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生物規律,對人體依然有著重要的影響。民間流傳“今冬進補,明年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俗語。要註意什麼?但冬季進補不能盲目,有以下幾方面的註意事項。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飲食六宜

宜早:人體經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些飲食,精神才能振作,故早餐宜早。

宜緩:吃飯細嚼慢咽有利於消化,狼吞虎咽,會增加胃的負擔。

宜少:人體需要的營養雖然來自飲食,但飲食過量也會損傷胃腸等消化器官。

宜淡:飲食五味不可偏亢,多吃淡味,於健康大有好處。

宜暖:胃喜暖而惡寒。飲食宜溫,生冷宜少,這有利於胃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宜軟:堅硬之物,最難消化,而半熟之肉,更易傷胃,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極易因此患病。所以煮飲烹食須熟爛方食。

二、飯前喝湯

我國居民用餐習慣一般都是先吃飯、後喝些菜湯。西方人的用餐習慣是先喝點湯,再吃飯(面包等)。這兩種不同的用餐習慣,究竟哪一種科學、合理?從科學衛生的觀點看,先喝點湯再吃飯比較好。因為人在感覺饑餓時馬上吃飯對胃的刺激比較大,日久,容易發生胃病或消化不良。如果吃飯前先喝點湯,就好象運動前做預備活動一樣,可使整個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為進食作好準備。這樣,就會減輕對空胃的刺激,對胃的保護有一定好處。

三、站著吃飯

醫學傢對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用餐姿勢研究表明,站立位最科學,坐式次之,而下蹲位最不科學。這是因為下蹲時腿部和腹部受壓,血液受阻,回心血量減少,進而影響胃的血液供應。而吃飯時,恰恰是胃最需要新鮮血液的時候,某些胃病可能與下蹲式就餐姿勢有關。人們吃飯時大都采用坐勢,主要是因為工作勞累,而坐勢最感輕松之故。

四、吃飯說話

傳統習慣認為,吃飯時不宜說說笑笑,否則對消化吸收不利。而現在一些保健專傢則認為,吃一頓午飯用30分鐘左右為宜,在此時間裡邊吃邊說,可使一起進餐者交流感情,解除煩惱,使腸胃能正常地消化食物。其原因是,愉快的心情不僅能增進食欲,還可興奮中樞神經,從而促進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胃腸處於最佳消化狀態。

五、喜吃苦食

苦味食物不僅含有無機化合物、生物堿、萜烴類,而且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苦味食物中的氨基酸,是人體生長發育、健康長壽的必需物質。苦味還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幫助人們從緊張的心理狀態下松弛下來,緩解由疲勞和煩悶帶來的惡劣情緒。苦瓜、咖啡、苦菜、慈姑、茶葉、巧克力、啤酒等苦味食品含維生素B,有強大的殺傷癌細胞的能力。

六、營養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水果應在兩餐間食用;湯應在飯前喝;瓜類蔬菜要單獨食用。

七、三餐有別

早吃好,午吃飽,晚餐適量。草率的早中餐、豐盛的晚餐,使人患肥胖的占67%。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為佳。午餐同樣,因為午餐食用雞或魚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滿氨基酸,包括酪氨酸,酪氨酸可通過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轉化為使頭腦清醒的化學物質;另一個能通過血腦屏障的關鍵營養物質是膽堿,它存在於魚、肉、蛋黃、大豆制品、燕麥片、米、花生和山桃核中,膽堿是腦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化學前體,在記憶中起主要作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為佳。

冬季進補五大註意

一註意:因證而異

好多人對照著補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癥進補,認為這樣一定不會差瞭。其實,這樣也不科學。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俗話說:藥證相符,大黃也補;藥不對證,參茸也毒。另外,人的體質有寒熱區別,食物也有溫涼不同,進補的要領是“寒者熱之”或“熱者寒之”。補錯瞭對身體有害無利。

比如,同是補氣,人參和進補西洋參作用卻完全不同。人參性溫,適用於陽氣虛弱的“寒證”,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參。而西洋參藥性屬涼性,一般用於熱證。適宜有少氣無力、口幹口渴等氣陰虛,咽幹、幹咳等肺陰虛和午後潮熱、久咳等陰虛者。

二註意:因地而異

進補時,除瞭考慮個人的體質差別,還要考慮你生活的地域。這點也很關鍵。比如,冬季的西北、東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補品中如人參酒、參茸酒等,強壯補身,禦寒助陽確有作用。

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北方地區要溫和的多,進補宜清淡甘溫之味,如雞、鴨、鵝等。長江以南地區的人們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熱動火,出現咽痛、口瘡、鼻出血等癥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也是少用為佳,應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薺、蓮藕、梨等果蔬為宜。

三註意:因季而異

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冬季天寒,寒邪易傷腎陽,宜食溫性食物。除瞭日常食用的主食及各種蔬菜水果外,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熱量足的肉類。在燉羊肉的時候,如果搭配上當歸、黃芪,既補氣又補血,對那些冬天怕冷、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別有好處。

四註意:不能以藥代食

正所謂藥食同源,許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補品,並且方便實惠,還不用擔心有任何副作用。但在明確食補與藥補差異的同時,還必須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適當進補,如老人腎虛,可多吃些補腎抗老的食品,如核桃肉、栗子、豬腎、甲魚等;為瞭防止神經衰弱、推遲大腦老化,可多吃些補腦利眠之食品,如豬腦、百合、大棗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該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帶等;防止視力退化應多吃胡蘿卜、豬肝、甜瓜等。

