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女性殺手乳腺癌的難題?乳癌治療必須要早發現早治療,早期治療有90%的可以治愈。自我檢查一定不能忽視,可以做到早發現,對治療有很大的幫助。如果自己發現乳房有異常,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做一下檢查。如何解決女性殺手乳腺癌的難題?

乳腺癌的原因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資料統計,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它的發病常與遺傳有關,以及40—60歲之間、絕經期前後的婦女發病率較高。僅約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致癌因素一:月經初潮早絕經晚

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為0~24歲年齡段處較低水平,25歲後逐漸上升,50~54歲組達到高峰,55歲以後逐漸下降。月經初潮年齡小於12歲與大於17歲相比,乳癌發生的相對危險增加2.2倍。閉經年齡大於55歲比小於45歲者發生乳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月經初潮早、絕經晚是乳癌最主要的兩個危險因素。近年來,乳腺癌

致癌因素二:遺傳因素

有研究發現,其母親在絕經前曾患雙側乳癌的婦女,自身患乳癌的危險性為一般婦女的9倍,而且乳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現乳癌的平均年齡約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當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險性為常人的3倍。需要強調的是,乳癌並不是直接遺傳,而是一種“癌癥素質”的遺傳,乳癌病人的親屬並非一定患乳癌,隻是比一般人患乳癌的可能性要大。

致癌因素三:婚育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女性雖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歲以後亦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發生乳癌的危險為婚者的2倍。專傢認為,生育對乳腺有保護作用,但僅指在30歲以前有足月產者。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哺乳對乳癌的發生有保護作用,主要是對絕經前的婦女。

致癌因素四:電離輻射

乳腺是對電離輻射致癌活性較敏感的組織。年輕時為乳腺有絲分裂活動階段,對電離輻射致癌效應最敏感,而電離輻射的效應有累加性,多次小劑量暴露與一次大劑量暴露的危險程度相同,具有劑量-效應關系。日本長崎原子彈爆炸時的幸存者中,患乳癌的比例明顯增加,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接受過胸部放療的,長大後患乳癌的機會也增加。

致癌因素五: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乳癌的幾率明顯上升,乳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較強的關系。有些公司職員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準,飲食上發生瞭改變,人們的飲食都主要以肉類和海鮮類產品為主,逐漸形成瞭現在比較“流行”的酸性體質。人們大多都形成不科學的、不健康的“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習慣,結果導致乳癌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致癌因素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些長期從事辦公室工作的女性白領坐多動少,缺乏鍛煉,接觸陽光少,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科爾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垃圾。但現在人以車代步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個大大減少,長久便會導致酸性代謝物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制的酸性化。大多數職業女性由於工作關系,長時間緊箍著乳罩,難得給乳腺“松綁”;還有些職業女性迫於工作的壓力或追求事業的成功,過著單身貴族或丁克族生活,不成傢,不要孩子。這些因素都與乳腺病有關。

致癌因素七:精神抑鬱和過度緊張

據調查,性格內向,精神長期抑鬱,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而當這種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便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體質的酸化。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導致癌癥的重要因素。都市年輕女性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精神長期處於應激緊張狀態,導致情緒上的不穩定,不平和。這些精神因素與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加在一起對乳房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致癌因素八:激素

乳癌與人體內分泌平衡失調有關系,在各種內分泌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雌激素、孕激素。研究結果表明,雌激素刺激乳房腺體上皮細胞過度增生,是造成乳癌的重要原因,常使用激素用品及婦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療可增加乳癌的發病危險。

致癌因素九:藥物

有些藥物如降壓藥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體類藥物有增加乳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護膚品、化妝品中含有致癌成分,在使用中也要特別慎重。另外,空氣中的有害成分,蔬菜、水果上的殘留農藥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成分。

如何解決女性殺手乳腺癌的難題

1、手術治療

根治性切除乳腺癌的手術療法已有百年歷史,目前仍是乳癌治療的主要手段,而且對早期尚無腋窩淋巴結轉移的乳癌療效最為滿意。

2、放射治療

通常用於手術後,以防止局部復發。對於晚期乳癌的放射治療,可使瘤體縮小,有的甚至可使不宜手術的乳癌轉移為可手術切除。對於孤立性的局部復發病灶,以及乳癌的骨骼轉移灶均有一定的姑息性療效。但對早期乳癌確無淋巴轉移的病人,不必常規進行放射治療,以免損害人體免疫功能。

