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腰太粗,當心罹患子宮癌的機率也大增。一項最新醫學研究指出,英國婦女平均腰圍34英吋,罹患子宮癌的機率較31英吋的婦女,增加一倍,為瞭健康,千萬不要成為“大腹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問必答網專傢是怎麼說的吧,希望這些知識能夠對你們的生活有時幫助。

子宮癌術後飲食

子宮癌術後飲食 子宮對於女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器官,沒瞭子宮等於沒瞭生命一樣,很多子宮癌患者大多數會選擇手術治療,可是在術後該如何增加身體所需的營養呢?腫瘤科醫院癌癥治療專傢介紹----子宮癌術後飲食

子宮癌術後飲食如下:

1、水腫:赤豆、玉蜀黍、鯉魚、鯪魚、泥鰍、蛤、胰魚、鴨肉、萵苣、椰子漿。

2、腰痛:蓮子、核桃肉、薏米、韭菜、梅子、栗子、芋艿、甲魚。

3、白帶多:烏賊、淡菜、豇豆、白果、胡桃、蓮子、芡實、芹菜。

4、防治化療、放療副作用的食物:豆腐、豬肝、青魚、鯽魚、墨魚、鴨、牛肉、田雞、山楂、烏梅、綠豆、無花果。

女性腰越粗越易患子宮癌

據“中央社”發自倫敦的報道稱,根據歐洲癌癥與營養調查EPIC對10個歐洲國傢,22。3萬名婦女進行的大規模調查,婦女腰圍增加也提高罹患癌癥的風險 ,另外身體質量指數BMI在30或以上,及20歲後體重增加44英磅(約20公斤)的婦女,也是子宮癌的高危險群。

研究人員指出,更年期及那些從未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HRT),或服用避孕藥的婦女,罹患癌癥與腰圍粗細的關連性更強。

負責這項調查研究的教授范德瑞契(ChristineFriedenreich)指出,這項大型研究清楚顯示,肥胖提高婦女罹患子宮癌的風險,腹部有“遊泳圈”對健康十分不利。

英國癌癥研究單位Cancer ResearchUK醫療部主任特伊(JohnToy)指出,肥胖與癌癥的關連性大傢都很瞭解,這項研究更進一步指出,體重超重的婦女面臨罹患子宮癌的高風險,特別值得註意。

他提醒民眾,防癌最佳之道就是維持健康體重,同時多吃低脂、高纖維的食物,蔬菜水果應大量食用,同時應固定運動。

子宮癌的不適癥狀

子宮癌的不適癥狀 子宮癌是女性的常見疾病,患有子宮癌的女性有哪些不適癥狀呢?腫瘤科醫院癌癥專傢給廣大女性介紹子宮癌的不適癥狀有哪些?

孕激素能使異常增生的子宮內膜轉變為分泌期或萎縮性子宮內膜,從而可導致子宮內膜腺瘤樣增生或腺瘤的萎縮、逆轉。子宮癌的癥狀約1/3的晚期或復發子宮內膜癌患者對孕激素制劑有效,尤其對肺轉移者效果最好,約35%患者有顯著反應。但對盆腔內復發或持續存在的病狀效果不佳。 孕激素治療的最大優點是不良反應小,子宮癌的病因特別是無一般化療藥物抑制骨髓的嚴重不良反應,且應用方便,不需住院治療,但偶有註射部位疼痛、發紅者,少數患者有輕度浮腫、血壓升高、痤瘡及孕腺癤腫等,但均能耐受,故患者樂於接受。肝功能障礙患者忌用。 孕激素治療和其他細胞毒性抗癌藥化療一樣視為姑息性而不是根治性的。

子宮癌的不適癥狀 腫瘤科癌癥專傢已介紹,相信通過以上的介紹您已經對子宮癌有所瞭解,這種疾病是指發生在子宮陰道部及宮頸管的惡性腫瘤。希望廣大女性朋友出現身體上的不適一定要到醫院及時就醫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子宮癌的發病原因

根據29個省、市、自治區回顧調查我國宮頸癌死亡率占總癌癥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

關於子宮頸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國內外大量資料證實,早婚、早育、多產及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有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認為包皮垢中的膽固醇經細菌作用後可轉變為致癌物質。也是導致宮頸癌的重要誘因。

子宮癌的發病因素:

1.遺傳因素:

毫無疑問,任何癌癥都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子宮內膜癌當然也不能例外。據臨床統計,約有20%的內膜癌患者有傢族史,且其傢族史比宮頸癌高2倍。

2.病理因素:

若有長期子宮頸的損傷、破皮、糜爛、發炎,都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子宮頸癌細胞。子宮癌的發病原因抽煙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一為抽煙會減少身體免疫力而使子宮頸癌細胞加速發展,另一為抽煙本身產生一些物質有可能導致子宮頸癌細胞的發展。

3.環境因素:

研究發現,沒有性生活的女性,通常幾乎不會產生子宮頸癌,而愈早有不當的性生活,往後便愈容易產生子宮癌。而在性伴侶方面,女性若有2個以上的男性伴侶,其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更是有顯著的增加。

4.生理因素:

子宮內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變傾向,故而被列為癌前病變,其增生過長分為單純型、復雜型與不典型增生過長。單純型增生過長發展為子宮內膜癌約為1%;復雜型增生過長約為3%;而不典型增生過長發展為子宮內膜癌約為30%。

5.雌激素因素:

一般情況下,女性朋友們如果患瞭無排卵型功血、多囊卵巢綜合癥、功能性卵巢腫瘤等與子宮相關的疾病時,都要或多或少地服用雌激素,時間一久,便會自然而然地刺激子宮內膜致其病變。瞭解子宮癌的確切病因,才能更好的接受治療。

6.癌與性交而傳染的某些病毒有一定關系:

①人類疤疹病毒Ⅱ型(HSV—2),因HSV—2抗體檢查在浸潤性宮頸癌的病人中80%~100%陽性;

②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對各類宮頸癌組織進行HPV特異性抗原的檢測,均提示子宮頸癌的發病與HPV感染有關;

③人類巨細胞病毒(CMV)。國內外均有報道,子宮頸癌前病變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CMV抗體滴度均高;動物實驗證明CMV-DNA具有惡性轉化能力。

近年來還發現子宮頸宮頸癌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各國、各地報道也有差異,我國發病年齡以40~50歲為最多,60~70歲又有一高峰出現,20歲以前少見。

子宮癌概述

子宮癌(英文:Uterine cancer)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指發生在子宮陰道部及宮頸管的惡性腫瘤。宮頸癌的轉移,可向鄰近組織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陰道穹窿及陰道壁,向上可侵犯子宮體,向兩側可侵犯盆腔組織,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後可侵犯直腸。也可通過淋巴管轉移至宮頸旁、髂內、髂外、腹股溝淋巴結,晚期甚至可轉移到鎖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結。血行轉移比較少見,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肺、肝及骨。當宮頸癌的癥狀出現三個月後就診者已有2/3為癌癥晚期。

最為常見的子宮內出現的癌癥是子宮內膜癌和子宮頸癌,這兩種癌癥的病變細胞不同,在治療上存在差異。治療要首先判斷患者是哪個類型的子宮癌。

子宮內膜癌是起源於子宮內膜腺體的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是常見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好發於更年期和絕經期,多見於未婚、少產、肥胖伴高血壓病、糖尿病的婦女。

在發展中國傢,宮頸癌則屬於常見多發的婦科腫瘤,排行榜首。我國每年新發現的病例為13.15萬,死亡率最高的地區是山西,最低的是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