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胃是個十分敏感的器官,如果不按時按點吃飯,它就會起來“反抗”,甚至影響人體其他系統的工作。除瞭損傷記憶,吃飯太晚還有諸多危害,對健康極為不利。那麼,上班族吃飯太晚有什麼危害呢?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吃飯的誤區可致癌

誤區一:需要多的營養就重要

從種類上來說,我們需要40多種營養素,有的量多一些,有的量少一些,有的是以克計量,有的是以微克計量。比如蛋白質,普通人需要60—90克,重體力勞動者需要上百克。鈣需要800—1000微克,鐵15—20毫克。但是不是我們需要量多的就重要,量少的就不重要呢?當然不是,比如蛋白質需要幾十克,它是我們身體重要的組成物質,我們的免疫力需要蛋白的支持;而15毫克的鐵不足,同樣會形成缺鐵性貧血等,影響孩子的發育。

誤區二:營養不是越多越好

“營養”不能缺乏,但絕不是越多越好。還以蛋白質為例來說明“營養”適量的重要性。生長發育中的兒童如果攝入蛋白質不夠,就會影響身高、體重以及智力等多方面的正常發育。因此許多人除瞭食物攝入蛋白質以外,還吃一點蛋白粉等。

但實際上,蛋白並不是越多越好,吃多瞭就意味著浪費,多餘的蛋白會代謝出去。而且,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體內蛋白質的分解增多,由尿排出的含氮物質也增多,會加重腎臟的負荷,加速骨骼中鈣的流失,增加患骨質疏松癥的危險。

誤區三:食物分好與壞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專傢的觀點,把食物分成好和壞。有的食物被說是垃圾食品,有的則被稱為萬能食品。這是非常不正確的觀點。在營養上,我們把食物分成瞭五大類,首先是谷類和薯類,第二類就是動物類的食物,第三類是就是谷類和堅果類的,第四類就是蔬菜、水果,第五類就是純能量食物。它們每一類都能提供我們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

上班族吃飯太晚有7大危害

導致肥胖。長時間饑餓讓人對食物非常渴望,到傢後饑不擇食,往往是抓到什麼就吃什麼,更愛吃拆袋即食的垃圾食品。而一身疲憊地湊合吃完晚飯,很多人常是簡單洗漱下就躺在床上休息瞭。殊不知,飯後血液中糖、脂肪含量升高,再加上缺乏運動,熱量過剩,從而轉化為脂肪,易導致發胖。

增加中風幾率。2011年,在歐洲心臟學會年會上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晚飯吃得越晚中風幾率越高。相反,早點吃飯,保證吃飯時間與睡覺間隔60~70分鐘以上的人,發生中風的幾率可降低66%。

胃癌風險高。日本東京大學針對胃癌患者進行的研究發現,38.4%的人吃飯太晚或時間不規律。研究人員分析認為,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很短,約每2~3天就要更新一次,更新過程一般在夜間胃腸休息時進行,如晚飯吃得太晚,胃腸得不到休息,胃黏膜便不能得到及時修復,久而久之可能增加胃癌風險。如果常吃油炸、燒烤等食品,風險更高。

影響睡眠。胃腸被迫“加班”直接影響睡眠,導致入睡困難或多夢、淺眠甚至失眠等問題,時間久瞭讓人無精打采,甚至導致記憶力衰退、神經衰弱等。

結石病高發。進餐後4~5小時是人體的排鈣高峰時段,如果晚餐吃得太晚,當排鈣高峰到來時人們已經入睡,尿液不能及時排出,尿中大量的鈣就會沉積下來,久而久之可能形成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結石。

情緒失控。饑餓感容易讓人情緒失控、失去耐心,遇事容易急躁,控制不住地想要吵架、訓斥別人。調查顯示,“路怒族”現象和吃飯太晚導致的饑餓和低血糖密切相關。

易出事故。吃飯太晚往往意味著餓得太久,沒有及時吃飯可能導致低血糖,這對大腦功能損害很大,會使人註意力不集中,容易犯錯和出事故,甚至誘發車禍。

吃飯時最忌諱的4件事

1.不吃湯泡飯

許多人喜歡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湯),或者幹脆直接將飯泡進湯裡,吃湯泡飯。而這種吃法很不科學,不利於身體健康。

