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氣虛者的飲食宜忌,應兼顧到五臟之虛的宜忌原則。 凡氣虛之人,宜吃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食品,忌吃油膩厚味、辛辣食物。

氣虛體質的表現

氣虛體質以氣虛,氣息低微、臟腑功能狀態低下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氣虛體質多因先天稟賦不足、長期飲食失調、情志失調、久病、勞累之後,年老體弱引起心、肺、脾、腎功能損傷,因心主血脈,肺主一身之氣,腎藏元氣,脾胃為“氣生化之源”。因此氣虛體質易導致推動血液運行作用減退,體內氣的化生不足,機體防禦外邪,護衛肌表,維護內臟位置功能減退的病證發生。

氣虛的主要癥狀是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無力。形體消瘦或偏胖,體倦乏力,面色蒼白,語聲低怯,常自汗出,且動則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脈虛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則諸癥加重,或伴有氣短懶言、咳喘無力;或食少腹脹、大便溏泄;或脫肛、子宮脫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憊;或腰膝酸軟、小便頻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帶清稀。

氣虛體質的人群易患感冒、胃下垂、直腸脫垂、營養不良、貧血、神經性尿頻、重癥肌無力、心律失常、過敏性鼻炎、鼻咽癌、腦萎縮、骨質疏松、胃腸道疾病、肺病、女性易患生殖道脫垂或流產。平時抵抗力弱,病後康復緩慢。

氣虛者飲食有宜忌

1.補氣的食物有菱角、栗子、糯米、泥鰍、胡蘿卜、香茹、豆腐、薯、牛肉、雞肉、鯊魚、黃魚等,這些食物都可健脾益氣。

2.黑豆:我國古時向來認為吃豆有益,多數書上會介紹黑豆可以讓人頭發變黑,其實黑豆也可以生血。黑豆的吃法隨各人喜好,如果是在產後,建議用黑豆煮烏骨雞。

3.發菜:發菜的顏色很黑,不好看,但發菜內所含的鐵質較高,用發菜煮湯做菜,可以補血。

4.胡蘿卜:胡蘿卜含有很高的維生素B、C,同時又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對補血極有益,用胡蘿卜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不過許多人不愛吃胡蘿卜,你可以嘗試其它做法,比如可以把胡蘿卜榨汁後加入蜂蜜當飲料喝。

氣虛引起的月經病

根據中醫理論,"氣"有下列幾種意義:一種是指存在於大自然中供人們呼吸 的空氣,一種是指飲食營養物質(谷氣)及其通過人體消化吸收後所化生的生理物質(元氣),另一種是指人體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能力,如心氣,脾氣,胃氣,腎氣等。在中醫書上記載的有關"氣"的部分,其中大多數是指人體各器官的活動能力而講的。

所謂"氣虛",即是指人體本身元氣的虛弱,它體現為人體各器官活動能力的衰退。《內經》上說人體是靠五味(五谷)入胃,以營養形體,從而充實真氣(即元氣),再由真氣化為精華以養元神。然而飲食不節(指節制),反能損害形體,又因形體的損害而妨礙真氣(即元氣)的不足,再因真氣不足而影響精華不化,故精華由於真氣化生,真氣也會因飲食而受到傷害。本節所講的“氣虛”便是指脾氣(消化系統)的虛弱,究其原因:不外乎飲食失節,或勞倦過度,或久病傷脾至使中氣虛弱。體現在臨床上的癥狀是:體力衰弱,講話沒有力氣,走路氣急,四肢無力,疲乏困倦,食欲不振,經常容易腹瀉,子宮脫垂等癥。

"氣虛"體現在女子月經上,即是因氣虛而統攝無權,使沖任不固,血隨經泄。除月經提前外,還有月經量過多,色淡紅,質清稀,面色慘白,神疲肢倦,氣短懶言,或小便空墜、納少便溏,舌質淡,脈搏跳動細弱。中醫稱月經的這種現象為“氣虛月經提前癥”和“氣虛月經過多癥”。

女人氣虛精神差怎麼辦

1、藥物

調理的時候可以選用一些有補氣功效的藥物,比如可以選擇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茯苓、山藥、白術、黃芪、靈芝、大棗、五味子、灸甘草等等。除瞭這些之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同樣具有補氣作用的中成藥。但是要註意,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人參、西洋參、五味子這些藥材。

2、運動

身體氣虛的女性,平常應註意多些參加鍛煉,增強體質。在進行鍛煉的時候可以依據自身的體能來選擇鍛煉的方式、運動的的項目。氣虛患者可以選擇一些傳統的健身方法,比如可以練習太極拳、太極劍、保健功等。可以練習氣功的“吹”字功,有助固腎氣,強壯筋骨。

3、飲食

飲食上,氣虛的人應多吃補氣食物,像小米、糯米、粳米、扁豆、胡蘿卜、豆腐、紅薯、兔肉、雞肉、鰱魚、黃魚、雞蛋、豬肚、馬鈴薯、香菇、菜花等食物都可以幫助補氣。這些食物都有著不錯的健脾益氣的作用功效,補氣還可以選擇一些補氣藥膳調養。

氣虛誘發神疲乏力怎麼回事

氣虛 ,通常可以導致神疲乏力癥狀。伴有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氣虛誘發神疲乏力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原因多是先天不足、營養不良、年老虛弱、久病未愈、大手術後及疲勞過度。

氣虛誘發神疲乏力病癥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從氣虛誘發神疲乏力病發原因、癥狀和脈象來對照現代醫學,氣虛同現代醫學概念“亞健康”極為相似。亞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陰陽氣血不足,五臟功能低下,也與元氣不足、氣虛相符。在調治上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和行辨證診治的原則和方法,進行心、肝、脾、肺、腎整體調理,使機體有規律地自我更新、自我復制、逐漸恢復元氣,也就把亞健康狀態轉化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