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天天吃,眾所周知,蔬菜對人體健康有積極的作用。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科學實驗,也推薦人們每天吃幾百克蔬菜。與蔬菜吃得很少的人相比,吃蔬菜比較多的人癌癥、心血管、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要低。但蔬菜的清洗烹飪吃法也很關鍵,處理不當,即使吃瞭大量蔬菜,沒也不一定能達到好的養生效果。​吃蔬菜的五個雷區你踩瞭沒?下面給大傢介紹一下蔬菜的雷區。

3種最科學的吃蔬菜方法

關於蔬菜生吃:

在西方國傢,生食蔬菜十分普遍。他們有一種說法,把蔬菜炒熟會把大自然給人類恩賜的本色破壞掉。從科學角度說,有些蔬菜生食可以幫助人體獲得必需的能量,也可幫助人體解毒去污,同時可吸收豐富的營養素。

在蔬菜傢族裡,國人生吃萵苣又名生菜為首選。萵苣略有苦味,它能增進食欲,有鎮痛的作用,還有降血糖的功效。最近科學傢發現,吃萵苣還有抗病毒感染和抗癌的作用。這是因為萵苣中含有幹擾素誘生劑,它可作用於正常細胞的幹擾素誘因,產生幹擾素的抗病毒物質。不過我們應註意,萵苣上述的功能在100℃高溫下就會破壞,有些人在涮鍋時將萵苣放進去涮一下再食是不可取的。

還有一些蔬菜如胡蘿卜是不宜生吃的。胡蘿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100 g中就有4.2 mg,而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因此胡蘿卜素又被稱為維生素A原。由於胡蘿卜素是可溶性維生素,它可溶於油脂中,卻不能溶於水。隻有在炒作時在油脂中溶解後才被人體吸收,我們不少人有生吃胡蘿卜的習慣,這是一種浪費,最好是素油文火炒後吃為宜。

關於如何炒蔬菜:

在我國傳統的烹飪操作中,最講究熱鍋快炒,又以小鍋菜為最香。這樣既可以使蔬菜保持色鮮質嫩可口,也是為減少營養物質的丟失。一些不太熟練的主婦們往往把炒菜時間拉得長一些,認為這樣做菜的味道要好些,這是一種誤區。

營養學傢曾為我們做瞭專門的試驗,以測定蔬菜被炒的時間和維生素C流失的情況。最終的結論是:蔬菜炒的時間越長,維生素C流失得越多。

具體地說,芹菜炒5分鐘,維生素C損失12%,炒8分鐘損失21%,如果炒上12分鐘就會損失35%;青椒炒6分鐘損失13%,炒10分鐘損失18%,如果再燜15分鐘,那損失就會高達44%。

每一種蔬菜需要在鍋裡炒的時間是不同的,如黃瓜下鍋翻炒幾下即可。我們在具體的實踐中可以細細體驗,積累經驗。

關於擠菜汁:

我們在吃包子、餃子以及餛飩時,往往都要加點蔬菜摻在一起做餡,大白菜、小白菜、芥菜、韭菜等都要先切成碎末。在此過程中蔬菜中含有的大量菜汁也溢瞭出來。一般傳統的習慣是將菜汁擠掉,似乎越幹越好,因為菜餡中水分太多,包起來就不成形瞭。但你知道嗎?這種做法就會將蔬菜中豐富的維生素流失60%-70%,這實在是太可惜瞭。

這是一個矛盾,但並非不能解決,如果為瞭不浪費菜汁,有以下3種辦法可以參照。一是將蔬菜與豆腐幹、蘑菇及肉放在一起剁切,此時蔬菜中的汁液可以滲透到餡中;二是不要擠得太幹,還可適當加少許淀粉收菜汁,即使不得不擠出來的菜汁,也可以用來做湯喝,如煮餃子可以加進菜汁,做餛飩可作為湯汁;三是將擠出的菜汁代替水來和面,雖然和出來的面顏色有菜的綠色,但這不影響口感,也使營養不致流失。還有人嘗試著將擠出來的菜汁用開水沖泡當“茶”喝,這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總之,烹調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加工蔬菜也不例外。我國歷來講究菜的色香味,但在加工中還應兼顧營養的保留,如果隻講究其一,而不顧其他,那就失去飲食營養的意義瞭。

