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都很註重牙齒的保健方法,其實牙齒清潔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很多好處的,那麼口腔清潔對老人有哪些好處呢?接下來,還有什麼要註意的,我們都可以一起來看看相關的知識要點,一定有用的。

老年人的生活應當如何安排

1、做好“減法”

儲蓄不是越多越好,也沒有必要像年輕人那樣定一個目標去追求多少數額。這時的“加法”也已經做完,退休後的物質準備已經結束,這個階段需要開始做有計劃科學的“減法”。我們說的做“減法”,就是將做“加法”階段積蓄的養老儲備資金(包括保險金、有價證券、現金儲蓄、固定資產等所有可消費資源)有計劃的消費掉。

有計劃科學的做“減法”,就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生活習慣、傢庭因素、可利用資源等因素,對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和消費進行全面的科學安排,使自己最大可能的利用已有資源和條件,最大限度的得到應有的物質和精神的享受。

做“減法”當然要留有餘地,切忌吃光花凈。一方面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計劃再周密,也有意想不到的地方,何況老年人本身就有很多不確定的情況隨時發生。另一方面也必須考慮到傢庭背景和社會背景因素,特立獨行往往會陡然增加各種風險。我們在把我們自己的生活安排好的同時,沒有必要去妨礙其他人什麼;相反,我們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時,還會為親屬、朋友、鄰裡等提供某些便利或減輕他們的負擔。

2、正確對待傢庭地位和位置的轉換

雖然人與人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但就大多數人來說,退休之前的傢庭地位主要是主導型為主。退下來之後,這種主導型的位置也應當有所調整,尤其是在兩三代、甚至四代人共同生活的大傢庭裡。實際上決策權和主導權在退下來之前就已經開始移交,真正退下來之後不過是全面移交罷瞭。

兒子不聽老子的話才帶來瞭傢庭一代一代持續的興旺發達。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老年人及時退出傢庭的主導權隻是適應瞭社會和傢庭的發展規律而已。

老年人的這種角色轉換,從根本上講是主觀認識上的轉變。也就是說,我們隻有對這樣一個發展規律真正認識瞭,才有可能去做,並且認識的越早越主動,認識的越徹底效果就越好。當然這種認識轉變是漸進式的,而轉變的方式也因不同的具體情況而千差萬別,但這種轉變卻是必然的、必須的、不可悖逆的。這也是自然法則的必然。

這種角色轉換當然也有例外。空巢傢庭、孤寡傢庭等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這些老年人不但不需要放棄獨立自主的生活意識,反而應當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堅持必要的資產及生活的主動權,防止完全被動性的由他人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和去向。

3、及時調整對待傢庭成員的心態

這主要是說調整老年人在傢庭生活中對待其他傢庭成員的態度。由於傢庭主導地位和方向的轉換,所有傢庭成員都在逐步產生心理上的些許變化,這種不同傢庭成員間心理變化的不斷累加,必然會表現在具體的傢庭事務處理方面,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各自對待傢庭成員的態度。

比如傢庭對外事情的決策,孩子們以前可能主要會聽傢長的意見,甚至會依賴傢長作出決策,隨著傢長主導作用的弱化和消失,孩子們開始嘗試自己獨立自主作出決策,甚至開始不再征求傢長的意見。這時的傢長最忌諱的是指責孩子們,相反應當贊同和支持孩子們這樣做。這時的傢長需要消除自己心裡的不平衡感,更不應當有絲毫的失落感,而是要努力平和地接受、理解、支持、樂見這種現實。

又比如傢庭成員之間的話題內容,之前的傢長談話時可能會居高臨下,要求多、批評多、指揮多、講自己的經驗多。而現在需要的卻是平等禮讓對人,需要多念叨孩子們的好處,多支持孩子們要做的事情,多表揚和鼓勵孩子們對傢庭所作的貢獻,多做一些減輕孩子們各種負擔的具體事情。同時,避免反復講自己已經說過無數次的歷史“閃光點”,也不要輕易再講已經成為過去的“傢庭貢獻”,更不要經常搬出自己的“成功經驗”進行炫耀甚至要孩子們繼續發揚。

4、必要的活動不能減少。

從繁忙的崗位上一下子退下來,同時退出傢庭的主導位置,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反差,伴隨而來的失落感、空虛感、被輕視感是很自然的。

人都需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生活方式。沒有這個較為固定的生活方式,人們會感到沒有方向感,心理感受會無所適從,因而也就感覺空虛和無所事事。所以,在前一個生活方式被打破之後,就需要盡快建立一個新的比較穩定的生活方式。

退休後的生活方式最好是勞逸結合的模式,具體可以這樣來描述:必須有事幹,但不能累著;必須有規律的休息,但不能長期沒事幹。具體說,幹事時不能太累,休息時不能太閑。在這裡,掌握自主掌控權是關鍵。有的人退休後發揮餘熱,再掙一份工資增加瞭收入,但參與不能投入太深,更不能委屈自己換取額外收入。當然,適量的工作(如顧問類崗位)也不失為一種選擇。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制定有特色的休閑計劃,或者每年定出出遊計劃,腦體結合散散步寬寬心。不過,無論如何也不能沒有計劃、沒有規律的窩在傢裡睡覺看電視,這是對身體最直接的摧殘!

