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這種疾病對於成年人的危害並不是非常的大,但是對於剛出生的嬰幼兒來說具有很大的危害,所以平時大傢一定要註意觀察新生兒的健康,防止腹瀉疾病發生在他們身上,那麼新生兒腹瀉的原因?新生兒腹瀉有何偏方?下面為大傢帶來介紹。

新生兒腹瀉的原因

1、胃腸炎

胃腸炎(也稱為腸胃感冒)是胃和腸道的一種炎癥,可引起腹瀉。最常見的病原是輪狀病毒。如果你的寶寶腹瀉時,並伴有胃痙攣、嘔吐、低燒,那很可能是胃腸炎。但是要註意哦,如果寶寶吃的或喝的不多,可能會失去很多水分。

2、細菌感染

嚴重腹瀉(有時伴有嘔吐),同時有腹痛、血便、發燒,往往是病毒或細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的。這種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嚴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類裡含有的大腸桿菌引發的感染)。因此,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癥狀,就應該馬上帶他去就醫,以便做進一步的檢查。

3、寄生蟲

寄生蟲感染也可能引起腹瀉,比如賈第蟲病。寄生蟲很容易在公共區域進行傳播,而且需要特殊藥物治療。媽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更換尿佈後勤洗手,是終止寄生蟲感染傳播的好方法。

4、抗生素

如果你的寶寶在抗生素治療期間或治療後發生腹瀉,可能與藥物有關。告訴醫生,看看是否可以換用其他藥物或療法。

5、食物因素

果汁(尤其是含有山梨醇和高濃度果糖的果汁)或含糖太多的飲料也可能會使寶寶腹瀉。給寶寶少吃點這些食物,應該1周左右就能好轉。6個月以下的寶寶不建議喝果汁。配方奶沖調不當也可能引起寶寶腹瀉,所以沖奶時要按比例加水。

6、牛奶過敏

你知道嗎?小寶寶喝牛奶也可能引起腹瀉,有時候還能引起嘔吐。如果你的寶寶對牛奶過敏,他可能在喝瞭以牛奶為原料的配方奶或吃瞭奶制品(如果他已經開始吃輔食)後幾分鐘到幾小時的時間內就會表現出過敏癥狀。如果你懷疑寶寶腹瀉與牛奶有關,請找醫生詳細咨詢。

新生兒腹瀉有何偏方

01可能是親哥倆的原因吧我傢的孩子剛出生也是這樣,因為我傢在城裡去醫院方便,加上我舅舅是第二人民醫院的中醫主任,知道這個事情後給我淘瞭幾個有關中藥的偏方,孩子用瞭都挺好使的沒有幾天就好瞭但是這個方子最好能堅持用一個月以上,我那時候好瞭就不用瞭結果孩子又犯瞭,後來連續用就沒有復發瞭,剛好我哪裡有些前幾年留下的偏方其實都挺簡單的,我來簡單的說下

02一種就是有中藥成分如:艾草,玫瑰,橘子皮,食用香油。用法是去鄰近的藥店買這三樣東西,回來後洗幹凈晾幹(一定要完全晾幹)把這三樣東西弄成1比1的比例,放在一個大鍋裡沸煮30分(最少)後涼的差不多瞭給孩子洗澡(十幾分鐘就可以瞭)然後擦幹把食用香油抹在孩子的肚臍眼上就OK瞭,我傢的孩子洗瞭四天的時候就不拉瞭

03還有就是吃的瞭有:獼猴桃,蘋果(最好是黃蘋果)香蕉(皮不要扔有用處),把這三樣水果也是1比1的比例放在一個小碗裡搗碎,弄成糊狀,喂給孩子吃,一般都是早晚吃倆次(看孩子適量就行)然後就是香蕉皮瞭,把香蕉皮放在陽光下(主要是怕香蕉皮太涼)溫度適宜的時候趁著寶寶睡覺放在寶寶的肚臍眼上用佈包好,每次半個多小時就行

新生兒腹瀉媽媽要如何進行護理

1、單一喂養

註意寶寶飲食的單一與穩定性。有條件自然推薦母乳喂養,如果寶寶喝配方奶,應讓寶寶喝固定的品牌,不要隨意更換,以免寶寶不適應。如必須為寶寶選擇另一種品牌的奶粉,則要註意換奶粉過程中寶寶是否有不適的腸胃反應,若有不適情形,應立即停止更換。

