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經期來臨時,飲食要尤為註意。因為經期期間的飲食是會影響到女性的身體狀況,例如會出現痛經的問題。因此女性在月經期間必須註意飲食。當女性越來越註重自己的健康時候,她們會懂得如何選擇健康的飲食,尤其是在月經期間。那麼女性月經期間要註意什麼,來月經不能吃什麼呢?

來月經不能吃什麼

1吃酸辣食物: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楊梅、草莓、楊桃、櫻桃、酸棗、芒果、杏子、李子、檸檬等酸澀食物,不利於經血的排出和暢行,尤其是痛經患者更應忌食。而辣椒、胡椒、大蒜、蔥、薑、韭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對有些人則會導致盆腔充血、炎癥,或造成子宮過度收縮,使原有痛經者更為加重。

2濃茶:濃茶除瞭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外,還有防治疾病的作用。但婦女月經期間特殊的生理因素決定瞭忌飲濃茶。因為濃茶中咖啡堿含量較高,刺激神經和心血管,使人興奮,基礎代謝加快,容易產生痛經、經期延長和經血過多。同時,濃茶中的鞣酸在腸道中與食物中的鐵強合,發生沉淀,使鐵的吸收受到阻礙,引起缺鐵性貧血。

3酒:酒有通經活血的作用,經期飲酒還易導致經血過多、經期延長,不利健康。經期應該盡量避免飲酒,最好對酒說:不吧。

4油炸食品:油炸食品也是經欺女性的一大禁忌。因為受體內分泌的黃體酮影響,經期女性皮脂分泌增多,皮膚油膩,同時毛細管擴張,皮膚變得敏感。此時進食油炸食品,會增加肌膚負擔,容易出現粉剌、痤瘡、毛囊炎,還有黑眼圈。另外,由於經期脂肪和水的代謝減慢,此時吃油炸食品,脂肪還容易在體內囤積。

5冷飲食:月經期進食冷飲或生拌涼菜等食物,容易使人體產生內寒;而寒氣凝滯可導致血行不暢,造成經血過少,甚至痛經。即使在酷暑盛夏季節,月經期也不能吃冰淇凌及其它冷飲。飲食應以溫熱為宜,利於血運暢通。冰品、冬瓜、茄子、絲瓜、黃瓜、冬瓜、蟹、田螺、海帶、竹筍、橘子、梨子、柚子、西瓜等等,及酸澀的食物,如酸梅、未成熟味酸之水果,應該避免在經期內食用,以免造成血液不流暢的狀況。

6多吃食鹽:經前多吃咸食則不利經期健康。要是經前大量咸食,使體內貯存的鹽分和水分過多,在月經來潮前夕,就會發生頭痛、局部腫脹以及心緒不安、激動易怒等癥狀,給經期帶來煩惱。若能在月經來潮前10天開始吃低鹽的清淡飲食,減少鹽分和水分的攝入量,便可使上述不適現象減輕或消失。

月經周期分幾個階段

一個月經周期是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經來潮的前一天止,一般來說是28-30天,月經周期正常的范圍是25-35天。正常的經血是暗紅色,裡面混有子宮內膜碎片和粘液,少數可見小凝血塊。月經期一般是3-5天,正常范圍是2-7天,每次月經總的出血量在50毫升左右。

月經周期又以排卵日為分隔,分為排卵前的濾泡期,與排卵後的黃體期。濾泡期長短不一定,但黃體期固定約為14天上下兩天。

第一階段 (卵泡期)

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延伸至排卵前(LH)高峰前一天,這段時間大概是12-22天,因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有差異,下面以平均28天的周期為例:

月經大約持續3-5天左右,到第7天的時候,腦下垂體會分泌荷爾蒙刺激卵子的發育,當卵子發育成熟後,腦下垂體開始分泌雌激素 (estrogen),刺激一組3~30個卵泡的生長,這些卵泡是在前一周期最後幾天為瞭加速生長而補充的,當FSH水平降低時,補充卵泡中的一個被選作排卵,它成熟隨即派出,而其餘的進入衰萎,第一階段也就結束瞭。

第二階段則(黃體期)

每個人的時間大致都相同,也就是排卵日到下一次的月經來潮時,通常在排卵後的兩周也就是14天左右就是月經來潮日。

月經周期的安全期

從避孕方面考慮,可以將女性的每個月經周期分為月經期、排卵期和安全期。排卵期避孕就是在排卵期內停止性生活的一種避孕方法。從理論上按照一個月來解釋:首先是月經期,就是月經來潮時間,一般在一周左右,註意左右這兩個字,經期時間長短同樣因人而異,不是非得一周。經期結束後進入正常的不出血時期,大約一周後,排卵期到來,排卵是正常育齡女性每個月都有的生理現象,是為懷孕、生殖做準備的。排卵期是一個月經周期中最容易懷孕的日子,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最危險的日子。排卵其實隻是一個瞬間,但這個卵細胞在體內的活動比較慢,所以在它死亡、被吸收前,可能會在女性體存活大約2天,所以排卵的這幾天都是可能懷孕的。如果卵細胞沒有受精,它就會死亡,被人體吸收掉。這之後再過大約2周,下一次月經又來潮,正好4周,也就是一個月經周期。由於黃體期(也就是排卵日到下一次的月經來潮時間)通常是14天左右,如果月經周期正常,就可以算出安全期的時間。

