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內皮細胞瘤是起源於血管內皮細胞的惡性腫瘤。一般根據其腫瘤組織形態細胞分化程度分為兩級:一是中間型(低度惡性),細胞分化較好,多無轉移;一是血管肉瘤,分化差,高度惡性,轉移率高,死亡率高。兩者均可以有單發和多發的表現。WHO統計:中間型的血管內皮細胞瘤占原發骨腫瘤的0.28%,血管肉瘤占0.23%。

血管肉瘤 包膜

各年齡組均有發病的報道,但主要見於中青年。男女比例基本為1:1。該腫瘤可發生於全身各處骨骼,以長管狀骨多見。多發的病例中下肢長骨更為多見,且右側尤甚。

臨床上,患者常訴患肢腫脹、疼痛,乃至關節活動受限。脊柱部位的腫瘤,還可以引起神經癥狀。血管肉瘤一旦出現癥狀,病情多發展較快,晚期有局部蔓延,血路轉移。

影像學檢查

X線片上,中間型血管內皮細胞瘤顯示長骨幹骺端片狀或不規則的溶骨性膨脹性骨破壞,邊界清楚,松質骨、皮質骨均可累及。骨破壞區內可見殘餘骨小梁,骨膜反應不多見。血管肉瘤其骨破壞為斑片狀、泡沫狀或大片狀,邊界不清,骨皮質部分或全部消失,鄰近區有放射狀骨針,並有骨膜反應,有時還有軟組織包塊。血管造影可清晰顯示腫瘤骨內界限及軟組織邊界。腫瘤內有大量迂曲的不規則瘤血管動靜脈瘺。新生紊亂的血管叢在血管肉瘤更為常見。

血管瘤的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最直接的一種治療方法,可是大多數的人都不采用這種方法,原因就是風險很高。血管瘤的手術治療就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根據病情的發展來確定,不是所有血管瘤患者都適合這種方法,所以動手術尤為慎重。以下就是血管瘤的手術治療的相關步驟。

①切口邊緣至少離血管瘤組織緣0.5cm;

②對侵及皮下組織的血管瘤,切開患處皮膚時避免過深,否則將切開血管瘤組織,出血多,影響暴露;

③切開皮膚後應由血管瘤組織的四周向其基底部推,鉗夾進入血管瘤內的邊緣營養血管,切忌在血管瘤組織上操作;

④ 確實一時無法切除的血管瘤或因出血致血管瘤萎癟無法判斷界限時,應作縫紮治療。筆者曾為一名12歲患右上肢巨大彌漫性血管瘤患兒行瘤體分段縫紮術,術後3年隨訪患肢與健側肢體外觀大體相仿,病理檢查未見血管瘤復發;

⑤盡快摘除血管瘤組織是控制大量滲血的重要措施。

手術過後並不意味著痊愈,還是會有復發的可能性,就像一輛車修理過後還是會有出狀況的時候,所以我們隻能好好愛惜自己的生命,這樣才能遠離疾病,遠離手術,增強體魄,才能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血管瘤的藥物

n口服普萘洛爾

n用法

第1天1.0 mg/kg,第2天1.5 mg/kg,第3天2.0 mg/kg,分2-3次, 6個月為1療程,治療即將結束時劑量逐漸減少,第1天減量為每天1.5 mg/kg,第2天1 mg/kg,然後停藥。

n適應癥

對海綿狀血管瘤及范圍較大不能手術的草莓狀血管瘤效果較好。

n不良反應

心動過緩、胃腸道反應、皮疹、低血壓、低血糖。

n口服激素

常用藥物為潑尼松

n用法

國外,初始劑量為4mg/kg,qd,連續使用3周,第4~8周逐漸減少至停藥;國內,3~5mg/kg,qod,連續使用8周,第9周減量1/2,第10周每次服藥10mg,第11周每次5mg,12周停藥,隔4~6周可重復同樣療程。

n適應癥

適應於較為局限的頭面部、會陰部、指(趾)關節等處,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病變。對血管畸形效果不明顯。

n不良反應

滿月臉、抑制生長、感染。

n平陽黴素註射

n用法

表淺,濃度1mg/ml,一次劑量不超過4mg;深部,1.5~2mg/ml,一次劑量不超過8mg。平陽黴素8mg聯合2%利多卡因3ml,地塞米松5mg/1ml稀釋。沿不同方向呈放射狀邊進針邊註射藥物。20天註藥1次,4次為1療程。

n適應癥

較局限的小范圍血管瘤,顏面部血管瘤,對激光治療或口服激素效果欠佳的血管瘤。

n優點

療程短,藥量少,並發癥容易處理,不會形成疤痕,無明顯毒副作用。

n不良反應

發熱、胃腸道反應、口腔內嘴唇血管瘤容易引起潰瘍、肺纖維化(極少見)。

n幹擾素註射

n用法

幹擾素-α-2b皮下註射 300萬IU/m2·次(體表面積),皮下註射5次/周,連用3月。亦可以瘤內註射, 100~300萬IU/m2·次,第1周每天1次,以後每周1次,連用8周。

n適應癥:對各期血管瘤都有效。

n缺點

費用高,治療時間長,流感樣癥狀,粒細胞減低,具有神經毒性,可引起癲癇。

血管瘤的飲食保健

血管瘤,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聽過血管瘤疾病,隻是由於對血管瘤專業知識的缺乏瞭解,很多時候對血管瘤比較容易疏忽。

