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老年之後,很多人更喜歡運動瞭,要提醒的是,因為身體素質原因,老人在選擇運動方式、時間以及強度上有很多要求。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與年輕人不同,因此運動方式也不同,有些運動並不適合老人,那麼,老年人運動要避開哪些誤區呢?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

老人神經衰弱四大食療偏方

偏方一

滋腎養肝,適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神經衰弱,對於老人或少年患者都非常適宜。放雞蛋是因為,雞蛋中含有卵磷脂,對於減緩腦細胞退化等有一定的幫助。在西醫治療中,醫生會給神經衰弱的患者補充腦水解蛋白,但在中醫中用雞蛋代替。

枸杞30克,大棗10枚,雞蛋2個。一起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水煮沸,待雞蛋煮熟後,去殼,放入鍋內,小火煎煮2~3分鐘,吃蛋喝湯,每天1次,連服數天。

偏方二

患者通常表現為腰膝酸軟而痛,怕冷,手足冰冷,精神萎靡,胃口不好、吃不下東西等癥狀。本方適用人群非常廣泛,補腎健脾,寧心安神,適用於脾腎兩虛所致神經衰弱。

粳米、核桃肉各50克。將粳米加水800毫升,煮成稀粥後,將核桃仁去皮搗爛,加入稀粥,再用小火煮滾,見粥稠表面有油即可,溫熱服食,早晚各1次,連服數天。

偏方三

補腎益精,養陰潤肺,適用於神經衰弱、精力不足者服用,尤其適合咳嗽、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患者引發的頭痛失眠。

幹蛤士蟆油25克,菠菜100克,海米50克,另有精鹽、雞湯、味精、蔥薑汁適量。將幹蛤士蟆油用溫水泡開,擇出黑線洗凈,用開水氽一下撈出,切成小丁;將菠菜洗凈切段,放開水略燙一下;放雞湯、蛤土蟆油丁、海米、蔥薑汁、精鹽入鍋內燒開,撇凈浮沫,放點味精,撒上菠菜即可。

偏方四

補腦行氣活血,尤其適用於淤血型患者,當老人跌倒外傷等導致的神經衰弱,這類患者通常伴有舌頭紫僵,身體的各種疼痛、頭痛等癥狀。

豬腦1副,川芎4.5克,白芷4.5克。加人開水後,蒸熟,服食。

老年人運動要避開4個誤區

負重練習

老年人肌肉有所萎縮,協調能力差,對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因此老年的運動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松、全身得到活動的練習,如太極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適,盡量避免負重練習。

急於求成

活動量過大或增加快往往是老年人發生意外損傷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由於生理功能降低,對體力負荷的適應能力較差,因而在運動時應有較長的適應階段。30歲以上的人,年齡每增長10歲,對負荷的適應時間約延長40%。因此鍛煉時要循序漸進,對一定的運動負荷適應後再慢慢增加活動量,切忌操之過急而使活動量負荷過大。

屏氣使勁

平時人胸膜腔內壓力低於大氣壓,稱胸腔負壓,這有利於靜脈血液流回心臟,而屏氣時胸腔內壓力驟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暢,心輸出量減少,因而腦的血液供應也減少,故易發生頭暈、目眩,嚴重者可發生昏厥;而屏氣完畢時,血液驟然大量回心,會使心輸出量驟增,血壓上升,腦子血供也猛然增加,易發生腦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運動時一定要註意呼吸順暢自然,切戒屏氣使勁。

翻滾倒立

如前俯後仰、側倒旁彎、各種翻滾、頭低腳高、倒立等,都是屬於頭部移動的動作。這些動作會使血液向頭部流動,老年人血管壁變硬,彈力又差,一旦經受不住發生血管破裂,就會造成腦溢血,重者危及生命。

老人健康長壽的心理秘訣

1.合理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研究世界長壽地區居民食譜具有鮮明的特點,按照現代營養學的解釋是:他們的膳食科學合理,主要攝入的是大量蔬菜水果,並以粗糧谷物為主食,食譜雜而廣。

2. 科學的運動:勞動一生,運動一生。研究表明,每天堅持做科學的有氧運動是健康長壽的關鍵。日本沖繩人幾乎都是農夫和漁夫,每天做大量的戶外勞動,耕種農作物、出海打魚,不經意間就做瞭大量的運動。亞平寧半島上的凱姆波帝邁勒人則是通過收割農作物和伐木等運動保證自己獲得足夠的運動量。中國廣西的巴馬四面環繞大山,這裡的人每天要翻山越嶺去耕作莊稼,每天勞作至少8個小時,能夠保證充足的有氧運動。

3. 平和的心態:樂觀的生活態度及充滿愛心。美國科學傢公佈瞭一項長達三年的科學研究結果,他們對700名100歲以上的健康壽星的研究解開瞭他們長壽的秘密:性格開朗,很少發愁,基本不發火,一輩子心平氣和。

