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是足癬的俗稱,導致腳氣的元兇就是真菌,通常說的腳氣是足部真菌感染,不及時控制會波及其他部位。一旦發病,會感到腳部皮膚奇癢無比,同時腳趾間出現紅斑、脫屑等,有的患者會無意識地去抓撓,導致出現水皰、脫皮、皸裂等。腳氣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其腳氣發作與多種因素有關。其次,患者不夠重視腳氣治療也是導致該病普發的原因之一。很多人認為它是“小病”,不去治療而導致長期不愈。另外,免疫功能低下或伴有其他疾病,如老年體弱患者、糖尿病患者等也是腳氣病的高發人群。

治療腳氣的最佳方法

腳氣就一定要深入殺滅真菌,從根源上接觸腳上長水泡很癢這個問題。幾個關於腳氣治療,用什麼藥好的方法,供大傢參考:

1.紅花 50克 艾葉 500 克 (這些藥店都有的 很容易買到)分成12份 熬成開水 (別加冷水)等稍微涼下 泡20-30分鐘 每泡兩次腳 麻煩的話就晚上睡覺前泡一次吧 記得泡完以後要用毛巾把腳擦幹凈。因為太有體會瞭,所以如果你治好瞭 不用感謝我, 而是把這方法告訴更多人。

2.最方便快捷的辦法就是用脫皮足膜去腳氣,將腳上真菌徹底根除,這樣從根源將腳氣治愈。脫皮足膜要選用無水楊酸的,水楊酸對身體肌膚傷害很大,如不註意反而得不償失。目前國內使用人數眾多的是薇栢足膜和百草閣足膜,溫和不刺激,去腳氣效果不錯。

3.腳氣長水泡的話,先把水泡裡面的水給放瞭是可以的,這樣好得也快,但是在擠之前,必須用碘氟(雙氧水也可以)消毒後,手洗後在弄。水皰破後,在用2-3%的碘町(雙氧水也可以)擦拭一邊,在上藥。

偏方治腳氣

1、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2、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3、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4、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5、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6、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幹後,用藥幹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7、風油精。先將患腳洗凈,揩幹,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處,有顯著療效。

9、四斤白醋四兩新花椒煮開後放溫泡腳五十分鐘,堅持十天可根除,但腳有外傷慎用,醋隻煮開一次,醋用後密封好以免蒸發。

10、白蘿卜煎液

白蘿卜半個,切成薄片,放在鍋內,然後加適量水,用旺火熬3分鐘,再用文火熬5分鐘,隨後倒入盆中,待降溫適度後,反復洗腳,連洗數次,連用3~5天。

11、堿面治腳氣

夏天腳出汗多,容易患腳氣。晚上臨睡覺前,用堿面一湯匙(即蒸饅頭用的堿面),溫水溶化後,將腳浸入堿水中,泡洗30分鐘左右,輕者兩三次,重者四五次即好。

12、花椒鹽水

花椒10克,鹽20克,加入水中稍煮,待溫度不致燙腳瞭,即可泡洗,每晚泡洗20分鐘,連續泡洗一周即可痊愈。用過的花椒鹽水,第二天經加溫,可連續使用。已潰瘍感染者慎用。

