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美容就是從中國傳統醫學的整體觀念出發,以針灸方法為手段,通過對局部皮膚及穴位的刺激,達到養護皮膚,美化容顏,延緩衰老,治療面部皮膚病為目的的一種方法。具有簡便易行,無毒無害,安全可靠,效果迅速,適應癥廣等特點。什麼是針灸美容保健養生?針灸美容的三大好處?一起來看下。

什麼是針灸美容保健養生

針灸美容,就是運用針刺、艾灸的方法,補益臟腑,消腫散結,調理氣血,從而減輕或消除影響容貌的某些生理或病理性疾患,進而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美容養顏的目的。

針灸美容可分為針刺和艾灸兩大類。

針刺常用毫針、耳針和梅花針,而艾灸則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直接灸是用艾條在離皮膚有一定距離(約1—3cm)處灸,間接灸則多用隔薑灸法。

針刺美容原則

(1)取穴配穴由於針刺美容的最大特點是在於全身調整,因此,必須局部與全身取穴相結合,方有較好療效。局部取穴可以通過活絡,改善循環,促進表皮細胞新陳代謝以消除斑點、斑疵,並能增強肌肉彈性,而全身取穴則著重於平衡臟腑,調節各系統的功能以達到美容的目的。單穴與組穴:臨床證實可選用單穴,亦可用幾個穴位為一組進行,若增強某一方面機能者,可用單穴,以突出其效用;與調理整體機能者,可選用一組穴位,以增強效果。近穴與遠穴:近穴,即進端取穴,是指選用帶改善皮膚的局部來美容的取穴方法。遠端取穴是指選取遠離顏面部位的穴位方法,不僅能防治局部病癥,而且能防治本經循環所涉及的距離較遠的部位的組織器官和臟腑的病癥,有的甚至有影響全身的作用。

(2)用針要領美容保健,施針宜和緩,刺激強度宜適中,不宜過力。一般來說,留針不宜過久,得氣後即可出針,針刺深度也應因人而宜,對年老體衰者,進針不宜過深;形體肥胖者則可適當深刺。

(3)禁忌凡遇過饑、過飽、醉酒、大怒、大驚、勞累過度等情況,不宜針刺,孕婦產婦不宜針刺。除皺防皺的穴位主穴:絲竹空、攢竹、太陽、巨、迎香、頰車、翳風。配穴:中脘、合谷、曲池、足三裡。針法:主穴每次3個,配穴每次1-2個,前者用瀉法,後者用補法。說明:本組穴位配伍特點是近端取穴與遠端取穴相結合。即從局部角度出發,在易出現皺紋處就近取穴,又從臟腑氣穴整體調理著眼,選取陽明經穴,兩者配合,相得益彰。

中醫針灸解決四大肌膚問題

(1)面部皺紋

面部皺紋是人體衰老的自然標志,一般發生在30歲左右,但由於不註意衛生,或日光紫外線的過度照射或全身性疾病的影響等,可使皮膚含水量過少,細胞死亡過多而補償減少,從而引起皺紋提早出現或加重。

心血不足型(面色恍白無華,皺紋較多,心悸,失眠),治宜補益氣血,取心俞、脾俞、足三裡、血海、三陰交、太陽、瞳子強、地倉、下關等穴,毫針刺;氣滯血癌型(面色晦暗無光澤,皺紋較深,月經不調或情志不遂),治宜行氣活血通絡,取肝俞、腸俞、血海、足三裡、三陰交、太沖等穴,毫針刺。

(2)痤瘡

痤瘡一般情況下在青年人中比較多,這是因為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失調或者先天性皮脂腺發達,導致皮脂分泌過多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為皮脂腺受病菌感染而引發的慢性炎癥引起的,這兩種都是導致表皮形成丘疹樣小結最終變成痤瘡。

痤瘡初起時為紅色丘疹樣小皰,擠之有白色脂粒,常因食用辛辣之品或勞累而加重。治宜清瀉肺胃之火,取下關、頰車、攢竹、大椎、肺俞、豐隆、少商、魚際、內庭等穴,用針刺瀉法或點刺出血。日久可為黑色小皰,此起彼伏,甚至滿臉密佈,此因肺胃之熱鬱火,使局部血液疚滯而成,治宜活血化疚、清瀉胃火,取腮俞、血海、足三裡及痤瘡局部取穴。

(3)色素痣

正常人的表皮基底層均有黑色素細胞,它們能合成黑色素,黑色素的多少即可決定皮膚的顏色。日曬過度皮膚變黑即是黑色素合成、釋放過多所致,屬生理現象,但由於某種原因導致黑色素及其細胞聚集時,就形成色素病,影響外觀。

中醫覺得,這種病是因為我們的腎經濁氣鬱滯引起的,治宜益腎導濁,找到腎俞、太溪、然谷、中極、太沖等穴位,然後用針刺也可以采用局部火針快速刺,但是深度最好不要超過它的底部這是最好的。

(4)黃褐斑

多發於中青年婦女,臨床主要表現為額面中部對稱性蝴蝶狀的黃褐色斑片。亦可發生於鼻梁、眉毛和上唇等部位,呈不對稱的褐色斑片,現代醫學認為主要與內分泌失調有關,雌激素可刺激黑色素細胞分泌黑素體,而孕激素可促使黑素體的轉運和擴散,所以在婦科疾病和妊娠期易出現黃褐斑。