血管瘤護理:混合型血管瘤患者及傢屬平時應註意,病變部位一定要註意不要抓撓,保持幹燥,註意清潔以防感染。

血管瘤飲食:血管瘤病人生活中要註意營養合理,食物盡量做到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的東西,少吃薰、烤、醃泡、油炸、過咸的食品,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平衡。

1.少吃甚至不吃辛辣及味厚的食物。辛辣及味厚的食物會刺激腸胃,增大血管的負擔,過咸的食物也是如此,千萬不要為嘴而傷身。

2.酸、甜、苦、辣、咸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斂,生津開胃;甜能補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濕,少量可開胃;辣也能開胃;咸能通下、軟堅。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幾味混合在一起,血管瘤康復期病人應選擇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軟堅散結作用的食品。

溫馨提醒:一般很多血管瘤在發病初期就有不明顯癥狀,其中血管瘤就是這樣,加上血管瘤患者認識瞭解少,血管瘤沒有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導致血管瘤病情進一步發展。因此,患上血管瘤需要及時到腫瘤醫院接受檢查治療。

血管瘤的超聲診斷

血管瘤的超聲診斷?血管瘤是肝臟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占良性腫瘤的41.6%-70.0%。本病實質上屬於先天性血管畸形,多無癥狀,生長緩慢。超聲在診斷肝血管瘤上具有重要價值,為臨床提供可靠信息。

超聲診斷是一種生物物理學檢查方法,並列於醫學影像如CT、MRI、X線血管造影,核醫學等系列之中,各有優點和不足。在應用中須緊密配合臨床表現,互相補充,提高診斷的敏感性和準確性。

1.肝海綿狀血管瘤

肝海綿狀血管瘤是最常見的肝良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單發占68.8%,多發占31.2%,高分辨實時超聲廣泛應用以來,肝臟血管瘤發病率增高,特別是中、小血管瘤發現率增多。

⑴肝臟小血管瘤

直徑<3cm=:超聲表現:①顯示相對強回聲結節,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內部有間隔,觸之稍韌,含纖維組織較多,臨床上最多見。>4cm,傾向於混合性回聲。

⑵中等大肝血管瘤

回聲相對增強,邊緣不整,邊界清楚,其間多有網狀或蜂窩狀低密度透聲區,觸之柔軟有彈性,腫瘤切面為大小不等的囊狀血竇,血竇間為纖維分割。

上述兩型血管瘤除瘤灶部位外,其他肝區結構正常,透聲性好,血管紋理清楚而不同於小肝癌或亞臨床肝癌。

⑶巨大型海綿狀血管瘤

腫瘤呈實質性不均勻強回聲條索,斑片與形態不規則的大小不得不等的液性及混雜,從圖像難和肝癌鑒別,有外國專傢認為巨大海綿狀血管瘤的圖像有變化快的特征,可能與瘤體內血管血竇的破裂出血,纖維化反復發生,血竇被纖維組織分割,其間又有血管和小膽管形成有關。

Bruneton發現彌漫性血管瘤可有鈣化、血管圖像與病理的關系,強回聲瘤體纖維增生,纖維間隔和纖維化突出,低回聲含多量不凝固暗紅色血液,大小不等擴張的血竇,有囊性多房改變,竇間有致密網狀分割,在低回聲中呈散在光點,透聲好,後方增強;混合型瘤體有包膜,間質水腫,血管擴張充血,伴纖維結節。肝血管瘤多普勒探查,脈沖式未收到血流頻譜,連續多普勒2/5病例聽到明顯血流聲。彩超顯示血管瘤內部及周圍除肝區原有門靜脈、肝靜脈外無明顯增多的動脈血流,血管瘤內部由於靜脈血竇的擴張流速甚慢,通常彩色顯示困難。

2.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是由腎間質發生,腫瘤由不等量的平滑肌、血管、脂肪組成。超聲圖像為密集的強光團,不伴聲影,常發生在腎皮質或髓質,邊界輪廓清楚,腫瘤內可出血,反復發生形成或洋蔥圖像為其中特征,有助於鑒別。

以上內容就是對血管瘤的超聲診斷的介紹。由於血管瘤具有特征性組織學表現,超聲對血管瘤極其敏感是檢查肝血管瘤的首選方法。但臨床上往往因低回聲型難與肝癌鑒別而誤診,如能更細致的檢查,仔細的辨別,既可以減少病人的精神壓力,也可以使超聲的診斷率符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