13、黃豆水

黃豆150克,水約1公斤,用小火約煮20分鐘,待水溫能洗腳時用來泡腳,可多泡會兒。治腳氣病效果極佳,腳不脫皮,而且皮膚滋潤。一般連洗三四天即可見效。

14、啤酒可治腳氣

方法是把瓶裝啤酒倒入盆中,不加水,雙腳清洗後放入啤酒中浸泡20分鐘再沖凈。每周泡1~2次。

15、韭菜治腳氣

鮮韭萊250克,洗凈,切成碎末放在盆內,沖入開水。等冷卻到能下腳時,泡腳半小時,水量應沒過腳面,可同時用腳揉搓。一個星期後再洗一次,效果較好。

16、三七能治腳癬

摘瞭一把三七,包括葉、莖、花,用涼水洗凈後,搗爛成糊狀,稍放點鹽,塗敷患處,每次約20分鐘,一天3次,連續3天,雙腳就不癢瞭。

這些偏方可以起到止癢的效果,但是,如果你想徹底的治療好腳氣,還是建議大傢要醫院治療,早檢查、早治療效果好,另外,一定要註意做好足部清潔工作,每天清洗雙腳。

腳氣吃什麼好

忌吃鹽和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忌吃甜食,同時在煮粥或燒菜時,忌堿,因為堿易造成維生素B1的大量破壞。

腳氣病又叫維生素B1缺乏癥,這與群眾所說的腳濕氣(又稱腳癬)完全是兩碼事。若人體內維生素B1(又名抗腳氣病維生素,還可以叫硫胺素)不足,就會引起腳氣病。

腳氣病可分為幹性腳氣病和濕性腳氣病。幹性腳氣病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可表現為對稱性神經炎,肢端感覺減退或異常,肌肉酸疼或壓痛,尤以腓腸肌為甚,嚴重者肌肉萎縮、下肢浮腫。如果影響到胃腸神經,則可引起胃腸蠕動減弱、便秘、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等。濕性腳氣病以心血管系統癥狀為主,可表現為活動後心悸、氣促現象,嚴重者心臟擴大,出現心臟雜音,甚至可造成心力衰竭。

腳氣病患者首先宜多吃各種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以補充多量的硫胺素,成人每日一般約需1.5毫克,包括各種粗糧、谷類、花生、黃豆、糙米等。適宜吃高蛋白質食品,每日每千克體重1.5克,可選用各種動物性食品,如蛋類、乳類、魚類以及豆制品等。

適宜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未被精磨的小麥粉、大豆粉、小米、玉米、大米等。

2、肉蛋奶類的選擇:瘦豬肉、豬肝、雞肝、蛋類等。

3、蔬菜的選擇:蘿卜、茄子、白菜、冬瓜等。

4、水果的選擇:蘋果、梨、葡萄等。

5、其他:葵花籽、花生、腰果、杏仁等。

飲食禁忌

生魚、生貝類、檳榔、咖啡、茶、醃制食品等。

一日參考膳食

早餐:大米、小米、玉米、海螺、胡蘿卜等,如雜米粥、胡蘿卜拌螺丁;

午餐:大米、豆腐、芝麻、紫菜等,如芝麻素魚條、紫菜湯;

晚餐:花生、大米、鯽魚、腰果、百合等,如落花生粥、腰果炒百合、鯽魚湯。

腳氣是怎麼傳染的

1、傳染源

個人

如果患上瞭皮膚癬、灰指甲等沒有及時的治療,手上不小心沾上瞭真菌等,在接觸瞭腳部以後,很容易使得腳部受到感染,從而使得腳氣發生。

如果沒有經常的洗腳,保持腳部的清潔,使得細菌、真菌等在腳部滋生,而且穿的鞋子透氣性差,腳部環境潮濕,細菌繁殖厲害,最終會引發腳氣。

患者使用瞭腳氣患者的拖鞋、鞋子、襪子等物品,就很容易傳染上腳氣,被傳染腳氣是腳氣經常發生的原因之一。

寵物

可能有不少的人都喜歡在自己的傢裡養寵物,而寵物的毛發裡有很多皮膚分泌的物質,能夠滋養細菌等,經常的與寵物親密接觸,就很容易患上腳氣,寵物可以是腳氣的傳染源。

2、腳氣的傳播途徑

腳氣的傳播途徑有直接傳播和間接傳播兩種方式。

直接傳播

長期密切接觸是腳氣的主要方式,特別是接觸未經治療的癬患者。皮膚癬菌主要侵犯皮膚角質層,由於搔抓或輕微外傷而導致感染。並且會因搔抓而使感染播散到足部以外的其他部位,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的癬病。