​吃蔬菜的五個雷區你踩瞭沒

1、菜在水裡多泡會兒更幹凈

蔬菜經過長時間浸泡,不僅讓營養流失,還會使浸出的農藥殘留再次滲進蔬菜。因此,最好的洗菜方法是用流水反復沖洗蔬菜3次左右,浸泡時間不超過20分鐘。

2、蔬菜先切後洗更方便

有些人總是把菜先切好再去洗,認為這樣可以洗得更幹凈。殊不知這種小習慣造成蔬菜的營養元素大量流失。因為切開的蔬菜與水的接觸面增加,使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和部分礦物質在與水的接觸中迅速流失。建議先洗後切,仔細洗菜並盡量將水控幹後再切。

3、多放點油,炒菜才香

在我國的烹飪習慣中,習慣通過多放油、勤翻炒等錯誤方式來改變蔬菜的口感,而這種做法會讓蔬菜的營養價值大打折扣。一般來說,蔬菜吸油性很強,如果放太多油炒菜,菜的表面被油脂包圍,不僅影響人們品嘗食物味道,也不利於營養的消化吸收,久而久之,用油超量會帶來諸多健康危害。正確的做法是,每道素菜放油量不超一勺。用油和菜本身含有的水分,炒熟的菜才是好吃又健康的。

4、買兩次菜能吃一周

如今幾乎傢傢戶戶都有冰箱,一周買兩次青菜,放在冰箱裡保存,隨吃隨拿,的確方便,但不利於營養的攝入。冰箱的冷藏環境雖然能減緩蔬菜中營養的流失,卻不能阻止。冷藏過的蔬菜營養價值始終不如新鮮的好。因此,蔬菜最好隨買隨吃。

5、喝蔬菜汁比吃菜更利於吸收

不少人認為蔬菜汁更容易吸收,因此喜歡榨汁飲用。當然這能讓我們攝入更多的蔬菜種類,但它也會導致其中部分維生素C因氧化而流失,還會浪費蔬菜中的膳食纖維。

這11種蔬菜不宜生吃

1、豆類蔬菜

在毛豆、蠶豆、菜豆、扁豆等豆類蔬菜的豆粒中和馬鈴薯的塊莖中,含有一種能使血液的紅血球凝集的有毒蛋白質,叫做血球凝集素。當食用烹炒不透的這些蔬菜時,常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可致死。

這些蔬菜還含有一種毒蛋白性質的抗胰蛋白酶,其毒性表現為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引起胰腺腫大。蠶豆的籽粒(以及花粉)中含有一種被稱為蠶豆毒素的巢苷,能破壞紅血球,當食用烹炒不透的蠶豆時,會誘發溶血性貧血,這就是著名的“蠶豆病”。

豆類蔬菜含有的有毒物質在加熱後便失去活性,所以一定要炒熟、煮透後方可食用。

2、薯類蔬菜

薯類蔬菜不宜生食的原因是由於含有有毒的苷類物質。

淀粉含量很高的木薯塊根中含有生氰苷類,不經浸泡煮熟,食後會發生氰氫酸中毒。至於馬鈴薯塊莖中所含的茄堿(龍葵堿),在見光發綠的皮層中含量極高(可比正常塊莖高10倍),即便煮熟後也不會破壞,根本不能食用。

3、富含硝酸鹽的蔬菜如菠菜、芥菜

菠菜、芥菜等蔬菜極易富集硝酸鹽。硝酸鹽本身對人體毒性很低,但在人體內微生物作用下,會轉變為亞硝酸鹽,並與胃腸道中的含氮化合物(如仲胺、叔胺、酰胺等)結合成強致癌物質亞硝胺,存在誘發消化系統癌變的危險。

這類蔬菜不僅不能生食,而且必須燒透煮熟後才宜食用。所以,湯漂一下就吃的“涮羊肉式”的食法是不可取的。

4、含草酸較多的蔬菜

菠菜、竹筍、茭白等含草酸較多的蔬菜,即使要涼拌也要先用開水焯一下,除去蔬菜含有的大部分草酸。

草酸在腸道內會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幹擾人體對鈣的吸收,導致身體缺鈣。

5、黃花菜

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秋水仙堿,秋水仙堿本身是無毒的,經胃腸道吸收後會氧化形成毒性很強的二秋水仙堿,能刺激腸胃,出現嗓子發幹、燒心、幹渴、腹痛、腹瀉等癥狀。

