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癥狀,雖說傢長不用過度擔心,但也別因此掉以輕心,因為發燒很可能是在告訴你,寶寶身體出瞭狀況,故須采取措施,及早治療,細心護理。那麼寶寶發燒的發燒的降溫方法有哪些?寶寶發燒後該如何護理呢?一起來聽聽快速問百科醫生的介紹!

寶寶發燒的發燒的降溫方法

(1)傳統物理降溫法

將患兒置放於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流通處。用冷溫毛巾或冷水袋,敷頭額、雙腋及腹股溝等部位,或用佈包裹的冰袋枕於頭部或放置於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於四肢、軀幹兩側及背部擦浴。擦浴時如患兒出現皮膚蒼白或全身皮膚發涼應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鹽水(30~32℃)灌腸,對疑為中毒型菌莉者更為適宜,既可降溫,又便於取糞便標本送檢;

(2)藥物降溫法

對未成熟兒,小嬰兒與體弱兒一般不用解熱劑降溫;0~23個月齡的孩子可服用幼兒百服嚀(退熱口服)滴劑,2~12歲孩子可服用兒童百服嚀(退熱)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時服一次。這種退熱藥的優點是口服後吸收較快,30分鐘生效,沒有傳統解熱鎮痛藥對胃腸道的刺激,減少對白細胞、血小板功能的影響。

(3)針灸降溫法

3.對癥治療

(1)高熱時,水分丟失增多,食欲減退,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2)對於出現煩躁不安、反復驚厥或一般降溫措施效果不明顯者,可酌情選用氯丙嗪與異丙嗪。

4.針對病因治療方法

對於由感染引起的高熱,應根據病情選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對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時清除。因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熱,也需根據不同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一般建議傢長們還是采取第一種辦法,這個辦法是比較適合大多數人的病情的,因為藥物治療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當傢長不知道該藥物的具體藥效時,胡亂吃藥反而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一旦發現孩子的病情較重,一定要及時的送去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千萬不能耽誤病情,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寶寶發燒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腦炎、腦膜炎

6個月至3歲是該病好發年齡。最典型也最危險的癥狀就是容易高燒至39℃以上。而且伴隨精神倦怠、眼神呆滯、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現象出現。盡快就醫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檢查方法是抽脊髓(由專業人士進行,是安全的醫療行為,傢長不必擔心)。腦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給予降腦壓以及抗病毒的藥物。腦膜炎住院的患者則需要以抗生素來治療,約需要2-3周才能痊愈。因為會有侵害性的合並癥,如聽力、視力變差;智能不足;神經功能障礙(腦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危險性排第一。

二、敗血癥

它是一種細菌侵蝕到血液中的疾病。通常是近親聯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的結果。有敗血癥的患者會有1/3幾率合並腦膜炎,所以危險性排第二。

三、川崎病

1歲-1歲半的寶寶是該病的危險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詳。癥狀頗多,例如持續多日高燒39℃-40℃以上、眼紅、口唇有草莓舌、嘴唇幹裂、手腳四肢腫、頸部淋巴腫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會紅腫等。一定要住院治療,醫師會先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檢查冠狀動脈有無擴大),然後給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療,通常需要10-14天才有可能痊愈。痊愈後,四肢和肛門口周圍會有脫皮的現象產生。

四、腸胃炎合並脫水

分為細菌(沙門氏桿菌)感染和病毒(輪狀病毒)感染兩種。癥狀有嘔吐、拉肚子、尿頻、食欲下降、精神不佳、發燒38.5℃以上(會合並脫水)。此病一定要就醫住院,需給予註射添加電解質的點滴,其排泄物也需要特別隔離。狀況輕微的3天可以痊愈,但通常7-14天才好。

五、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癥狀不一,發燒、食欲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醫師會給予“癥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但若照顧不當,並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就會有39℃以上高燒的危險。

寶寶發燒的食療食譜

發燒食療

有些爸爸媽媽以為,寶寶發燒必會消耗大量體力,便迫不及待地為寶寶提供大量營養及高熱量食物。其實,發高燒的寶寶,必須以出汗的形式去蒸發熱能以至消耗足量水分。因此,發燒期間的寶寶,最需要補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發燒期間,寶寶消化系統功能障礙,胃腸道的蠕動因而減慢,寶寶通常食欲下降,若強迫寶寶進食,反而引致嘔吐及腹瀉等。