因為經常吃湯泡飯或邊吃飯邊喝水(湯),吃進去的飯菜往往是囫圇吞棗,沒有經過口腔的咀嚼消化便到瞭胃裡,使胃的負擔增加瞭許多。同時,由於水(湯)還可沖淡唾液和胃中的消化液,使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受到瞭影響,久而久之,則會引起消化不良,易患胃病。

另外,由於消化不充分,也會降低胃腸對食物中營養素的吸收,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有些傢長貪圖方便,進餐時大人吃什麼,小孩也吃什麼,經常利用湯泡飯喂孩子,既省時又方便……湯泡飯不可取。

2.不狼吞虎咽

由於工作節奏的不斷加快,不少人吃飯速度相當快,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10分鐘不到一頓飯就“解決”瞭,這種就餐行為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

眾所周知,人們吃飯的目的除瞭獲得美味享受和飽腹之外,更重要的還是為瞭從各類食物中獲取全面的營養。要想獲得充足的營養,勢必要使食物能最大限度地消化和吸收。食物進入口腔後,首先經過唾液的混合和初步消化,並經過牙齒的咀嚼,大塊食物變成小塊食物,淀粉類食物如米飯、饅頭、面條等,在唾液酶的作用下被水解為糊精或麥芽糖,以備進入胃腸後易為機體所消化吸收。

大傢知道嗎?肥胖與吃飯速度有關

就餐時如果狼吞虎咽,食物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必然會縮短許多,不能充分地與唾液進行混勻和消化,大塊食物也得不到仔細的機械加工。這樣,既影響瞭唾液對食物的消化,又加重瞭胃的負擔。長此下去,除瞭可能易患胃腸疾病以外,還可能因為消化吸收不佳而影響身體健康。

最新研究發現,飲料中所含的果糖會刺激人體中一種導致暴食的激素分泌。這個發現再次給人們暢飲甜飲料的習慣敲響瞭警鐘……喝甜飲料會導致暴食。

3.邊吃邊聊好

我國傳統習慣中,有“食不言”的說法,認為吃飯時說笑,會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近年來,海內外專傢提出一個新觀點,邊吃邊聊好,因為氣氛和諧、心情舒暢有利於消化。人在進餐以後,要借助消化液的功能,才能有最好的消化吸收。無拘束地談話進餐,大傢都高興,此時,胃部消化液分泌能達到最佳狀態。

4.不看書學習,不看電視

每當復習考試來臨之際,常常見到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學生一邊吃飯一邊看書學習,或剛吃完飯就抱上書本。

人體內血液的“分配”也是遵循“多勞多得”的原則,當看書學習時,大腦處於“勞動工作”階段,血液便會多分配一些至大腦,以保證大腦的“工作”。就餐時,為瞭使胃腸道能更好更充分地消化吸收食物,血液流經胃腸系統就相對其他時間多一些,直至飯後30至40分鐘,這就是許多“飯後犯困想睡覺”的原因。邊吃飯邊看書或者飯後立即看書學習,既學習不好,還可能由於看書學習使得胃腸道的供血不足,影響消化,長此以往而導致胃腸疾病。同理,飯後馬上看書學習也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隨著電視節目的日益精彩,不少人為瞭不落下那些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吃飯時也不願意關掉電視,便一邊吃飯,一邊津津有味地看電視。與吃飯看書學習一樣,這種行為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5.不談不愉快的事情

目前,在不少傢庭的餐桌上往往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些傢長會一邊吃飯一邊詢問孩子的學習考試情況,當孩子回答說考試成績不好時便會招來傢長的一頓數落或指責。這樣一來,孩子的情緒立刻一落千丈,胃口大減,從而導致瞭飯量和胃液分泌減少,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