4. 優越的自然環境:負氧離子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強。科學傢研究後得出結論:良好的生活環境,可以使人的壽命增加10~20年。蔥鬱的草木、良好的氣候、清新的空氣、充足的氧氣、無污染的水源、向陽通風的居所等都是長壽的因素。再觀長壽老人們的居所,人野相近,心遠地偏,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讓人與居所相忘於自然,實現居所與山水的和諧共生,生命在如此的浸潤中更加鮮活持久。

老人飯後做什麼運動好

1、先漱口

古代醫學傢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漱口能去除口腔內食物殘渣和部分軟垢,減少口腔內細菌的數量,從而降低胃腸的患病幾率。正確的漱口方法是,將漱口水或清水含在口內,閉上嘴,然後鼓動兩腮與唇部,使溶液在口腔內充分與牙齒接觸,並利用水力反復地沖洗口腔各個部位,這樣就能清除掉存留在牙齒的各處縫隙的食物殘渣和軟垢。

2、歇一會兒

“飽食則臥生百病”,很多老人飯後不敢立刻躺著,而選擇散步,但此舉並不健康。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進行初步消化。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延緩瞭消化液的分泌,破壞瞭胃的正常消化。正確的做法是飯後休息30分鐘再走,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分泌胃腸消化液。對於胃下垂的老人,飯後最好適當平躺一會,因為胃下垂受體位影響大,平躺時感覺稍好,如果飯後立刻走動,會加重食物對胃及小腸的損害,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痛。

3、飯後再揉腹

唐代大醫學傢孫思邈曾提出,“每食訖,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畢當行步躊躇。”並要求“以手摩腹數百遍,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隻要能做到這一點,“令人能飲食,無百病”。若“飽食則臥”,就會“生百病”。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肚臍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4、飯後慢慢走

《攝養枕中方》中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飯後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不可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散步的時間應是飯後20分鐘,絕不是剛吃完飯就出去散步。但體質較差和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飯後不宜散步,而要在飯後平臥10分鐘。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也不適合。

5、飯後聽音樂

《壽世保元》中說“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道傢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吃飯時聽柔和清新的音樂,能促進食欲並有助於消化,而飯後欣賞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使元氣歸宗,樂而忘憂。

老人日常運動小技巧

1、踮腳走路練屈肌

踮腳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這不但可鍛煉屈肌,從經絡角度看,還有利於通暢足三陰經。

2、足跟走路練伸肌

這個方法就是要把自己的足尖給翹起來,然後必須藥用腳跟來走路,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小腿,而且還能疏通足三陽經。因此,老年人可以經常這樣做。

3、倒退行走益循環

倒退有利於靜脈血由末梢向近心方向回流,更有效地發揮雙足“第二心臟”的作用,有利於循環。另外,倒退時,改變瞭腦神經支配運動的定式,強化瞭腦的功能活動,可防因廢用而腦萎縮,每次倒退百步為宜。

4、四肢爬行降血壓

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用自己的四肢慢慢的爬行。在爬行的過程中由於身體變成瞭水平位置,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將下肢血管所承受的力量給減輕瞭,而且血管也會慢慢的變得舒張松弛,心臟排血的外周阻力也因此下降,所以非常的有利於緩和高血壓。

老年怎麼運動保護關節

目前,不少中老年人被骨關節炎引發的疼痛所困擾,長期疼痛、行走困難給他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瞭困擾。有的老人,因為嚴重的慢性疼痛,隻能無奈地選擇“宅”在傢裡,導致健康狀況進入惡性循環。患有骨關節炎的人群不僅需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更需要做好護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中老年人遠離疼痛。

患有骨關節炎的中老年人,由於關節軟骨(損,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僵硬,關節活動受限,一旦形成關節破壞,則不可逆轉。如果能早期發現並確診,盡早采用適當的藥物治療和積極的自我防護,就可以緩解疼痛、延緩病情的發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治療骨關節炎引發的疼痛,中老年人應根據疼痛發展的三個階段選擇正確治療方式:一,在骨關節炎初期,可通過適當減少運動來緩解骨關節炎帶來的不適感;二,如骨關節炎已引發疼痛,應首選具有抗炎功能的外用止痛藥,如含有雙氯芬酸抗炎成分的外用抗炎藥,及時抗炎鎮痛,並具有快速消腫、抗風濕功能;三,如果病情程度加劇,中老年人可選擇含有抗炎外用藥和口服止痛藥聯合使用,治療重度疼痛。

散步對中老年人來說,是一項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的活動。每天走路約1小時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覺良好,沒有心悸氣促,全身溫暖舒適或微微有汗為宜。

如散步,最好選擇空氣清新、林木幽靜的環境,以每分鐘90步的中速、每天走路約1小時左右。同時配合飲食控制可促使體重減輕,對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和復發有重要意義。

骨關節炎患者的最佳運動是散步、慢跑、遊泳以及輕松的舞蹈運動。這些運動可以強化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避免關節攣縮、僵硬,不過患者做運動時一定要循序漸進,避免運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