伴有咳嗽、多痰的寶寶,由於不會咯痰,往往咽到胃裡,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因此,爸爸媽媽要特別註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不宜吃海鮮或過咸、太甜、過油膩的菜肴,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癥狀。但是,寶寶發燒期間也不應該盲目忌口,以防寶寶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寶寶發燒期間,適合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

1歲以內發燒寶寶食譜:

西瓜汁:新鮮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頻服。如發燒時不伴有其他癥狀,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類的冷飲,幫助降溫、利尿。

代乳粉:主要為植物蛋白,營養與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及需要稀釋飲用。

綠豆湯:將綠豆加水煮爛,再加適量的糖或鹽便可。綠豆有清熱解毒及祛暑的療效,而且水分充足、營養豐富。

1歲以上發燒寶寶食譜: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為主,不但營養豐富,熱量適中,最適合病弱的幼兒食用。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湯的制法非常簡單,隻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去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寶寶發燒後該如何護理呢

1、多喝水:多喝水不僅可以補充體內水分的丟失,還能促進寶寶身體散熱、降溫。

2、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寶寶發燒時,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便於消化及吸收,以半流質為宜,如營養粥和雞蛋面湯之類的飲食;多食蔬菜及水果,尤其要吃些含維生素C的新鮮果蔬。

3、堅持母乳喂養,寶寶能吃多少就喂多少。添加的輔食應選擇易於寶寶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比如:藕粉、大米稀粥、小米粥、雞蛋羹等。可以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喂給寶寶。每餐之間還可添加一些西瓜汁、綠豆湯水等給寶寶喝。

4、寶寶退燒後,可根據寶寶食欲好轉的情況,安排寶寶的飲食逐漸從流食轉向半流食和軟食。但這時寶寶的消化機能尚未完全恢復,爸媽不能馬上就給寶寶安排不太容易消化的固體食物。應該給寶寶做一些清淡可口的面片湯、雞湯掛面、肉末菜粥、素餡的小餛飩、小包子等。

5、等寶寶完全恢復後,為瞭彌補寶寶生病期間所虧損的營養需要量,恢復體力,可以每天以少吃多餐方式,給寶寶加一次餐,每餐之間間隔不宜太短,一般以3 小時以上為宜,這時寶寶腸胃功能仍較弱,雖可以開始和平時一樣進食各種食品,但一定不能過量,以免加重寶寶消化系統的負擔。

寶寶老發燒應該做哪些檢查

感染該做的檢查

感染是小兒長期發熱最常見的原因。對疑似感染的發熱,一定要註意尋找病原體。血培養是小兒長期高熱的一項基本檢查,對小兒感染性發熱的診斷、致病菌的判定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血培養最好在患兒惡寒、高熱時采血,這樣可以提高血培養的陽性率。

如果一次血培養陰性,不能否認敗血癥或菌血癥的可能性。對呼吸道感染要做咽分泌物培養和痰培養;對懷疑泌尿系感染要做中段尿培養;對這些細菌培養都應該反復多次進行,這樣才能準確地反映感染情況。

結締組織病該做的檢查

結締組織病的臨床特點是器官受累廣泛,臨床癥狀多樣,在發病初期一般都有發熱,而其他典型的癥狀出現較晚,化驗檢查一般應先查簡單項目,如周圍血象、血沉、C-反應蛋白、抗鏈球菌溶血素“O”等。待其他臨床特征出現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查。

腫瘤該做的檢查

小兒長期發熱應做的檢查項目包括小兒腫瘤是否發熱取決於腫瘤的性質、部位、范圍和浸潤情況。對懷疑腫瘤所致的發熱,應該先檢查血常規,一般惡性腫瘤常見貧血,白血病時末稍血中可發現幼稚細胞。

腫瘤患者血沉常增快,白蛋白多減少。對懷疑白血病、何傑金氏病、淋巴肉瘤的患兒,要及時做骨髓穿刺檢查。此外不同種類的X線檢查、超聲檢查等對診斷均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