2、中性溫度

寶寶小肚子對溫度的變化極其敏感,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引起腹瀉。具體來說,一個出生24小時的足月新生寶寶,最適合的環境溫度為31℃~34℃;而體重小的未成熟寶寶,要求溫度相對較高,為33℃~35℃。出生4~7天後的足月寶寶需要的中性溫度為31℃~32℃,而未成熟寶寶需要的中性溫度則為 32℃~34℃。新生寶寶所在房間的溫度最低限度也要維持25℃以上。

3、 稀釋進食

無論是母乳還是其他奶類喂養,當寶寶發生腹瀉時,均可用煮沸過的糖鹽水摻入適當稀釋奶質後再行喂養。一般多采取奶和糖鹽水1∶1的比例,並適當增加喂奶次數。這樣既有利於補充寶寶流失營養與水分,又可避免加重寶寶腹瀉程度。

4、 營養米粉

給寶寶服用營養米粉治療腹瀉,既方便又奇效。因為其中含有高濃度的碳水化合物,可增加水鹽的吸收。但要註意米粉熬得不要太稠也不要過稀。飲用的次數和用量要與腹瀉的次數成正比。腹瀉好轉後,仍需堅持飲用兩三天米粉,補充體內損耗的水分和營養,使腹瀉徹底痊愈。

5、 臀部護理

無論新生寶寶患上何類腹瀉,都必須隨時註意臀部護理。每次便便後要記得沖洗臀部,洗後在肛門周圍和臀部塗上護臀霜、植物油或鞣酸軟膏以防尿佈疹的發生。使用佈尿佈的寶寶,尿佈洗凈後也應煮沸消毒。

新生兒腹瀉嬰兒的飲食宜忌

⑴千萬不要禁食。不論何種病因的腹瀉,嬰兒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瞭,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所以吃母乳的嬰兒要繼續哺喂,隻要嬰兒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

如果減量後嬰兒不夠吃,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或哺喂胡蘿卜水,新鮮蔬菜水,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已經加粥等輔助食品的嬰兒,可將這些食物數量稍微減少。

⑵保證喂水。早期發現脫水。當嬰兒腹瀉嚴重,伴有嘔吐、發燒、口渴、口唇發幹,尿少或無尿,眼窩下陷、前囟下陷,嬰兒在短期內“消瘦”,皮膚“發蔫”,哭而無淚,這說明已經引起脫水瞭,應及時將病兒送到醫院去治療。

⑶預防脫水。用口服補液鹽不斷補充由於腹瀉和嘔吐所丟失的水分和鹽分,脫水便不會發生。口服補液鹽(ORS)1000毫升,內含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醫囑,但預防脫水和治療脫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

新生兒腹瀉的中醫治療

(1)取穴

主穴:天樞、止瀉、足三裡。

配穴:發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腹瀉重加長強。

(2)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據癥而加。以30號1寸針直刺,捻轉提插半分鐘後即出針。針畢,令患兒俯臥,用常規捏脊法沿長強至大椎的督脈段提捏3~6遍,著重提捏關元俞和大腸俞。再由膀胱俞至風門的膀胱經線邊捏 邊提放3~6遍,雙拇指同時揉雙脾俞、胃俞各1分鐘。上法每日1次。

(3)療效評價

共治575例,全部獲愈,平均治愈時間為2.64天,較采用藥物治療為優[15]。

頭針

(1)取穴

主穴:額旁二線。

(2)治法

額旁二線取穴方法為在臨泣穴以下至前發際向下1厘米處,分上、中、下三點。針刺時,令患兒取半坐位,由傢長雙手捧住患兒兩顳部,常規消毒皮膚後,術者左手拇指壓穴旁,右手持1寸毫針,刺上、中、下三點。采用半刺法,淺刺而疾出針,針刺深度為患兒同身寸之一分,破皮即為得氣。每日1次,3次為一療程。

(3)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治愈:經治療後,大便次數一天內不超過2次,性狀正常;好轉:經治療後,大便次數較治療前減少一半以上,大便性狀漸趨正常;無效:經治療一個療程,大便次數和性狀無變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