五註意:藥酒要慎用

近幾年,各種名目的藥酒在補品市場十分受熱捧,也令很多本身就願意喝點小酒的老年朋友趨之若鶩。其實,藥浸泡在酒裡,雖然能把藥品某些有效成分浸出,但每次飲進藥酒中的有效成分還是有限的,如果藥酒飲入過量,酒精的危害要遠比藥效大得多。服用藥酒要考慮自身情況,切不可過量。如陰虛發熱者應慎用,而患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慢性腎炎等患者須禁用。

冬天早上洗頭的危害

1因為我們早上剛剛起床,血液的循環還沒有恢復到正常的水平,血液的運行也比較緩慢,當你在早上洗頭的時候,頭皮上的皮膚會比較的敏感,而水的刺激會使血液瞬間加快。血液的突然提速會讓頭部感到極其的不舒服。

2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室外和室內的溫差比較的大,如果頭發還沒有搽幹,加上頭部的毛孔是開放著的,這樣很容易遭受到風寒,輕者會患者頭痛感冒。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有早上洗頭習慣的女性,一定要記得把頭發擦幹或者是用電吹風吹幹再出門,這樣可以避免寒氣和濕氣趁虛而入導致感冒、頭痛等疾病。

冬天早上洗頭非常容易使我們自身出現頭疼的情況,尤其是一些青少年還可能會導致我們自身容易出現神經衰弱的問題,對於我們自身的頭皮會產生很大的刺激些傷害,同時我們盡量選擇一些溫開水進行洗頭,可以降低自身的傷害。

燥熱型體質冬天如何養生

燥熱型體質的MM應該選擇的食物

在飲食方面,燥熱體質者宜清淡飲食,可多吃芝麻、蜂蜜、水果(柿、梨、荸薺、枇杷等)、蔬菜(番茄、冬瓜、蘿卜、藕等)、魚類、豆制品等清淡食物,還可以食用百合粥、枸杞粥、山藥粥等。 另一方面忌食肥膩厚味、辛辣燥烈之物如羊肉,溫熱性食品及蔥、薑、蒜、韭、椒等辛味也要少吃。還要多吃幹果和綠葉蔬菜。幹果和綠葉蔬菜是鎂和葉酸的最好來源,缺少鎂和葉酸的身體容易出現焦慮情緒。鎂是重要的強心物質,可以讓心臟在幹燥的季節保證足夠的動力。葉酸則可以保證血液質量,從而改善神經系統的營養吸收。可以適量多吃點蓮藕、海魚、香蕉、胡桃、瓜子、榛子、菠菜、芹菜、生菜等。

燥熱型體質者冬天吃南瓜可以去燥

南瓜可以防止嘴唇幹裂、鼻腔流血及皮膚幹燥等,可以增強肌體免疫力,改善秋燥癥狀。南瓜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鈷和果膠。鈷的含量較高,是其他任何蔬菜都不可相比的,它是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常吃南瓜有助於防治糖尿病。果膠則可延緩腸道對糖和脂質吸收。另據報道,日本現正盛行“南瓜熱”,不但適合不想肥胖的中青年食用,而且被廣大婦女稱為“最佳美容食品”,其原因在於南瓜維生素A含量勝過綠色蔬菜。但吃南瓜要適量,一天的量不宜超過一頓主食,也不要太少。下面給你介紹兩款南瓜菜譜養生菜譜!

“南瓜紫米粥”

做法:把南瓜切片,把米、大棗洗凈,與南瓜片一起放入鍋內加水煮,先用猛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米爛即可。

南瓜葡萄幹沙拉

材料:南瓜400克(凈重)、沙拉醬1大匙、葡萄幹30克、黃瓜1小段、紅椒半隻、鹽1/4小匙

做法:將南瓜去皮,去籽切大塊,放入蒸鍋蒸軟(約20分鐘),盤子最好加蓋,防止水份聚在盤中。將葡萄幹用熱水泡軟後瀝幹待用,黃瓜切薄片待用,紅椒去籽去筋切丁待用,將蒸好的南瓜按成泥,晾涼,加入沙拉醬和鹽拌勻,加入葡萄幹、黃瓜片和紅椒丁拌勻,裝盤即可。

中醫理論向來強調“食療”,尤其強調通過飲食得到滋補和調養,調節身體狀態的平衡,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各位燥熱體質的MM冬季可以根據自己具體情況挑選合適的保健養生方法。

冬季進補養生湯幫女性滋補身子

美味羊肉驅寒清湯

材料:羊腿骨(一般菜市場都有地賣,大概在3-5元左右/斤),羊肉,豆腐,白菜,香菜。

配料:鹽,料酒,醋,孜然面,白胡椒粉,雞精,花椒,大料,桂皮,蔥,薑。

做法:

1、羊腿骨洗凈,每根剁成兩段可看到骨髓。

2、放入電壓力鍋中,加一點料酒,花椒,大料,桂皮,蔥段,薑片,雞精,倒入水(多加些,依鍋的大小,可加入2/3鍋即可),燉25-30分鐘。

3、羊肉洗凈切薄片,備用。

4、豆腐切塊,備用;白菜洗凈,留菜葉,手撕成小片,備用。

5、香菜洗凈,切小段,備用。

6、將燉好的羊肉清湯倒入沙鍋中,開敘,依次放入羊肉,豆腐,白菜,豆腐,逐漸開大火,開鍋後再次調到敘,蓋鍋蓋燉2-3分鐘,加入適量的鹽,香菜,即可。

溫馨小提示:羊肉營養豐富,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營養不良、以及一切虛寒病癥均有很大裨益。喝湯的時候,可配上大餅或者燒餅,一定要加醋,孜然面和白胡椒粉,這樣喝味道很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