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患耳鳴、耳聾的幾率非常高,特別是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等慢性病癥時,多吃以下食物,有助延緩聽力下降。患有耳鳴、耳聾的老年患者中,約有33.3%體內缺鋅。還要註意什麼?接下來一起看看。

老年人養生保健小知識有哪些

1、健身強體八字經

“童心、龜柔、猴行、蟻性”若能堅持做到即可延年益壽。

童心:盡量使自己保持一顆童心,恢復到童年的心理狀態,拋開一切煩惱,做個“頑童”。這樣,心胸坦然瞭,免疫系統功能也加強瞭,自然就不易染病。

龜柔:註意學龜柔,與人和藹相處,不要一點小事就動怒,更不要出言傷人。若常與人爭、動肝火,容易患高血壓,這種性格的人,一旦患有高血壓與冠心病,極容易發生腦溢血與心肌梗塞。

猴行:人到中老年,活動少,軀體缺乏鍛煉,肌肉會慢慢萎縮,內臟功能也逐漸衰退。若學猴子那樣多活動,能使體內氣血暢流,不易發生腦血栓或心肌梗塞,同時軀體與內臟的功能得以維持正常,衰老的進程會延緩,自然就可益壽延年。

蟻性:人到中年,其性格往往變得比較孤僻,步入老年,更易患孤僻癥,不大願意與人往來。這樣,煩惱就容易纏身,從而衰老現象也就來得早些。如果像螞蟻那樣成群活動,平時多與人接觸,多與人談談心,相互交流,可以使自己過得輕松愉快。由於閑聊也有益健康,談話要用腦,可促使大腦運動加快,腦力活動加多,從而促使大腦思維,防止大腦的衰老。

2、血壓的形成與標準

血壓是指血液流動在血管內對動脈壁所產生的壓力。血壓的數值為Kpa(千帕)或mmHg(毫米汞柱)表示。1Kpa=7.5mmHg。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

正常成人血壓標準,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統一規定為:收縮壓90-140mmHg(12-18.7Kpa);

舒張壓60-90mmHg(8-12Kpa)。

3、如何確定高血壓

血壓有無增高,要通過血壓計測量才能確定,大多數高血壓病人早期並無什麼癥狀,隻有少數會有頭暈、頭痛、失眠、心慌、氣短、乏力、耳鳴等表現。但大多不被重視,以致最後發生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嚴重後果。中中老年人應主動定期檢測血壓。血壓大於或等於140/90mmHg,即為高血壓。但應在不同日期檢測三次均升高才能確診。

4、心腦血管病高發的原因

心腦血管病包括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病、中風等,是我國乃至世界人類健康面臨的主要疾病威脅。在我國的疾病死因構成占第一位,特別是腦血管病,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近年來發病逐漸增多,主要原因有:

(1)人類壽命延長,使動脈硬化性疾病發病率增加。

(2)傳染病,特別是烈性傳染病發病率得到控制。

(3)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

(4)社會競爭增強,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增大。

護耳食物幫老年人延緩聽力下降

一、富含鐵的食物 補充鐵元素,可有效預防與延緩老年人耳鳴、耳聾的發生。超過45歲的人群,就要註意補鐵。富含鐵的食物主要有紫菜、黑木耳、黑芝麻、黑豆、蝦皮、海蜇皮、黃花菜、香菜等。

二、富含鋅的食物 患有耳鳴、耳聾的老年患者中,約有33.3%體內缺鋅。一般而言,超過45歲人群,每天的鋅攝入量應為15毫克,這樣才可以保持體內鋅元素的平衡。富含鋅的食物主要有粗糧、堅果、動物肝臟、蛋類、牡蠣、海參等。

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C、維E具有提高人體歧化酶含量、增強氧氣利用、保護內耳、改善末梢血流量的作用。富含維C、維E的食物主要有各種綠色蔬菜及花生、核桃、柑桔等。

四、富含維D食物 很多患有耳鳴、耳聾的老年患者血中鈣含量均較低,所以應註意補充維D,以此促進鈣吸收。富含維D的食物有動物肝臟、銀耳、蛋類、蘑菇等。

此外,老年人還要註意補充一些能夠擴張血管、活血化瘀的食物,以此改善血液黏稠度,保證耳末梢微血管通暢。叮囑老年人戒掉不良嗜好,同時不可食用過甜、過咸的食物。

老人聽音樂有什麼好處

1、音樂可以幫助治療疾病

中國醫學數千年來都認為,音樂對於身心疾病患者有很大的助益。早在唐代之前中國已經發展出瞭宮、商、角、徵、羽五音調和心、肝、脾、肺、腎五臟的音樂治療理論,認為五音六律對養生、保健、醫治疾病很有作用。目前,美國以及加拿大、日本等國傢都已經將音樂療法應用在醫療上。這些國傢的音樂醫療師都是擁有專業執照,受過訓練的專門醫療人員。音樂治病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實踐。近年來,美國醫學權威再次認真研究並肯定音樂的治療價值。