由於秋水仙堿是水溶性的,在鮮黃花菜蒸煮、幹制過程中,這種植物堿已被破壞,加上食用黃花菜幹制品時必然要經過清水浸泡,當然無中毒之虞瞭。

6、野菜

馬齒莧等野菜,需要焯一下徹底去除塵土和小蟲,防止過敏。

此外,萵苣、荸薺等生吃之前也最好先削皮、洗凈,用開水焯一下再吃,這樣更衛生,也不會影響口感和營養含量。

7、淀粉類蔬菜

含淀粉的蔬菜如土豆、芋頭、山藥等必須熟吃,否則其中的淀粉粒不破裂,人體無法消化。

8、木耳

新鮮木耳含葉林類光感物質,生吃新鮮木耳後,可引起日光性皮炎,嚴重者出現皮膚瘙癢、水腫和疼痛。

9、塌地生長的綠葉菜

這類蔬菜在常規栽培條件下,往往要潑澆人畜糞尿和農藥,造成污染,用清水洗是無論如何洗不幹凈的。當然,如果是在無土栽培條件下生產的蔬菜,就可以放心生吃。

10、荸薺

常吃生荸薺, 其中的薑片蟲就會進入人體並附在腸粘膜上,可造成腸道潰瘍、腹瀉或面部浮腫。

11、胡蘿卜

胡蘿卜不適生食,因為生食既不易消化,又造成浪費,致使90%的胡蘿卜素不能被吸收而隨廢物排出體外。

附:不宜生吃的食品

1、忌生吃螃蟹和龍蝦。

生 螃蟹帶有肺吸蟲的囊蚴蟲和副溶性弧菌,龍蝦則是肺吸蟲的中間寄主,生吃螃蟹和龍蝦後,肺吸蟲進入人體,會造成肺臟損傷,嚴重者會使腸道發炎或腸道水腫充血。

2、忌吃生雞蛋。

蛋清所含的抗生物蛋白在腸道內與生物素結合後,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的吸收。生雞蛋還常含有沙門氏菌,會使人嘔吐、腹瀉。

3、忌生吃蜂蜜。

蜜蜂在釀制蜂蜜時,常常采集一些有毒的花粉,這些有毒的花粉釀進蜂蜜以後,人吃瞭生蜜就容易發生中毒。另外蜂蜜在收獲、運輸、保管的過程中,又很容易被細菌污染。因此,生蜂蜜不可食用。

4、忌生吃豆漿。

豆漿味美可口,其營養價值並不比牛奶低。但飲用未煮沸的豆漿,可引起全身中毒。因為生豆漿中含有一些有害成分--抗胰蛋白酶、酚類化合物和皂素等。

抗胰蛋 酶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酚類化合物可使豆漿產生苦味和腥味;皂素刺激消化道,引起嘔吐、惡心、腹瀉,從而破壞紅細胞,產生毒素,以致引起全身中毒。

5、生吃白糖。

有人吃食品時,喜歡夾著或蘸著些生白糖,這種吃法其實對身體健康不利。因為白糖在生產,包裝,運輸,儲存的過程中,很容易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尤其是存放一年以上的,顏色變黃的白糖,會引起胃腸不好,腹瀉等癥狀,甚至引起過敏反應。

所以,生白糖不是無菌的,尤其是存放過久的白糖,更不能生吃,在吃白糖時隻要加熱到70攝氏度並超過3分鐘即可。

6、忌生吃河魚。

肝吸蟲卵在河塘的螺獅體內發育成尾蚴,並寄生在魚體內,若吃瞭生的河魚,肝吸蟲就會進入人體發育成蟲,可使人體產生膽管炎,甚至發展成肝硬化。

食用蔬菜水果開中毒“雷區”

西紅柿:未熟有毒素

據瞭解,未熟的西紅柿內含有一種叫龍葵堿的生物堿甙,這種物質就算炒熟後也不能消除,要170℃以上的深度油炸才能顯著降低其含量。未熟的西紅柿吃瞭常使人感到不適,輕則口腔苦澀,嚴重時候還會出現中毒現象。

昨日,農科熱線的專傢告訴記者,如果買瞭未熟的西紅柿,需放著等它變紅變熟以後再吃,這時就不用擔心食物中毒,因為成熟的西紅柿不含龍葵堿。不過,專傢也提醒,現在市面上有種看起來完全是青色的西紅柿叫“青西紅柿”,這個是無毒的。市民買之前可以問清楚是青西紅柿還是未成熟的西紅柿。

生薑:腐爛會致癌

腐爛的生薑會產生有害物質黃樟素,嚴重時它可能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肝癌和食道癌。因此,不可食用腐爛的生薑。

