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素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中醫學認為,雙腳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經絡的重要起始部位,人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反應區,因此腳能反映出人的身體健康情況。怎麼從腳看出自己的長壽狀況呢?一起看看。

牢記三個秘訣延年益壽

動得快活,筋骨永不老。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要選擇一兩項適合自己的運動,可以激發身體活力,減緩老化,還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運動對於筋骨也大有裨益,筋骨互相關聯,筋對骨有著支撐、保護、緩沖的作用,鍛煉時筋骨同練,當筋變得更為堅韌,就能對骨頭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防止骨折。

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可以選擇運動量稍大的運動,比如做操、打球、跳舞、打太極拳等,運動量以微微出汗為宜;七八十歲的老人要適當減少運動量,最好的 運動是散步,可以在下午三四點外出散步半小時,運動量以感到輕松、愉快為宜。天氣不好時,在傢裡甩臂、彎腰、抬腿,也是不錯的運動。

吃出均衡,機能永不老。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漸減弱,更要想辦法做到營養均衡。百歲壽星、著名經濟學傢陳翰笙博士,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每天吃一個蘋果,而且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老人也要以此為借鑒,每天吃肉、蛋、奶,但不要太油膩,不要口味太重。

山藥、土豆、白菜、蘿卜、豆漿、蜂蜜、香蕉、橘子、蘋果都是比較適合老年人的食物。在做法上,要以燉菜為主,燉菜比較軟爛、清淡,易於消化。歷代養生 傢對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稱粥為“世間第一滋補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比較適合老年人,小米粥、燕麥粥都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把黑 芝麻、核桃、薏米等按照口味調配,打成五谷米糊當晚飯吃。需要註意的是,老年人不要吃太飽,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但也不要餓著,尤其是低血糖、低血壓的老 人更不能餓,可以在下午4點左右適當加餐,吃些點心、水果、堅果等。

主動交流,心情永不老。對於老人來說,不要整天把自己關在傢裡,要多走出傢門,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和傢人以外的 人進行交流,比如去小區、公園散步時,主動和其他人聊天,這樣大腦能積極運轉,心情也會更好,能防止抑鬱。研究發現,傢庭社會的支持,以及親朋好友間多交 流,可以減少患病幾率,有助於延年益壽。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愛好,比如書法、攝影、旅遊等,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此外,老年人也可以盡己所能多幫助別人,比 如做志願者參與社區服務,可以提升自我價值感,幫助別人的同時快樂自己。

四種難吃食物卻能延壽

一碗香米飯和一個糙窩頭擺在面前,你會選擇哪一樣?在一塊西瓜和一瓣柚子之間,你會選擇哪個做餐後水果?餐桌上看到洋蔥和大蒜,你會忽略它們嗎?生活中,我們往往熱愛那些甜美、精細、香濃的食物,不喜歡苦澀、粗糙、味淡的食物。而恰恰在這些口感差的食物當中,存在著令人意想不到的營養和健康元素。

粗糙的食物

有些人偏愛精細的香米和白面制品,不喜歡糙米和窩頭,因為它們吃著“紮嗓子”。其實“紮嗓子”的正是寶貴的膳食纖維,它能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便,並改變腸道微生物的種類及數目,降低致癌物生成。膳食纖維廣泛存在於口感粗糙的食物當中,包括全谷類的米、麥及雜豆,如糙米、燕麥、紅豆等。為預防便秘和腸癌,每日應保證攝入20—30克的膳食纖維。建議早餐放棄傳統的白米粥,改喝雜糧粥,精細白米飯改為全麥饅頭。

發澀的食物

單寧、植酸和草酸的存在會讓食物發澀,這是因為它們會和口中的唾液蛋白結合並沉淀,使唾液失去潤滑性,舌上皮組織收縮,產生澀味。但這些物質都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對預防糖尿病和高血脂有益。比如橄欖、紫葡萄皮、蘋果皮、核桃仁皮,它們都比果肉具有更強的抗氧化作用。建議蘋果和葡萄最好帶皮一起吃,吃核桃仁時不要把那層褐色的皮去掉。

