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一種讓所有女性聞之色變的惡性腫瘤,發病年齡下至二十出頭,上至七八十歲,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上升勢態。我國大多數乳腺癌患者集中在45~55這個年齡段。轉移瞭的乳腺癌怎麼辦?乳腺癌為什麼需要化療?下面為大傢帶來介紹。

轉移瞭的乳腺癌怎麼辦

關於乳腺癌能否治愈的問題,可以明確地說:大部分原發性乳腺癌,通過標準手術治療,以及采取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藥物等手段後,在5年內沒有復發和轉移,則可以稱之為治愈。近些年關於乳腺癌的新聞很多,“知名歌手罹患乳腺癌,最終病逝”,“好萊塢影星切除乳腺組織預防乳腺癌”等消息不斷地挑動著大傢的敏感神經,很多人產生瞭“恐乳癌”的情緒,甚至人人自危,其實這大可不必。隻要平時定期體檢,做好預防工作,早發現,早治療,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

對於做過乳腺癌治療的患者,最擔心的就是復發。針對新長出來的腫瘤,患者首先要找到專業的醫生診斷,不要瞎猜瞎想,給患者造成心理壓力;確定是乳腺癌復發後,還需要確定復發的狀態——是隻有原來長腫瘤的乳腺部位復發瞭,還是另一側的乳腺裡也長瞭腫瘤,或者淋巴結甚至肝、肺等臟器裡出現瞭轉移等;確定復發的狀態後,需要對復發的腫瘤取活檢,確定診斷、判斷分型,最後由醫生根據這些檢查結果制定下一步的診療計劃。

那麼乳腺癌復發後還能再次手術治療嗎?這個要分情況。如果僅是在乳腺內或局部軟組織的復發,全身其他部位都沒發現癌癥病灶,如具備完全切除的可能時首選手術;如果臟器有轉移或者再發,可能不會首選手術治療。復發或轉移患者往往需要全身藥物治療,是化療還是內分泌治療、抑或靶向治療,這需醫生綜合判斷。重點解釋一下化療,復發後的化療與首次術後化療的目的是不同的。首次手術後的化療稱為“輔助化療”,其目的是為瞭徹底治愈乳腺癌;復發以後的化療稱為“解救化療”,目前來說,解救化療還不能達到治愈乳腺癌的目的,但是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關於復發後的治療效果,醫生需要瞭解腫瘤的分型是不是發生瞭變化、與第一次治療間隔的時間(間隔時間長,可能腫瘤的惡性程度低)、以及首次治療時腫瘤對治療的敏感程度等問題,每個患者的病情不同,療效也不盡相同。

乳腺癌為什麼需要化療

因為化療可以預防癌癥的復發和轉移,特別是淋巴結有轉移的、分級差的、惡性度偏高的乳腺癌患者,容易復發和轉移,所以需要做化療。但很多患者擔心,化療對免疫力有影響,而且化療的副作用讓人難以忍受,對化療的恐懼遠遠超過對手術的恐懼,這是不對的。目前有非常明確的證據表明(50年的乳腺癌術後隨訪研究),做化療的患者比不做化療的患者生存時間明顯延長瞭。雖然短暫的化療期間,患者的生活質量確實會受到影響,化療的不良反應會導致患者惡心、嘔吐、脫發等等,但從長遠看,做化療防止瞭可能出現的復發和轉移,獲益遠大於這些不良反應,這種付出是值得的。

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作為乳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化療,在某種程度上不亞於手術的作用,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全身性的治療手段。但是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需要術後化療呢?答案是否定的,並不是每個乳腺癌患者都需要化療,隻有具備化療指征(比如有淋巴結轉移、惡性程度高、分化差等情況,具體患者需要具體分析)的病人需要做:第一,必須要有可靠的病理檢查結果,免疫組化檢查結果是完整的,根據這個結果判斷患者是不是要做化療;第二,需要檢查患者的肝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等,某些特殊的化療可能還需要對患者的心臟功能做進一步的評估,需要做超聲心動檢查等等。符合這些條件的患者,才可以進行化療。

