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困夏乏。春季是容易犯困的季節,很多老人一到春天就很喜歡睡覺,老人春天犯困多數是正常的,但是也有部分是心血管病的預兆,作為子女,老人春天犯困時,要註意觀察照顧他們。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問必答網專傢是怎麼說的吧,希望這些知識能夠對你們的生活有所幫助。

春困來襲原因何在

季節交替,萬物復蘇,人們迎來瞭明媚瞭春天。可是春天溫暖的陽光也使得許多人出現瞭“春天疲勞癥”,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春困”。其實春困不是病,而是自然氣候變化、氣溫回升而產生的一種暫時生理現象。一進入春天,人就特別容易犯困,睡覺睡不醒,工作也沒精神,它給我們帶來的麻煩不少,尤其是開車者,更易在這個季節犯困。另外,還有些類似於“春困”的癥狀,其實隱藏瞭某些疾病,更要對此多加小心。那麼,春困的原因是什麼呢?

春困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自然季節變化和氣溫高低的轉換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短暫生理現象。春天,氣溫適中,皮膚和肌肉微細血管處於弛緩舒張的狀態,血流緩慢,體表血液供應量增加,流入大腦的血液就相應減少,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刺激信息減弱,出現抑制的狀況,於是出現昏沉欲睡的“春困”現象。“春困”其實是腦缺氧的表現,這跟植物神經沒有完全適應氣候的變化、血管舒縮功能不靈敏有關。

春困是因為季節交換給人們帶來的生理變化的一種反應。寒冷的冬天,人體受到低溫的影響和刺激,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血液流量相對減少,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閉合,減少瞭熱量的散發,以維持人體正常體溫。進入春季後,隨著氣溫的升高,人的身體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也旺盛起來。這樣一來,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隨著天氣變暖,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耗氧量不斷地加大,大腦的供氧量則必然就顯得不足瞭。加上暖氣溫的良性刺激,使大腦受到某種抑制。因而人們就會感到困倦思睡,總覺得睡不夠。但是值得人們註意的是,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困”是疾病的表現。比如:精神病發作前所出現的抑鬱癥狀;肝炎前期的低熱嗜睡現象;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因體虛引起的困乏。有人還發現,高血壓患者在春天嗜睡,哈欠頻頻,很可能是中風的先兆。因此,疾病引起的“春困”,應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

春困並不是病態,當然也與免疫力沒什麼關系。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主要由於冬春兩季的氣候變化大,人的身體需要有一個適應調整的過程。人們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時,受低溫的影響,皮膚汗腺收縮,以減少體內熱量的散發,保持體溫恒定。進入春季,氣溫升高,皮膚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而供給大腦的氧相應減少,大腦工作受到影響,生物鐘也不那麼準瞭。雖然春困不是病態,但不利於人的身體及精神狀態健康協調,需要通過各種方法加以調節。

要解決春困,多睡並不是辦法。一般情況下,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時左右就可以瞭,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之處於抑制狀態,人會變得更加昏昏欲睡,無精打采,結果是越睡越困。所以,專傢建議春天經常開門開窗,使室內空氣流暢;增加戶外活動,適當增加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來往,與朋友一起說說笑話,談談趣聞,會有很好的解困效果。

春季老人如何應對春困

他們主要的臨床表現為以頭暈頭痛為主,有時還伴有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耳鳴、逆行性遺忘、記憶力減退、註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老人春天犯困當心是心血管病的預兆

人們常說“春困秋乏”,在漸暖的春季,我們時常覺得懶洋洋,容易犯困,這是因為春天氣溫適中,大腦受到的冷熱刺激減少,腦神經細胞興奮性降低。值得註意的是,老人常犯困可不要大意。

老年人自然睡眠時間減少,如果常出現嗜睡犯困,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如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變、低血鉀等。

覺得犯困的老人,最好觀察是否伴有其他癥狀,如頭暈、頭痛、口幹口渴、肢體活動不便等,如果癥狀明顯,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即便隻是單純的春困,通過增加睡眠來克服也效果不大。睡得過多反而會進一步降低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使人越睡越困。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堅持早睡早起,每天午飯後睡半小時左右;多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在室內時註意通風;多吃水果或者喝點綠茶。還可以適當來點刺激,比如困倦時可聞聞清涼油,聽些節奏感強的音樂,冷水洗臉、用鹽水泡腳也是有效的方法。另外,穴位按摩也可以:每天早晚按摩太陽、風池、內關等穴位3—5分鐘。

緩解老人春天犯困有以下多種方法:

1.通過飲食來調理。

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如適當增加魚類、雞蛋、牛奶、豆制品、豬肝、雞肉、花生等食物;食物味道宜少酸多甘,以養脾氣;多食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以中和體內酸性產物,消除疲勞;不可多食寒涼、油膩、黏滯的食品,更不可過多飲酒;增加維生素的攝入,如維生素C、B等。

