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是以強迫癥狀為主的神經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共存,兩者強烈沖突使患者感到焦慮和痛苦、憂慮。主要強迫觀念、強迫意向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臨床表現,其危害是大傢有目共睹的。那麼強迫癥是怎麼得的?得瞭強迫癥怎麼辦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得瞭強迫癥怎麼辦

不要把強迫癥“病”:強迫癥不是器品質性疾病,目前心理學所采用的是醫學的疾病診斷模式,喜歡把心理問題命名為這個病,那個癥的,這樣會使很多的朋友一看到自己有所謂的相似癥狀就給自己貼上強迫癥的標簽,覺得自己得瞭這個病,然後拼命的找一些“證據”來印證。一旦認為自己有“病”那就要治療,不然會更加嚴重的。

與普通人一樣去做你能做的事:正常人帶著這些負面情緒可以去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強迫癥患者也依然可以做到。當你像一個正常人一樣去生活的時候你就 是一個正常人,那些困擾你的負面情緒會自然慢慢淡化!

不要把自己的原因總是歸結到重要他人身上:大凡強迫癥患者獨立性比較差,傾向於把自己的問題歸結於環境或者重要他人,期望通過大環境或者重要他人的改變來帶動自己的改變,這是不行的。

解決問題不是陷入不良情:陷入心理困擾的人總是希望自己能夠盡快好轉,特別是走進心理咨詢室的咨客,他們的求助欲望和動機很強。有些人在心理咨詢師協助下能夠很快從心理困擾裡面走出來,但是也有一些人卻需要費很大的精力和時間。二者的顯著區別在於前者在心理咨詢師的協助下積極關註自己,對自己的好轉能及時給予自我肯定;而後者一般忽視自己癥狀的減輕,或者在肯定自己好轉的同時,註意力更多的去關註自己不好的一面,而陷入一種不良情緒之中。

轉移註意力作自己喜歡做的事:人的註意力是有限的,如果關註於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去,這樣自然就沒有精力再關註於自己的癥狀,強迫癥也就慢慢地好瞭。

註意事項

強迫癥沒有那麼嚴重的時候,註意自我調理,若是情節嚴重,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影響自己正常的生活

強迫癥是怎麼得的

一、心理社會因素: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強迫癥是強迫性人格的進一步發展。行為學傢則認為,強迫癥的產生是由於刺激——反應出現過多重復導致焦慮,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失調,從而導致異常習慣的形成,病理性認識和反射的建立,使沖動、思維和行動拘泥於固定的行為學習模式,這就是強迫癥的原因。

二、強迫癥的原因-遺傳:傢系調查發現,患者的父母中有約5%~7%的人患有強迫癥,遠遠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於人格特征主要受遺傳的影響,而人格特征又在強迫癥的發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強迫癥與遺傳有關。在臨床上也觀察到,約2/3的強迫癥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強迫性人格。

三、強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優柔寡斷,嚴肅古板,辦事井井有條,力求一絲不茍,註重細節,酷愛清潔。

四、生化:有人認為強迫癥患者5-ht能神經系統活動減弱導致強迫癥產生,用增多5-ht生化遞質的藥物可治療強迫癥,這也是強迫癥的原因。

得瞭強迫癥會產生哪些危害

強迫癥會導致的後果有:強迫癥源於某些強烈的神經因素,強而不均衡型的人易患本病,其性格主觀、任性、急躁、好勝、自制能力差,少數患者具有神經薄弱性格,自幼膽小怕事、怕犯錯誤、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謹慎,反復思想,事後不斷嘀咕並多次檢查,總希望達到盡善盡美。

由此可見,強迫癥的後果是對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學習及人際關系等都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強迫癥癥狀通常表現為以下幾點,即強迫觀念、強迫意向等。

強迫觀念可表現為強迫疑慮、強迫回憶、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性對立思維。強迫疑慮指患者對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產生不必要的疑慮;強迫回憶是指患者對自己作過的事情或無關緊要的事情反復回憶;強迫性窮思竭慮是指患者對日常毫無意義的事情反復思考不能控制;強迫性對立思維是指當出現一種概念時,會不由自主地出現另一種對立的概念。

