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瞭寒冷的冬季,人們最愛吃的就是火鍋,在火鍋中放上些羊肉,既可以吃上去讓人們趕走寒氣,而且還有很高的營養,常聽老人們說羊肉具有暖胃的功效。有的人愛吃,有的人卻不愛吃,因為我們知道羊肉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所以不愛吃的人就不喜歡這種味道。那在冬季人們除瞭吃火鍋的時候吃羊肉,還會怎樣吃羊肉呢?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冬季羊肉的吃法有哪些。

冬季怎麼吃羊肉進補方法

燜、燉、蒸

這樣的吃法可最大限度地保證營養成分不丟失,滋補效果是最佳的。燉湯時先用一些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燉半小時成奶白色湯,撈出湯骨,再將洗過的羊肉放入鍋中,加入蔥、薑小火燉制。如果用砂鍋燉,風味更好哦。

小貼士:喜歡吃肉的朋友們可以選擇燜和蒸的吃法,因為羊肉的營養成分基本上還在肉裡面;喜歡喝湯的可以選擇燉羊肉的吃法,這時候的湯就是精華瞭。這兩種吃法,在進補的同時還能兼顧自己的口腹之欲。

涮羊肉

涮羊肉時加點豆腐可以消減羊肉的熱性。因為豆腐味甘性涼,有生津解毒之作用,和羊肉一同涮,能補脾益胃、解熱毒,在發揮其補中益氣作用的同時,對羊肉的"燥補"起到一定緩沖作用。豆腐種類上,選擇傳統制作豆腐最好,用鹵水點的北豆腐尤其理想。凍豆腐營養不會流失,且涮火鍋口味也好。內酯豆腐雖然質地柔軟細滑,但營養成分比傳統豆腐稍差。

功效:涮羊肉可以禦風寒又可補身體,最適宜於冬季食用。這種吃法的要點在於,將羊肉用冷水浸泡一夜,可以把羊肉中膻味物質浸出。這種吃法,需要提醒的是,麻辣湯底涮羊肉,吃瞭易上火。這時候可同時吃些銀耳、梨等生津潤燥食物,或是喝點菊花茶去火。由於羊肉中可能存在病菌及寄生蟲,應選經過質檢的羊肉片,並且涮至熟透。

蔥爆羊肉

材料:切片羊肉300克,洋蔥30克,大蒜4瓣,大蔥8根,淀粉適量。

調料:需要食用油45克,香油2小匙,白醋1/2大匙,醬油1大匙,白糖3小匙,味精1小匙。

做法:

1、羊肉用味精、醬油、淀粉抓拌,醃10分鐘後倒出多餘汁料,瀝幹;

2、將洋蔥洗凈切塊,蒜洗凈切片,大蔥洗凈切段;

3、往鍋裡加油,燒熱,倒入羊肉爆炒1分鐘,盛出

4、往炒鍋裡加油,倒入蒜、洋蔥、蔥,煸2分鐘至飄出香味,將炒過的羊肉入鍋一同翻炒,並調入香油、白醋、白糖;

-

5、炒鍋中所有材料煸炒2分鐘後均勻盛入平底鐵鍋中,大火加熱,用水淀粉勾薄芡,盛出即成。

功效:具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的作用,還能發汗解毒。羊肉滑嫩,鮮香不膻,汪油包汁,食後回味無窮。

我們可以看到羊肉有這麼多的功效,而且也通過冬季羊肉的吃法當中瞭解到羊肉有很多的吃法,但是它也並不是適合所有的人去吃的,有的人吃上會上火,有的人不愛聞羊肉的味道,所以我們要吃適合自己口味的食物。

冬季美食——清燉羊肉

清燉羊肉的材料:

羊腿一根,斬件,最好叫賣肉的斬的大塊一點。土豆兩個,青蘿卜一條,胡蘿卜兩條,蔥白一截,醬一塊,花椒適量。

清燉羊肉的做法:

1.最好有整粒白胡椒一起燉。羊腿過開水撈入湯褒,加適量的水,加入花椒適量(怕吃花椒的可以用紗佈包起來),花椒能很好的去除羊肉的腥味,大火加熱。

2.羊肉一邊燉著,一邊將其他材料處理好。蔥切段,薑切大塊拍碎,蘿卜土豆等去皮後切大塊。

3.薑最好拍的很碎,這樣薑汁能煲出來,湯吸收薑汁會微辣,即驅寒又好味

4.將所有材料都加到湯褒中,大火燒開,去泡沫,轉中小火慢慢煲,至少1鐘頭以上。

5.出鍋後酌量加鹽和白胡椒粉即可,還要有香菜!

