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們在大便的時候出現瞭肛門有血的狀況,那麼一定是小腸出現瞭炎癥。小腸出現炎癥後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病變,所以我們必須十分重視肛門有血的狀況,一旦出現肛門有血,就應當立即去醫院拍片檢查。那大便時肛門有血又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傢介紹一下便血的原因。

大便有血是怎麼回事

01

大便帶血很有可能會是痔瘡,是一種典型的肛腸疾病,如果接連幾天大便都帶血,而且肛門有燒灼感,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不是痔瘡,同時直腸腫瘤,直腸息肉也有便血癥狀,所以要認真對待,不要以為是小病就久拖不治,最後成大病。

02

如果不是痔瘡,可能就是火氣太大引起的肛門出血,最近是不是吃的太辛辣,太幹燥,不愛喝水,所以在飲食上要清淡些,多吃生菜,及香蕉,蘋果等水果,多喝水,保證身體所需水份。

03

大便出血要註意預防感染,保證肛門清潔,大便後最好用溫水清洗,特別是女性肛門和陰道距離比較近,更要註意衛生,防止得婦科病。

大便帶血不一定是痔瘡

1、肛裂

特點是排便時有撕裂或刀割樣疼痛,排便後疼痛常持續幾十分鐘或幾小時不等。可以是滴血也可以是擦手紙時帶血,此病以女同志多見。

2、肛乳頭肥大

肛乳頭肥大是肛門乳頭慢性炎癥刺激增生而成。肛乳頭位於齒線上,質硬形小,呈乳白色。由於幹硬糞塊通過肛管時常受損傷,擦傷後細菌侵入,發炎水腫,反復感染,有纖維組織增生,乳頭增大成肥大乳頭,排便時可脫出肛門外,由於肛門括約肌收縮,使肥大的肛乳頭嵌頓於肛門外而疼痛。

3、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多見於兒童,息肉可單發或多發,便時易出血,直腸低位息肉可隨排便脫出肛門外,呈紫紅色,質硬,表面光滑,有的粘膜糜爛、出血。多發息肉可有大小不一,附著於直腸粘膜壁上,這不難與內痔相鑒別。

4、直腸癌

直腸癌早期可便血,便次增多,裡急後重感等,常誤診為內痔,以後出現粘液血便,大便變細等癥狀,但直腸指診可發現質硬腫塊,高低不平,呈菜花樣,指套有血跡,通過活檢可以定性。90%以上直腸癌位於指診可觸及的范圍內,隻要重視直腸指診也不難與內痔鑒別。

5、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兒童多為直腸粘膜脫垂,成人多為直腸全層脫垂,輕度者僅有少許直腸粘膜脫出肛門外,常有粘液溢出,沒有靜脈曲張,脫出物表面光滑,一般不出血,當粘膜損傷,可發生潰瘍和出血。指診可觸及兩層折疊粘膜,不同於內痔脫出。

6、胃及腸道出血

胃腸道出血胃、十二指腸、空腸出血,因血液在胃液和腸液的作用下多為黑色或柏油樣便;回腸、結腸出血多為紫紅色,呈果醬樣,血混在糞便中;直腸出血是鮮紅色,在糞便表面,隨糞便排出;內痔出血常呈滴血、射血或便後手紙上帶血,血與糞便不混合。

大便出血吃什麼好

便血患者多註意飲食和營養:腹瀉期要註意補充營養,又要適當減少飲食中的纖維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渣飲食,以減輕高纖維素成份可能給結腸粘膜帶來的機械性損傷。

便血患者少纖維、低脂肪食物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對腸道不利,故應限制。多油及脂肪類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又可使腹瀉加重,所以油炸、烹調、油煎及肥肉類和食用油應控制用量。

便血患者註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在日常飲食中應選用一些易消化的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魚、蛋、豆制品及富含維生素的新鮮嫩葉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減少纖維的攝入,因為慢性腸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應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飲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營養,改善癥狀。慢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應食粥類、精米面類、魚蝦、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腸道得以休息。