寶寶吃飯需要什麼營養

寶寶1歲以後,就像個不知疲倦的小小發動機,活潑好動,充滿瞭活力。第一次自信地大步走,第一次像你們一樣說出大人話,第一次交到好朋友……每個第一次,都是寶寶學能發展的表現。全方位的營養支持,能幫助寶寶全面學能進步,讓他處處領先一步。

1、蛋白質:它是寶寶身體發育所必需的,1-2歲的寶寶每天需要蛋白質35克,2-3歲的寶寶每天需要40克。在配方奶粉、肉類(魚、禽、畜)、蛋類、豆類及豆制品等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較高。

2、鈣:它是骨骼生長必不可少的。好動的寶寶喜歡走來走去,爬上爬下,沒有健壯的骨骼可不行喲。讓寶寶多吃海產品、豆制品、奶制品、雞蛋、根莖類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含鈣豐富。

3、鋅:是一種重要的生長因子。1-3歲的寶寶每天都在學習和練習新的動作,如果缺少瞭鋅,動作發育指標不達標怎麼行。而且,鋅還能幫助增強有益身體健康的免疫系統,抵禦感染與疾病。補充鋅,就要多吃海產品、動物肝臟、魚、蛋、奶、肉、豆類及果仁等。

4、鐵:是寶寶運動機能發展必不可少的元素。1-3歲的寶寶如果體內缺少鐵元素,他們的運動能力也許會受到阻礙,所以,多吃補鐵食物吧,如動物肝臟、紫菜、海帶、黑木耳、口蘑、芝麻醬、紅色的肉、核桃仁、豆類等,幫助寶寶成為小小的“運動健將”。

5、維生素:維生素A對視網膜感光機能的發揮具有重要作用,想讓寶寶心明眼亮缺瞭VA可不行。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維生素B12對於成長中的寶寶的神經發育非常重要。動物肝臟、肉類、乳制品、魚、貝類和蛋類中含量多。

6、碘:對於兩歲左右寶寶大腦的發育起瞭關鍵性的作用,碘缺乏嚴重甚至會造成腦及神經組織發育停滯,造成智力發育障礙,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寶寶可通過紫菜、海帶等食物進行補碘。

需註意的是:寶寶1歲以內時不應該在他的輔食裡放鹽,因為可能會傷害他的腎。寶寶在頭6個月每天需要的鹽不到1克,通常從母乳或配方奶裡就能獲得。在7-12個月之間,寶寶需要的鹽會稍微增加到1克左右。1-3歲的孩子每天需要的鹽也不到2克(相當於每天0.8克的鈉)。

7、天然胡蘿卜素:寶寶每天在外面“東奔西跑”,需要增強免疫能力,這樣才能少生病。天然胡蘿卜素就具有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深綠色蔬菜、紅色和黃色水果、根莖類蔬菜中,天然胡蘿卜素含量豐富。

吃飯時應註意什麼

吃飯的時候不說話。吃飯時說話,一方面不利於消化,而且還容易被嗆到。對身體造成傷害。因些我們吃飯的時候註意力要集中,把心思集中在用餐上。

吃飯時不看電視。一心二用,其實任何事都做不好。吃飯時看電視思維一會轉架到電視上,一會又在飯上,容易使自己養成心浮氣燥的毛病,這樣非常的不利於自己的成長。

吃飯時要細嚼慢咽。食物磨的碎瞭,利於消化,不會增加胃的負擔。這樣做我們的身體才能向著健康的方向前進。

吃飯時不在菜裡亂扒。因為挑食不好,而且對別人也很不禮貌。這樣的人是不會得到別人的尊敬的。

吃飯時應先請長輩開動。這樣我們可以養成尊敬老人的好習慣,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繼承這樣的美德,一方面還可以體現瞭我們這個人做人方面的素養。

吃飯的時候我們要顧及幼兒。如果我們身邊有幼兒的話我們一定要多關心為他夾菜,為他服務,這樣顯得我們有愛心。如果相親的時候成攻的機率會比較大。

不能浪費食物。食物是農民辛辛苦苦地種出來的,粒粒皆辛苦,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能吃多少吃多少,千萬不要要完瞭又剩又倒。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吃不起飯挨餓的人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