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帶來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這種疾病主要是靠飲食來調理的,飲食上如果不好好調理的話,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傷害,讓我們有失去生命的危險,在生活中要好好的治療,下面,我們看看心肌缺血的飲食療法有哪些吧!

心肌缺血的食療方法

(1)韭白粥:

韭白30克,粳米100克。韭白洗凈,粳米淘凈。韭白、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兩次,早、晚餐食用。

(2)玉米粉粥:

玉米粉50克,粳米100克。粳米洗凈,玉米粉放入大碗內,加冷水調稀。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九成熟,將玉米粉糊倒入,邊倒邊攪,繼續用文火煮至玉米爛成粥。每日兩次,早、晚餐食用。

(3)木耳燒豆腐:

黑木耳15克,豆腐60克,蔥、蒜各15克,花椒1克,辣椒3克,菜油適量。將鍋燒熱,下菜油,燒至六成熱時,下豆腐,煮十幾分鐘,再下木耳翻炒,最後下辣椒、花椒、蔥、蒜等調料,炒勻即成。

(4)芹菜紅棗湯:

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每日2次。

(5)山楂玉面粥:

紅山楂5個,去核切碎,用蜂蜜1匙調勻,加在玉米面粥中服食。每日服1~2次。

(6)海帶粥:

水發海帶25克,與粳米同煮粥,加鹽、味精、麻油適量,調味服食。每日早晨服食。

(7)菊花山楂飲:

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水煎或開水沖浸,每日1劑,代茶飲用。

(8)檸檬玉面粥:

檸檬1個,切成片,用蜂蜜3匙漬透,每次5片,加入玉米面粥內服食。每日服2次。

(9) 海藻黃豆湯:

昆佈、海藻各30克,黃豆150~200克,煮湯後加適量調味品服食,適用於冠心病並高脂血癥、高血壓者食用。

(10)大蒜粥:

紫皮蒜30克,置沸水中煮1分鐘後撈出蒜瓣,再將粳米100克煮粥,待粥煮好後,將蒜再放入粥中略煮。可早晚食用。

心肌缺血的分類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可將本病分為以下類型:

1.心絞痛

是心肌缺血最具代表性的類型,特點為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於胸骨後部,可放射至心前區與左上肢,勞動或情緒激動時常發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劑後消失。可分為穩定型、不穩定型和變異型心絞痛。

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常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繼發血栓形成所致。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本病急性期主要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一種嚴重的致命性疾病,總死亡率可達30%,一定要註意預防,尤其是吸煙、肥胖、糖尿病和缺少體力勞動者。

3.缺血性心肌病

心肌長期缺血缺氧狀態,可導致心肌細胞壞死、瘢痕形成,心肌間纖維組織增生,稱為缺血性心肌病,亦稱為心肌纖維化。其特點為心臟變得僵硬,逐漸擴大,發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預後不佳,病死率高,死亡原因主要是進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嚴重心律失常。

4.猝死

常無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現,主要原因是心臟突然發生嚴重的心律失常。冠心病是心臟性猝死患者最常見的基礎心臟病變,因此預防心臟猝死的發生應從發病的根本原因上預防,改變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減少發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減少冠心病的形成。有缺血現象時應長期用藥,改善心肌缺血情況,防止病情惡化。

心肌缺血吃什麼食物好

1、暈素兼吃,合理搭配飲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 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鬥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薑、蔥、醋、醬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 12~15 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物,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6、常吃生薑,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薑末撒於菜湯中或用薑末泡水代茶。

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子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心肌缺血患者的飲食原則

1.控制熱量,保持理想體重。

2.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許多研究證明,長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動物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還證明脂肪的質對血脂的影響更大,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血膽固醇,一般認為膳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為宜。膳食膽固醇含量對體內脂質代謝會產生一定影響,應適當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攝入。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熱能的主要來源,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在我國人民膳食結構中就是主食量過多),可造成熱量入超,在體內同樣可轉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並使血脂升高。經研究證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於蔗糖,蔗糖高於淀粉。因此,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總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攝入量,一般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0%為宜。

4.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並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減少膽固醇的體內生成,故能降低血膽固醇。故在防治心肌缺血的膳食中,應有充足的膳食纖維。

5.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C能促進膽固醇生成膽酸,從而有降低血膽固醇作用;還能改善冠狀循環,保護血管壁。尼克酸能擴張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還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過氧化,保護心肌並改善心肌缺氧,預防血栓發生。

6.保證必需的無機鹽及微量元素供給。碘能抑制膽固醇被腸道吸收,降低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著,故能減緩或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常食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海產品,可降低冠心病發病率。膳食中鈣、鎂、鉀、鈉、銅、鉻等也同心肌缺血發病有關。

7.少量多餐,切忌暴飲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過飽,否則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8.禁飲烈性酒。酒精能使心率加快,能加重心肌缺氧,故應禁酒。

在臨床醫學上心肌缺血患者都有哪些癥狀表現

1.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並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休息後自行緩解者,時伴有大汗。

2.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自行緩解者。

3.出現與運動有關的咽喉痛及燒灼感、緊縮感,牙痛等。

4.飽餐、寒冷、飲酒後出現胸痛、胸悶者。

5.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臥位方感舒適者;熟睡、或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

7.突發的心動過緩、血壓降低或暈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