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早期癥狀表現具體都有哪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健康的,總覺得癌癥離自己好遠,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有些癌癥可以已經在發展中,隻是你沒有發現而已。比如乳腺癌,其實不管是什麼病痛,在早期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異樣的。那麼,乳腺癌的早期癥狀表現具體都有哪些?

最容易誘發乳腺癌的5個因素

1、不良生活習慣

以吸煙、酗酒為“時髦”、去夜總會、歌舞廳,通宵達旦地沉浸在燈紅酒綠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種糕點甜食,而對粗糧、蔬菜卻從不沾口;獨身、或過瞭30歲才結婚生育,生瞭孩子不願喂奶;還有些女子佩戴乳罩過緊或過松,失去保護乳房的作用。

2、吃燒烤

女性愛吃烤肉容易導致乳腺癌的發生,常吃燒烤肉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要比不愛吃烤肉的女性高出2倍。尤其是那些少女時代愛吃羊肉串等高溫燒烤肉制品的女性,她們成婚或到中年後患乳腺癌的比率明顯增高。

因為肉用高溫烤燒、油炸或火炭烤燒會產生一種叫異常胺的(AH)致癌成分,這些致癌成分在與人體肌肉組織的肌酸和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發生作用時能促使癌細胞形成。因此專傢建議人們每天食用烤肉量不要超過80克。

3、抑鬱情緒

在獨身女子、留守女士、公關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學教師中,患乳房疾病的較多,乳腺癌發病率也高。由於這些女性極易產生緊張焦慮、孤獨壓抑、悲哀憂傷、苦悶失望、急躁惱怒等抑鬱情緒,長期受不良情緒剌激,機體生命節律發生紊亂,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進而導致內環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導致胸腺生成和釋放的胸腺素減少,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對體內突變細胞的監控能力及吞噬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癌腫。

4、熬夜

熬夜女性的乳腺癌發病率升高的罪魁是褪黑激素分泌的減少,而褪黑激素水平降低會增加癌癥的發病風險。特別對於夜班人群來說,明亮的燈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因此可能引起乳腺癌患病風險升高。

5、研究表明便秘也有發生乳腺癌的風險。

專傢發現,便秘者的糞便中存在一種致突變原。經測定,該突變原與目前已知的幾種癌物質類似。這些致突變原經腸道吸收後,可隨血液循環進入對其相當敏感的乳腺組織,這樣,發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明顯地增加瞭。

乳腺癌最明顯的癥狀是什麼

1、無痛性腫塊

乳腺癌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癥狀就是乳房出現瞭無痛性的腫塊,這是經常促使患者們就醫的最早的癥狀。

2、乳頭溢液

溢液可以是無色、乳白色、淡黃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樣、血樣、漿液性或膿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間隔時間也不一致。

3、乳頭和乳暈異常

乳頭扁平、回縮、凹陷,直至完全縮入乳暈下,看不見乳頭。有時整個乳房抬高,兩側乳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頭糜爛也是乳腺癌的典型癥狀。炎性乳腺癌時局部皮膚呈炎癥樣表現;顏色由淡紅到深紅,開始時比較局限,不久即擴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膚,同時伴有皮膚水腫。皮膚增厚、粗糙、表面溫度升高。

4、擴散及發展

乳腺癌細胞的倍增時間平均為90天,在臨床能發現腫塊前,腫瘤的隱匿階段平均為12年(6~20年)。腫瘤一旦發生,其發展可通過以下方式:局部擴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

5、引發其他疾病

乳腺癌如不經治療,或者給藥無效,會逐漸侵犯以下一些區域:淋巴腺、骨、肺、肝、腦、胸膜腔、心包滲液、高血鈣、脊髓受壓。

乳腺癌術後飲食六大原則

1、適當進食補品

乳腺癌術後後,患者體質如果及其虛弱,可通過進食補品來給予益氣養血、理氣散結之品,鞏固療效,以利康復。很多食物也能夠大補,如山藥粉、菠菜、絲瓜、海帶、山楂、玫瑰花等,適當食用一些核桃、阿膠等滋補品有助於促進機體恢復。

2、合理忌口

乳腺癌術後應該做到合理忌口,像煎炒、發黴、葷腥、厚味、辛溫、陳腐、油膩等食物多應該忌食,因為這些都是助火生痰有礙脾運的食物。

3、針對性地選擇抗癌食品

部分食品兼具食療抗癌作用,可有針對性地選擇應用。民間用其配丁香、柿蒂治療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等,實驗已證實其對致癌病毒引起的小鼠移植性腫瘤有抑制作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蒜、豆制品、綠茶等,也都是抗癌良藥。

4、強調辨證施食

乳腺癌與其他疾病一樣,病人都有陰陽偏勝、寒熱虛實之不同。食物也有寒熱溫涼、辛甘苦酸咸四氣五味之別。熱證宜寒涼,寒證宜溫熱;五味入口,各有所歸,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苦入心,酸入肝。辛味溫散,如生薑、蔥白;甘味和緩,如山藥、芡實、飴糖;淡味滲利,如冬瓜、薏苡仁;酸味收澀,如烏梅、山楂;咸味軟堅,如海藻、昆佈、牡蠣等。

