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後天的成長、社會適應能力,一方面是來自學習,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接受能力,盲目的強加式學習隻能導致孩子厭倦,增加心理壓力,反而不利於後天成長。所以提高寶寶智商才是根本,這一點在孕期就要做好工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古代胎教方式

中國古代胎教方式是什麼?在胎教盛行的今天,很多人都以為胎教是源於西方醫學的產物,其實不然,胎教在我國已經有瞭兩千多年的歷史瞭,中國的古人已經開始進行胎教瞭。

“胎教”一詞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教授向記者介紹說:“據說在周朝之前就有胎教觀念瞭。”西漢人劉向編寫的《列女傳》記載:周文王的母親懷孕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惡言,能以胎教”。西漢賈誼在《新書》中也提到“胎教”一詞。這就是說,在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就已經有瞭“胎教”一詞。到瞭魏晉南北朝和唐朝的時候,當時的醫書中已有瞭“胎教”這一門類,說明胎教已經成瞭祖國醫學的一個分支。到瞭近代,康有為、蔡元培都提出瞭設立“胎教院”的主張。

古代胎教對當今的胎教有著啟迪意義,但並不是一回事。現在所謂的胎教,實際上是對胎兒生長發育的一個良好的維護與促進。胎教本身不屬於教育的范疇,之所以還用“胎教”這個詞,是因為廣大老百姓都是這樣稱呼的,因此,就一直沿用下來瞭。

雖然古時候人們對於胎教的理解與現在不同,不過目的卻有著相似之處,通過對古代胎教歷史的瞭解,對於我們進行胎教、開發新的胎教方式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怎樣給孩子做胎教

什麼是胎教? 胎教是一種優生優育的方法之一,為瞭使寶寶出生後有一個良好的基礎。在胎兒期內,利用一定的方法,通過母體給胎兒以各種良性刺激,從而促使胎兒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成長。

胎教的方法,一般有音樂胎教、語言胎教、撫摸胎教、藝術胎教、光照胎教等。

步驟/方法

1音樂胎教:通過健康的音樂刺激,使母親得到安寧與享受,促進孕婦分泌酶和乙膽堿等物質,發送胎盤供血狀況,同時使胎兒心律平穩,對胎兒的大腦發育進行良好的刺激。

2語言胎教:父母通過與胎兒的對話,使胎兒接受到語言波的信息,刺激胎兒大腦的生長和發育。在妊娠後期,胎兒已經具備瞭最初的聽力和感覺能力,對外界的語言刺激會有一定的反應,並且在胎兒大腦中形成瞭記憶。

3撫摸胎教:通過撫摸胎兒,使胎兒的肢體感受到刺激,有規律的撫摸胎教,就象是媽媽與胎兒的對話一樣,形成良好的反應與互動,對提高胎兒大腦的發育很有幫助。

4藝術胎教:通過進行一些藝術類練習,如書法、繪畫等,孕婦本身會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並給胎兒造成更為安寧與舒服的生活環境。

5光照胎教:即給予胎兒一定的光照刺激,以促進胎兒視網膜光感細胞的功能發育。通過對動物進行試驗,表明光照對視網膜以及視神經有益無害。通過彩色超聲波觀察,光照後胎兒立即出現轉頭避光動作,同時心率有所增加,臍動脈和腦動脈血流量都有所增加,表明胎兒可以感覺到射入子宮內的光亮。胎兒的感覺功能中視覺的發育較晚,一般七個月的胎兒視網膜才具有感光功能。光照可采用手電筒緊貼孕婦腹壁照射胎頭部位,每次5分鐘左右,孕婦可以註意感受胎兒的反應並做些記錄,並且避免在胎兒睡眠時進行。

END

註意事項

胎教進行的時間:5個月左右,即可進行音樂胎教、撫摸胎教等,光照胎教一般在孕6個月後進行。胎教時,可幾種方法一起采用,如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撫摸胎兒等。

另外據某婦將醫院的統計,經常進行胎教的孕婦,順產率比較高,也可能從另一方面給出瞭胎教的好處。

當然胎教也要小心認真進行,不當的手段、方法都有可能對胎兒造成比較嚴重的傷害。如比較強烈的聲音刺激,可能會對胎兒的聽力造成損傷,嚴重時還可能造成耳聾,所以音樂胎教時,避孕強烈的聲音,不要將聲源過於靠近孕婦的腹部,在選擇胎教音樂時,也要選擇正規的產品。