月經是否正常的4個標準

1月經周期

一般女子的月經周期是28~30天,但是也有人40天來一次月經。但隻要有規律性,均屬於正常情況。另外,月經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所以提前或錯後3~5天,也是正常現象。

如果這次月經周期是20天,下次是40天,而且經常出現這樣情況,有的甚至月經來1~2天,過10多天又來1~2天,失去瞭周期性,這屬於月經不調。少女初潮時,由於卵巢剛發育,功能還不完善,所以會出現功能紊亂和不規律,這不是病理現象。

2月經期(也稱行經期)

女子的月經期大約是2~5天。一般行經的規律是第一天經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後逐漸減少,直到經血幹凈為止。這是因為第一天子宮內膜脫落剛剛開始,第二三天子宮內膜脫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瞭,子宮受到刺激,加強收縮,把大量經血排出的緣故。有的人經血幹凈瞭以後,過一兩天又來瞭一點,俗稱“經血回頭”,這也不是病,而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有的女子經期長達10~20天,月經淋漓不盡;有的經期極短,隻是“一晃”即過。這兩種現象都是不正常的。

3經血量

女子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換3~5次衛生巾或紙,就算是正常。如果經血量過多,換一次衛生巾或紙很快就又濕透,甚至經血順腿往下淌,這就不正常瞭。經血過多,可能是精神過度緊張、環境改變、營養不良以及代謝紊亂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經血長期過多會引起貧血,應查明原因,進行治療。當然,如果因為子宮、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經量過少,這種情況也不正常,也應及時就醫。

青春期的少女以月經量過多較為常見。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發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月經一部分屬於無排卵性的。沒有排卵就沒有黃體,沒有黃體就缺少孕酮。因此,子宮內膜隻能處於增殖期而不能達到完善的分泌期,以致子宮內膜脫落不完全而影響子宮的收縮,造成經血過多。此種情況如不引起註意,久而久之,可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頭暈等貧血癥狀,也應就醫治療。

4經血顏色

正常的血是暗紅色的,血中混有脫落的子宮內膜小碎片、宮頸粘液、陰道上皮細胞,無血塊。如果經血稀薄如水,僅有點粉紅色或發黑發紫,則是不正常的。如果經血完全是凝血塊,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應及早就醫,保證身體健康。

與月經同步的月經疹

有的女性每逢月經來潮時,在面部、軀幹和四肢出現皮疹、風團,常被認為是一般的皮膚過敏,然而服用抗過敏藥物並不見效。這種與月經“同步”的疹子,醫學上稱之為“月經診”。

“月經疹”亦稱自身免疫性孕酮皮疹,與月經來潮密切相關。究其發生機理,有學者指出:月經來潮之前,體內雌激素水平較低,孕酮及其代謝產物可引起一種自身免疫性反應。行經期間,血液中血小板數量會減少,循環血液中可出現纖維溶解現象故易於發生紅斑、紫癜等皮疹有現,當有液體滲出血管外時就可導致全身風團。亦有人認為是由於月經期間血管運動機能障礙而引起 。

皮疹與月經“同步”--起始於月經來潮前,通常持續到月經結束而逐漸自行消失。可連續幾個月發作或呈間歇性發作。皮疹的類型臨床上常見有以下幾種。

痛經疹:發生於痛經的女性,月經來潮時發病。皮疹可為風團、紅斑、水泡或皮炎樣,常有對稱分佈,發於面部、軀幹或四肢。也有的患者在面部呈酒渣鼻樣紅斑。

紫癜。發生於小腿和軀幹下垂部位,可呈點狀或環狀,對稱分佈。有的伴有發熱,月經量減少,有復發性,血液檢查可見血小板減少。有人觀察到月經結束前會出現閼點,或月經結束後發生閼斑的病例。亦有的“月經疹”患者在排卵後不久,皮膚會出現周期性出血。

口腔潰瘍:見於部分“月經疹”患者,通常在月經來潮前數天發生,口腔潰瘍呈散於分佈,愈合後不留疤痕,有的女性在外陰部也有,多為周期性發作,妊娠時緩解,分娩之後又會復發。

月經紊亂癥狀看月經量

月經紊亂癥狀:

月經過多:

概念:指月經量多,過期不止。

癥狀:常見經色淡紅、經質清稀,小腹空墜,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心悸怔忡,氣短懶言,舌淡紅,苔薄白,脈軟弱無力。

病因:多由氣虛導致。

治療方法: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可用老母雞1隻,黃芪10g,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黃芪、艾葉(佈包)清蒸或煮湯,分2~3次食用。冬季每逢月經期,連服2~3劑。

月經過少:

概念:指月經量少,1~2日即凈,或點滴即止。

癥狀:經色淡紅,面色無華,皮膚幹糙,頭暈目眩,心悸不寐,小腹空痛,手足不溫,舌淡,脈虛細。

病因:多屬血虛型。

治療方法:宜補氣養血以養沖任,可用雞血藤9~15g(幹品),大棗10枚,瘦豬肉200g,燉服。冬季在每次月經前,連服5天,每天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