間接接觸傳播

由於穿著和使用手足癬患者的鞋襪或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或在浴室中使用公共毛巾、拖鞋等而接觸癬病患者脫落於其上的帶有皮膚癬菌的表皮而感染的都屬於間接傳染。雖然,間接傳染較直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低,但因為皮膚癬的生命力極強,繁殖又快,這種傳染方式亦不容忽視。由此可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於預防感染有重要意義。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對真菌普遍易感。感染真菌之後,不能產生長期有效的免疫力,不能預防以後的真菌再感染。但是機體接觸瞭真菌之後,會不會引起癬病取決於自身的抵抗力。

經常可以看到一個有癬病患者的傢庭中,傢庭成員與患者接觸密切程度相似的情況下,有些傢庭成員會發病,而另一些傢庭成員則能不受真菌的感染。這是由於傢庭成員的身體素質不同,對真菌的抵抗力不同之故。

腳氣應該如何護理

一、護理

【註意事項】

1、要堅持用藥,足癬是一種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藥才能殺死它。

2、不要亂用藥。腳氣用藥最關鍵的是應分類型進行連貫正規的治療。有人用膚輕松等皮質類固醉藥膏來治療足癬,結果越治越擴展。有人將阿司匹林片壓碎撒在糜爛的足趾問,結果形成一個潰瘍,長期疼痛不愈。有很多人在皮膚形成紅癢斑塊時外用皮炎平軟膏是一個誤區,皮炎平軟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這正好是真菌的營養劑,所以在肯定是癬的情況下搽皮炎平,隻會越搽越厲害。

3、用藥要根據病變的具體情況。破潰處不能用酊劑,皮膚變厚,裂口該用軟膏。破爛出水時應該到醫院,由醫生按照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治療。

4、足癬繼發感染時,局部出現急性炎癥。就不能按一般足癬治療,應該先處理繼發感染。如有紅腫,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溫敷可消炎消腫,必要時還要全身投用抗生素,並按照醫生囑咐適當休息。

腳氣為何反復發作

在通常情況下,腳氣的癥狀消除後,真菌仍然會存活在皮膚鱗屑或鞋襪中,當遇到潮濕溫暖的環境,真菌又會大量繁殖,導致腳氣復發。還有一部分人不註意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就算腳氣已被治愈,一旦長時間穿不透氣的鞋襪,使用他人的腳盆、拖鞋、毛巾,或在公共浴室、

遊泳池和地毯上赤腳行走等,也很容易再次感染而導致腳氣復發。因此,反復發作成為腳氣的一大特色。

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腳氣是小毛病,不影響日常生活,沒有什麼大不瞭,治不治都無所謂。其實這種想法完全錯誤,腳氣既影響日常生活,又影響個人形象,而且容易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還容易傳染給傢人,嚴重時還可導致繼發性感染。所以,患瞭腳氣一定要認真治療。穿“涼拖”要防腳受傷

怎樣治療才徹底

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癥狀較輕的腳氣可以外用抗真菌藥如蘭美抒、美克或派瑞松軟膏等。但如果是慢性腳氣,皮膚肥厚角化,用一般外用藥達不到徹底治愈的目的。為瞭徹底根治腳氣,可以內服蘭美抒或斯皮仁諾(伊曲康唑),但這兩種藥物在使用前一定要把握好適應癥和禁忌癥,故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此外,腳氣有不同的類型,在治療上也不盡相同。但往往有不少不負責任的醫生,在治療腳氣時,不分青紅皂白,不分腳氣類型,隨便拿上一些腳氣藥水就給病人用,結果卻適得其反,使病人病情加重,愈治愈壞。有時甚至會引發新的並發癥,如皮膚過敏、接觸性皮炎,或誘發癬菌疹等,使病情不可收拾。因此要根據腳氣的不同類型,分析病情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