治療便血有哪些食物嗎?日常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粗糧如:標準粉、糙米、綠豆、薯類、玉米、燕麥片等;新鮮瓜果和蔬菜,尤其是西瓜、香蕉、梨、蘋果、苦瓜、黃瓜、白菜、芹菜、絲瓜、黃花菜等。

大便有血是不是大腸癌

大腸癌的癥狀在早期時,很多患者都是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僅感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隨著癌腫發展,癥狀逐漸出現,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腹痛、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伴或不伴貧血、發熱和消瘦等全身癥狀。腫瘤因轉移、浸潤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變。大腸癌因其發部位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及體征。

一、左半結腸癌

左半結腸腸腔較右半結腸腸腔窄,左半結腸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腸梗阻。腸阻塞導致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便血、腹瀉、腹痛、腹部痙攣、腹脹等。帶有新鮮出血的大便表明腫瘤位於左半結腸末端或直腸。病期的確診常早於右半結腸癌。

二、 右半結腸癌

右半結腸的主要臨床癥狀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貧血、疲勞、腹痛。右半結腸癌導致缺鐵性貧血,表現疲勞、乏力、氣短等癥狀。右半結腸因腸腔寬大,腫瘤生長至一定體積才會出現腹部癥狀,這也是腫瘤確診時,分期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直腸癌

直腸癌的主要臨床癥狀為便血、排便習慣的改變及梗阻。癌腫部位較低、糞塊較硬者,易受糞塊摩擦引起出血,多為鮮紅或暗紅色,不與成形糞便混和或附於糞柱表面,誤診為“痔”出血。病灶刺激和腫塊潰瘍的繼發性感染,不斷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誤診為“腸炎”或“菌痢”。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早期表現為糞柱變形、變細,晚期表現為不全性梗阻。

四、腫瘤浸潤及轉移癥

大腸癌最常見的浸潤形式是局部侵犯,腫瘤侵及周圍組織或器官,造成相應的臨床癥狀。肛門失禁、下腹及腰骶部持續疼痛是直腸癌侵及骶神經叢所致。腫瘤細胞種植轉移到腹盆腔,形成相應的癥狀和體征,直腸指檢可在膀胱直腸窩或子宮直腸窩內捫及塊物,腫瘤在腹盆腔內廣泛種植轉移,形成腹腔積液。大腸癌的遠處轉移主要有兩種方式:淋巴轉移和血行轉移。腫瘤細胞通過淋巴管轉移至淋巴結,也可通過血行轉移至肝臟、肺部、骨等部位。

這些就是一些大腸癌的癥狀,如果您出現瞭便血這個癥狀,請您不要大意,立馬去醫院就醫,因為那個很有可能是大腸癌的癥狀,所以請您千萬不要大意,不要延誤病情,立馬去醫院就醫。最後小編祝您早日康復。享受健康生活。

大便帶血的檢查有哪些

一、病史

急性細菌性痢疾常有不潔飲食史或與痢疾患者接觸史,結腸癌、直腸癌、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均有較長時間的藏液便及膿血便史,常常有腹痛,有時可觸及腹塊。結腸息肉患者常常有傢族史。內痔便血常在排便前後出血,血呈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出鮮血。肛裂患者常在排便時及排便後便血,伴有排便時難以忍受的肛門部疼痛。腸傷寒患者均有發熱,便血出現在第二周末及第三周初。腸套疊、腸扭轉,腸系膜動脈栓塞發病急,伴有嚴重的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出現休克。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癲、血友病等血液系統疾病便血的同時常有全身出血傾向。

二、體格檢查

1、肛管疾病:脫出肛外的內痔及混合痔,在肛門外可見圓形突起的暗紅色的小腫物,直腸鏡檢查可見內痔呈圓形暗紅色痔塊。肛裂可見肛管下緣呈線狀裂縫,繼發感染可形成小潰瘍。肛瘦隨時可見在肛門附近,會陰部或骰尾部有瘦外口,擠壓周圍可見有少許膿液從瘦口流出。

