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茄子怎麼做?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見的傢常蔬菜。在它的紫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P,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茄子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紅燒茄子怎麼做?

孕婦可以吃茄子嗎

茄子性味甘寒,有活血化淤,清熱消腫、寬腸之功效,適用於腸風下血,熱毒瘡癰,皮膚潰瘍等,對內痔便血有很好的療效。

茄子還可軟化微細血管,防止小血管出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咯血、紫癜(皮下出血、淤血)及壞血病均有一定防治作用。

茄子還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防止細胞癌變;同時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預防動脈硬化;可調節血壓,保護心臟。

另外,茄子對癌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痛經、慢性胃炎及胃炎水腫等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孕婦能吃茄子嗎?從以上的分析看來,是可以食用的。總的來說,是可以食用的,也要根據體質來決定,不能過度多吃。和所有的食物一樣,平衡而適量、各種食物均衡搭配才是最健康的飲食。

紅燒茄子怎麼做

食材準備

茄子400克,植物油500克(實耗60克),醬油30克、料酒10克、白糖13克、精鹽3克、味精2克、蔥花2克、薑末2克、清水100克。

制作步驟

1、將茄子切去柄,蒂洗凈、切成大旆刀塊、像菱角式樣,放入盤中。

2.炒鍋放旺火上,放入植物油,燒至五成熱,倒入茄子燜炸,從溫油炸到油沸,見茄子酥軟,連油倒在漏勺中,控去油。

3.將炒鍋置於旺火上、撒入蔥花、薑末、放入清水、倒入茄子、再加入料酒、醬油、白糖、精鹽、翻動幾下

4、燒開後,蓋好炒鍋,轉入小火、燜煮約1分鐘

5、到湯汁稀少時移旺火上翻炒幾秒種,加入味精和植物油15克,把炒鍋晃動幾下,待鹵汁稠濃即可。

茄子的營養價值

1. 保護心血管、抗壞血病: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這種物質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粘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減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此外,茄子還有防治壞血病及促進傷品愈合的功效;

2. 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龍葵堿,能抑制消化系統腫瘤的增殖,對於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此外,茄子還有清退癌熱的作用;

3. 抗衰老: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對延緩人體衰老具有積極的意義。

4.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說:“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

茄子能生吃嗎

生吃茄子真能減肥

生吃茄子到底是否有利於身體健康,是否能夠減肥、降血壓、降血脂,記者日前采訪瞭有關專傢,一些健康專傢對生吃茄子的減肥方法提出瞭質疑。

其實,茄子中能吸油的物質主要是膳食纖維,而茄子是否吸油,跟茄子的生熟沒有多大關系。因為吸油是靠膳食纖維來完成的,而溫度並沒有改變膳食纖維的理化性質。如果說燒茄子、炒茄子要放很多油,那麼也可以吃蒸茄子,沒有必要一定要吃生茄子。

專傢指出:“最重要的是,吃生茄子容易中毒。生茄子中含有一種叫做茄堿的毒素,發芽的土豆中含有這種物質也比較多。一般茄堿遇熱有一部分會分解,通常茄子都采取蒸、燉等烹調方法使其分解,去掉毒性。”極少量茄堿對人體的危害不一定會明顯表現出來,但是如果一次吃進過量的茄堿,經過15分鐘至3小時就可出現口腔及咽喉部瘙癢,上腹部疼痛等癥狀。癥狀較輕時,經過1—2個小時會通過自身的解毒功能而自愈,如果吃進的量超過自我排毒功能的范圍時,癥狀會很重,表現為體溫升高、反復嘔吐,甚至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諸多不適癥狀。

不是所有的蔬菜都可以生吃,有的蔬菜生吃還非常容易引起中毒,甚至產生致癌物質。一般來看,茄堿在老的生茄子中含量較高,如果吃嫩的,吃的量少,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的急性中毒癥狀。但不能據此就斷言生吃茄子不會中毒,當出現口唇發麻的感覺時,就需要警覺。認為生吃茄子比熟吃茄子更有減肥排油功效一說,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用生茄子來代替早餐的做法顯然更是沒有絲毫道理和任何依據的。

吃茄子的好處

1、抗衰老。

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對延緩人體衰老具有積極的意義。

2、治療凍瘡。

取冬天地裡的茄子秧(連根)兩三棵用水煎,水開之後再煮20分鐘,用此水泡洗凍瘡患處,同時用茄子秧擦洗患處,二至三次可治愈。

3、消腫止痛。

茄子具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4、防治胃癌。

茄子含有龍葵堿,能抑制消化系統腫瘤的增殖,對於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此外,茄子還有清退癌熱的作用。

5、降血壓。

茄子有良好降低高血脂,高血壓功效,具體方法如下:選用深色長條型,切成段或者絲,用麻醬以醬油調拌而成,在晚餐時分,服用可有效降低和自愈。

6、保護心血管、抗壞血酸。

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這種物質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粘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減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此外,茄子還有防治壞血病及促進傷品愈合的功效。

7、清熱解毒。

用於熱毒癰瘡、皮膚潰瘍、口舌生瘡、痔瘡下血、便血、衄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