5、飲食多樣化

飲食多樣化有助於營養均衡,調節乳腺癌患者手術後的食欲。飲食要平衡、多樣化、不偏食、不忌食、葷素搭配、粗細搭配。烹調時多用蒸、煮、燉,盡量少吃油炸食物。

6、強調均衡營養

乳腺癌病人“內虛”是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虛而致癌,因癌而致虛,虛中夾實,以虛為本。食療的目的是保證乳腺癌病人有足夠的營養補充,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病人的康復,應以扶正補虛為總原則。故《內經》說:“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在扶正補虛的總則指導下,對乳腺癌病人的食療應做到營養化、多樣化、均衡化。正如《內經》所雲:“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失之偏頗,則有害無益。

確診乳腺癌的具體方式

1、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是指到醫院,讓專職從事乳腺疾病診治工作的有經驗的醫師再次全面觸診檢查。按年齡,建議20到50歲的女性每年定期做一次檢查,50歲以上的女性則每半年應做一次乳房檢查。

2、病史

腫塊常是乳腺癌患者首發癥狀,須問明出現的時間、生長速度及近期有否改變,是否疼,及疼痛的性質,乳頭糜爛、溢液的時間與性質,腋窩有無腫塊,是否合並妊娠及哺乳。月經史及傢族史也很重要。

3、輔助檢查

乳腺檢查最常用的方法有乳房鉬靶攝片、超聲波檢查、CT乳腺導管造影、乳管鏡、刺穿活檢腫塊及切片活檢等。具體應根據病情需要,由醫師決定檢查項目。

(1)B超掃描:對鑒別腫塊囊性還是實質性有幫助。乳腺癌往往呈規則低回聲腫塊,也有呈過強回聲灶、不規則的實質性破壞回聲帶或呈不典型囊性腫物,但需與囊性增生病分區。B超對早期乳癌診斷價值不大。

(2)超聲:超聲檢查無損傷性,可以反復應用。對乳腺組織較致密者應用超聲檢查較有價值,但主要用途是鑒別腫塊系囊性還是實性。超聲檢查對乳腺癌診斷的正確率為80%-85%。癌腫向周圍組織浸潤而形成的強回聲帶,正常乳房結構破壞以及腫塊上方局部皮膚增厚或凹陷等圖像,均為診斷乳腺癌的重要參考指標。

(3)X線檢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診斷的常用方法,常見的乳腺疾病在X線片上表現一般可分為腫塊或結節病變、鈣化影及皮膚增厚、導管影改變等。腫塊的密度較高,邊緣有毛刺征象時對診斷十分有助。毛刺較長超過病灶直徑時稱為星形病變。X線片中顯示腫塊常比臨床觸診為小,此亦為惡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鈣化點應註意其形狀、大小、密度,同時考慮鈣化點的數量和分佈。當鈣化點群集時,尤其集中在1cm范圍內,則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鈣化點超過10個以上時,惡性可能性很大。

(4)CT掃描:作為乳腺攝影補充,有助於對致密型乳腺中惡性病變和遠處轉移灶的檢出。因價格昂貴,很少采用。

(5)透照法:利用癌組織優先吸收近紅外線後,呈現棕灰色、褐色或黑色的不同顏色圖像,協助臨床診斷。這是比較常用的乳腺癌的診斷方法。

(6)近紅外線掃描:近紅外線的波長為600-900ym,易穿透軟組織。利用紅外線透過乳房不同密度組織顯示出各種不同灰度影,從而顯示乳房腫塊。此外,紅外線對血紅蛋白的敏感性強,乳房血管影顯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運增加,附近血管變粗,紅外線對此有較好的圖像顯示,有助於診斷。

(7)腫瘤標記物測定:如癌胚抗原(CEA)測定作為輔助診斷,尤對伴有骨、內臟轉移者有助。此外,血清中催乳素、降鈣素、乳酸脫氫酶同功酶等,均可作為診斷參考。 1、鉬靶、幹板攝片:可見取形態不一,密度增高,邊緣不規則的腫塊,有的呈放射狀毛刺,伴微細鈣化、血管增粗,部分也可見皮膚增厚,乳頭回縮等繼發性癥狀。對導管內病變可行導管造影協助診斷。

(8)熱圖像檢查

應用圖像顯示體表溫度分市,由於癌細胞增殖快、血運豐富則相應體表溫度較周圍組織高,用此差異可做出診斷。這種診斷方法缺乏確切的圖像標準,熱異常部位與腫瘤不相對應,診斷符合率差,近年來漸少應用。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年齡增加、遺傳基因、生活形態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某些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較一般女性為高,她們的特征是:

1、本身即患有乳癌或卵巢癌、有乳癌傢族史(第一代親屬(母親、姐妹等)中,如果有乳腺癌發病,這個傢族就屬於高危人群。)

2、未生育或35歲以後才生育、40歲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

3、初經在12歲以前、停經過晚(如:55歲以後才停經者)

4、過於肥胖

5、激素暴露即激素替代治療

6、經常攝取高脂肪或高動物性脂肪、愛吃熟牛肉

7、曾在乳部和盆腔做過手術

8、過度暴露於放射線或致癌源(例如:經常施行X光透視或放射線治療)

9、經由其他癌癥轉移至乳房(例如:患子宮內膜腺癌者)

10、有慢性精神壓迫、不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