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形成似乎與環境及飲食兩大因素有關。當患者改變飲食習慣,並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以後,有些人的腫瘤變小,甚至消失瞭。這是因為適當的飲食能增強免疫系統,進而抑制腫瘤的生長。怎麼判斷腫瘤?腫瘤發病跟哪些因素有關?一起來看下。

怎麼判斷腫瘤

一、病史

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煙史,高脂飲食,體重指數超標為胰腺腫瘤的危險因素,暴露於萘胺、聯苯胺等化學物質可導致發病率增加。

二、癥狀

1、多數胰腺腫瘤患者缺乏特異性癥狀,最初僅表現為上腹部不適,隱痛,易與其他消化系統疾病混淆。當患者出現腰背部疼痛為腫瘤侵犯腹膜後神經叢,為晚期表現。

2、80-90%胰腺腫瘤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體重減輕

3、胰腺腫瘤患者常出現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等癥狀。

三、體征

1、胰腺腫瘤患者病變初期缺乏特異性體征,出現體征時多為進展期或晚期。

2、黃疸為胰頭癌患者常見體征,表現為全身皮膚黏膜黃染,大便顏色變白,小便發黃,皮膚瘙癢。

3、胰腺腫瘤患者觸及腹部腫塊多為晚期,極少能行根治性手術切除。

四、輔助檢查

1、血生化檢查:早期無特異性血生化改變,腫瘤阻塞膽管可引起血膽紅素升高,伴有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等酶學改變。

2、腫瘤標志物檢查:檢查血CEA、CA19-9升高對胰腺癌診斷有幫助價值。

3、影像學檢查:

(1)超聲:是胰腺腫瘤診斷的首選方法。其特點是操作簡便、價格便宜、無損傷、無放射性、可多軸面觀察,並能較好地顯示胰腺內部結構、膽道有無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視野小,受胃、腸道內氣體、體型等影響,有時難以觀察胰腺,特別是胰尾部。

(2)CT掃描:是目前檢查胰腺最佳的無創性影像檢查方法,主要用於胰腺腫瘤的診斷和分期。平掃可顯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準確定性診斷胰腺病變,顯示腫瘤與周圍結構的關系較差。增強掃描能夠較好地顯示胰腺腫物的大小、部位、形態、內部結構及與周圍結構的關系。

(3)MRI及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不作為診斷胰腺腫瘤的首選方法,但當患者對CT增強造影劑過敏時,可采用MR代替CT掃描進行診斷和臨床分期;另外,MRCP對膽道有無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顯優勢,且與ERCP、PTC比較,安全性高,對於胰頭癌,MR可作為CT掃描的有益補充。

(4)上消化道造影:隻能顯示部分晚期胰腺腫瘤對胃腸道壓迫侵犯所造成的間接征象,無特異性。目前已為斷面影像學檢查所取代。

腫瘤發病跟哪些因素有關

(1)化學致癌因素

1)間接作用的化學致癌物:多環芳烴,芳香胺類與氨基偶氮染料,亞硝胺類,真菌毒素。

2)直接作用的化學致癌物:這些致癌物不經體內活化就可致癌,如烷化劑與酰化劑。

(1)亞硝胺類,這是一類致癌性較強,能引起動物多種癌癥的化學致癌物質。在變質的蔬菜及食品中含量較高,能引起消化系統、腎臟等多種器官的腫瘤。

(2)多環芳香烴類,這類致癌物以苯並芘為代表,將它塗抹在動物皮膚上,可引起皮膚癌,皮下註射則可誘發肉瘤。汽車廢氣、煤煙、香煙及熏制食品中

(3)烷化劑類,如芥子氣、環磷酰胺等,可引起白血病、肺癌、乳腺癌等

(4)氯乙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塑料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單體聚合而成。可誘發肺、皮膚及骨等處的腫瘤。通過塑料工廠工人流行病學調查已證實氯乙烯能引起肝血管肉瘤,潛伏期一般在15年以上;

(5)某些金屬,如鉻、鎳、砷等也可致癌。

化學致癌物引起人體腫瘤的作用機制很復雜。少數致癌物質進入人體後可以直接誘發腫瘤,這種物質稱為直接致癌物;而大多數化學致癌物進入人體後,需要經過體內代謝活化或生物轉化,成為具有致癌活性的最終致癌物,方可引起腫瘤發生,這種物質稱為間接致癌物。放射線引起的腫瘤有:甲狀腺腫瘤、肺癌、骨腫瘤、皮膚癌、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2)物理致癌因素

離子輻射引起各種癌癥。長期的熱輻射也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金屬元素鎳、鉻、鎘、鈹等對人類也有致癌的作用。臨床上有一些腫瘤還與創傷有關,骨肉瘤、睪丸肉瘤、腦瘤患者常有創傷史。另一類與腫瘤有關的異物是寄生蟲。

