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系。神經根型頸椎病(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癥狀(麻木、疼痛),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那麼緩解頸椎病的動作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緩解頸椎病的動作有哪些

頭部左右擺動,幅度盡可能地大。做到有酸痛的感覺為宜(標準是15次)。

頭部向前低,再向後仰。前低後仰幅度也應該盡力拉大。做到感覺酸為宜(標準是15次)。

雙手交叉,抱在後頸貼緊,頭部使勁向後仰,雙手使勁對抗向前拉。也是做到累酸即可。(標準是10次)

雙手放於兩肩部,手心向下,先向前轉動30次,再向後轉動30次。根據自身的情況,次數可以加減,達到有放松感覺為宜。

雙手並攏,伸臂舉過頭,手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鐘。(有累的感覺為好)

頸椎病的常見病因

在當今社會中,頸椎病已經是困擾很多年輕人的疾病之一,長期坐著的朋友很容易患上頸椎病。不過知道瞭頸椎病的常發人群,但是頸椎病的發病原因遠不止這一個,那麼醫學上關於頸椎病的病因有什麼樣的說法呢?下面找出瞭醫學關於頸椎病病因的解釋:

1.頸椎的退行性變

(1)椎間盤變性 當椎間盤開始出現變性後,由於形態的改變而失去正常的功能,進而影響或破壞瞭頸椎運動節段生物力學平衡產生各相關結構的一系列變化。因此,頸椎間盤的退行性變為頸椎病發生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2)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出現與血腫形成 這一過程對頸椎病的發生與發病至關重要,也是其從頸椎間盤癥進入到骨源性頸椎病的病理解剖學基礎。事實上,在頸椎病的早期階段,由於椎間盤的變性,不僅使失水與硬化的髓核逐漸向椎節的後方或前方位移,最後突向韌帶下方,以致在使局部壓力增高的同時引起韌帶連同骨膜與椎體周邊皮質骨間的分離,而且椎間盤變性的本身尚可造成椎體間關節的松動和異常活動,從而更加使韌帶與骨膜的撕裂加劇以至加速瞭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形成。

椎間隙後方韌帶下分離後所形成的間隙,因多同時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與出血而形成韌帶-椎間盤間隙血腫。

(3)椎體邊緣骨刺形成 隨著韌帶下間隙的血腫形成,成纖維細胞即開始活躍,並逐漸長入血腫內,漸而以肉芽組織取代血腫。隨著血腫的機化、骨化和鈣鹽沉積,最後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向椎體前緣的骨贅。

2.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

近年來已明確頸椎管內徑,尤其是矢狀徑,不僅對頸椎病的發生與發展,而且與頸椎病的診斷、治療、手術方法選擇以及預後判定均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有些人頸椎退變嚴重,骨贅增生明顯,但並不發病,其主要原因是頸椎管矢狀徑較寬,椎管內有較大的代償間隙。而有些患者頸椎退變並不十分嚴重,但癥狀出現早而且比較嚴重。

3.慢性勞損

(1)不良的睡眠體位 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及在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

頸椎病的主要癥狀

大傢都知道頸椎病,也瞭解過頸椎病的相關知識,但是總會將脖子的酸痛誤以為是頸椎病的病發,這是一種知識的誤區,應該及時的進行更正,頸椎病是由自己的主要癥狀的,這樣也會方便醫生對其準確的判斷,下面的信息將會具體說明這些主要的癥狀。

主要癥狀

頸椎病的癥狀非常豐富,多樣而復雜,多數患者開始癥狀較輕,在以後逐漸加重,也有部分癥狀較重者。常以一個類型為主合並有其它幾個類型一起,稱為混合型頸椎病。

主要癥狀是:

1、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

2、一側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

3、其嚴重的典型表現是:下肢無力,行走不穩,二腳麻木,行走時如踏棉花的感覺。

4、最嚴重者甚至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

5、常伴有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

6、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臥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