2.規律生活節奏,不熬夜。

有人認為,隻要春天多睡就不會發困瞭,其實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時左右就可以瞭,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人會變得更加昏昏欲睡,無精打采,越睡越困。

3.適量的體育運動。

如跑步、做操、打太極拳、球類等,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機能,使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內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困意就會緩解。

對瞭老年人來說,春季春困不是小事,隻有做好診斷,辯證應對,才能健康度過多事之春。

為你搜集高效預防春困的食療方

春季萬物復蘇,但人們卻容易困倦、疲乏,無精打采,這就是 “春困”。那麼春困要怎樣預防呢?有哪些好辦法呢?

易犯春困的原因

專傢解釋,因為在漫長的冬季,大腦逐漸習慣瞭在氧氣充足的狀態下工作。春天陽光普照,氣溫上升,皮膚血管漸漸擴張,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開放。但是,人體血液總量並未增加,致使大腦血液供應量相對減少,大腦供能不足,加之春天溫暖的氣候和較高的濕度,對人體的大腦皮層產生一種良好的鎮靜和催眠作用,自然會感到頭腦發沉,昏昏欲睡。所以,使人感到困倦,想睡覺。

同時,“春困”還與天氣、工作、飲食、睡眠、運動不和諧有關。其中,吃熱性食品、開空調可算是兩大“禍首”。吃過多熱性食物,如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羊肉、酒類、火鍋等,容易導致胃火上升,陰陽上亢,出現眼睛腫痛、臉腫,嚴重者還伴有臉色潮紅,乃至心火上升。內火易傷人體氣陰,導致人體體質、免疫力下降,從而影響人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情緒,出現勞累、嗜睡、失眠、頭暈、工作精力不集中等問題。而長期處於空氣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含量過高的空調環境中,也會加重“春困”癥狀。

預防春困的食療方

芪精棗湯

黃芪15克、黃精10克、大棗6克,水煎服,一天一次。

二米紅棗粥

糯米100克、薏米仁500克、紅棗50克。將糯米搗碎、薏米仁洗凈、紅棗去核後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加入紅糖再煮片刻即可食用。

核桃丹參飲

核桃仁5個,佛手片6克,丹參10克。將丹參、佛手煎湯,核桃仁、白糖搗爛成泥加入上述湯中拌勻,再用小火煎煮10分鐘,冷卻後即可飲用。

山藥胡桃粥

鮮山藥100克、扁豆、胡桃肉各50克,粳米60克。將山藥洗凈切片,與扁豆、胡桃肉、粳米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粥,待粥熟後加調味品食用。

春困打盹小心傷到頸椎

趴在桌上小睡一會兒,或是趁坐車時低頭打盹,春天一到,許多人都常常會有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但專傢指出,春困打盹時,也需註意姿勢。一旦不慎,極有可能傷到頸椎。

大多數白領工作者 習慣在午飯後,直接趴在桌子上午睡。半個小時醒來後,經常感到手臂麻痹、視線模糊,頸椎酸痛。四川康骨醫院陳關富主任醫師指出,趴著睡覺時,頸椎長時間處 於屈曲位,頸後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經常左偏、右偏或是長期低頭,使頸椎日積月累地偏移人體生理曲線,有可能誘發頸椎蛻變。

相對趴在桌上午睡,趁著坐車的時候打盹則受到大多數人的偏愛。但車上打盹,則更讓頸椎處於危險的境界。這是由於在車上打盹時,人的脖子缺乏支撐,全靠肌腱的牽拉來保持姿勢。由於在睡眠狀態下頸椎比較奧脆弱,一個急剎車就會讓頸椎受到損傷、錯位,甚至還可能損傷神經。

“午睡時,可帶個氣囊頸圍,或是選擇一個高度合適的枕頭,防止不良姿勢對頸椎的傷害。在車上打盹時,也需選擇一個支撐。”陳關富建議,註意坐姿與睡眠姿 勢,能有效防治頸椎疾患。也可趁著春季到郊外放放風箏,不僅可緩解疲勞,舒展筋骨,最重要的是,放風箏的過程中,需極目遠眺,對頸椎有極大的益處。

緩解春困多睡不是好辦法

近來,身邊許多朋友都抱怨“睡不醒”,即使睡足瞭八個小時也容易犯困,時常感到疲勞,昏昏欲睡;有人甚至出現失眠、頭暈、工作精力不集中等現象。其實,他們十有八九是染上瞭人們常說的“春困”。何為春困?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和克服?

什麼是春困?