胎教並不僅僅是未來母親的事情,準爸爸也需要經常參與其中,據國外機構研究,表明胎兒更喜歡聽中、低頻的音波刺激,所以做爸爸,和兒子或女兒對話,請從胎兒時就開始吧。

胎教刺激胎兒發育

胎兒到4個月時胎兒對外界的聲音有所感知,凡是能透過母體的聲音,胎兒都可以感受到,這是因為人體血液傳導聲波的能力較空氣大得多。這種聲音不斷地剌激胎兒感覺器官,促進其發育,在人體智力發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胎兒到瞭5-6個月,胎兒大腦皮質結構己基本形成,其視、聽、觸、味覺都發育到瞭相當程度,能感受到外界一些活動,此時放一些音樂,孕婦進行腹部的按摩等胎教,可以促進胎兒的智力發育。

胎教音樂是否損害胎兒聽力

一名出生才一個月的嬰兒,因為母親懷孕期間不恰當的胎教,導致嬰兒聽覺神經受損。原本就頗具爭議的胎教再起波瀾,胎教音樂會損害胎兒的聽力嗎?胎兒到底能否聽到外界的音樂?

羅女士沒有想到,為瞭讓孩子更聰明,在懷孕期進行的音樂胎教卻險些造成孩子終身的聽力損害。

湖北的羅女士懷孕後,為瞭生一個聰明的寶寶,便到音像店買來胎教音樂磁帶,每天開大錄音機音量,對著肚子放音樂。有時候,她害怕胎兒聽不到音樂,幹脆將錄音機直接貼在自己肚子上。

現在羅女士的孩子已經出生一個月瞭,但是她總感覺孩子的聽覺不對勁,好像完全聽不到外界的聲音。日前,羅女士抱著自己的孩子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聽力測試中心,想給孩子做個全面聽力檢查。

經過聽力測試中心醫生的檢查,這個孩子被診斷為聽覺神經受到損害,以致聽力受損。更讓羅女士吃驚的是,醫生說這可能與她懷孕期間進行的音樂胎教有關。

有專傢認為胎兒根本沒有聽覺,無法確定是胎教音樂損害瞭聽覺神經。

音樂胎教是指通過音樂對母體內胎兒施教。其實一直以來對於胎教的爭議頗多,有的專傢認為胎兒在母體內是聽不到任何聲音的,音樂胎教對胎兒發育根本沒有任何作用。中華預防醫學會及中華兒童保健學會常務理事丁宗一教授就對胎教提出過批評,丁宗一教授認為,胎兒隻有出生以後才有聽覺功能,才能聽見音樂。有電生理實驗證明,聲音傳給胎兒,胎兒的心率、胎動、呼吸會產生變化,說明聲音對胎兒產生刺激,但聲音對胎兒來講,並不是你放什麼音樂,他就聽到什麼音樂,無論何種音樂對胎兒來講都是噪聲,胎兒無法感覺到音樂,隻能感覺到一種聲音的刺激。

所以當記者就此事采訪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醫師龍墨時,龍醫生說,首先是要確定胎兒到底能不能聽到母體外的聲音,而且出生兒由於藥物、遺傳等原因可能出現很多先天性耳聾。因此不能肯定地認為是胎教音樂損害瞭孩子的聽力。但是有一點不能否認,長期大音量的刺激,肯定會對聽覺神經有影響。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聽力測試中心醫生葉林峰則認為,羅女士是因為直接將揚聲器放在腹壁上,聲波進入母體,使腹中胎兒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在這種情形下,時間長瞭容易對胎兒的耳蝸及聽覺神經造成損傷,引起聽力障礙,甚至耳聾。

那胎兒到底有沒有聽覺呢?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我國第一位從事人體透聲試驗的聲學研究者邵道遠教授,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經和北大人民醫院婦科專傢聯合做過一個人體透聲的實驗,邵教授他們先把麥克風包裹在等同於孕婦脂肪厚度的豬肉裡,而後在豬肉的周圍放音樂。實驗結果發現,透過豬肉,麥克風是能接收到音樂的。在人民醫院,邵教授在婦產科醫生的協助下,找瞭四位準備做墮胎手術的孕婦,由醫生把一個很小的麥克風放置在子宮中胎兒的附近。從空氣中傳到孕婦腹部裡的音樂就全部被記錄瞭下來。回放的結果顯示,音樂也能傳到子宮內部。