7、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二眼發脹、發幹、二眼張不開、耳鳴、耳堵、平衡失調、心動過速、心慌,胸部緊朿感,有的甚至出現胃腸脹氣等癥狀。也有吞咽困難,發音困難等癥狀。

多數起病時輕且不被人們所重視,多數能自行恢復,時輕時重,隻有當癥狀繼續加重而不能逆轉時,影響工作和生活時才引起重視。如果疾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鬱等癥狀。

 

緩解頸椎病的五大菜譜

菜譜一、川芎白芷燉魚頭

1配方: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魚頭1個,生薑、蔥、鹽、料酒各適量。

2制法:將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凈的鳙魚土起放入鍋內,加薑、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燉熟。

3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4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菜譜二、炒蛇片

1配方:烏蛇1條。

2制法:將烏蛇去皮、內臟,洗凈,切成薄片。燒熱鍋,放入油,燒至油七成熱時,將蛇片倒入鍋內翻炒,至蛇片八成熟時,加鹽、黃酒、蔥段、薑片,繼續翻炒至熟透。

3功效: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4用法:佐餐食用。

菜譜三、葛根煲豬脊骨

1配方:葛根30克,豬脊骨500克。

2制法:葛根去皮切片,豬脊骨切段,共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煲湯。

3功效:益氣養陰,舒筋活絡。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4用法:飲湯食肉,常用有效。

菜譜四、桑枝煲雞

1配方:老桑枝60克,母雞1隻(約1000克),食鹽少許。

2制法:將雞洗凈,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煲湯,調味。

3功效:補腎精,通經絡。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4用法:飲湯食雞肉。

菜譜五、天麻燉魚頭

1配方:天麻10克,鮮鳙魚頭1個,生薑3片。

2制法:將天麻、鳙魚頭、生薑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

3功效: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於頸動脈型頸椎病。

4用法:佐餐食用,隔日1次,可常食。

頸椎病會帶來哪些危害

1.頸源性腦血管疾病

全國每年近100萬腦血管病人中,其中26%是因頸椎病而誘發。這是由於椎-基底動脈受壓,造成腦供血不足,長期維持這種狀態,就會出現頭暈、手足麻木、步態不穩,甚至發生腦血栓、腦梗死,有些病人可因此導致偏癱。如及時治療頸椎病,就不會惡化為中風偏癱等嚴重後果。

2.頸源性乳房疼痛

多見於中老年女性頸椎病患者,開始覺一側乳房或胸大肌疼痛,間斷隱疼或陣發性刺痛,向一側轉動頭部時最為明顯,有時疼痛難以忍受。這種疼痛被誤診為心絞痛或胸膜炎。由於增生骨壓迫第6、7頸椎的神經所致。

3.頸源性眩暈癥

有的人患“高血壓”久治不愈,最後檢查竟然是頸椎病。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壓增高為常見。這類病人常伴有頸部疼痛、發緊、上肢麻木等頸椎病癥狀。一般按高血壓治療多不見效,而當頸椎病癥狀被控制後,血壓即隨之下降。這與頸椎病所致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經受刺激發生功能紊亂有關。由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人多見,故兩者並存的機會較多。

4.頸源性視力障礙

有些頸椎病患者首先表現為視力障礙,如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波、瞳孔不等,甚至視野縮小、視力脫減等。其特點是眼部癥狀與頸部姿勢改變有明顯關系,有些同時伴有頸椎病癥狀。不少病人感覺到當頭頸部長時間處於某種特殊不良姿勢時出現視力障礙。這種視力障礙與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5.頸源性心絞痛

有些人患“心絞痛”,而一般藥物治療又無效,應想到是否為頸椎病所致的頸源性心絞痛。這是因為支配橫膈及心包的頸椎神經根受到頸椎骨刺激和壓迫所致,或心臟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所致。病人可出現心前區疼痛、胸悶、早搏等心律失常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誤認為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