味酸的食物

和甜橙、西瓜、香蕉相比,愛吃沙果、山楂等酸味水果的人相對要少。其實,這類水果的酸味主要來自於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這些天然的酸性物質能促進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如果感覺酸味食物口感不好,可以把它們做成水果羹,加少量冰糖,放入冰箱冷凍,口感會大有改善。

發苦的食物

食物中的天然苦味物質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檸檬和柚子當中的柚皮甙,茶裡面的茶多酚,紅酒裡面的多酚以及巧克力裡面的多酚,都是有助預防癌癥和心臟病的成分。苦瓜中的奎寧精,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幫助控制血糖。所以,水果一定要搭配著吃,不能光吃甜的,還要適當吃點苦的、酸的。吃過的柚子皮,不要扔掉,可以切成條後做成蜂蜜柚子茶。對於苦瓜而言,將其用熱水焯一下,冰鎮後可蘸蜂蜜食用。

看腳三招便知你的壽命長短

腳底顏色: 五色辨病是中醫學內容之一,五色為青赤黃白黑。中醫學認為,正常腳底顏色略紅,如果紅色十分明顯,可能有熱;如果顏色發青,可能有寒;如果出現異常的黃色,可能有肝膽疾病;如果發白,除可能有寒證外,還可能是營養不良和貧血;如果發紫或發黑,可能血液循環差。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溫度: 老人腳易涼,多為腎陽不足或保暖不當,這類人應多吃一些性屬溫熱的食品,如羊肉、大蒜、生薑等,以提高機體耐寒力。若腳心熱,則可能是陰虛內熱,應多吃一些綠豆、冬瓜、瘦肉等甘涼滋潤之品,少吃羊肉、韭菜、辣椒等溫燥之品。

趾甲: 健康人的趾甲顏色粉紅,白色半月形約占趾甲長度的1/5。如果趾甲顏色蒼白,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貧血,應多註意飲食營養,保證每天熱量需求。如果趾甲上有縱行條紋,表示機體虛弱,抗病能力差,應多參加體育鍛煉,避免久坐久站,強健身體。

四種可延年益壽的中藥材

1、黃芪

黃芪甘,性微溫。歸脾、肺經。本品可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補益五臟。久服可壯骨強身,治諸氣虛。清宮廷保健,多用黃芪補中氣,益榮血。

現代研究表明,黃芪能促進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能延長傢蠶和果蠅的平均壽命,增加人胎腎和乳鼠腎細胞與人胎肺二倍體細胞體外培養的傳代數,並使每代細胞的存活時間延長。這都是對黃芪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很好說明。

用量用法:黃芪一般用量為3-9g,重病或需要時,可用到30-120g。

單味黃芪480g,用水煎透,煉蜜成膏,每日服10g,以白開水沖服。用於體虛易於外感者。

使用註意:胸悶多怒者勿用;感冒未愈者禁用。

2、人參

人參甘、微苦,微溫。歸心、肺、脾經。功能大補元氣,益氣固脫,挽救危候,可用於大病、久病之後,體虛欲脫的危重時刻;也可用於語言低微,呼吸微弱、自汗、易感冒、食少、腹脹、便溏、少氣懶言、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緩弱之人,即中醫所說的脾肺氣虛之證,服用人參可起到補脾益肺之功。

古代醫傢把人參作為延年益壽的聖品,《本經》謂其:“主補五勝,安精神”,“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故古人給予它“長命草”的美名。當今時代,風靡市場的一些抗老延年的中成藥,也多離不開人參。

