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都會很關註寶寶的身體狀況,當發現寶寶體溫過高時,新手父母會很擔心,甚至會手足無措。那麼寶寶發燒有哪些癥狀呢?傢長們又要怎麼護理發燒的寶寶呢?一起來看一下。

嬰兒發燒的癥狀及退燒方法

大人都會很關註寶寶的身體狀況,當發現寶寶體溫過高時,新手父母會很擔心,甚至會手足無措。那麼寶寶發燒有哪些癥狀呢?傢長們又要怎麼護理發燒的寶寶呢?

  嬰兒發燒的癥狀

成人病情的嚴重程度一般還是能通過體溫的高低來反映出來的,但是對於各項生理功能還不完善的嬰兒來說,體溫並不是觀察疾病程度的最關鍵方法。除瞭測量體溫外,嬰兒一些反常的情況也是觀察嬰兒是否發燒的一種途徑。如果孩子發燒時有如下表現,那就應該立即就醫。

1.呼吸時有異常的聲音出現。

2.處於睡眠狀態中,難以被喚醒。

3.不願進行肢體活動。一旦被人觸碰、移動就煩躁、哭鬧不停。

4.不停地哭鬧,不聽勸慰,誰哄都不行。

5.寶寶頭部轉動的時候有點僵硬。

6.四肢或者其他身體區域出現痙攣、抽動,不能控制自我。

7.神志不清,有反常的行為,就好像能感知不存在事物。

8.一直在流口水,而且出現吞咽困難。

9.皮膚變為灰白色或者暗藍色,或有紫色斑點出現在皮膚表面。

10.脈搏跳動很弱但是又快又急。(1周歲以內的孩子的正常脈動是160跳/分鐘,1歲以後的兒童120跳/每分)

11.在給寶寶把尿的時候,寶寶表現出瞭明顯的不適感,如有刺辣辣的痛感。

12.腹瀉時排泄物中帶血。

嬰兒科學退燒法

· 物理降溫

1.酒精擦拭

準備一瓶醫用酒精,加入相同量的溫水,將酒精的溫度維持在27度以上,37度以下,避免因為酒精溫度低,刺激寶寶肌肉,導致溫度回升。用幹凈的軟毛巾蘸上酒精,按照由上往下的方向從孩子的脖子處輕輕地拍擦。在血管比較多或者有大動脈的身體部位用擦久一點,最好擦到皮膚稍稍發紅。此外,要格外註意的是,擦酒精時要避開孩子胸前、腳掌、腹部,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2.泡熱水腳

在發燒的時候泡熱水腳有助於降溫。水溫保持在40度左右,比平時溫度稍高一點,孩子能適應的水溫為最佳。傢長在這個時候可以握住孩子的兩隻腳,輕柔捏搓,有利於血管的擴張,可以加速降溫。

3.溫水洗澡

若孩子精神狀況比較好,可以幫孩子用熱水洗個澡,將水調到在27-37度左右,幫助散熱降溫。水溫一定要適當,因為水溫過高將會擴張身體裡的血管,機體耗氧量便會增大,不利於病情的好轉。

4.使用冰袋

平時傢長不妨在傢中準備一些化學冰袋,在使用前先進行冷凍,使用時用柔軟的毛巾包裹,然後在孩子的頭頂、額頭、胳肢窩處等進行冷敷。但是一定要註意溫度不要太低,處於冰水混合物的狀態就可以瞭,防止出現凍傷。另外,如果傢中沒有冰袋也可以把一次性醫用矽膠手套當做冰袋來用:把水裝進手套裡,再將手套的開口打好結,放入冰箱中,待裡面的水凍成固體狀時就可以取出來使用瞭。

5.使用冰枕

準備一個冰袋(在醫院可以購買),用水將冰塊的棱角融化,然後與水一起裝入冰袋中。冰袋不要裝滿,留出三分之一的空間,然後擠出空氣,封好口,冰枕就做好瞭。在使用的時候,要註意包裹上毛巾。

· 退燒藥

倘若小朋友的體溫在38.5度以上或者出現過驚厥現象,就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進行退燒。

1.用藥類型

傢長一定不能盲目給孩子吃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燒藥,可以聽從醫生囑咐選用對乙酰氨基酚或者佈洛芬中的滴劑藥物。