對於如何儲存生薑,農科熱線的專傢稱,平時買回來的生薑直接放著風幹就可以瞭,不需要放到保鮮袋裡,但是不能泡水,因為泡到水裡的生薑容易腐爛。

金針菇:須煮熟再食用

金針菇一定要煮熟再吃,否則易引起中毒。新鮮的金針菇中含有秋水仙堿,人食用後,容易因氧化而產生有毒的二秋水仙堿,對胃腸黏膜和呼吸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一般在食用30分鐘至4小時內,會出現咽幹、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大量食用後,還可能引起發熱、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便血、尿血等癥狀。

秋水仙堿易溶於水,充分加熱後可以被破壞,所以在食用鮮金針菇時要煮軟煮熟。

紅薯:有黑斑或傷肝臟

農科專科告訴記者,含有黑斑病菌的番薯會使人中毒,嚴重者甚至可能會致人死亡。甘薯黑斑病也是甘薯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分佈廣泛,我國各甘薯生產區均有發生。不過,對此也不用過度恐慌,農科熱線專傢表示,“首先要辨別是否為黑斑病菌。除瞭黑斑病外,還有一些番薯病的病狀和黑斑病有所相似,例如番薯的幹腐病、黑痣病等,其對人體傷害很小。”

木耳:新鮮可以食用

鮮木耳是餐桌上的常客。近日有一條微博稱,鮮木耳不宜食用,否則可能引發日光性皮炎,導致皮膚紅腫、癢痛,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皮膚組織壞死、全身不適等癥狀。不過,農科熱線的專傢稱,無論是鮮木耳還是幹木耳,都是可以食用的,但都不能一次性吃太多,而平時用來煲湯或是作為炒菜的佐料都是可以的。

蔬菜的飲食禁忌教你如何正確吃蔬菜

蔬菜的N個飲食禁忌

1、常在餐前吃西紅柿

西紅柿應該在餐後再吃。這樣可使胃酸和食物混合大大降低酸度,避免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胃擴張。

2、胡蘿卜與蘿卜混在一起做成泥醬

不要把胡蘿卜與蘿卜一起磨成泥醬。因為,胡蘿卜中含有能夠破壞維生素C的酵素,會把蘿卜中的維生素C完全破壞掉。

3、吃未炒熟的豆芽菜

豆芽質嫩鮮美,營養豐富,但吃時一定要炒熟。不然,食用後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等不適反應。

4、韭菜做熟後存放過久

韭菜最好現做現吃,不能久放。如果存放過久,其中大量的硝酸鹽會轉變成亞硝酸鹽,引起毒性反應。另外,消化不良的人最好不要吃韭菜。

5、頻繁吃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不宜多吃。草酸在人體內會與鈣和鋅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和排出體外,影響鈣和鋅在腸道的吸收,容易導致缺鈣、缺鋅等問題。

6、綠葉蔬菜長時間燜煮著吃

綠葉蔬菜在烹調時不宜長時間地燜煮。不然,綠葉蔬菜中的硝酸鹽將會轉變成亞硝酸鹽,容易發生食物中毒。

7、速凍蔬菜煮得時間過長

速凍蔬菜類大多已經被涮過,不必煮得時間過長,不然就會爛掉,喪失很多營養。

8、吃沒用沸水焯過的苦瓜

苦瓜中的草酸會妨礙食物中的鈣吸收。因此,在吃之前應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去除草酸,缺鈣的女性不可以吃太多苦瓜。

9、香菇洗得太幹凈或用水浸泡

香菇中含有麥角淄醇,在接受陽光照射後會轉變為維生素D。但如果在吃前不過度清洗或用水浸泡,就不會損失很多營養成分。煮蘑菇時也不能用鐵鍋或銅鍋,以免造成營養損失。

10、過量食用胡蘿卜素

過多飲用以胡蘿卜或西紅柿做成的蔬菜果汁,都有可能引起胡蘿卜血癥,使面部和手部皮膚變成橙黃色,出現食欲不振、精神狀態不穩定、煩燥不安等癥狀。睡眠不好的人會加重睡眠的不踏實感。

11、蔬菜先切後洗

蔬菜中許多營養素及有益物質都是水溶性的,切細切小後的蔬菜在洗滌過程中會使營養物質大量流失於水中。正確的方法是先洗後切再燒煮。

12、擠掉菜汁

在做菜餛飩、包子的餡心時,需把蔬菜斬細,這時會有大量的汁水流出。有的人為瞭成型或包餡的方便把汁水擠掉,這樣就把菜中70%的維生素、礦物質丟棄瞭。正確的方法是將蔬菜與香幹、香菇、肉等一起剁切、攪拌,讓蔬菜的汁水滲到其他餡子中,這樣做還可使包子更可口。