“春困”不是病,是人體對春季氣候的一種適應性反應,完全屬於生理現象。

人們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時,受低溫的影響,皮膚汗腺收縮,以減少體內熱量的散發,保持體溫恒定。進入春季,氣溫升高,皮膚毛孔舒展,腠理疏松,血管變軟,末梢毛細血管的供血量增多,而供給大腦的氧相應減少,以至於流入大腦微血管的血液就相應減少,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刺激信息減弱,抑制性功能相對增強,從而大腦工作受到影響,生物鐘也不那麼準瞭。暖暖的春陽,磁場強度增大,機體自然也對這些作出反應。在冬季,因為紫外線及陽光照射不足,機體內缺少足夠的維生素D,使得機體的免疫力和工作能力大大降低,加上維生素攝入少,當春天來臨時,身體功能大多處於半昏睡狀態。因此,在冬春之交,我們對天氣的變化特別敏感。有人把這稱為“春天疲勞癥”, 簡稱“春困”。

如何遠離春困?

春困雖然不是病,但也會影響人們的學習和工作,比如對學習壓力大的學生、工作繁忙的白領、醫務工作者、須精力集中的司機等來說,春困是件令人苦惱的事情。

那麼該如何遠離春困?有人認為,隻要春天多睡就不會發困瞭,其實不然。一般情況下,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時左右就可以瞭,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之處於抑制狀態,人會變得更加昏昏欲睡,無精打采,結果是越睡越困。所以要克服“春困”,最科學的辦法就是順從人體的自然變化規律,遵守春季養生原則。

首先,要把握好生活節奏,不要三天兩頭一時沖動就熬通宵,睡覺時間時早時晚,應養成比較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實踐證明,對冬日裡養成的生活習慣作適當調整,使機體逐漸適應春季氣溫上升的氣候,是解除春困的關鍵一環。例如,冬天為保暖,通常會關門閉戶,到瞭春天就要經常開門窗,使室內空氣流暢;起居方面也要註意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足夠的睡眠有助消除疲勞。

第二,要多運動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時節,應多去戶外活動,進行一些適量的健身鍛煉項目,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機能,使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內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春困就會緩解。比如清晨散步、做操、跑步等對於振奮精神十分有益。

第三,註意飲食調理。一方面,註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春困與人體蛋白質缺少、機體處於偏酸環境和維生素攝入不足有關,每天可適當增加魚類、雞蛋、牛奶、豆制品、豬肝、雞肉、花生等食物。另一方面還要註意多食堿性食物。中醫春季養身原則中有提到 “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所以春天來臨要註意多食堿性食物,中和體內酸性產物,消除疲勞。不可多食寒涼、油膩、粘滯的食品,更不可過多飲酒。最好每天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含堿量較多,多吃蔬菜水果對改善春困非常理想。 增加維生素的攝入。如維生素C有制造細胞間粘連物質的作用,對人體細胞的修補和增長很有幫助;B族維生素有防止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消除精神緊張的作用。所以,多食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和蔬菜,對解除春困有積極作用。

此外,一日三餐不要吃得太飽,最好一天能吃三到五頓,否則胃過度膨脹,人容易犯困。每天定時吃早餐,不吃早餐容易造成大腦供糖不足,註意力不易集中、昏昏欲睡。再者就是每周適當食用一些海產品,比如,紫菜、海帶等,這些食物中鋅的含量比較高,而缺鋅會影響認知和註意力的集中。

當然碰到春困襲擊,您也不用太焦急,現簡單介紹以下頗為簡單實用的方法。

方法一:觸覺刺激。即困倦思睡時,可用具有芳香氣味的牙膏刷牙漱口,並用冷水洗臉,提高機體神經系統的興奮度,從而達到消解春困的目的。

方法二:視覺刺激。就是走出室外,眺望周邊的湖畔、田園、街景、山林。如果長期在室內,也可在室內添置一些色彩艷麗並富有生機的飾物以及花草,給人以一種賞心悅目之感;良好的視覺刺激,有利於消除春困。

方法三:味覺刺激。即吃點苦酸麻辣的食品,亦可泡杯濃茶或咖啡,以解困意。

方法四:嗅覺刺激。當困倦時,可聞聞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以及點燃的衛生香味道,可驅除困意,振作精神。

方法五:聽覺刺激。當面臨困倦時,常聽些曲調優美明快、有激勵振奮人心作用的音樂或歌曲,以愉悅身心,或者欣賞一些相聲、小品、笑話及喜劇影視,在獲得歡笑中,興奮神經,驅除困意。

方法六:活動肢體。當逢困意時,活動活動肢體,可疏筋活血,通利關節,使大腦興奮起來。

總之,“春困”是小事,但解決不好,往小方面來說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工作效率;往大方面來說,則會導致我們機體免疫力下降,引發其他疾病,所以,瞭解相關知識是必要的,而通過以上的瞭解,我們能更好的應對“春困”,還我們一個舒心、愜意的生活!(通訊員:曹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