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交流障礙是孤獨癥的重要癥狀, 是大多數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語言與交流障礙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多數孤獨癥兒童有語言發育延遲或障礙,通常在兩歲和三歲時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在2~3歲以前有表達性語言,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終身沉默不語或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有限的語言。他們對語言的感受和表達運用能力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障礙。而自閉癥的孩子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來瞭解下吧。

幼兒自閉癥的表現

自閉癥表現之一、孤獨離群,不會與人建立正常的聯系。自閉癥兒童從嬰兒時期就不太喜歡和人親近,即使面對父母也會有疏離感,對父母的呼喚及親近沒有什麼反應。當傢人要抱起他時,不會伸手表現出期待被抱著的姿勢,面對下班的父母也沒有分離的不適。

2

自閉癥表現之二、缺乏社會交往技巧自閉癥兒童不會和小朋友進行交往,找小朋友玩的時候常常突然拍人以下或者拽下衣服,然後自己轉身就走瞭。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己在那裡玩,或者一個人看著外面發呆。

自閉癥表現之三、對周圍漠不關心自閉癥兒童常常對周圍的事情漠不關心,似乎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他們願意怎樣做就怎樣做,毫無顧忌,旁若無人,周圍發生什麼事似乎都與他無關,很難引起他的興趣和註意,目光經常變化,不易停留在別人要求他註意的事情上面,他們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另外他們的目光不註視對方甚至回避對方的目光,平時活動時目光也遊移不定,看人時常瞇著眼,斜視或餘光等,很少正視也很少表現微笑,也從不會和人打招呼。

4

自閉癥表現之四、語言障礙突出。大多數自閉癥患兒的語言都很少,嚴重的甚至終生不語,有的即使會說話,也不願開口,隻是用手勢來代替,或者小聲、自言自語重復一些單調的話。有的患兒隻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談。不少患兒不會提問或回答問題,語言的交流上還常常表現在代詞運用的混淆顛倒,如常用“你”和“他”來代替他自己。還有不少孤獨癥兒童時常出現尖叫,這種情況有時能持續至5~6歲或更久。

幼兒自閉癥形成的原因

(一)遺傳的因素:20%的自閉癥(孤獨癥)者中,他的傢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語言發展遲滯和類似自閉癥(孤獨癥)的。此外,自閉癥(孤獨癥)男童中約10%有染色體脆弱癥。 (二)懷孕期間的病毒感染:婦女懷孕期間可能因麻疹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使胎兒的腦部發育受損傷而導致自閉癥(孤獨癥)。 (三)新陳代謝疾病:如苯酮尿癥等先天的新陳代謝障礙,造成腦細胞的功能失調和障礙,會影響腦神經訊息傳遞的功能,而造成自閉癥(孤獨癥)。 (四)腦傷:包括在懷孕期間窘迫性流產等因素而造成大腦發育不全,生產過程中早產、難產、新生兒腦傷,以及嬰兒其因感染腦炎、腦膜炎等疾病造成腦部傷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閉癥(孤獨癥)機會。

小兒自閉癥能治好嗎

1、言語障礙突出。

大多數小兒自閉癥言語很少,情況嚴重的甚至沒有言語,即使在別人大聲呼喊他的時候也不做任何應答。有些雖然可以發聲,但是卻無法完成情景交流,隻能發出簡單重復的聲音。還有些患兒會表現為說話聲音很小或者發音不清晰,隻有和他熟絡的人才能理解他的意思。另外有些還會在先前表現為言語能力正常,但在3歲至4歲半的時候出現言語能力的突然衰退,從而失去瞭情景交際的能力。

2、小兒自閉癥喜歡不理他人。

同時,有些小兒自閉癥還會表現為感覺反應遲鈍,會有自傷自殘的行為。還有些對某些圖像和聲音特別敏感,例如在聽見汽車或者電鉆聲音的時候就會使勁捂著耳朵或者跑開。

3、孤獨離群,不與其他人建立聯系。

自閉癥不可輕言治好,主要以逐步融入社會為漸愈標志。例如,一個2-4歲的自閉癥兒童經過治療、訓練,具備正常語言能力,產生溝通意圖之後,要及時讓他與群體接觸,及時送進幼兒園。到瞭入學年齡,符合入學條件的可以正常入學,情況較好的康復者可以由普通的小學逐步升入中學、大學。

一般來講,不同程度的孩子,傢長心目中要有切合實際的目標和期望,悲觀失望和過於期待,都不是實事求是的、積極的態度。自閉癥兒童能治好嗎?程度差的孩子,目標定位要以實現生活自理、培養良好的行為規范為先;程度較好的孩子,目標是跟上學業,融入社會。每個特殊孩子的傢長都有一個痛苦的心路歷程。從懷疑、震驚、焦慮到接納、平靜,幾乎無一例外。大傢要冷靜下來,認定對孩子的療育是一個馬拉松的過程,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

 自閉癥與傢庭教育無關

許多人認為自閉癥與傢庭教育方式有關,把孩子管得太嚴、傢長工作忙、父母離婚都是成因。因此,有的傢長發現孩子自閉後,就相互埋怨或自我愧疚。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自閉癥是一種先天性疾病,與傢庭教育沒有直接關系。”專傢說,孤獨癥又稱“自閉癥”,目前從遺傳學、神經學及生化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來看,醫學專傢認為孤獨癥是由於腦功能障礙所致的全面發育障礙,它可能由遺傳因素引起,也可能因母孕期或分娩過程中的腦損傷所致。不是由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即該病的發生與傢庭環境和父母的教養方式基本無關。

典型的孤獨癥常起病於3歲以前,由於在患病前無明顯正常的發育期,傢長往往誤以為是孩子語言落後或交往障礙前來醫院就診。大約80%的孤獨癥兒童存在智能缺陷,但很多傢長並不承認孩子的智力低下,這是因為有些孩子可以不加思索地說出所有省會名稱或對數字、人名、路線有著不同尋常的記憶力,也有的可以毫不費力地推算出某一年的某一天是星期幾。但是這部分兒童除去這些特殊能力外,均表現為普遍的智能缺陷,例如社會交往障礙、言語發育障礙、興趣范圍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等。

如何區分自閉癥和孤僻內向等行為表現

自閉癥,也有翻譯為孤獨癥,是醫學,更具體地講是精神病學的概念。可是,很多人用字面意思去理解,以為孤僻的就是自閉、孤獨癥。就好像沒有醫學術語時,我們罵人“瘋子”,會瞭點術語,就罵人“神經病”。其實還罵錯瞭,按他的本意,應該是“精神病”。

“神經病”罵得多瞭,我們也就明白,說話的人不是在做診斷,而是在罵人。很可惜,自閉癥、多動癥、孤獨癥……這些術語還沒有普及到盡人皆知的地步,所以,很多傢長、老師、半吊子專傢、蒙古大夫等,本來想說“這孩子行為怪癖、孤獨、內向”,圖瞭方便,或者想彰顯專業性,或者就是憑空猜測、不求甚解,給人傢貼上“自閉癥”的標簽。這種情況不僅有,而且很多。

所以,強烈呼籲:打擊誤診!堅決反對貼標簽!揭批假機構以商業盈利為終極目的的對自閉癥的炒作和對自閉癥患兒傢長的欺騙!揭批假專傢!

那麼,怎麼區分自閉癥和疑似自閉癥的一些言行表現呢?我國和國際上都有診斷標準,診斷標準本來是給專業人士看的,有專業資格的人才可以根據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可惜,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從網上下載瞭診斷標準,就開始按字面意思和自己的理解給別人做診斷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