2、緩解情緒壓力

專傢認為,音樂的確有紓解情緒、降低壓力及焦慮的療效,音樂的節奏、音調的高低的起伏都會感染人們的內心深處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情。有些老年人退休在傢後,由於無所事事產生瞭一種孤獨寂寞的感覺,或者是由於某些外在的壓力很容易產生一種焦慮感,聽音樂可以幫助老年人緩解情緒壓力,幫助老年人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3、幫助開胃

老年人腸胃功能逐年降低,胃口不好時許多老年人的共同癥狀,聽音樂可以幫助老年人改善腸胃消化功能,讓老年人胃口大開。美國有位神經性胃病患者,吃瞭不少藥,病情卻不見好轉,後來他請一位名醫診治,這位醫生叫他購買一張德國古典作曲傢巴赫的音樂唱片,並囑咐他每日三餐飯後都要聆聽一番。病人遵照醫囑,按時欣賞,不久病狀消退,胃口大開。

除瞭以上內容,下面小編繼續為您介紹老人聽音樂有什麼好處。

老年人吃藥有什麼禁忌和註意

1、吃阿司匹林不能喝酒、果汁。因為酒進入人體後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進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林妨礙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體內乙醛蓄積,不僅加重發熱和全身疼痛癥狀,還容易引起肝損傷。而果汁則會加劇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刺激,誘發胃出血。

2、忌濫用瀉藥。老年人常易患便秘,如為此而常服瀉藥,可使脂溶性維生素溶於其中而排出,造成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缺乏。老人便秘,最好調節生活飲食節奏,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必要時可選用甘油栓或開塞露通便。

3、忌長期用一種藥。一種藥物長期應用,不僅容易產生抗藥性,使藥效降低,而且會產生對藥物的依賴性甚至形成藥癮。

4、吃黃連素不要喝茶,因為茶水中含有約10%鞣質,鞣質在人體內分解成鞣酸,鞣酸會沉淀黃連素中的生物堿,大大降低其藥效。因此,服用黃連素前後兩小時內不能飲茶。

5、吃佈洛芬不要喝咖啡、可樂。佈洛芬(芬必得)對胃黏膜有較大刺激性,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及可樂中含有的古柯堿都會刺激胃酸分泌,會加劇佈洛芬對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誘發胃出血、胃穿孔。

6、忌亂用秘方、偏方、驗方。老年病多長期、慢性,易出現“亂投醫”現象。那些未經驗證的秘單方,無法科學地判定療效,憑運氣治病,常會延誤病情甚至釀成中毒,添病加害。

中醫怎麼幫助老人祛濕養脾

祛濕養脾常按3大養生穴位

立秋後,天地陽氣漸收、陰寒漸長、早晚溫差大。此時,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濕,濕熱交蒸,合而為濕熱邪氣。《黃帝內經》言“濕氣通於脾”。因脾喜燥惡濕,濕邪留滯,最易困脾。為適應自然界由“夏長”到“秋收”的陰陽變化,人體之氣血也隨之內收。血液中的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腸胃功能加強,人們食欲隨之旺盛,可以從食物中吸收更多營養滋養身體。

立秋過後終伏期間按摩豐隆、足三裡、脾俞等3大養生穴位,可讓脾胃變得強壯起來。其中,豐隆穴是化濕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裡能補中益氣、通經活絡。以上3大養生穴位每天按100次,也不失為一種祛濕養脾胃的好辦法。

除瞭按摩祛濕養脾外,還可食療

忌食生冷食物。剛入秋天氣還很熱,但陽氣已變少,消暑水果都不宜再食用。如寒性的西瓜,老人和兒童在入秋後食用,極易使腸胃受寒而拉肚子。

多吃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此外,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自古以來,猴頭菇就被推崇為“養胃山珍”,能滋養腸胃,使其獲得充分的能量在秋季運作而不至於受損。

選擇清淡的食物。肉食相比,葉類、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補功效更為突出。因此選擇一些清淡食物,適當多吃,遠遠勝過補藥的作用。如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濕的功效。中醫養生理論還提倡立秋後每天早晨喝粥。粥利於健脾,可助脾胃滋陰,平衡健旺的陽氣。

以淡補為主。立秋之時不宜進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熱食物,應“淡補”,指補而不膩,要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藥物。一方面可使體內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後遺癥;另一方面能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礎。除瞭鴨肉外,兔肉、甲魚、海參等涼性食物都非常適宜在立秋之後食用,以達到滋陰養肺、潤燥止幹、清心安神的效果。

另外,小編提醒人們,還可吃祛濕熱的藥物。如暑濕偏重,可用些祛濕熱的藥物。《本草綱目》稱:“世醫治暑病,以香薷飲為首藥。”可見,祛濕藥物最常用的莫過於香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