2.劑量

(1)藥量使用要合理

不滿周歲的幼兒最好是用滴劑類型的,這種類型的藥劑的濃度較為合理,刺激也相對要小。半歲到11個月大的孩子(體重為11到16斤左右),用量為1滴管;1歲到23個月大的孩子(體重在16.2到24斤左右),用量為1.5滴管;超過24個月大的寶寶一般應該用口服液。

(2)交替使用退燒藥

假如孩子高燒,可以按照醫囑輪流喂服兩種藥物,以此來降低藥物副作用。

3.註意事項

(1)註意栓劑的劑量。如果孩子十分抗拒吃藥,傢長可以使用栓劑。傢長在使用栓劑的時候,一定要註意使用的量,不可出現使用次數過密,否則小朋友的體溫數會突然下來,會出現過度退燒或者拉肚子的情況。

(2)慎用用阿司匹林。因為在一些疾病中,如果使用該藥,容易導致腦部出現水腫、肝臟的代謝出現障礙等風險,務必要聽從醫生建議,不可盲目使用。

(3)慎用打退燒針。不要急著帶著孩子去打退燒針,並且一定要註意不要在無依據的情況下將幾種藥混用,劑量也不能隨便,嚴格根據醫囑來用藥。

發熱怎麼分型

【熱型及臨床意義】發熱患者在不同時間測得的體溫數值分別記錄在體溫單上,將各體溫數值點連接起來成 體溫曲線,該曲線的不同形態(形狀)稱為熱型(fever-type)。不同的病因所致發熱的熱型也常不同。臨床上常見的熱型有以下幾種。

1.稽留熱(contimledfever)是指體溫恒定地維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達數天或數周,24h內體溫波動范圍不超過1℃。常見於大葉性肺炎、斑疹傷寒及傷寒高熱期(圖1-4-1)。

2.弛張熱(remittentfever)又稱敗血癥熱型。體溫常在39℃以上,波動幅度大,24h內波動范圍超過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見於敗血癥、風濕熱、重癥肺結核及化膿性炎癥等(圖1-4-2)

3.間歇熱(intermittentfever)體溫驟升達高峰後持續數小時,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無熱期(間歇期)可持續1天至數天,如此高熱期與無熱期反復交替出現。常見於瘧疾、急性。腎盂腎炎等(圖1-4-3)。

4.波狀熱(undulant fever)體溫逐漸上升達39℃或以上,數天後又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續數天後又逐漸升高,如此反復多次。常見於佈氏桿菌病(圖1-4-4)。

5.回歸熱(recurrentfever’)體溫急劇上升至39°C或以上,持續數天後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若幹天後規律性交替一次。可見於回歸熱、霍奇金(Hodgkin)病等(圖1-4-5)。

6.不規則熱(irregularfever)發熱的體溫曲線無一定規律,可見於結核病、風濕熱、支氣管肺炎、滲出性胸膜炎等(圖1-4-6)。

不同的發熱性疾病各具有相應的熱型,根據熱型的不同有助於發熱病因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但必須註意:

①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及時控制瞭感染,或因解熱藥或糖皮質激素的應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熱型變得不典型或呈不規則熱型;

②熱型也與個體反應的強弱有關,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時可僅有低熱或無發熱,而不具備肺炎的典型熱型。

積食發燒的癥狀

有孩子的傢長會發現有時候孩子發燒瞭到醫院檢查也沒什麼病,可能是積食引起的。積食是中醫的一個病證,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積食一證多發生於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幹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有的還會引起發燒癥狀,下面介紹一下孩子積食之後出現發燒的處理辦法,希望對大傢有所幫助。

發燒處理方法

1、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2、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發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4、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5、藥物退燒一般選擇退熱貼、退熱栓劑,也可以選用口服溶液劑型或者顆粒劑型,1歲之前的嬰兒,最好用滴劑,因為滴劑藥物濃度小、刺激性小。

積食處理方法

1、首先要揉臍摩腹幫助孩子加快消化,讓孩子平躺在床上,傢長以中指指腹或掌根揉按肚臍部位;也可以四指指腹放在孩子的腹部,動作輕柔地做圓周運動,以促進腸蠕動,幫助孩子消化。

2、還要讓孩子節食,必須禁止孩子吃肉食或者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火腿腸,熟肉制品,也不要吃水果之類的食物,還要避免孩子吃油炸食物。