(3)病毒和細菌致癌

1)RNA致瘤病毒:通過轉導和插入突變將遺傳物質整和到宿主細胞DNA中,並使宿主細胞發生轉化,存在兩種機制致癌:①急性轉化病毒②慢性轉化病毒。

2)DNA致瘤病毒:常見的有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與人類上皮性腫瘤尤其是子宮頸和肛門生殖器區域的鱗狀細胞癌發生密切相關。 Epstein?barr病毒(EBV)與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密切相關。流行病學調查乙型肝炎與肝細胞性肝癌有密切的關系。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與胃低度惡性B細胞性淋巴瘤發生有關。

腫瘤患者有哪些表現

常見癥狀:脫發、感染、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盜汗、貧血

一、腫瘤的肉眼觀形態肉眼觀腫瘤的形態多種多樣,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腫瘤的良惡性。學界一般將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近年來,惡性腫瘤治療又出現瞭新方法,這就是空氣負離子自然療法。大量臨床實驗證實,空氣負離子理療癌癥效果顯著,是除放療、化療、手術治療外地又一新方法。

(1)腫瘤的數目和大小 腫瘤的數目、大小不一。多為一個,有時也可為多個。腫瘤的大小與腫瘤的性質(良性、惡性)、生長時間和發生部位有一定關系。生長於體表或較大體腔內的腫瘤有時可生長得很大,而生長於密閉的狹小腔道內的腫瘤一般較小。腫瘤極大者,通常生長緩慢,多為良性;惡性腫瘤生長迅速,短期內即可帶來不良後果,因此常長不大。

(2)腫瘤的形狀:腫瘤的形狀多種多樣,有息肉狀(外生性生長)、乳頭狀(外生性生長)、結節狀(膨脹性生長)、分葉狀(膨脹性生長)、囊狀(膨脹性生長)、浸潤性包塊狀(浸潤性生長)、彌漫性肥厚狀(外生伴浸潤性生長)、潰瘍狀伴浸潤性生長。形狀上的差異與其發生部位、組織來源、生長方式和腫瘤的良惡性密切相關。根據國內外近期的實驗表明,空氣負離子對移植性腫瘤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3)腫瘤的顏色:一般腫瘤的切面呈灰白或灰紅色,視其含血量的多寡、有無出血、變性、壞死等而定。有些腫瘤會因其含有色素而呈現不同的顏色。因此可以根據腫瘤的顏色推斷為何種腫瘤。如脂肪瘤呈黃色,惡性黑色素瘤呈黑色,血管瘤呈紅色或暗紅色。

(4)腫瘤的硬度:與腫瘤的種類、腫瘤的實質與間質的比例及有無變性、壞死有關。實質多於間質的腫瘤一般較軟;相反,間質多於實質的腫瘤一般較硬。瘤組織發生壞死時較軟,發生鈣化或骨化時則較硬。脂肪瘤很軟,骨瘤很硬。

二、腫瘤的鏡下組織結構

腫瘤的組織結構多種多樣,但所有的腫瘤的組織成分都可分為實質和間質兩部分。

(1)腫瘤的實質:腫瘤實質是腫瘤細胞的總稱,是腫瘤的主要成分。它決定腫瘤的生物學特點以及每種腫瘤的特殊性。通常根據腫瘤的實質形態來識別各種腫瘤的組織來源,進行腫瘤的分類、命名、和組織學診斷,並根據其分化成熟程度和異型性大小來確定腫瘤的良惡性和腫瘤的惡性程度。

(2)腫瘤的間質:腫瘤的間質成分不具特異性,起著支持和營養腫瘤實質的作用。一般由結締組織和血管組成,間質有時還具有淋巴管。通常生長比較快的腫瘤,其間質血管一般較豐富而結締組織較少;生長緩慢的腫瘤,其間質血管通常較少。此外,腫瘤往往有淋巴細胞等單核細胞浸潤,這是機體對腫瘤組織的免疫反應。此外,在腫瘤結締組織中還可以見到纖維母細胞和肌纖維母細胞。肌纖維母細胞具有纖維母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的雙重特點,這種細胞即能產生膠原纖維,又具有收縮功能,可能對腫瘤細胞的浸潤有所限制,這種細胞的增生可以解釋乳腺癌的乳頭回縮,食管癌和腸癌所導致的腸管僵硬和狹窄。

得瞭腫瘤怎麼辦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治療惡性腫瘤最重要的手段,尤對早、中期惡性腫瘤應列為首選方法,某些早期腫瘤經手術切除,可完全治愈、長期存活。常用手術種類:

1.根治性手術適於早、中期癌腫。手術切除范圍包括癌腫所在器官大部分或全部,並連同一部分周圍組織或區域淋巴結的一次性整塊切除。

2.姑息性手術對較晚期的癌腫,病變廣泛或有遠處轉移而不能根治切除者,采取曠置或腫瘤部分切除的手術,以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

