“內屬臟腑,外絡肢節”,與臟腑的關系非常密切。經絡是病邪由體表進入體內的途徑,也是臟腑與體表組織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通道。故臟腑的病變可反映於經絡,或通過經絡反映於體表;外界致病因素也可通過經絡引起臟腑功能失調,從而產生疾病。

經絡表面有360個針刺點,又叫穴位,這些點可以平衡和儲存流動的氣。氣指一種在經脈中運動的看不見的能量或者電磁能。針灸可以調整氣的運行,通過經脈管理身體的各個系統,如神經、免疫、循環系、肌肉等等。針灸可以影響氣在管道和器官中的運動,從而調節氣、血、津液、神經、免疫、臟腑功能等等。

傳統中醫認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臟腑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或淤滯不行,或產生逆亂,或氣機升降失常等氣血運行障礙的病理改變,引起疼痛癥狀,即“不通則痛”的病機。針灸治療通過對穴位的刺激和溫煦起到疏通經脈,行氣活血的作用,改善瞭病變部位的氣血運行狀態,從而改善瞭病痛處營養狀態,恢復其正常的生理活動,即經絡通暢,臟腑恢復相對陰陽平衡。

現代研究認為:中樞神經系統除瞭有痛覺中樞外,在中樞各級水平還有“痛覺調制系統”,可抑制痛覺向中樞傳遞。針刺信號進入中樞系統後,激發瞭從脊髓、腦幹到大腦各個層次許多神經元的活動,激活瞭機體自身的鎮痛系統,使鎮痛物質如5-羥色胺、乙酰膽堿、內源性阿片樣物質等分泌增加,從而產生明顯的鎮痛效應。

不當針灸有什麼風險?

斷針或稱折針,是指針體折斷在人體內。其原因有針具質量欠佳,針身或針根有損傷剝蝕,進針前失於檢查,針刺時將針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針時強力提插、捻轉,肌肉猛烈收縮,留針時患者隨意變更體位,或彎針、滯針未能進行及時正確處理等。

可見,為瞭防止折針,操作前應認真仔細地檢查針具,對認為不符合質量要求的針具,應剔出不用;操作中應避免過猛、過強的行針;在行針或留針時,應囑患者不要隨意更換體位,如抬頭接手機和扭曲身子與人談話等;操作者在針刺時註意不要將針身全部刺入腧穴,應留部分針身在體外,以便於針根斷折時取針;在進針、行針過程中,如發現彎針時,應立即出針,切不可強行刺入、行針;對於滯針等亦應及時正確處理,不可強行硬拔;萬一行針時或出針後發現針身折斷,操作者必須保持鎮靜,囑患者勿更動原有體位,若殘端部分針身顯露於體外時,可用手指或鑷子將針起出,若斷針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層時,應送急診處理。

患者在接受針刺過程中,若突然出現胸悶、惡心、頭暈、出汗,甚至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或抽搐、暈厥,很可能是“暈針”。暈針多因精神緊張、饑餓、疲勞,或因醫生針灸手法刺激過大而導致。發生暈針時,醫生應迅速把針取出,讓暈針者平臥,並按壓相應的穴位,很快就能緩解癥狀。嚴重者要給予必要的藥物搶救。

總之,對初次接受針灸治療的人,在針灸前要向病人解釋清楚,使其消除緊張情緒。患者接受針灸治療前須安神定志,先吃點東西,選取臥位或舒適的體位。醫生也應采用適度的刺激手法,以避免暈針的發生。另外,有些穴位如風池、肩井、合谷、足三裡、委中、承山、三陰交、湧泉等,對針灸反應較敏感,容易引起暈針,醫生在紮這些穴位時,應加倍小心。

中醫針灸的6個禁忌

1.過於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饑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盡量采取臥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2.懷孕婦女針刺不宜過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宮收縮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昆侖、至陰等禁止針灸。

3.小兒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針。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禁針。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發性出血,損傷後不易止血者,不宜針刺。

5.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

6.眼區、胸背、腎區、項部,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尿瀦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臟器。

溫馨提示:針灸對某些病癥確實有極好的療效,但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療,應根據情況及時采用綜合治療,才能更有利於病人,也可充分發揮針灸的作用。因此,勿隻采用針灸療法,而忽視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