3、飲食方面隻要是流質飲食為主,應盡量以細、軟、爛的形式給寶寶吃。

4、給孩子服用助消化藥物,比如健胃消食片,小兒消食顆粒,肥兒丸等。

5、吃完飯後,帶著寶寶溫和地散步半小時到一小時。堅持讓孩子做戶外活動;天氣冷的話,可選擇太陽好,風輕的時候,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飲食療法:可以給孩子吃一些白糖炒山楂,也可以給孩子熬些粥,比如山藥米粥、白蘿卜粥。或者吃一些油炸山楂糕。

註意事項

發燒不超過38.5度不要吃退燒藥,可以使用物理退燒。

發熱原因有哪些

發熱是由於發熱激活物作用於機體,進而導致內生致熱原(EP)的產生並入腦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更進而導致發熱中樞介質的釋放繼而引起調定點的改變,最終引起發熱。常見的發熱激活物有來自體外的外致熱原: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瘧原蟲等;來自體內的:抗原抗體復合物、類固醇等。內生致熱原(EP)來自體內的產EP細胞,其種類主要有:白細胞介素-1(IL-1)、腫瘤壞死因子(TNF)、幹擾素(IFN)、白細胞介素-6(IL-6)等。EP作用於位於POAH的體溫調節中樞,致使正、負調節介質的產生。後者可引起調定點的改變並最終導致發熱的產生。

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癥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發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診斷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有近10%的FUO病例始終不能明確病因。發熱本身可由多類疾病,如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無法明確歸類。過去這類患者通常由內科醫師診治,在大多數分科較細的醫院則主要由呼吸內科醫師接診。目前很多醫院開設瞭感染科,並把FUO歸於感染科診治,這種專科化管理是一種進步,可以提高診治水平。FUO有準確的定義,其包含3個要點:①發熱時間持續≥3周;②體溫多次>38.3℃;③經≥1周完整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後仍不能確診。可見,雖然FUO本身是癥狀診斷,不是疾病診斷,但診斷要求卻十分嚴格。

寶寶積食發燒怎麼辦

1、 物理降溫

積食引起發燒,立即食用退燒藥會讓機體抵禦病菌的能力下降。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可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可用溫水擦拭寶寶的額頭、手腳心、後背前胸,幫助降溫,能洗個溫水澡也不錯。還可以給寶寶穿著寬松涼快的衣服,幫助散熱。多喝水,補充因發熱帶走的水分,並促進新陳代謝,帶走些內熱。

2、 吃些流食

在寶寶積食期間,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可適當喂些湯、粥、牛奶等流食,稍微吃些清淡的蔬菜。水果可以吃香蕉、蘋果,促進排便。

3、 幫助按摩

寶寶大便不通會引起腹脹腹痛,傢長可以肚臍為中心,以掌心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在感覺到較硬的部位(可能是停滯的大便)時,要稍加用力向下推,促進便意。還可以手指蘸取嬰兒油輕輕按摩寶寶肛周,刺激排便。

4、合理用藥

積食發燒,重點要化積。可用給寶寶吃點小兒七星茶、化積口服液、王氏保赤丸等中成藥,幫助排便,便通則燒退,不然如果僅僅退熱的話,幾個小時後體溫還會升上來。在化積的同時密切關註寶寶癥狀和體溫,38.5攝氏度以下、無明顯異常者可不用吃退燒藥,多喝水、物理降溫即可。體溫38.5以上,可用小兒柴桂退熱顆粒、退熱貼、泰諾林等兒童專用藥物。若39度以上可用美林緊急退熱,但不可過量。

5、 適當運動

適當的讓寶寶多活動,靠他自己的胃腸活動來消化食物,幫助化積。運動還能增加汗腺分泌,通過流汗也能帶走一部分內熱,幫助降溫。

寶寶積食發燒怎麼辦:食療方法很有效

1、秘制山楂膏

方法: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癥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作用:清肺、消食。尤其是對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非常有效。

2、山藥小米粥

方法:取幹山藥片100克,小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小米淘洗幹凈,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

作用:調理脾胃,滋陰養液。可用於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3、順氣蘿卜粥

方法:白蘿卜1個,大米50克,糖適量。白蘿卜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同煮(不吃蘿卜者可撈出蘿卜後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

作用:開胸順氣,健胃。對小兒消化不良,腹脹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