溫馨提示:清燉羊肉做法簡單、營養豐富、滋補功效極強,很適合這個冬天食用,建議大傢盡快學會一個禮拜喝上一次。

冬季進補喝羊肉湯的好處

現在冬季到來,會有很多朋友想喝羊湯,今天我跟大傢說說喝羊湯有哪些好處及功效。有沒有說到的地方請補充哦。

羊湯是冬天裡的美味更是冬天補身體的好食品。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經常食用補益氣血,強健機體。藥王曾說:“羊肉止痛,利產婦。”《金匱要略》記載,羊肉湯還對於腎虛所致陽痿、早泄、婦人陰冷等對於心脾氣虛所致的心悸、氣短、乏力、失眠,血虛寒凝所致的脈管炎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李時珍則進一步指出:“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其他著名醫傢如李東垣、王世雄等在《用藥法象論》和《隨息居飲食譜》中也各有專門論述。

羊肉味甘、性溫,入脾、胃、腎、心經;

溫補脾胃,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癥;

溫補肝腎,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陽痿等癥;

補血溫經,用於產後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

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類。據測定:瘦羊肉含水分68%,蛋白質17.3%,脂肪13.6%,糖類0.5%,其他無機鹽、維生素、硫胺素等的含量也較其他肉食類動物為高。

羊湯除瞭有以上好處及功效外,羊湯中的羊肉其實也有減肥的作用:

肉中含有一種“肉堿”物質,其對於脂肪代謝有極強的促進作用。各種肉類的含肉堿量不同,在每100克肉中,豬肉含21毫克肉堿,牛肉95毫克,而羊肉則高達 281毫克。肉堿含量越高越利於脂肪的代謝,如果配合以適當的運動,就可以達到“以肉減肉”的神奇效果。

總之冬季中喝羊湯,總之,羊渾身是藥,堅持長期食用羊肉,喝羊肉湯、羊骨湯,對人的身體健康是大有益處的。大連好喝的羊湯我去瞭幾傢,除瞭大連挺有名的呼盟全羊外,其他傢的羊湯都覺得相對來說普通,這個也許根據個人的口味不同而不同吧。這個我沒有太大發言權。

另外,羊肉中脂肪的融點比其他肉類脂肪要高,所謂脂肪的融點,指的就是它由固體轉化為液體所需的溫度,豬肉為30度、牛肉40度,而羊肉是44 度。因此,羊肉脂肪較其他肉類脂肪不易被身體吸收,也就不易成為肥胖的來源。這麼多的優點,羊肉怎能不吸引人?特別是那些又想飽口福又想保持苗條的女人們,更是成為羊肉料理的忠實“粉絲”。所以說吃羊肉有助於減肥哦。

冬季吃羊肉進補 註意11個禁忌搭配

吃羊肉的禁忌搭配

1.醋

許多人吃羊肉時喜歡配食醋作為調味品,吃起來更加爽口,其實是不合理的。醋中含蛋白質、糖、維生素、醋酸及多種有機酸,性溫,宜與寒性食物搭配,與熱性的羊肉不適宜。

2.茶

因為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後馬上飲茶,會產生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容易引發便秘。

3.豆醬

《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肉同豆醬食發痼疾。”豆醬是豆類熟後經過發酵制成的,性味咸寒,具有解除熱毒之功效。羊肉是大熱動火的食物,與豆瓣醬的功能恰好相反,兩者長期同吃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者引發痼疾。因此吃羊肉時,不要蘸豆醬。

4.南瓜

羊肉與南瓜都是溫熱食物,一起食用,容易導致“上火”。南瓜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之功效,羊肉為大熱之品,具有補虛祛寒、溫補氣血、益腎補衰之功效。二者皆為補益之品,同時進食,可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肚痛。

5.西瓜

吃羊肉後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這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

6.梨

兩者同時食用,梨中的一些酶可將羊肉的酵素分解,阻礙消化,造成消化不良、腹脹肚痛等。

7.紅豆

羊肉和紅豆相克,如果同食,會引起中毒。紅豆性味甘、咸而冷,能利水消腫,利小便,解熱毒,通乳汁;羊肚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胃、補虛祛損、澀汗止尿、促進食欲之功效。二者性味與功效皆有所背,所以不宜同食。

8.栗子

羊肉和栗子二者都不易消化,同燉共炒都不相宜,甚至同吃可能還會引起嘔吐。

9.柚柑

羊肉與柚柑同吃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柚柑屬於熱性水果,與羊肉同吃容易助熱生火。