人參一味煎湯,名獨參湯,具有益氣固脫之功效,年老體弱之人,長服此湯,可強身體,抗衰老。

人參切成飲片,每日噙化,可補益身體,防禦疾病,增強機體抵抗能力,且對改善老年人智力減退、記憶力消失、思維遲鈍等有一定作用。

3、山藥

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著名醫學傢李時珍在其所著《本草綱目》中稱山藥具有“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的功效。《日華子本草》說它:“助五臟,強盤骨,長志安神,主治泄精健忘。”《藥品化義》又載:“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調肺之功。治肺虛久嗽,何其穩當。”《神農本草經》謂山藥“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清?張錫純對其最為推崇,謂其“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潤滑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且其含蛋白質的特殊性,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本品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作用,因此,體弱多病的中老年人,經常服用山藥,好處頗多。

《薩謙齋經驗方》載有山藥粥,即用幹山藥片45~60g(或鮮山藥100~120g,洗凈切片),粳米60~90g同煮粥。此粥四季可食,早晚均可用,溫熱服食。常食此粥,可健脾益氣、止瀉痢,對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腎炎等病,均有益處。

山藥既可單獨食用,又可用於配制滋補食品,山藥燉小雞,民間稱之為“長壽菜”,對人體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4、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寧心安神,滲濕利水之功用。《本經》謂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普濟方》載有茯苓久服令人長生之法。歷代醫傢均將其視為常用的延年益壽之品,因其藥性緩和,可益心脾、利水濕,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可去邪。故被稱為平補之佳品。

清代慈禧太後的壽命,長達74歲(1834一1908年)。慈禧長壽,除瞭女性這個自然因素之外,就是堅持常食藥膳,從已公佈的13個補益方看,其中茯苓藥膳使用頻率最高,達78%以上。因茯苓餅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作用,故成為清王朝宮廷裡的名點。

食用時可將白茯苓磨成細粉,取15g,與梗米煮粥,名為茯苓粥,李時珍謂:“茯苓粉粥清上實下”。常吃茯苓粥,對老年性浮腫、肥胖癥,以及預防癌腫,均有好處。

此外,《百病丹方大全》載方:用白茯苓研極細未,加入白蜜調勻,每夜敷之,晨起洗凈,可潤澤肌膚,美容艷色,去面黑斑。與白芷同用,做膏劑、面脂之記載,長期使用防老去皺,令面光悅,有一定效果。《經驗方》裡記載,茯苓與蒼術配伍同用,可“烏髭發,駐顏色,壯筋骨,明耳目,除風氣,潤肌膚,久服令人輕捷。”

公佈人類五大長壽穴位

從中醫來說,腋窩處的頂點上有個穴位叫極泉穴,經常按摩可以寬胸寧神、調和氣血。從現代醫學上講,腋窩處的淋巴組織非常豐富,經常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按摩方法如下:雙臂交叉於胸前,雙手按對側腋窩,用手指適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約3分鐘;然後,左手上舉,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復操作5遍。

膕窩是膝後區的菱形凹槽,裡面的血管和神經非常豐富,經常拍打有行氣活血、緩解痙攣的功效。膕窩處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經常按摩,對常見的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治療作用。按摩方法如下:取坐位或俯臥位,自己或請傢人用兩手虛掌著力,連續拍打兩側膕窩。

肚臍是人體中唯一可以用手觸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為神闕。它內聯十二經脈,因而歷來被醫傢視為治病要穴。經常拍打肚臍可起到安神寧心、舒肝利膽、調和氣血、通利三焦的作用。方法為:取坐位或仰臥位,用左右手虛掌著力,以前臂發力,連續不斷地輕微拍打肚臍100次。或用熱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臍也可。

肘窩是肘關節前方的一個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經絡非常密集的地方,經常按揉可起到行氣活血、散淤祛毒的作用。取坐位或仰臥位,一側上肢伸直,肘窩向上,用另外一隻手虛掌著力,兩側交替拍打各100次。如果是傢人幫助拍打,可兩側同時進行。

腰骶窩,俗稱“腰眼”,是人體腰骶部的一個凹陷。腰骶部承受著整個上身的重量,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容易會因腰骶部的勞損而出現腰疼等癥狀。常按摩腰骶窩有疏松筋骨、消除疲勞的效果。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虛掌著力,連續拍打腰骶部5—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