確定患者能做化療後,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個性化地制定化療方案(化療方案因人而異,不會完全一致)。化療方案不同,治療的周期也會不同:比如常用的表阿黴素聯合環磷酰胺的方案一般是4個療程,間隔一般是3周;如果表阿黴素聯合環磷酰胺、紫杉醇方案,一般有8個療程,但療程間的時間間隔可能會不同——普通化療一般間隔3周,密集化療一般間隔2周,這樣一來,都是8個療程,密集化療的時間就會明顯縮短。選擇常規化療或密集化療是個專業性問題,應由醫生根據病情和患者身體情況綜合決定。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方法

常常有患者拿著術後病理報告來問ER, PR是什麼,跟乳腺癌有什麼關系?其實,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乳腺癌的激素受體檢測和內分泌治療。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起源於Beatson在1896年首次報道,2例絕經前晚期乳腺癌病例,行雙側卵巢切除後,腫瘤的發展得到緩解控制,其中一例在手術後8個月腫瘤全部消退。自此,人們開始瞭對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不斷探索。

乳腺是一個與內分泌激素有密切關聯的器官,雌激素與乳腺癌的發病有直接關系;研究表明,雌,孕激素與乳腺上皮細胞上的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結合並使之活化,可導致正常乳腺上皮細胞增生,而增生細胞比靜止期細胞對致癌物質更為敏感,提示它們是腫瘤促進劑,能刺激乳腺癌細胞在體內生長增殖,因此能降低或阻斷雌、孕激素對乳腺癌細胞作用的藥物對乳腺癌均有治療作用。50%以上的乳腺癌是激素依賴性腫瘤,這就是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機理,也是乳腺癌治療不同於其他癌癥的地方,除瞭手術,放化療之外還多瞭一項治療手段。

內分泌治療的優點在於:1、對正常細胞影響小,相比化療副作用要小得多,隻要病例選擇得當,療效不比化療差,2、起效需要2-8周,但一旦有效,維持時間比較長,3、治療費用較低,而且因為毒副作用較輕,較少,不需要升白,止吐等治療。因此,無論是作為乳腺癌術後預防復發轉移的輔助治療,還是復發轉移後的解救治療,它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乳腺癌的術後輔助內分泌治療能降低復發轉移和死亡風險,對於雌激素或孕激素受體陽性的患者,不論其年齡,月經狀況,腫瘤大小,淋巴結是否轉移,均應接受輔助內分泌治療。現在常用的藥物有:他莫昔芬(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制劑(來曲唑,阿拉曲唑,依西美坦),前者適用於各個期別的絕經前後乳腺癌,後者主要用於絕經後乳腺癌,在絕經後的患者中療效優於三苯氧胺。目前推薦的最佳給藥時間是連用5年,對於在服用三苯氧胺過程中,經醫生判斷絕經的患者也可以換成芳香化酶抑制劑。對於絕經前的高危婦女也可以選擇手術或藥物性卵巢去勢(戈舍瑞林,亮丙瑞林)。

晚期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根據復發轉移的情況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化療序貫,主要是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時間。雙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內分泌治療的有效率為60%~70%,而受體陰性者有效率低於10%。同樣需要根據月經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可用藥物除瞭上述藥物外,還有孕激素。內分泌藥物之間交叉耐藥較少,一種藥物失敗後,還可試用另一種藥物。

內分泌治療在乳腺癌治療中的作用已經得到瞭普遍肯定和研究的充分證實,是乳腺癌患者與腫瘤作戰的一個有力武器,現在國際上仍有很多關於內分泌治療的研究正在進行中,這些研究的結果將進一步指導患者的治療,為更加個體化的治療提供有力的證據。

乳腺癌更青睞哪種人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已躍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其病死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死亡第6位,嚴重影響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

西醫學從生物學角度出發,認為乳腺癌與雌激素水平過高、肥胖、遺傳、初潮早、未哺乳等方面有關。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道德的轉變,發現心理-社會-應激可通過神經、內分泌使免疫系統受損,從而導致惡性腫瘤的生長並影響其病程和轉歸。

近年來的多項研究認為乳腺癌的產生與生理-社會因素有很大關系,其中情志因素不容忽視。綜上所述本研究將乳腺癌的病因大致分為內因(情志)、外因(環境)、飲食起居三大方面。