3、內分泌治療

凡不宜手術或放射治療的原發晚期乳癌,雌激素受體測定陽性者,可單獨或合並內分泌治療。所用藥物及手段因月經情況而異。

4、化學藥物治療

化學藥物抗癌治療是一種必要的全身性輔助治療(環磷酰胺,洛莫司汀,苯丁酸氮芥)。

治療的方法也是因人而異,根據病情的不同,治療的方法也就不盡相同。關鍵還是要在正規的醫院做好詳細的檢查後在行治療。

5、免疫治療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提倡瞭一種概念,即以修飾人體的生物學反應的物質(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來提高對腫瘤的抵抗力,這種方法被稱為BRM療法或免疫療法。70年代以來雲芝多糖、裂褶菌多糖、香菇多糖在日本,桑黃多糖在韓國先後被批準作為免疫抗腫瘤藥物,由此奠定瞭菇類多糖類在BRM療法中的地位,同時也極大地推動瞭菇類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應用。現在備受美國替代醫療界所推崇的是舞茸提取物(舞茸D-fraction)產品。

吃什麼預防乳腺癌

1、黃豆

黃豆和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在預防乳腺癌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黃豆,可以改變體內激素的分泌。臨床醫學研究顯示,黃豆以及黃豆制品具有平衡體內雌激素的作用,當體內雌激素太低時,黃豆或豆制品會使它增加,但當雌激素太高時,黃豆或豆制品也會使它減少。

另外,黃豆還可以改善內分泌失調,內分泌失調導致女性發肥胖、月經不調、痛經、子宮肌瘤乳房疾病等多種病癥,最嚴重的可以導致女性不孕,內分泌失調後使代謝在體內淤積,造成多種疾病的出現。

2、大白菜

東亞婦女乳腺癌發生率比西方婦女低得多,常吃白菜應該功不可沒。研究發現,白菜中含有的的微量元素能幫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聯系的雌激素。而白菜中的纖維素不但有潤腸、促進排毒之功,還可以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

此外,大白菜含一種叫作吲哚-3-甲醇的化合物,能使體內一種重要的酶數量增加,幫助分解過多的雌激素,進而阻止乳癌發生。

3、豆瓣菜

豆瓣菜能“關閉”身體內某種蛋白信號的傳遞,從而讓乳腺癌細胞缺乏血液與氧氣的供應而死亡。為瞭不斷增長,乳腺癌細胞會向其周圍的正常組織發出信號,“要求”營養供應。而豆瓣菜中含有的苯乙基異硫氰酸酯可以阻斷這種信號。

乳腺癌術後適合的鍛煉方法

1、臥床期的功能鍛煉

乳腺癌根治術後,為瞭使皮膚愈合良好,避免發生積液,術後須放置橡膠引流管,並用胸帶加壓包紮。回病房後,即將橡膠引流管接通負壓吸引器,故術後1-3天為患者臥床期。此期主要應鍛煉手、腕部及肘關節的功能。可做伸指、握拳和屈腕屈肘等鍛煉。

2、下床期活動的功能鍛煉

下床活動期為拔除皮瓣下的負壓吸引管後,患者開始下床活動至出院時為止。此期主要為肩關節的鍛煉,由於接近腋下切口處的癍痕組織尚為形成,故早期進行鍛煉可使三角肌、斜方肌和背闊肌盡快恢復功能。這是乳腺癌根治術後,上肢功能鍛煉的重要一環。鍛煉的方法為:

(1)術後的3-4天,患者可坐起,開始進行屈肘運動;

(2)術後5天解除固定患者上肢的胸帶後,可練習患者手掌捫對側肩部及同側耳部的動作;

(3)術後9-10天以拆除切口縫線。此時,可鍛煉抬高患肢上肢,將患側的肘關節屈曲抬高,手掌置於對側肩部。初時可用建側手掌托扶患側肘部,逐漸抬高患側上肢,直至與肩平;(4)術後14天,練習將患側手掌置於頸後,使患責側上肢逐漸抬高至患者自開始鍛煉時的低頭位,達抬頭、挺胸位、進而能以患側手掌越過頭頂並觸摸對側耳部為止。為瞭擴大肩關節的活動范圍,此時還可做扶墻鍛煉,加強抬高患側上肢的功能。

3、出院後上肢功能的鍛煉

患者出院後,應繼續堅持患肢的功能鍛煉。可重復做上述的各項練習,特別是扶墻抬高上肢的運動,可使上肢及肩關節的活動范圍逐漸恢復正常。為瞭進一步使各項動作協調、自然、輕松、還可以進行以下幾項功能鍛煉;

(1)上肢旋轉運動:先將患肢上肢自然下垂,無指伸直並攏。自身體前方逐漸抬高患肢至最高點,再從身體外側逐漸恢復原位。註意上肢高舉時要盡量伸直,避免彎曲,動作應連貫,亦可從反方向進行鍛煉。

(2)上肢後伸運動:患者應保持抬頭挺胸。此外,患者還可在日常生活中制定提、拉、抬、舉、物體的各種負重鍛煉,以增強患側上肢的;力量,使其功能完全恢復正常。

以上鍛煉要求每天鍛煉1-3次,每次30M。註意避免過度疲勞,應循序漸進,適可而止。對有特殊情況的患者,應酌情減少或延緩鍛煉時間,但不可停止練習。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幾個乳腺癌誤區

1、刮腋毛會導致乳腺癌嗎?