中老年人養生保健“數數法”

搭脈數數法 清晨醒來,調節好情緒之後,便可平心靜氣地搭脈數數,數一下脈搏是否規則。每天悉心體察脈搏的變化,是獲取體內信息、實行自我監測的重要手段。

步行數數法 步行時可以默默地數數,在空曠的地段還可以高聲數數。長距離步行,可用硬幣來記數。每走100步便把硬幣從左邊的褲袋裡移至右邊的褲袋。到達目的地時,數一數硬幣,就能夠計算出步行的總數。

制怒數數法 發怒之前不妨先強制自己從1慢慢地數到9,再將舌頭在口腔中輕輕地旋轉9圈,或者用食指和拇指提拉耳垂9次,想一想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大動肝火。如此這般,怒氣便會自行消除一大半。

止痛數數法 通過數數來轉移人們對疼痛的關註。可以將手輕輕放在疼痛處,一邊按摩一邊數數。註意力轉移之後,疼痛自然就會有所緩解。在接受腸鏡、胃鏡等檢查時,人們多少有點懼怕的心理和難受的感覺。如果躺在檢查床上微閉雙目,專心致志地數數,就能順利地渡過難關。

進餐數數法 如果你吃飯時,有狼吞虎咽的不良習慣,不妨通過數數來加以糾正。胃腸道功能欠佳的老年人,尤其應當采用此法。

健齒數數法 刷牙時可邊刷邊數,盡量延長時間,這樣可把牙齒各個側面都刷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可以一邊叩齒一邊數數,每次上下齒叩36下。

老年人保健的幾大平衡

膳食平衡

膳食平衡有二:一是膳食中要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無機鹽、水、纖維素)並與機體的需要量平衡。二是膳食的餐次及餐次比例平衡。在生活中可根據各自的體質、活動等具體情況作相應的調整。老年人一般以一日3-4餐為宜,應做到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睡覺較晚的老年人,可以在睡前一小時適當加食點奶類、面包等易於消化的食品,這樣既可補充營養又可防夜間出現饑餓感而影響睡眠。

動靜平衡

老年人運動應做到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平衡。老年人的運動內容較豐富,選擇什麼樣的運動,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來選擇並循序漸進,切忌過急過量。有人提倡老年人多做些傢務勞動,這一倡導很好。傢務勞動可以說是一種運動與靜養、腦力與體力相結合的最佳形式。傢務勞動的內容豐富、機動靈活、可提可放、可輕可重,不同情況的老年人都可運用。

心態平衡

在人生的旅途中,進入老年或離退休是一個大的轉折,這一轉折將給他們心理狀態、生理機能、生活規律、飲食起居、人際關系、社會交往等帶來很大變化,其中以心理變化更為突出更為重要。失落、孤獨、氣怒、悲觀等不良情緒長期下去將導致食欲減退、睡眠不好、免疫機能下降、老年性疾患加重,尤其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態平衡,情緒穩定。

七大誤區使老人牙齒越來越差

誤區之一:老人牙齒松動脫落是自然現象,防也無用,治也無益

其實大量事實已經證明,大多數老年人的牙齒松動脫落是因“牙周病”、“根面齲”、骨質疏松等疾病引起的,隻要這些病得到預防和治療,高壽的老人仍可保留一口健康的牙齒,起碼脫落的年限會延後。

誤區之二:人牙同鼠牙,越磨越結實,啃點硬東西沒關系

其實人的牙齒和老鼠的牙齒有很大不同,嚙齒動物的牙長得過快,如果它不把牙磨短,讓牙無限長長,它就吃不瞭東西,會被餓死;可是人不同,人的牙齒生長較慢,特別是牙外層包的琺瑯質有限,過度磨損就會被破壞掉;琺瑯質破壞,深層的牙本質暴露,牙髓神經末梢失去保護,不僅易致牙本質過敏癥(倒牙),還會引發齲齒等嚴重牙病;牙齒磨損嚴重,不僅會造成牙齒向前移位或臉形改變、顯老,還會引起耳旁的顳顎關節因長期不當咬合而引發疼痛。

所以老人的牙齒應特別避免磨損。不要嚼檳榔、啃甘蔗、嗑榛子、瓜子、吃炒花生,更不能用牙齒開瓶蓋、拔針、咬釘子等,把牙當鉗子用;甚至牙刷毛也不可太硬,防止牙齒磨損。

誤區之三:隻漱口不刷牙,這是祖宗傳下來的

不少高齡老人至今沒有刷牙習慣,尤其農村的老人更多見。他們說祖祖輩輩就是這樣,隻要飯後漱漱口就行瞭,何必用刷子去亂掏。甚至更有謬論說“牙是越剔越稀,越刷越脆”,所以始終不肯接受現代口腔衛生習慣。其實漱口代替不瞭刷牙。正確的刷牙既有牙刷的機械刷洗作用,又有牙膏的化學去污和消毒殺菌作用。可有效地防止菌斑和牙石的形成。其實老人更應該養成刷牙習慣。