確定音樂能夠傳到子宮,接下來就要弄清楚,胎兒究竟能不能聽到音樂呢?邵教授說,胎兒發育到5至6個月的時候,聽覺神經系統發育已經比較完全,大腦能處理外界傳入的聲音。但是母體子宮裡充滿瞭羊水,胎兒正常的胎位是頭向下,胎兒實際是浮在羊水裡面,耳朵裡面也充滿瞭羊水。在這種環境中,胎兒聽到音樂的原理就和花樣遊泳運動員在水下聽到音樂的原理是一致的。

花樣遊泳運動員在水下聽不到空氣中的聲音,這是因為空氣中的聲音通過水面時,被反射掉瞭。而通常情況下,表演花樣遊泳的時候,采用的是兩個放音系統,一個是空氣中的放音,一個是水下放音。一般人在空氣中聽聲音是用耳朵聽,通過耳膜的振動,把聲音傳到鼓膜,由鼓膜振動再傳到腦膜來聽的。但是運動員在水下聽音樂不是通過耳朵來聽,而是通過頭蓋骨感受到的,這就叫做骨傳導。因為水對聲音的阻抗和密度與聲速是相近的,所以聲波能夠引起頭蓋骨的振動,這種振動傳到內耳經過大腦的分析也就聽到聲音瞭。所以人的聽覺有兩個通道,一個是氣道,一個是骨道。空氣當中的阻抗很低,密度也低,骨道是不起作用的。所以邵教授認為,胎兒在子宮內充滿羊水的環境裡是通過骨傳導來聽音樂的。

胎教音樂對胎兒及其聽力有什麼影響?

音樂胎教已經在很多國傢運用,給未出生的胎兒播放音樂,更多地是想給胎兒提供一種良性刺激。中國優生優育協會胎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澤倫教授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分別測試50名女大學生在吵鬧音樂和舒緩音樂中血液微循環的變化。結果顯示,在吵鬧音樂中有96%的人血管收縮,而在舒緩音樂中有92%的人則表現為血管擴張。

劉澤倫教授說,這種生理上的效應,說明不同音樂對人會產生不同影響。而孕婦聽音樂時的微循環變化會影響胎盤和臍帶向胎兒輸送的血量,從而產生良性的或不良的影響。也有心理學傢認為,胎教音樂能使孕婦心曠神怡,浮想聯翩,從而改善不良情緒,產生良好的心境,並將這種信息傳遞給腹中的胎兒,使其深受感染。

邵道遠教授提到在音樂的選擇上,胎教音樂必須是經過專業選擇和設計,孕婦應該聽一些節奏柔和舒緩的輕音樂,像一些節奏起伏比較大的交響樂,尤其是搖滾樂、迪斯科舞曲等刺激性較強的音樂,都不適合孕婦聽。胎教音樂應該在頻率、節奏、力度和混響分貝范圍等方面,盡可能與孕婦子宮內的胎音合拍、共振。

劉澤倫教授也建議,對孕婦進行音樂胎教,不要貼近腹部播放大音量音樂,要保持一定距離,而且應該在胎兒發育到24周以後才開始,這個時候胎兒的外耳、中耳、內耳基本上已經發育成熟。

蘇北淮安市婦幼保健院開設瞭專門供孕婦使用的“音樂氧吧”,準媽媽們在欣賞優美動聽的胎教音樂的同時,呼吸著有助於胎兒大腦發育的氧氣,此舉有效地減少瞭孕婦因“羊水少、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等引起的“胎兒宮內窘迫”。

別為胎教而胎教

專傢定義胎教的目的,無非是想通過外界的刺激,促使胎兒接受更多的優良信息,讓他發育得更好、更聰明、更健康、更美麗。如果準媽媽為胎教而胎教,拼命給自己加碼,胎教的效果可能適得其返。

不少準媽媽把胎教當做是一個任務在完成,而忽略瞭孕期該有的愉快的情緒,其實,胎教不是要教給寶寶什麼知識,而應該形成一種媽媽與寶寶愉快的互動。

現在的準媽媽們都十分重視對胎兒的教育,但是,更多的人重視對寶寶胎教內容的選擇,很多準媽媽們都是把胎教當做是一個任務在完成,即使自己在進行胎教的時候情緒並不是太好也不加以關註,但是,真正的胎教並不是為瞭要教給胎兒什麼知識,而是要建立起媽媽與寶寶之間的一種良好的情緒以及愉快的互動,“不為胎教而胎教”,這是一個媽媽關於胎教最真實的理解。沒有專傢的權威,也沒有書本上的條條框框,但卻是媽媽最真實的胎教感受。