無論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術,均應考慮手術創傷對全身或腫瘤發展的影響,重視適應證選擇,術前準備和術後處理。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放療)利用射線對組織細胞中DNA促使變化,染色體畸變或斷裂,液體電離產生化學自由基,終於會引起細胞或其子代失去活力達到破裂或抑制腫瘤生長。射線對正常組織細胞有損害作用,尤其光輻射量增大時容易損害造血器官和血管組織,引起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皮膚粘膜改變,胃腸反應等。

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化療)又稱抗癌藥治療。主要適用於中、晚期癌腫的綜合治療。臨床上對絨毛膜上皮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化療效果較好;對其他惡性腫瘤,化療可輔助手術或放療。纖維肉瘤、脂肪肉瘤等化療不敏感。

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能過機體內部防禦系統,經調節功能達到遏制腫瘤生長的目的。腫瘤免疫治療的方法很多,可分為主動、被動和過繼免疫,並進一步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類。

1.特異性免疫治療用患者的腫瘤切除標本,經麻疹疫苗、化學藥物或放射線等處理後,制成腫瘤細胞懸液或勻漿,加完全或不完全佐劑成瘤菌,進行自體或異體主動免疫。大部分病人治療後主觀癥狀得到改善;部分病人生存期有不同的程度延長;少數病人瘤快縮小,轉移灶消退或癌性腹水消失。

2.非特異性免疫治療常用卡介苗、短小棒狀桿菌、麻疹疫苗等接種(主動免疫)。可用轉移因子、幹擾素、胸腺素、白細胞介素Ⅱ以及左旋咪唑、中藥待治療。目前應用較廣泛,是一種有前途的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

目前大多采用辨病與病與辯證相結合的方法,即用現代醫學明確腫瘤診斷,再進行中醫四診八綱辯證論治。治則以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利濕逐水、活血化瘀、扶正培本等,既可攻癌,又可扶正;既可緩解癥狀,又可減輕毒性作用等。配合化療、放療或手術後治療,可減輕副作用和改善全身狀態。

良性腫瘤一般采用手術切除。良性腫瘤切除時,應連同包膜完整切除,並作病理檢查。部分良性腫瘤可采用放射、冷凍、激光等方法治療。惡性腫瘤根據腫瘤部位、組織來源、臨床分期與病理學檢查,選擇相應有效合理的治療方法。實踐證明,惡性腫瘤的治療必須采取手術、放射線、中西醫藥物和免疫治療的綜合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如何避免患上腫瘤

腫瘤的形成似乎與環境及飲食兩大因素有關。當患者改變飲食習慣,並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以後,有些人的腫瘤變小,甚至消失瞭。這是因為適當的飲食能增強免疫系統,進而抑制腫瘤的生長。

一、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普遍提高防癌意識。

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的征兆,常常構成腫瘤的早期癥狀,應當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防癌意識,使之充分重視癌腫的早期警號:

(1)長期咳嗽時,應註意咳出的痰中是否有血絲摻雜,註意咳嗽的時間,胸痛的部位,血量的多少,血絲的顏色等。

(2)食欲不振並出現消瘦、上腹痛時,若伴有惡心嘔吐,要註意觀察嘔吐物中是否帶有黑褐色內容物,註意觀察大便是否呈柏油狀或帶血,大便的形狀是否有改變。

(3)女性月經過後一周時,對照鏡子觀察自己乳房的外形有無改變,乳頭是否凹陷,將對側手指並攏,觸摸乳房是否有腫塊;腫塊的硬度、活動度如何,是否與皮膚粘連;乳房表面皮膚是否有“桔皮樣”改變;有腫塊的乳房同側腋窩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

(4)女性每天或每周觀察白帶中是否混有血性分泌物,白帶是否帶有腥臭味。

(5)每天大、小便的習慣有無改變,特別註意大便時有無疼痛感、下墜感及糞便的外形有無改變。小便時觀察射程是否縮短,有無白色分泌物排出,有無血尿,會陰部是否有不適感等。

(6)長期聲音嘶啞時,應對照鏡子,張大口深呼吸,觀察咽喉部有無腫大的扁桃體及其它腫物。

(7)長期原因不明發熱時,應註意測量體溫,每日4次,早、中、晚、夜間各一次,連測3天,並做記錄。必要時查血常規、血沉等。

(8)男性應註意陰莖包皮是否過長,尿道口是否有潰瘍結節,陰莖冠狀溝是否有易出血的菜花樣腫物。

二、大力開展瘤普查工作,對提高早期腫瘤發現率有積極作用。

如我國自70年代初采用甲胎蛋白普查以來,使肝癌診斷進入無癥狀的階段,一些早期肝癌獲得治愈的良好效果。

三、高度重視對癌前病變的治療和隨訪。

研究認為:良性疾病的癌變過程是細胞部分變質,從激發階段到促進階段的過程。良性細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先變成潛伏的腫瘤細胞(激發階段),其變化不是不可逆的。若繼續受致癌因素的作用,潛伏的腫瘤細胞就會形成真正的腫瘤(促使階段)。癌前病變近似激發階段改變,應當及時治療以免變成癌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