誤區之四:隻要堅持刷牙,就沒必要“洗牙”瞭

其實,刷牙並不能完全代替洗牙,因為吃各種食物在牙面上留下痕跡,經細菌作用形成牙斑,單靠每天早晚刷牙是難以清除幹凈的,何況刷牙難以面面俱到,久而久之就形成瞭牙石、色素等頑固的牙垢。而“洗牙”醫學術語稱為“潔治”,是牙科醫生用現代物理化學方法去掉牙面的細菌、牙石、色素等牙垢;洗牙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工作,要經過嚴格的培訓才能勝任。

在口腔醫院裡醫務人員采用手動器械洗牙,需三四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就是采用超聲波潔牙機洗牙,也需一個多小時。如果你親眼看一看洗牙清除的那些牙垢,你就會相信,刷牙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在發達國傢,洗牙已成為很普及的常規口腔保健,人們每年一至兩次定期找自己的牙醫去洗牙。

誤區之五:掉一兩顆牙,不必急著補,等掉凈瞭換全口假牙省事

有些人認為,年紀大瞭,缺幾顆牙是正常的事。缺瞭牙又不想鑲假牙,怕麻煩花錢多,缺就讓它空缺吧。這樣下去害處很多:它會明顯降低咀嚼能力,影響消化和營養吸收;它會加快鄰牙松動脫落;還會影響語言和容貌。

鑲上假牙可助你消除缺陷、恢復牙齒功能,並穩定鄰近的牙齒。

誤區之六:老人抽煙、喝茶沉積的黃牙黑牙,隻能帶到棺材裡去瞭,無法再白瞭

其實不然,目前的牙齒美容已經達到相當的水平,通過清洗、漂白和光固化修復,可還你一口潔白的牙齒。吸煙、喝茶、喝咖啡等形成著色性污垢是牙表面變色,容易除掉,即使四環素牙等牙體變色也有辦法將其改變。

可以用雙氧水等化學藥劑漂白,也可以用超聲波潔牙機潔牙,還可以用光固化復合樹脂遮蓋等方法。對於壞死後變色的牙,可用內漂白的辦法,將牙髓抽掉,牙內放一種藥,封死,隔幾天後換一次。大約5-6次後牙體就會變白。

如果有激光潔牙機,美白牙齒的效果更理想。其實牙齒美白不僅僅是為瞭美容,也是牙齒保健和牙病防治的重要措施,對老人來說,換一口潔白牙齒,更有青春再現、梅開二度的感受,具有增強生活信念的心理作用。

誤區之七:大醫院要錢多,洗次牙近百,填個洞幾十元;小診所拔個牙才幾塊錢,洗牙也便宜

的確,同樣的名目,要價確實不一樣。然而,你可知道他們之間在診療技術、操作水平和材料質量方面有多大差別嗎?就說洗牙,口腔醫院洗牙要1-2個小時,而有人在牙科診所或美容院裡洗牙,隻需10來分鐘。

隻清除瞭看得見的牙垢,而留下瞭致病作用最強的深層牙垢;暴露出牙根不能及時處理,導致疼痛難忍,還加重牙周病的病情;有的還引起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和傳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

口腔清潔對老人有哪些好處

此項研究涉及近22000名50歲以上的臺灣成年人,研究發現,那些在過去一年裡進行過專業牙齒清潔的人在未來七年裡很少患心臟病或中風。

人們俗稱的“洗牙”,醫學術語稱為“尺度”,它可以消除牙齒“斑塊”。因為牙齒上鄰近牙齦邊界附近容易積聚食物殘渣,附著菌斑。這裡是細菌生長和繁殖的良好地段而且封閉、不易清潔,常導致牙齦發炎和牙周疾病。

這項新發現發表在《美國醫學雜志》上,盡管它沒能證明專業的牙齒清潔能降低心臟病風險。但是臺灣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Zu-Yin Chen醫師表示,該研究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一致,牙齦疾病會增加心臟病的患病風險。

研究人員認為,牙齦疾病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這些細菌可能散播到其它部位造成慢性感染和發炎,從而導致心臟病發作和中風。Chen醫師認為,治療牙齦疾病可以減少血液中炎癥物質的水平。

該研究中,大約有一半的人在過去的一年裡進行過專業的牙齒清潔,其餘的人沒有。接下來的七年,牙齒清潔組有1.6%的志願者突發心臟病,8.9%罹患中風。對照組有2.2%的人心臟病發作,10%患中風。

研究人員考慮瞭其他的因素,比如說志願者是否患有慢性病,像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臟疾病等。排除這些因素後發現,專業的牙齒清潔可以將心臟病的發病風險降低31%,中風的發病風險降低15%。隨訪期間,研究人員還發現,那些每兩年做一次以上專業牙齒清潔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也有所降低。但研究人員沒有考慮其它可能影響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風險的因素,例如體重、吸煙習慣、飲食習慣和傢族史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