哪個媽媽做胎教不是抱著希望寶寶出生後聰明伶俐的美好願望,可如果這個願望太功利,變成瞭“不能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為胎教而胎教,拼命給自己加碼,胎教的效果可能適得其返。

其實專傢定義胎教的目的,無非是想通過外界的刺激,促使胎兒接受更多的優良信息,讓他發育得更好、更聰明、更健康、更美麗。那麼隻要是對胎兒有益的事情都可以歸入胎教的范疇。大到懷孕前的準備、環境的改善、情緒的調節,小到聽音樂、散步、和寶寶說悄悄話等都是胎教的內容。

所以,準媽媽們應該在愉快的情緒下,選擇你最喜歡的胎教方式,比如:

1、營養胎教-吃得健康

給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保證胎寶寶發育良好是胎教的根本。因此,瞭解孕期的生理特點,平衡和科學飲食也是胎教至關重要的。

方法:飲食有規律,一日三餐不可缺。營養均衡多樣化,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盡可能以食物代替保健品。

2、情緒胎教-感知快樂

胎兒孕育在母體中,最早接觸的聲音就是媽媽的心跳和脈搏,從心跳的頻率當中,胎兒直接能感受到媽媽的喜怒哀樂。因此控制情緒,保持心境平和應該是準媽媽進行胎教的第一步。

方法:選擇一些令自己孕期心情愉快的活動。如散步、閱讀等等。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3、音樂胎教-培養好心情

美好的音樂能夠促進寶寶大腦發育、舒緩準媽媽緊張神經、提前啟動寶寶的音樂智能。美妙的音樂還可以促進寶寶腦神經元的發展與溝通,不僅對胎兒有好處,就連媽媽也能在音樂中放松自己的情緒。

但應當註意的是,音樂應當選擇舒緩輕柔的,節奏過於強烈或聲音過大對胎兒來說都隻是一種噪音。不一定非要選擇什麼世界名曲,做傢務時,隨口哼唱的兒歌也可以成為最好的音樂胎教。

方法:準媽媽聆聽音樂的次數和時間不宜過頻,也不宜太長;一天2 次,每次20~30分鐘;不要選擇有歌詞的音樂;每天所聽的樂曲相對固定,不要經常變化;聲響控制在75分貝左右。

4、語言胎教-另類溝通

語言是父母與胎兒交流的最直接的手段。可以是喃喃自語,也可以對著寶寶訴說。不過研究顯示,胎兒對於爸爸低沉、渾厚的聲音反應最為積極。所以不僅僅隻有準媽媽,準爸爸也要常常與胎寶寶說話。

方法:描述你的生活。懷孕後,牢記寶寶的存在。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孕媽媽所經歷和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和肚子裡的小寶寶訴說。給寶寶講故事。每天安排一個時間給肚子裡的小寶寶講故事。講述的時候,孕媽媽的聲音要歡快、明朗、柔和,充滿感情,這樣才能“吸引”他。

另外,還應該加強寶寶和準爸爸的親子交流:邀請準爸爸參與寶寶的語言胎教。準爸爸說話時,語調要輕柔、平和,慢慢提高音量,接近平時說話聲音。

5、撫摸胎教-愛心傳遞

撫摸胎教能夠促進寶寶感覺系統協調發展、讓寶寶獲得安全感。撫觸胎教輕柔的撫摩,是父母與胎兒最早的觸覺交流。他們可以通過手感受孩子的胎動,寶寶也可以通過溫柔的愛撫感受到父母的愛。

方法:對胎兒的撫摸訓練宜在傍晚胎動比較頻繁時進行,孕媽媽平臥在床上或者坐在較寬大的椅子上,全身放松,將雙手手指放在腹部,以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隨著音樂輕輕觸摸胎兒,每次5~10分鐘。如果寶寶用力蹬腿,說明他不喜歡,最好馬上停止。如果寶寶在撫摩後有蠕動的反應,說明他喜歡這種撫摩。

6、運動胎教-生命的感動

運動能使準媽媽吸入更多的新鮮氧氣,加速體內廢物的排出,有效地緩解孕期的不良反應,讓胎兒能夠更加順利地度過整個孕期。

方法:選擇孕期適合的運動項目:散步、孕婦瑜珈、遊泳等等。註意,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運動量適當,太過和不及都對媽媽和胎寶寶沒好處。

胎教說到底並不是真的要教腹中的寶寶學習什麼,它更多的是母親與胎寶寶之間一種愉快的互動方式。希望每一位準媽媽都能夠在懷孕期間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很好的感受人生的這一特別階段的美好,讓胎教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