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將慢性腎病稱為“沉默的殺手”,之所以說它沉默,是因為慢性腎病起病隱匿,大多數腎病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癥狀。當腎臟功能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時,患者才會有所察覺,而這時再到腎內科就診,往往已經耽誤瞭最佳的治療時期。怎麼做?一起看。

老人定期檢查動脈硬化防成瘤

王大夫介紹說,動脈瘤可以引起血栓形成。血管的內膜本來應該是光滑的,像一根通暢的直水管,而動脈瘤的血管破壞瞭正常的血管結構,形成瞭動脈瘤血管內的渦流,從而形成動脈瘤內的血栓,血栓掉落以後可引起肢體缺血。另外,有的動脈瘤過大,可以壓迫腹腔或者盆腔的腸道,引起腸梗阻,也可壓迫伴隨的靜脈,引起靜脈回流障礙,甚至引發深靜脈血栓。“老人的病情很重,再不手術很可能就要破裂,如果大出血可能性命不保。”王大夫不無擔心地說。

切除工作完成後,大夫們又開始闖另一道難關。他們通過高超的血管外科吻合技術置入人工血管,並保留腸系膜下動脈及右側的髂內動脈,避免手術後腸缺血及盆腔缺血。

在診斷上,楊主任介紹,確診這種病很簡單,通過簡單的B超檢查,即可判斷血管有無擴張。隻要醫生和患者有這方面的意識,就能及時發現並及早診治。老年人,尤其是動脈硬化的老年人是動脈瘤的高發人群。因為動脈瘤很深,在體表很難發現,且多數沒有任何不適。王大夫提醒高危人群的老人應當定期做常規體檢。普通人群則要註意飲食,多吃清淡的食物,控制鹽的攝入,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防止動脈硬化。

在總結這次成功手術時,楊主任說臨床上也遇到類似的病情。但由於這種病發病突然,再加上大傢對這種病的後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錯失搶救的最佳時機。很多病人在動脈瘤破裂後才被送到醫院,很多時候還沒來得及搶救就因大出血而死亡。而如果搶救及時,輸血和手術可以挽救生命。動脈瘤中,腹主動脈瘤是比較常見的,也有胸主動脈瘤,都可引起死亡。

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

1、高血壓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也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其發病原因醫學界普遍認為是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下由於多種環境因素參與使正常血壓調節機制失常所致。高血壓既是獨立的心血管疾病,又會導致心、腦、腎三個重要的生命器官病變,從而產生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出血、腦梗塞、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等嚴重的並發癥,危害極大。

防治措施:老年人應特別註意合理膳食,控制熱能和體重,減少脂肪攝入,多吃蔬菜和水果;嚴格限制鈉鹽攝入,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宜控制在6克以下;每日攝入足量的鉀、鎂、鈣;戒煙酒或嚴格限制煙酒;根據年齡及身體狀況選擇慢跑、快步走、太極拳、氣功等不同運動方式,控制好血壓,減輕體重,增強體力,降低胰島素抵抗;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註意心理平衡及情緒的調整,減少精神壓力。

2、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老年病,通常是患者由於感冒、吸煙、機體過敏、氣候變化、大氣污染等原因,使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反復受到感染和刺激所致。臨床表現有發熱、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等癥狀,病情嚴重者咳嗽、喘鳴幾乎終年不停,並呼吸困難,繼續發展可並發肺氣腫,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在氣候變化大的季節應特別註意預防感冒,感冒後要及時就醫;平時應少吃或忌食生冷、過咸、辛辣、油膩及煙、酒等刺激性的東西,減少或避免對呼吸道的刺激;多吃止咳、平喘、祛痰、溫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栗子、百合、海帶、紫菜等增強免疫力;居住的室內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床單、被褥、衣物要勤於更換和清洗,減少過敏源;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利改善呼吸系統的機能,增強對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3、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病,主要是由於冠狀動脈血管病變而引起,病變的根源在於患者平常飲食不合理,體內脂質代謝紊亂,使得血脂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導致冠狀動脈血管的硬化、血栓、堵塞,其主要臨床表現有心肌缺血、缺氧而導致的心絞痛、心律失常,嚴重者可發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積壞死,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應慎食或節食油膩、炙燥、辛辣、生冷食物,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和食糖攝入,多吃能降脂的蔬菜,如芹菜、蘿卜、西紅柿、黃瓜、苦瓜、大蒜、香菇、海帶等;不吸煙、不酗酒;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生活要有規律,保持足夠的睡眠;保持情緒穩定,切忌急躁、激動或悶悶不樂;積極防治與冠心病關系密切的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

老人保健品須慎選

秋季天高氣爽,人體內的消耗開始減少。秋季以燥為特點,人體在夏日大量消耗的營養需要在秋季後得到補充。總之,秋天因其自身的特點,不得不讓我們特別註意與之相適應的一些養生保健問題。

專傢普遍表示,對正常人來說,隻要一日三餐膳食安排合理,攝入的營養基本能滿足日常需求,就不需要吃什麼保健品瞭。小編提醒,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一定要購買正規廠傢生產的有批號的保健品,要註意包裝上有無生產產地、廠商、小藍帽的批號等。