10.辣椒

辣椒中富含維生素C(每克可含維生素C達198毫克),而羊肝內含的金屬離子,可將其中的維生素C破壞殆盡,削弱瞭辣椒應有的營養價值。另外,羊肉也不應與其他含豐富維生素C的食物同吃。

11.豆醬

豆醬系豆類熟後經過發酵制成的,性味咸寒,具有解除熱毒之功效。但羊肉系大熱動火之物,與豆醬的功能恰好相反,兩者長期同吃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者引發痼疾。因此吃羊肉時,不要蘸豆醬。

吃羊肉的註意事項

1.羊肉燉吃最營養

羊肉經過燉制以後,更加熟爛、鮮嫩,易於消化。煮過肉的湯是滋補身體的佳品。而且,如果在燉的時候再加上合適的中藥或營養上能起到互補作用的食品,滋補作用會更大。如當歸羊肉湯、枸杞羊肉湯、黃芪羊肉湯、羊肉蘿卜湯、羊肉豆腐湯、豬蹄羊肉湯等。

2.合理搭配防上火

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茭白、筍等;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卜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3.涮羊肉時間不宜太短

涮羊肉能夠較好地保存羊肉中的活性營養成分,但應註意選用的肉片越新鮮越好,要切得薄一些,在沸騰的鍋內燙1分鐘左右,肉的顏色由鮮紅變成灰白才可以吃,時間不宜太短,否則不能完全殺死肉片中的細菌和寄生蟲蟲卵。火鍋湯中溫度要高,最好一直處於沸騰狀態。

4.涮羊肉的湯不宜喝

有很多人認為涮羊肉的湯營養豐富,實際恰恰相反,吃涮羊肉一般要一個小時以上,這期間,配料、沒撈出來的羊肉等很多物質在高溫中長時間混合煮沸,彼此間會發生化學反應。研究證明,這些食品反應後產生的物質對人身體不僅沒有益處,甚至還會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

5.羊肉好吃應適可而止

羊肉甘溫大熱,過多食用會促使一些病灶發展,加重病情。另外,蛋白質和脂肪大量攝入後,因肝臟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謝功能,而加重肝臟負擔,可導致發病;經常口舌潰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幹痛、齒齦腫痛者及腹瀉者均不宜多食。

冬季吃羊肉 可禦寒保暖

羊肉,肉質嫩腴,味道鮮美,乃冬季進補佳品,元代營養學傢和醫學傢忽思慧在其《飲膳正要》一書中雲:“羊肉,味甘,大熱,無毒。主暖中。頭風,大風,汗出,虛勞,寒冷,補中益氣。”所以,在嚴寒冬季,多食羊肉,可禦寒保暖,溫中補虛壯陽,增強抗病能力。

蒸羊頭 羊頭一個,洗凈,蒸爛後切細,用醬油、醋、味精、雞精、蒜末、椒鹽等調味,拌勻後空腹食用。

熬羊胸子 羊胸子2個,將羊胸子退毛後,洗凈,煮軟,切成塊狀,蔥白2根,芫荽3根,薑末、蒜末適量, 鹽、醋調味,熬湯食用。

當歸生薑燉羊肉 羊肉300克,當歸30克,生薑15克,蔥白1根,水適量,燉至羊肉爛熟,食肉飲湯。

羊腎蓯蓉羹 羊腎一對,切碎;肉蓯蓉18克,白酒浸泡8個小時左右,去皮後切細。上兩味作羹,用蔥、鹽、醋等調味後食用。

羊肉山藥粥 羊肉60克,煮爛後,搗成泥狀。山藥50克,研成細末。粳米120克。上三味共煮粥食用。雙仙羊肉湯 仙茅15克,仙靈脾15克,羊肉 300克,蔥白1根,生薑5片,料酒、食用鹽、五香粉各適量。先將羊肉洗凈,切片。再將仙茅、仙靈脾切片後裝入紗佈袋中,紮緊袋口,與羊肉片同入沙鍋中,加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再加入蔥白、生薑片、料酒、食用鹽,並改用文火煮燉至羊肉熟爛,取出藥袋,加少量五香粉後即可食用。

羊腦枸杞湯 羊腦1副,枸杞35克,水適量,燉熟後調味服食。

紅棗羊心湯 羊心1個,洗凈切塊,紅棗12枚,加水適量煮湯,用食鹽、醋等調味後食用。

因羊肉性大熱,故陰虛火旺、易口舌生瘡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