2、直腸及結腸疾病:慢性非特異性直腸。結腸炎查體可發現下腹及左下腹壓痛,左下腹可觸及腸壁增厚的腸管。腸結核、克羅恩病腹痛常位於右下腹或臍周,壓痛明顯。由於腸粘連,腸壁與腸系膜增厚,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腹部可觸及腫塊。結腸、直腸癌可觸及局限性腫塊,呈結節性硬條狀,如癌侵犯周圍組織則腫塊固定。結腸、直腸的鼓室、息肉查體可無陽性發現,但若繼發感染可有局部壓痛同時可合並下消化道大出血。

3、小腸病變:急性出血壞死性小腸炎,常呈突然發作性腹痛、腹瀉、便血和毒血癥。腹痛常位於左上腹或左中腹,也可位於臍部或全腹,常伴有惡心、嘔吐,糞便呈暗紅色或鮮紅色糊狀血便,具有特殊腥臭味。中等度鼓腸,有時可見到蠕動波。腹部壓痛明顯,當出現腹膜炎時可有腹肌緊張與反跳痛,當出現中毒性腸麻痹時,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腸傷寒出血常在病程的第二周末第三周初,血便特點是暗紅色稀赤豆湯樣,查體發現傷寒面容與相對緩脈。小腸腫瘤引起出血者較少,小腸惡性淋巴瘤、平滑肌瘤等瘤體增大,可引起部分或完全性腸梗阻。惡性腫瘤除梗阻外可伴有腹脹。腹痛、食欲缺乏、體重減輕、腹塊及血便。小腸血管瘤最主要癥狀為腸道出血或腸梗阻,可表現為急性大出血,但最多者為長期小量失血所致的貧血。

4、下消化道血管病變:腸套疊時除腹痛外腹部可出現腫塊,小腸套疊腫塊多發生在臍周,移動性較大,回盲部套疊腫塊常位於右下腹,呈香蕉形,表面光滑,疼痛發作時包塊變硬,間歇期腫塊變軟。腸系膜動脈栓塞常常發生在心臟病並發心房纖顫的基礎上,患者出現突然腹痛,酷似急腹癥,晚期出現腸壞死,臨床表現休克及血便。

5、全身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熱患者起病急,有發熱、頭痛與腰背痛,查體可見面部潮紅,血壓偏低或出現休克,腎功能損害較重。重者除便血外常常伴有咯血、尿血及皮膚部膜出血。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患者便血的同時往往有其他器官的出血現象。骨髓檢查有異常發現或凝血系統有異常。結締組織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等檢查可發現心。肺、腎等多臟器損害,當胃腸出現並發癥時可有便血。

三、實驗室檢查

1、糞便檢查: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及阿米巴腸病,便常規檢查均可呈膿血便,但潰瘍性結腸炎糞便反復培養無致病菌生長,而細菌性痢疾可培養出致病菌。阿米巴腸病患者,新鮮糞便反復鏡檢可找到溶組織阿米巴滋養體或包囊。

2、血液檢查:傷寒患者血培養可找到致病菌,白血病患者周圍血檢查可發現幼稚細胞,骨髓檢查可確診。血小板減少癥周圍血及骨髓檢查均可發現血小板異常減少。

四、器械檢查

1、X線鋇餐及鋇灌腸檢查X線鋇餐,特別是氣鋇雙重造影能提高X線診斷率。必要時結合小腸造影及鋇灌腸檢查對小腸的息肉、慈室、腸結核。克羅恩病,結腸的腫瘤及潰瘍性結腸炎等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2、內鏡檢查:纖維結腸鏡檢查可發現直腸、乙狀結腸及整個結腸的病變,尤其是電子結腸鏡的廣泛應用對大腸病變有瞭更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價值。操作過程中可以錄像,病變部位可以刷片、活檢、電切、止血等進行診斷和治療。近年來小腸鏡已開始應用於臨床,對不明原因的小腸出血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但因操作難度大,仍未廣泛推廣使用。

3、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經以上檢查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仍不明確者,可進行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一般出血速度在每分鐘0.5mL以上時,動脈造影可以顯示出血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