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抽動是指多組肌肉相繼或者同時出現抽搐,並且由於喉部的抽動而出現發生異常的一種病癥;通常是指是一種以多發性不自主的抽動、語言或行為障礙為特征的綜合癥。那麼小兒抽動癥是怎麼引起的?小兒抽動癥吃什麼好?下面為大傢帶來介紹。

小兒抽動癥是怎麼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對兒童抽動癥的病因尚未完全弄清。認為有特殊素質的兒童,當有各種精神因素或模仿他人動作時,易形成異常運動性條件反射。

(二)發病機制

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大腦運動分析器興奮性高,容易發生抽動性反應,尤其在具有特殊素質的兒童,當有各種精神因素或模仿他人動作時,均易形成這類運動性條件反射,成為病理性惰性反應。開始可能是患者對某些刺激的反應,日久則成為習慣性抽動。

1.遺傳因素 短暫性抽動障礙可有傢族聚集性,患兒傢族成員中患抽動障礙較多見,故認為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2.軀體因素 開始時往往由於局部刺激而產生抽動。如眼結合膜炎、倒睫刺激引起眨眼,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現吸鼻、面肌抽動。當局部疾病因素去除後,抽動癥狀仍繼續存在。

3.體質因素 有抽動癥的小兒,一般不安靜,對人對事較敏感,神經質,要求水準高,有固執傾向。並常合並一些心理性癥狀,如頭痛、腹痛、不明原因的發熱、便秘、哮喘、遺尿等。

4.情緒因素 常與傢庭有關,常見的因素如父母對患兒過高的學習要求,過多的責備,母親常有神經質,精神上不安靜。過多的幹預使小兒發生情緒障礙,特別是焦慮和緊張等情緒,抽動即是心理上的矛盾沖突在運動系統方面的反應。傢庭的爭執,父母離婚,親人死亡等。另外,還有人認為與患兒曾有過運動活動遭受限制的歷史有關,如父母對兒童安全過分擔心或早年的某些疾病限制瞭兒童的活動。精神上的刺激也可成為誘因。或患兒近期遭受意外事件如生病住院、遇見危險等。或患兒看緊張的電視、錄像節目,玩緊張的遊戲如打遊戲機等,抽動成為心理應激的一種表現。這一因素在短暫性抽動障礙中起主要作用。

5.學習理論 開始時的抽動可能是出於條件性的逃避反應,如眼中有異物而眨眼,或學習其他人的某些生理缺陷或病態,後來由於外界的原因起到瞭增強作用,以致形成瞭習慣性抽動。

6.藥源性因素 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哌甲酯、抗精神病藥的長期服用可能產生抽動癥的不良反應。

小兒抽動癥吃什麼好

一、小兒抽動癥食療方

1、鮮魚清蒸:(尤其是海魚)魚類含有許多有益於智力開發的物質,清蒸食用,成分破壞少,有益智作用。

2、蓮子百合粥:蓮子百合兩藥加粳米共煮成粥,每天早晨吃一次,有補腎脾、按心神之功。

3、茯苓山藥粥:茯苓粉與鮮山藥共煮加玉米面適量熬成粥,可健脾助運,以消痰濕。

二、小兒抽動癥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1、動物腦子及骨髓:蒸煮均可,常吃可益腎填髓,提高註意力及記憶力。

2、牛奶與含水和維生素多的天然食品:最適合患兒的日常食用。

三、小兒抽動癥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不宜常食煎炸類食品如方便面、涮羊肉、烤羊肉串等,也不宜多吃油膩香甜類食物和生冷食品飲料。

小兒抽動癥的藥物治療並不理想

1、對於小兒抽動癥,一般患兒傢長首先考慮的是長期服用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因為現在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藥物加心理治療,正如傢長們所擔心的,目前的醫療水平,控制藥物一般都是西藥,確實有很大的副作用。

2、研究證明,兒童抽動癥不向精神疾患方面發展,智力一般也不受影響。有學者發現,部分抽動癥患兒智商高於一般兒童。也正是如此,抽動癥給患兒內心造成的痛苦是巨大的,他們在長期的痛苦和挫折中煎熬。由於抽動癥會導致患者精神、心理、性格、行為、思維、學習等多方面的改變,因而對於抽動癥的患兒來說,及時有效的治療顯得極為重要。

3、目前西醫治療均為控制癥狀,進行病因治療的尚未報告。神經阻滯劑能較好地阻滯多巴胺受體,對一部分的患兒能控制抽搐等癥狀,其中最常用被公認為較肯定的藥物是氟哌叮醇、泰必利、硫必利,但其相應副作用較明顯,如記憶力減退,思維遲鈍,認知障礙及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動作緩慢、肌張力增強、張口困難等,部分患者可整天昏昏沉沉,無法學習,嚴重者甚至使抽動癥狀加重,所以不易被患兒傢屬所接受。

