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後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臨床以急性上腹痛、惡心、嘔吐、發熱和血胰酶增高等為特點。病變程度輕重不等,輕者以胰腺水腫為主,臨床多見,病情常呈自限性,預後良好,又稱為輕癥急性胰腺炎。少數重者的胰腺出血壞死,常繼發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稱為重癥急性胰腺炎。臨床病理常把急性胰腺炎分為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兩種。

小兒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方法

(一)治療

1.非手術治療 為主要治療措施,內科治療的目的在於減少胰液分泌和使胰腺休息。治療的主要原則是盡量停止胰腺的自身消化,即通過禁食、胃腸減壓及應用酶的抑制劑等減少胰腺酶的分泌。此外,防止繼發感染、緩解疼痛、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維持主要臟器功能也極為重要。

輕者用鎮靜、止痛(忌用嗎啡)及解痙劑如阿托品、山莨菪堿(654-2)、溴丙胺太林(普魯本辛)、哌替啶、氯丙嗪(冬眠靈)等。也可用針刺療法止痛,中醫中藥清利濕熱,理氣止痛。對病情嚴重,有腹脹、腹膜炎及休克體征者則須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輸液(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輸血,持續用靜脈營養維持熱量的供給,並用大量維生素B、C及抗生素,由於致病菌不易確定,需選用胰液中排泄濃度較高的藥物如氯黴素等廣譜抗生素。血鈣偏低者應輸入10%葡萄糖酸鈣,在出血性胰腺炎時尤應註意。患兒如有血糖升高,註射葡萄糖時需加入適量的胰島素及氯化鉀。一般可在3~4天內逐漸恢復胃腸蠕動。患兒腹部已不脹並能自肛門排氣及有食欲時,則可開始少量進食,以碳水化合物為主,佐以蛋白質,應較長時間限制脂肪。

小兒急性胰腺炎的病發原因

1.繼發於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如急性流行性腮腺炎、肺炎、菌痢、扁桃腺炎等。

2.上消化道疾患或膽胰交界部位畸形,膽汁反流入胰腺,引起胰腺炎。

3.藥物誘發:應用大量腎上腺激素、免疫抑制藥、嗎啡以及在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時應用左旋門冬酰胺等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4.可並發於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有半數病例無肯定的致病因素。

小兒急性胰腺炎的癥狀

1.臨床癥狀

(1)腹痛腹脹:急性胰腺炎的小兒一般均為突發性的中上腹和臍周劇烈腹痛,上腹部疼痛迅速擴散到全腹,腹痛在24~48h內呈持續性或持續性陣發加重。患兒可因腹痛而輾轉不安,或因疼痛劇烈而呈前傾彎腰或屈腿坐臥,以此體位來減輕腹痛。患兒很少主訴背痛或束腰樣痛,進食後腹痛加重。早期常出現腹脹及腹膜刺激征,有時可因腹脹等臨床表現而誤診為腸梗阻。

(2)惡心嘔吐:患兒有不同程度惡心、嘔吐,開始階段惡心、嘔吐較為頻繁,往往需要住院輸液治療,以後逐漸減少。嘔吐物常為食物和膽汁,嘔吐後腹痛不能緩解。進食會使腹痛和嘔吐加重。

(3)消化道出血:輕癥僅見嘔吐物或胃腸減壓液為咖啡色或大便潛血陽性,嚴重時可發生嘔吐鮮血或便血。

小兒急性胰腺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分類增高,並可出現核左移現象。血細胞比容增高(未進行大量輸液前)。

2.淀粉酶測定 血和尿淀粉酶增高。常為主要診斷依據,但不是決定因素,因有時淀粉酶升高的程度與炎癥的危重程度不是正比關系。7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值在發病3h後即可增高,血清淀粉酶增高達正常的3倍並持續數天,一般在癥狀發作後2~12h即增高,24h最高峰,48h後高峰下降,若用蘇氏(Somogyi)比色法測定,正常兒均在64U以下,而急性胰腺炎患兒則高達500U以上。其他有關急腹癥如腸穿孔、腸梗阻、腸壞死時,淀粉酶也可升高,很少超過300~500蘇氏單位。而尿淀粉酶也同樣變化,但發病後升高較慢,病變緩解後下降的時間比血清淀粉酶遲緩,且受腎功能及尿濃度的影響,故不如血清淀粉酶準確。尿淀粉酶升高可持續1~2周。

小兒急性胰腺炎會引發什麼疾病

1.局部並發癥

(1)胰腺膿腫:一般在起病後2~3周,因胰腺及胰周組織壞死繼發細菌感染而形成膿腫,此時患者高熱不退,持續腹痛,上腹可捫及包塊。

(2)假性囊腫:多在病後3~4周形成,系胰腺組織經胰酶消化壞死後液化或膿腫內容物與胰管相通排出所致,多位於胰腺體尾部,囊壁為壞死、肉芽及纖維組織而無上皮覆蓋。囊壁破裂或有裂隙,是產生胰源性腹水的主要原因。

(3)門脈高壓:少數可因胰腺纖維化或假性囊腫擠壓脾靜脈形成血栓,而出現節段性門靜脈高壓等癥狀。

2.全身並發癥 急性出血壞死型除胰組織局部出血、壞死外,還可造成多臟器功能障礙,如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腎功衰竭、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敗血癥、肺炎、糖尿病、血栓性靜脈炎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死亡率極高。

小兒急性胰腺炎如何預防

主要是積極預防引起本病的各種原因。

(1)防止感染性疾病發生,如膽道蛔蟲、病毒感染、敗血癥、支原體肺炎等疾病;

(2)防止暴食暴飲及營養不良,以免胃腸功能紊亂,使腸道的正常活動及排空發生障礙,阻礙膽汁和胰液的正常引流,引起胰腺炎。

(3)避免或消除膽道疾病:及時治療膽道結石、預防腸道蛔蟲。

(4)避免上腹損害,比如手術?內窺鏡逆行胰管造影等。

(5)防治代謝紊亂性疾病,如高鈣血癥、高脂血癥、糖尿病等

(6)其它:如防治酒精中毒、外傷、情緒及藥物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