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在月經期間都會或輕微或嚴重的肚子疼的癥狀,這個一個月來一次的“老朋友”可是把女人折磨的不輕。那麼如果出現痛經的癥狀,應該怎麼辦呢?痛經時不僅會造成肚子疼痛,腰背酸痛,同時容易造成註意力不集中,精神下降,影響工作與學習。因此,日常生活中學會解決月經期肚子疼的問題是很關鍵的一個話題。女性來月經中有血塊,不知道是都屬於正常現象,下面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來月經肚子疼怎麼辦

註意勞逸結合

在月經期間,特別是在痛經的時候,一定要註意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禁止劇烈運動,以免造成自身體抗力下降而加重痛經。

給小肚子保暖

女性痛經其實就是宮寒的表現,宮寒會導致痛經、手腳冰冷等癥狀。因此平時一定要做好小肚子的保暖工作,可以經常用手揉搓腹部,或者使用熱水袋敷的方式來給小肚子保溫,加速血液流動。

多做下半身的運動

經常伏案工作的女性容易造成盆腔淤血,這樣會加重痛經,更會對身體其他功能和部位造成影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有意地做些有利於促進下半身血液循環的運動,比如蹬腿,慢跑,腿部拉伸等。

合理飲食多吃素

科學研究表明,日常更喜歡吃素的女性,她們經期期間痛經的發生率會大大的降低。平時可以多吃寫新鮮的蔬菜,富含結合球蛋白的大豆,長此以往可以有效減少痛經的產生。

積極到正規醫院治療

有些痛經是由於某些潛在的婦科疾病所引起的,因此平常如果痛經比較嚴重、頻繁,應立即到醫院掛號治療,早發現,早治療,不給身體留下健康隱患。

來月經為什麼會有血塊

一般情況下,女性月經中出現血塊,是正常的現象,這是人體新陳代謝,舊的物質從體內排除的現象,隻要不引起人體的不適反應,量也不是特別多的話,就是在正常范圍內的,不要擔心。如果女性來月經時,肚子非常疼痛,血塊很大,顏色也比較暗沉或特別鮮艷,就說明身體出現瞭一定的問題。這是身體受寒過度,導致宮寒而出現的血塊凝結,和平時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需要格外註意體察。平時,要加強保暖,不要為瞭美麗,而在冬季隻穿一條打底褲,讓身體收到寒氣的侵襲,留下病根。吃上面也要註意,不要在夏天貪吃多多的冰激凌和冷飲等冰涼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多梨子、荷葉粉等寒性的食材,當然,更加不能為瞭減肥而過度節食,這都是造成月經血塊多的根源,要從頭改起。

來月經可以減肥嗎

婦科專傢指出,月經期可以適度減肥的,需要註意的是,女性朋友在月經期一定不要以節食或劇烈運動的方式減肥,否則不僅不能減肥,反而產生其他嚴重的不良影響。月經期減肥又稱為生理期減肥法。就是運用生理周期將瘦身分成四期,分別是月經來的1-7天稱為瘦身福利期、月經後的第7-14天稱為瘦身超速期、月經後的第14-21天稱為瘦身平臺期、以及月經後的第21-28天稱為瘦身緩慢期。利用女性的生理周期,結合飲食、運動達到減肥的目的,是可以的,但是,也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過度節食或者過度運動,要循序漸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運動上,月經期間要避免劇烈運動,不要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塑型上,可以進行一些輕柔的徒手運動,如簡單的太極拳、普拉提等。散步和慢跑也是不錯的選擇。

來月經洗頭會導致宮頸癌嗎

宮頸癌發病跟經期洗頭沒關系

所說經期洗頭會導致宮頸癌的原因很不科學。

首先,經血並不是污血,而是人體正常的血液。除瞭血液,還有崩解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宮頸黏液及隨之脫落的陰道上皮。在人體內分泌的中樞下丘腦的調控下,性成熟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發生周期性變化。隨著這些激素水平的升高,子宮內膜增厚並出現排卵,而此時如果沒有精子來使女性受孕,激素水平便會下降。同時,子宮內膜由於失去瞭激素的支持而破壞、崩解、脫落,形成月經。

其次,經血也不會“殘留”,因為經血一旦產生,便會從宮頸口進入陰道,而後排出體外。

另外,影響子宮收縮的因素大多數與內分泌有關,經期分泌的前列腺素、血栓素等都能促使子宮收縮來止血。促進經血排出當然也是子宮收縮的結果之一,但如果真的有什麼原因引起“子宮收縮不完全”,那後果將是陰道嘩嘩不停流血,而非“殘留”在裡面。

來月經肚子疼的中醫療法

1、氣滯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尾10g,川芎10g,桃仁15g,紅花15g,牛膝10g,元胡15g,香附10g,烏藥15g。若兼口苦,苔黃,經期延長,經血色暗質稠者,為肝鬱化熱之象,加梔子10g,夏枯草10g;若見胸悶納呆者,為肝部犯脾所致,宜加焦術15g,茯苓15g,陳皮15g。

2、寒凝胞中

(1)陽虛內寒

治法:溫經散寒,暖宮止痛。

方藥:溫經湯加減。吳茱萸10g,小茴香10g,桂枝15g,當歸15g,白芍20g,阿膠10g(另包),甘草10g,大棗10g,細辛3g,杜仲10g,附子5g。腰腿酸軟者加杜仲15g,續斷25g;經量少者加紅花15g。

(2)寒濕凝滯

治法:溫經散寒除濕,活血理氣止痛。

方藥:少腹逐瘀湯加減。當歸15g,赤芍15g,川芎10g,肉掛10g,炮薑15g,小茴香10g,元胡15g,五靈脂15g,蒲黃15g(另包),川楝子10g,茯苓15g,半夏10g,蒼術15g。兼腰痛者加川斷15g,杜仲15g。

3、濕熱下註

治法: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方藥:清熱調血湯加減。白芍15g,川芎10g,當歸15g,丹皮15g,黃連10g,生地15g,桃仁I5g,紅花15g,元胡I5g,紅藤I5g,敗醬草15g,薏苡仁I5g,白術15g,茯苓15g。腹脹痛者,加元胡15g,川楝子15g;帶多色黃者,加車前子15g。

4、氣血虛弱

治法:益氣補血止痛。

方藥:聖愈湯加減 黨參20g,黃芪30g,川芎15g,當歸15g,熟地15g,元胡15g,香附15g。證見頭暈、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15g,枸杞15g;腰膝酸軟者,加杜仲15g,川斷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