針灸美容的三大好處

1、健形養神

神,又稱神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特征。一個人的精神容貌則是人體精、氣、神的充分體現,而氣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神賴氣血奉養而精明。根據中醫“形神合一”及“形與神俱”的理論,針灸臨床歷來註重“形與神”而強調以“神”為主。

針灸就其保健延年、美容美形方面可謂形神兼備,以神養形,以神治形,充分調動人體自身的積極因素,調理臟腑,運行氣血,使肌膚得濡潤,毛發獲滋養。若出現面色萎黃或蒼白,面容憔悴,皮膚蒼老晦暗、彈性減弱,皺紋漸增,腹部脂肪堆積等,可以通過針灸調節使其精充氣足,容光煥發。

2、通經消斑

黃褐斑,臨床上很常見,是指對稱性發生於面部的淡褐色或深褐色色素斑,好發於鼻部、額部、顴部、口周和面頰等處,多無自覺癥狀。

根據臨床觀察認為黃褐斑往往與一些婦科疾病相關,如月經不調、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等。婦女以血為本,其生理特點,則以經血為重點,首重調經。臟腑和調,精氣、津血上榮,黃褐斑自然消退。針灸既可以改善局部盆腔的血運,又能通調面部血運,既調整瞭內在臟腑功能,又可有效地緩解臨床癥狀。

3、祛痤瘡

痤瘡,又稱“粉刺”,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好發於顏面、胸、背等皮脂腺發達的部位,若不及時治療或防治不當,可遺留終身難愈的瘢痕而影響容貌。現代醫學認為痤瘡主要與雄激素、毛囊和皮脂腺內微生物有關。

根據中醫辨證分析,可將痤瘡分為肺胃濕熱型和血瘀痰凝型,通過針灸既可以清肺胃之熱,又可以化痰濁之瘀,促進毛細血管血流,加強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並能抑制面部皮脂腺分泌,疏通皮脂腺排泄孔道,防止脂栓形成,消除粉刺。

針灸還能調節雄激素的分泌,從而抑制過旺的皮脂腺分泌,起到由內而外、表裡貫通、氣血暢達的療效,使失衡的機能狀態趨於平衡。

針刺美容原則

(1)用針要領

美容保健,施針宜和緩,刺激強度宜適中,不宜過力。一般來說,留針不宜過久,得氣後即可出針,針刺深度也應因人而宜,對年老體衰者,進針不宜過深;形體肥胖者則可適當深刺。

(2)取穴配穴

由於針刺美容的最大特點是在於全身調整,因此,必須局部與全身取穴相結合,方有較好療效。局部取穴可以通過活絡,改善循環,促進表皮細胞新陳代謝以消除斑點、斑疵,並能增強肌肉彈性,而全身取穴則著重於平衡臟腑,調節各系統的功能以達到美容的目的。

單穴與組穴:臨床證實可選用單穴,亦可用幾個穴位為一組進行,若增強某一方面機能者,可用單穴,以突出其效用;與調理整體機能者,可選用一組穴位,以增強效果。

近穴與遠穴:近穴,即進端取穴,是指選用帶改善皮膚的局部來美容的取穴方法。遠端取穴是指選取遠離顏面部位的穴位方法,不僅能防治局部病癥,而且能防治本經循環所涉及的距離較遠的部位的組織器官和臟腑的病癥,有的甚至有影響全身的作用。

(3)禁忌

凡遇過饑、過飽、醉酒、大怒、大驚、勞累過度等情況,不宜針刺,孕婦產婦不宜針刺。

除皺防皺的穴位:

主穴:絲竹空、攢竹、太陽、巨、迎香、頰車、翳風。

配穴:中脘、合谷、曲池、足三裡。

針法:主穴每次3個,配穴每次1--2個,前者用瀉法,後者用補法。

說明:本組穴位配伍特點是近端取穴與遠端取穴相結合。即從局部角度出發,在易出現皺紋處就近取穴,又從臟腑氣穴整體調理著眼,選取陽明經穴,兩者配合,相得益彰。

針灸治療黃褐斑的好方法

針灸治療黃褐斑的好方法

中醫學把這種現象稱為“面塵”,清·《外科證治全書》雲:“面塵,面色如塵垢,日久煤黑,形枯不澤,或起大小黑斑與面膚相平。由憂思抑鬱,血弱為華”所致。其病機系腎陰不足,腎水不能上承,或肝鬱氣結,肝失條達,鬱久化熱,灼傷陰血,致使顏面氣血失和而發病。

針灸治療黃褐斑:

1、肝瘀氣滯:必須取任脈經穴。

取行間、太沖、氣海、三陰交,兩組穴疏通氣血榮面祛斑。胸脅脹滿加章門,腰膝酸軟加腎俞。

2、腎虛火旺(肝腎陰虛)

取肝俞、腎俞、足三裡、關元、命門。(益精血,補肝腎)以上各穴補養肝腎調理氣血,養陰退斑。

3、脾虛濕阻:

脾俞、腎俞、三陰交、足三裡。隨癥取穴腹脹:下脘、氣海;便溏:天樞。

除此以外還在皮損部位針刺或圍刺主要是疏通局部氣血。還可以隨證加服六味地黃丸、加味逍遙丸等。1療程10次數每次20-30分鐘開始隔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