13、冷藏不當

大多數蔬菜的適宜保存溫度是3℃-10℃,而黃瓜不能低於10℃,如果放在4℃左右的冰箱裡冷藏,黃瓜顏色會變深,瓜體變軟,切開後可見到透明狀膠狀液體,使黃瓜的清香味蕩然全無。

14、盲目生吃

有的蔬菜本身含毒,必須經加熱燒煮才能破壞其中的毒素,如刀豆、扁豆、土豆、豆芽即屬此類。可生吃的蔬菜必須是本身無毒,且未受污染的蘿卜、番茄、黃瓜等口感良好的品種。而現在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蔬菜都噴灑過農藥,雖然大傢已習慣於先將蔬菜浸泡後再清洗,但這隻能除去30%左右的農藥,生吃這種蔬菜會對人的健康造成損害。

15、加油太多

植物油和動物油一樣,每克油都產生9千卡熱量,攝入太多都可誘發肥胖或因熱量攝入過多而致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所以炒菜加油要適當,每人每天吃油25克,不超過30克。

13種方法教你正確吃到蔬菜營養

1、買小的

很多蔬菜的味道會因為蔬菜小而味道更加香甜,而且健康好處也尤其多。如小番茄、小胡蘿卜等,在很多大超市和專門食品店都會找到這些小類的食物。

2、加點油

對脂肪的恐懼讓我們總是覺得離油越遠越好,但是,一些健康的油,如有益於心臟的橄欖油可以讓蔬菜變得更美味,每天三到五份蔬菜的健康目的也更容易達到。烤西蘭花的時候滴上幾滴橄欖油,再加上鹽和胡椒粉。

3、加點沙拉醬

生蔬菜可能難以下咽,但是如果蘸點無脂豆沙或你最喜歡的沙拉醬,會不會好點呢?工作的間隙或看電視時吃點。

4、加點奶酪

適度的奶酪沙司會使西蘭花或菜花變得更有味,或在綠豆、菠菜和甘藍中加入一點你最喜歡的奶酪。

5、燙菜

把蔬菜蒸或煮30到60秒,然後撈出來泡進冷水中,苦味就會減少。

6、把芽甘藍放到微波爐中

如果你覺得芽甘藍味道不好,可以斜切成片,加點水和黃油,放到微波爐中,拿出來後再放入一些蒿子。

7、巧妙處理洋蔥

洋蔥傢族,如大蔥、大蒜富含抗癌的混合物,但是由於其濃烈的味道,很多人都非常討厭吃。在切好的大蔥或洋蔥中滴入一些橄欖油,用箔包起來,氣味就沒有那麼濃烈瞭。

8、買熟番茄

冬天的溫室的番茄顏色看起來不如夏天的那麼鮮艷,一定要買成熟後摘下的番茄,在專門的食品店買,或在番茄旺季購買,因為生的番茄是苦澀的。

9、和水果分開放

胡蘿卜、南瓜和一些藥草如果和水果放在一起,味道會受到影響。而十字花科植物,如菜花和大白菜如果和水果放在一起,會迅速變黃變軟。

10、不吃苦茄子

很多人都知道太熟的茄子會苦,但是茄子的大小並沒有關系。買茄子的時候,如果你的拇指在茄子上留下的凹痕不能反彈,那麼這個茄子應該是苦的,即使是很小的一顆。要進一步確定,檢查茄子的“肚臍”:花落的時候會在“肚臍”上留下橢圓或圓形的痕跡,選擇橢圓形的,因為圓形的籽多肉少。要減少茄子的苦味,可以把切好的茄子在鹽水中泡半個小時。

11、偷偷放進去

如果你不喜歡一種蔬菜的味道,可以把其加入到湯中。你可以把胡蘿卜碎末或南瓜進入到松餅或面包中。下次做肉餡包的時候,和往常一樣放入面包屑和雞蛋後,再放入一些碎的蔬菜進去,如洋蔥、南瓜、蘑菇甚至綠豆。

12、重溫健康價值

如果你知道甘藍可以防癌,即使甘藍很難吃,你都會心甘情願地多吃,尤其是你的傢中有人患癌。平時可以多留意這些蔬菜的健康價值。

13、縱容你的甜食喜好

所有的嬰兒天生喜歡吃甜食,討厭苦的食物,這是因為很多有毒的植物都是苦澀的,因為我們知道甜的蔬菜時有利於我們的,如紅薯、豌豆和胡蘿卜還有很大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