吸煙:吸煙不僅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而且加劇乳腺癌的復發與患者死亡,患者預後不良。徹底戒煙不僅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風險與發病率,而且可以改善患者預後,提高生存質量。

飲食:飲食為後天之本。研究證實:長期的高熱量、高蛋白質、高脂肪食物及飲酒,會持續增加乳腺導管上皮對雌激素的敏感性,誘發乳腺癌。許多研究資料揭示,以油炸或高脂肪飲食為主的女性患乳腺癌概率,較低脂肪飲食者明顯升高。

睡眠:近期的研究結果,女性連續3年長期上夜班,會比正常上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高出40%,如果連續3年以上長期上夜班,患病的概率會高出60%,夜間睡眠不足,會導致褪黑素的減少和雌激素分泌的增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資深的已經連續上夜班超過10年的筆者,會比正常上班的讀者您患病的概率會高出60%,您聽到筆者心碎的聲音瞭嗎?

情緒:國內外的多項研究發現,心理因素與乳腺瘤的發病關系密切,尤其是負性情緒與乳腺癌的關系更讓人關註。大量文獻報道,負性情緒能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使腎上腺皮質酮分泌增加,最終破壞人體免疫功能,增加癌癥的發病率,並促進腫瘤的進展。長期的不良精神狀態、人際關系失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會影響機體神經、免疫和內分泌功能,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誘發細胞癌變。

其中,抑鬱和焦慮都能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患病風險。女性所表現出的精神病態、輕躁狂和癔癥的人格特征是乳腺癌的影響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和乳腺癌發生存在相關性,其中夫妻離異、丈夫去世等事件影響較大。

沒有發現工作壓力高、較長工作時間與乳腺癌發生風險的關系,而發現高節奏工作的女性比適當節奏工作的女性乳腺癌發生風險高,但是這項研究無法排除工作壓力如傢庭壓力等對乳腺癌發生的影響。

乳腺癌是可以預防的嗎

預防乳腺癌不外乎做到三點:盡可能避免高危因素、定期篩查和及時處理癌前病變。

一、需避免的高危因素

1、乳腺良性病變:包括非典型增生、硬化性腺病、乳頭狀瘤等良性病變,被認為與乳腺癌的發病率增高有關。所以這些疾病一經發現,應該盡早處理。而一些常見的乳腺疾病如輕度增生、單純纖維腺瘤、乳腺導管擴張、乳腺囊腫、乳腺炎等,並不會轉化為乳腺癌,無需手術治療。

2、生育與哺乳:初潮年齡較早、絕經年齡較晚、首次懷孕年齡較晚均可增加乳腺癌的風險,而生育次數的增加,可以降低乳腺癌發生的危險度。另外,哺乳時間的延長,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危險性。其機理可能與排卵周期的抑制使雌激素水平下降,泌乳素水平升高有關。從這個角度看,孩子確實是是上天賜給媽媽的禮物。

3、吸煙與飲酒:多項研究提示這兩個不良嗜好會增加乳腺癌發生的風險。但也有不同觀點,認為煙酒嗜好是否為危險因素,取決於基因多態性與激素受體亞型。不過不管怎樣,還是戒瞭吧,除非你對自己的基因、受體之類的十分瞭解。

4、直系親屬的乳腺癌病史:血緣越近、影響越顯著。遺憾的是,這一點自己無從選擇,如果有相關傢族史,隻能加強隨訪、盡力避免其他危險因素。

5、其他:電離輻射、環境毒素等,也已被證明與乳腺癌的發病脫不瞭關系,尤其在有乳腺癌傢族史的患者,更容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

二、定期篩查

早期發現、早期處理,是防治乳腺癌的根本。包括自查、常規體檢等。搜狐健康將在本周發佈一個專門關於篩查頻率、篩查內容的文章,在這裡就不再詳述瞭。

三、及時處理癌前病變

對非典型增生等癌前病變,應盡早處理,不要將希望寄托在某些散結化瘀的藥物上,而延誤治療時機。

綜上所述,在危險降臨之前的防范措施,常是在我們自己可控范圍的;而一旦乳腺癌已經長驅直入,即使是與其鬥爭多年的乳腺外科醫生,有時也不能保證將其擊退。防患於未然,才是乳腺癌防治唯一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