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波動大是患者心肌缺血的病因之一?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各種疾病發生的根源。心肌缺血的病因也有可能是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那麼,還有哪些是心肌缺血的病因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常見的心肌缺血的病因。

心肌缺血的常見臨床癥狀有哪些呢

以病毒為例,病毒感染時,通過血液循環,病毒從血液穿過毛細血管及血管周圍間質而進入心肌纖維,在心肌細胞內膜繁殖復制,引起心肌細胞溶解,壞死、水腫及單核細胞浸潤等炎癥反應。病變後期可能是由於病毒或心肌抗原所誘發的體液及細胞免疫所致。

致病條件因素:過度運動、運動可致病毒在心肌內繁殖復制加劇,加重心肌炎癥和壞死。

細菌感染: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時,可能起協同致病作用。

妊娠:妊娠可以增強病毒在心肌內的繁殖,所謂圍產期心肌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

其他:營養不良,高熱寒冷,缺氧、過度飲酒等,均可誘發病毒性心肌炎。

1、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意外

心律失常的發生與一過性心肌缺血的發作有密切的關系,且是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影響因素。Meissner等報道,美國每年45萬人猝死,其中20%~50%死於緩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時,心肌缺血的並發癥常伴有無癥狀性心肌缺血。

2、缺血性心肌病

緩慢而持久的心肌缺血,可以造成心肌廣泛彌漫性的纖維化,形成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病。這是常見的心肌缺血的並發癥。

3、無癥狀性心肌梗塞

SMI患者易發生無癥狀性心肌梗塞,在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約有20%~25%為無癥狀的。起病常以心肌缺血的並發癥的形式出現,心肌缺血的並發癥如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死亡率明顯高於有痛性心肌梗塞患者。這也是常見的心肌缺血的並發癥。

情緒波動大是患者心肌缺血的病因之一

專傢介紹,缺氧是導致患者心肌缺血的病因之一。還有哪些是心肌缺血的病因呢?

首先,心肌最怕缺血,缺血就會缺氧。導致心肌缺血的病因主要是血液所含物質的變化和血管腔內產生病理改變的結果。血液中的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高密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低密醇)。

其次,低密醇在血液中,除瞭供給細胞需要外,多餘的那些就會沉積在動脈血管內壁,使血管內壁從不光滑改變開始,直至形成粥樣斑塊,心肌缺血的病因會造成血管通道變得狹窄,甚至阻塞。

再次,心肌缺血的病因還有低密醇屬於傷害性膽固醇。而高密醇則會將血液中的膽固醇帶到肝臟,進行轉化,然後經膽囊入腸道排出體外,屬於保護性膽固醇。

最後,還有高年齡、肥胖、情緒波動、煙酒嗜好,以及某些藥物發生的不良反應,都可引起血管改變致使心肌缺血,血管內血栓形成,形成心肌缺血的病因。

中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如何保健

有氧運動需堅持

中老年人應以有氧代謝運動為主,如慢跑、騎車、步行、遊泳、登山、球類、登樓、健身操等。因為過度運動可造成心血管意外或猝死,所以運動既要持之以恒,又要順序有度。建議每天步行約3公裡,時間在30分鐘以上;每周運動5次以上;運動後心率加年齡約為170次,這樣可以保持有氧代謝。

夜間起床莫著急

通過動態心電圖測試發現,很多人在夜間突然起床時常伴有一過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所以有專業人士提出“三個半分鐘”的保健方法,即夜間醒來靜躺半分鐘,坐起半分鐘,雙下肢下垂床沿半分鐘,然後再下地活動。

午間小睡助健康

有研究表明人體24小時血壓呈雙峰一谷,中午午睡能使波谷更深更寬,有助於緩解心臟及血管壓力。有午睡30分鐘以上習慣者,冠心病死亡率降低30%。

防止便秘護心臟

中老年人發生便秘幾乎成瞭司空見慣的事,但是臨床上有很多老人因便秘時用力過大而導致心肌梗死,所以緩解便秘對保護心臟也起到瞭意想不到的效果。

洗澡溫度別太高

老年人不能在飽餐或饑餓時洗澡,水溫也要和體溫差不多。溫度太高可使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導致心腦缺血,容易誘發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患者要做哪些運動

1、幹沐浴:幹沐浴可以促進氣血流通,從頭頂百會穴開始,順序為頭面部、左右肩臂、胸部、背部、腹部、兩肋、腰部、左右腿、足,以手或毛巾幹擦,以皮膚有溫熱感或皮膚微紅為度。

2、伸展四肢:展四肢可以使存留四肢過多的血液迅速回流心臟,供給心腦系統足夠的氧與血,兩腳和兩手伸屈運動,然後兩腿慢慢下蹲成全蹲,兩臂上提,反復做5~10次。

3、摩腳心:足是人類的“第二心臟”,蹬摩腳心可使全身血液循環,具有活經絡、舒體腿強身、疏通經絡等功效。仰臥以雙足跟交替蹬摩腳心,使腳心感到溫熱。

4、擴胸:擴胸動作可以舒長心肺血管,提高心肺供血氧的能力,兩手放松下垂,然後握空拳,屈付抬起,提肩向後擴胸,最後放松還原。

心肌缺血吃什麼好

心肌缺血患者需要及時的治療,但同時患者日常科學飲食也可以幫助病情的改善。

1、暈素兼吃,合理搭配飲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 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鬥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薑、蔥、醋、醬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 12~15 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物,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6、常吃生薑,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薑末撒於菜湯中或用薑末泡水代茶。

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子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