4、總之,西藥作用於神經遞質及受體,部分病人能較快的控制癥狀,但因作用無選擇性,在控制癥狀的同時亦明顯的控制正常肌群,因此副作用較大。每個醫生也都十分清楚這些副作用對患者的影響,但由於目前尚無特效的藥物,也隻能將就著開,小診所的醫生這樣開,大城市的大專傢也這樣開。由於這些西藥的療效不確切,副作用又大且很難從根本上治療,因此醫患雙方更多的把希望寄托在中醫藥上。但中藥、中成藥往往需長期服用幾年甚至幾十年,盡管副作用相對少些、但長期服用副作用仍然較大,且療效不確切,往往停藥後仍然復發。

5、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開始關註小兒抽動癥,加入到小兒抽動癥治療方法的研究中,而且目前發病的患兒癥狀還是比較輕的,很少有非常嚴重的發病案例,因此傢長還是要端正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不必過於擔心。

小兒抽動癥切忌過度治療

過度治療的害處:

1、過早的進行治療:我們知道在兒童中抽動障礙很常見,調查顯示超過10%的兒童都會出現抽動,然而大傢可能覺得周圍孩子中抽動的也根本沒那麼多,原因在於抽動障礙中大多屬於短暫性抽動,可能持續幾周或幾個月就自愈瞭,不是孩子的父母難以註意到,甚至有時孩子的父母也沒覺得是什麼問題就自己好瞭;抽動持續1年以上的稱為慢性抽動障礙;多種抽動癥狀共存且超過一年的才叫妥瑞氏癥(即抽動穢語綜合征),發病率大約為1%。所以,當孩子出現抽動時,很可能屬於短暫性抽動,不用藥物也是可以自愈的,隻有很少一部分會持續發展下去,過早的開始藥物治療是不妥的。

2、過分的追求癥狀控制:一些傢長看到孩子抽動心理就十分的難受,認為“治好”就一定要治到一點抽動癥狀也沒有,其實並非如此,在選擇藥物治療時,要權衡治療效果與副作用之間的利弊,完全控制住瞭癥狀,但副作用明顯,那是得不償失的。

3、過度的中醫中藥治療:很多傢長認為中醫治療副作用小,或是聽宣傳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或是看網上、聽人說中醫治療效果好,於是大規模中醫治療。實際上:中藥並非無副作用,由於中藥裡成分復雜不清,安全性不一定能得到保證;網上虛假宣傳很多,而且正如前文所述,大多數抽動障礙兒童即使不吃藥也會自愈,反而把效果歸功於中醫中藥。

4、過度求醫:這個已經講過,很多傢長都有這樣的想法“我覺得自己自從兒子出現癥狀以來心緒全亂瞭,甚至整晚對著睡熟的孩子不眨眼睛。為瞭讓孩子快點恢復正常我甚至願意跑遍全國”,這樣的態度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問題很嚴重,產生心理負擔。

5、過度保護:一些傢長聽說抽動和壓力有關,於是為瞭讓孩子壓力小,什麼課外班都停瞭,甚至休學;有些傢長聽說看電視電腦會導致抽動,於是徹底禁止電腦電視;或是補鈣補鐵補鋅實際上過度的保護和關愛並非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小兒抽動癥和小兒多動癥的區別

兒童多動癥是一種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又稱學習技能發育上的障礙,比抽動癥發病率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性疾病,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學習和行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數從嬰幼兒期即出現癥狀,表現為易興奮、夜睡不安、喂養不合作等。年齡漸大,癥狀逐漸明顯,主要表現為註意力不集中,做事不專心,好走神,動作過多,上課好做小動作,好說話,任性沖動,情緒不穩,自控能力差,做事拖拉,缺乏時間和任務觀念,動作不協調,精細動作如穿針、扣紐扣等有困難,不服管教,我行我素,嚴重者有偷竊,說謊,打架行為。其自愈率極低,且在所謂的自愈的人中 ,隻是多動癥狀好轉,多數人遺留有人格或行為障礙,如急躁、沖動、做事不顧後果等,犯罪率較高。

抽動癥是一種抽動障礙。即快速,反復,單一,復合的肌群收縮。主要表現是:先從眼肌,面肌部開始,出現眨眼,搖頭,擠眉,繼則聳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肢體、軀幹扭動,喊叫聲等,嚴重時出現污穢言語。這些動作反復發作,無法自控,若失治誤治,呈漸進性加重,出現心理障礙,有的繼發性精神異常、強迫癥等,或有行兇、自殺行為。一般不能自愈,隻有極少數到青春期才有緩解。可見,抽動癥與多動癥分別是兩種不同的病癥。部分抽動癥患兒可合並有多動癥狀,但多動癥兒童絕無抽動現象,這是鑒別的關鍵。

以上就是介紹瞭小兒抽動癥和小兒多動癥的區別,希望對所有的孩子傢長都會有所幫助,疾病是不能混淆在一起的,因為治療的時候需要對癥下藥。如果發現孩子有文中所提到的癥狀,應該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