而老年人適量吃些保健品,可對機體起到調節作用。資料顯示,50歲後,30%的女性和20%的男性會陷入骨質疏松的困境。蔡美琴建議,老人不妨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充鈣片。 此外,對於有失眠、潮熱、情緒不穩等更年期癥狀的女性,可補充些植物雌激素,像大豆異黃酮就是不錯的選擇。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於康表示,老年人還應補充復合維生素,不但能改善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大有好處。

在選擇和食用保健品時,幾位專傢教給大傢以下幾招,幫你“擦亮眼睛”。 首先提醒,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一定要購買正規廠傢生產的有批號的保健品,要註意包裝上有無生產產地、廠商、小藍帽的批號等。 其次,理性對待保健品,千萬不要預期太高。小編認為,保健品不是藥物,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般要吃3—6個月才能有效。補充保健品前,最好咨詢醫生或營養師再食用。

再次,缺什麼補什麼。千萬不要覺得一種保健品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一定要看準自己的問題再出手。比如血糖高的就選擇降血糖的,血脂高的就選擇降血脂的。此外,吃保健品前,仔細研究說明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搞清楚這種保健品空腹吃好還是飯後吃好(比如鈣片不要空腹吃),不能和哪些藥物一起吃(比如保肝類保健食品與西藥距離3—4小時後再服),都非常有講究。 最後提醒,老年人購買東西時要頭腦冷靜,三思而後行。由於判斷能力比較弱,最好不要急於做決策。遇到別人極力鼓動時,最好以“自己做不瞭主”之類的理由推托。

同時,經常提醒老年人,不要迷信所謂的權威。如果要瞭解健康知識,最好參加由正規醫院組織的活動,對於保健品廠商組織的保健講座,應謹慎參加。

老人護腎要講究“三早”

早發現:如廁後多看一眼

雖然慢性腎病起病隱匿,但並不是說它無跡可尋。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腎臟內科副主任醫師趙怡蕊主任建議,老年人日常可以養成如廁後看一眼的習慣,觀察下尿液的顏色和性狀。

若尿中有泡沫,放置一個小時後觀察泡沫仍不消失,或勞累、感冒、上火後尿色加深,呈濃茶色、醬油色,應及時到腎病科進行尿液檢查。

此外,貧血、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腰痛等都可能是慢性腎病透露的信號。

“貧血是慢性腎臟病非常普遍的現象;食欲減退或惡心、嘔吐是慢性腎衰的早期消化道反應;慢性腎衰患者毒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在體內聚集,不斷刺激血管和皮膚,常常還會引起皮膚瘙癢。”

“腰椎間盤突出、婦科問題、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都會引起腰酸、腰痛,但應首先考慮慢性腎病,比如腎炎時,腫大的腎臟牽拉包裹它的被膜會導致腰酸、腰痛。”

早預防:血壓血糖控制好

高血壓和腎臟病可謂是兩個“難兄難弟”。腎臟病往往會引起高血壓,比如老年人多見的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癥;同時,高血壓反過來會導致心、腦、腎等多個靶器官損害,因此高血壓患者也是腎臟病的高危人群。

此外,血尿酸升高是腎臟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有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腎病,且病程越長危險越高,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病,往往更加難以控制。

因此,趙主任建議,這兩大人群要將血壓、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以減少腎臟損傷。無癥狀高危人群(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痛風、高脂血癥),最好每年至少做1次尿常規檢查。

早治療:三分吃藥七分養

俗話說,“治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慢性腎病也不例外。

如何做好這“七分”呢?首先就是要保證合理的飲食結構。“提倡優質低蛋白飲食,通常建議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6克。建議其中一半應為優質蛋白質,即富含氨基酸的動物蛋白質,尤其是蛋及奶。”

“鈉鹽攝入量限制在2~3g/d,同時禁食醃制食品;限制含磷較高的食物如汽水、酵母、內臟類、幹豆類、堅果類;血鉀高時,應少選用鉀離子含量高的疏菜水果,如紫菜、冬筍、菠菜、咖啡、濃茶、雞精等。”

此外,浮腫明顯的患者必須限制每天的液體攝入量。通常經口攝入的液體量大約等於全日排尿量加500ml為宜。

其次,要堅持鍛煉並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午時睡眠可養腎陽,子時睡眠可養腎陰,建議大傢保持”子午覺”的好習慣來護腎。

老人常做搓手動作可健腦

拳、掌交替左手握拳、右手伸掌。

指尖指向左手小魚際(左拳的小指側),再換右手握拳,左手伸掌,指尖指向右手小魚際(右拳的小指側)。如此左右互換交替,以15秒鐘內交替20次為成績優秀,15次為良好,15次以下為差。如果一開始成績不理想,可以長期多練習。

捶、搓交替取坐姿,左手伸掌放在左大腿上,並前後搓動。

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上下捶動。這樣一撮一動,熟練後再換手。即左手改為握拳。放在大腿上上下捶動,右手改為伸掌,在右大腿上前後搓動。如此準確交替,以每分鐘交替30次為成績優秀,20次為良,20次以下為差。

拇指、小指交替左手握拳,伸出大拇指,右手握拳,伸出小拇指,然後換手。

即左手將大拇指收回。並伸出小拇指,右手將小拇指收回,並伸出大拇指,如此交替。以1分鐘交替15次為優,10次為良,10次以下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