強迫意向是患者感到內心有某種強烈的沖動要作某件事情,雖然從不能將動機變成行動,但患者卻感到非常緊張和擔憂。

強迫行為是如強迫計數,即不由自主地計數;強迫洗手,即因怕臟、怕細菌而不斷反復地洗手;強迫儀式動作,即以一種特殊的動作程序儀式性地完成某些行為。

強迫癥的這些表現不僅對患者自己對周圍的傢人朋友都會造成一些影響。長此以往會導致其他心理疾病。這些都是強迫癥的不良後果。因此,一旦發現自己有強迫癥的傾向,應該立即自我制止,如果自己不能控制,最好馬上求助於醫生。

哪些人容易得強迫癥

強迫癥的易患人群之一:年輕的白領階層

隨著現代花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白領階層,每天要面對高度緊張的工作導致瞭具有強迫心理的人越來越多。過於追求完美、長期機械工作、壓力過大令都市白領強迫癥發病率不斷升高,18~30歲的白領人群最易患該病,年輕的白領階層發病率越來越高。由於這個年齡段的人欲望很高,凡事追求完美,這種狀態形成惡性循環,就可能造成強迫癥。尤其是白領所處的工作環境具有壓力大、競爭激烈、淘汰率高的特點,在這種環境下,內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的人很容易產生強迫心理,值得關註的是,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自加壓力的完美主義追求者或一意孤行的偏執狂,往往是在不經意中為自己設下瞭強迫癥的精神陷阱。

強迫癥的易患人群之二:傢教過嚴的學生

近年來,在各大心理門診前來就診的強迫癥患者中,青少年患者的比例逐漸上升,其中大多都是學業優良的學生,有些還是全年級、全縣、全地區的佼佼者。但由於學校、傢庭、社會和他們自身逐漸形成的對自己優秀程度的無止境期待,導致事與願違,這些曾經令傢長和學校無限驕傲的孩子得瞭強迫癥,有的甚至發展成終身的精神殘疾,最終喪失瞭學習能力。這些天資聰明又過分抑制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行為總是求全責備,其人格和認知的發展是畸形的。他們過於理性,過早地成人化,生活中隻以尋求別人的贊揚,以超過他人為唯一的快樂和目的。而其他青少年時期應有的課餘興趣、運動、幽默、嬉戲,甚至任性等非智力、非理性因素都沒有得到正常的發展,這就是強迫癥病發的直接誘因。

強迫癥的易患人群之三:性格有缺陷的人

在強迫癥患者發病前,患者大多有性格上的缺陷。他們過分拘謹,做事猶豫不決,缺乏果斷力及創新精神,往往過分註意細節,力求一絲不茍,追求十全十美。在處理事物時,往往有不安全感、不確實感、不完善感。當處境困難或遇到挫折時,就有可能誘發出強迫癥狀。

如何做好強迫癥的護理

1、強迫癥的護理要與病人建立溝通。瞭解病人的內心體驗、感受,瞭解病人的情緒反應類型,有助於及時、準確地掌握病人的情緒變化,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預防問題的發生。

2、註意溝通技巧,講究語言的使用。強迫癥的護理避免使用中傷性的語言和使用粗暴的行為去制止病人的強迫動作和行為。如強迫將病人保護起來而不做任何的解釋,或斥責病人:“煩死瞭”、“假幹凈”等。要防止傷害病人的自尊心,考慮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3、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是強迫癥的護理的重要方面。以支持心理治療為主要內容,堅定病人的治療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時,及時予以肯定,鼓勵病人,讓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對病的康復抱樂觀的態度而不是絕望。

4、對有強烈自殺企圖和行為的病人進行保護性約束時,要向病人講清保護的目的,也是強迫癥的護理要點。否則,病人會誤解為保護是對他的懲罰而加重與醫護的對立情緒而出現極端的行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