錯誤。目前並無臨床證據支持刮腋毛會致乳腺癌,也無研究表明乳腺癌發病位置同刮腋毛有關。刮腋毛在審美上是好是壞因人而異,但依據目前的醫學認識,選擇刮腋毛的人不必擔心會對乳腺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大傢所說的刮腋毛影響淋巴“排毒”中的“毒素”非常難定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致癌物質是通過血液運輸到肝臟代謝的,淋巴中也有細菌和病原體,但淋巴根本與腋毛的結構不相連,所以根本談不上造成淋巴結的毒素聚集。甚至也影響不瞭排汗,因為汗腺和腋毛也不是相連的結構。所以各位愛美人士可以放心瞭,剃腋毛不會導致乳腺癌。

2、乳房不痛就不用擔心乳腺癌?

錯誤。許多女性認為乳腺癌會是以乳房疼痛為主要表現,出現乳房疼痛首先擔心會不會是得瞭乳腺癌。其實乳腺癌的常見首發癥狀是發現無痛性腫塊,而乳腺疼痛往往是乳腺增生的常見表現,乳腺增生的疼痛一般是周期性的乳房疼痛,可以伴有乳房結塊,隨月經周期、情緒等變化而變化,通過中藥調理可以很好地緩解癥狀。但是定期的乳腺體檢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早期發現乳房病變,不能以為乳房不痛就不需要擔心會發生乳腺腫瘤。

3、乳腺癌隻有女性會得?

錯誤。乳腺癌並不是隻有女性會患,男性也有患乳腺癌的可能,根據一些研究,男性乳腺癌的發病率約為(0.85~1.30)/10萬。由於男性乳房脂肪組織少,癌細胞容易侵犯皮下淋巴網絡,所以病死率相當高,美國2005年有460名男性死於乳腺癌。所以男同胞們也不可對乳房的變化掉以輕心,千萬不要以為乳腺癌和男人無關而忽視瞭自己患乳腺癌的可能。

4、大齡女性才需要防乳腺癌?

錯誤。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年齡在40至60歲,很多人都以為乳腺癌是中老年婦女才高發的疾病,但其實年輕女性和老年婦女一樣會有乳腺癌的風險。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城市的女性人群中乳腺癌發病率連年上升,並且呈年輕化發展趨勢。實際上,50歲以下的婦女患癌的比例占25%,且死亡率較高。這可能是因為年輕婦女乳房密度較高,X光檢查中難以檢查出腫塊。正因如此,婦女們最好從20歲開始,每月進行自我乳房檢查,每三年做一次臨床檢查,40歲開始做X光檢查。如果你有乳腺癌的傢族史,你可同時要求做核磁共振。乳腺癌的三級預防,其中重點在於早診早治,應該做到平素定期自檢,定期進行專項體檢及專科醫生的體檢,尤其是有乳癌傢庭史或者是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女性更要定期檢查。18-35歲的年輕女性,建議每半年接受行乳腺彩超檢查;35歲以上的婦女應每半年接受一次乳腺彩超,每年接受一次乳腺鉬靶檢查。

5、乳腺癌一定要切除乳房?

錯誤。乳腺癌治療方式多樣,超過一半的患者可以接受保乳治療,即使需要切除乳腺,也不一定需要全部切除乳房,現在有很多可以保全乳房外觀的手術手段,這可以很大程度上削減患者的心理壓力。而且即使切除乳房也不證明乳腺癌一定不會復發,乳房切除之後,乳腺癌復發率會降低90%,但一些患者依然會在疤痕處出現乳腺癌復發。

6、乳腺癌一定會有乳腺腫塊?

錯誤。約有10%的乳腺癌確診患者乳房都不會出現腫塊、疼痛、或是其它的異常癥狀。而在檢測到的腫塊中,80%至85%都是良性的,它們通常都是囊腫或是非癌腫瘤,這稱為纖維腺瘤。也就是說,醫生應對一切的乳房腫塊或其它的乳房癥狀,進行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