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果非常愛睡覺說明瞭身體的狀況不是非常的好,需要靜心調養,很多老年人在生活中會出現嗜睡癥,多數表現為白天睡眠過多或者沒事就想睡覺等.為什麼老人老愛睡覺呢?以下就是學習啦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睡覺的十大禁忌

1、忌睡前過度用腦

晚上如有工作和學習的習慣,要把較傷腦筋的事先做完,臨睡前則做些較輕松的事,使腦子放松,這樣便容易入睡。否則,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即使躺在床上也難以入睡,時間長瞭,還容易失眠。

2、忌睡前情緒激動

人的喜怒哀樂都容易引起神經中樞的興奮或紊亂,使人難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盡量避免大喜大怒或憂思惱怒,使情緒平穩。

3、忌睡前飲濃茶、喝咖啡

濃茶、咖啡屬刺激性飲料,含有能使人精神亢奮的咖啡因等物質,睡前喝瞭易造成入睡困難。

4、忌睡前吃東西

人進入睡眠狀態後,機體部分活動節奏放慢,進入休息狀態。

如果臨睡前吃東西,腸胃等又要忙碌起來,這樣加重瞭它們的負擔,身體其他部分也無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響入睡,還有損健康。

5、忌睡前說話

因為說話太多容易使大腦興奮,思維活躍,從而使人難以入睡。

6、忌張口而睡

張口入睡,空氣中的病毒和細菌容易乘虛而入,造成“病從口入”,而且也容易使肺部和胃部受到冷空氣和灰塵的刺激,引起疾病。

7、忌眼對燈光而睡

人睡著時,眼睛雖然閉著,但仍能感覺光亮。對著光亮而睡,容易使人心神不安,難以入睡,而且即使睡著也容易驚醒。

8、忌蒙頭而睡

老人一般比較怕冷,所以有的老人喜歡蒙頭而睡。這樣,因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而又缺乏必要的氧氣補充,對身體極為不利。

9、忌當風而睡

房間要保持空氣流通,但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身上。因為人睡熟後,身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降低,如果當風而睡,時間長瞭,冷空氣就會侵入身體,引起感冒風寒等疾病。

10、忌仰面而睡

睡的姿勢,以向右側身而臥為最好,這樣全身骨骼、肌肉都處於自然放松狀態,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勞。仰臥則使全身骨骼、肌肉仍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消除疲勞,而且還容易造成因手搭胸部而產生噩夢,影響睡眠質量。

老人特別愛睡覺應該怎麼辦

1、環境因素

老年人如果生活比較孤獨、單調,環境比較寂寞,再加上老年人由於體力欠佳,心臟功能不好,或患有骨關節病等,往往不愛活動,容易出現嗜睡。

2、腦部因素

當老年人出現嗜睡狀態,首先應該考慮是否有腦部病變。例如當老年人出現腦部的炎癥、腦瘤、腦萎縮、腦動脈硬化癥和腦血管疾病等,都可能出現嗜睡狀態。

3、身體因素

一般情況下,身體因素是最常見的老年人嗜睡的原因。老年人多體力衰弱,特別是身患一些全身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早期癥狀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

4、藥物因素

主要指安眠藥的副作用,因為有的安眠藥作用時間比較長。另外,若老年人有慢性腎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癥,容易出現安眠藥的後作用,後作用表現為第二天起床後精神不佳,倦乏嗜睡。

女性最好的睡眠時間多久

1、60歲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時

如果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話,建議每天晚上要在12點之前就睡覺。另外,晚上的睡眠時間控制在5.5-7小時就足夠瞭。

阿爾茨海默氏癥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時以內的老人,大腦衰老可推遲2年。而長期睡眠超過7小時或睡眠不足都會導致註意力變差,甚至出現老年癡呆,增加早亡風險。

建議:老人最常見的睡眠問題是多夢和失眠。多夢是由於老人腦功能退化;失眠多因體內褪黑素分泌減少所致,褪黑素是體內決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郭兮恒郭教授建議那些晚上睡眠質量不太好的老人,應該要養成午休的好習慣,並且午休的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

否則,大腦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促使腦中血流量相對減少,體內代謝減慢,易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2、30~60歲成年人:每天睡7小時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時睡眠時間,婦女需要7.5小時左右,並應保證晚上10點到早晨5點的“優質睡眠時間”。

因為人在此時易達到深睡眠狀態,有助於緩解疲勞。芬蘭一項針對2.1萬名成年人進行的22年跟蹤研究發現,睡眠不到7小時的男性,比睡7~8小時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過8小時的男性,比睡7~8小時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議:這個年齡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與腦力減退,或壓力導致的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有關。郭兮恒提醒,除盡可能緩解壓力外,還可以在就寢環境上下點工夫,如減小噪音、通風換氣、適當遮光等,並選擇10~15厘米高、軟硬適中的枕頭。仍然睡不夠的人,也可以通過午休1小時的方式補覺。

3、13~29歲青年人:每天睡8小時左右

在這個時間段裡面的青少年朋友們是必須要每天睡足8小時的,而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則。必須得要保證夜裡面有3小時左右的時間是進入到深睡眠的狀態。

平常應保證最晚24點上床、早6點起床,周末也盡量不睡懶覺。因為睡覺時間過長,會打亂人體生物鐘,導致精神不振,影響記憶力,並且會錯過早餐,造成飲食紊亂等。建議:年輕人多習慣熬夜,這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且易使皮膚受損,出現暗瘡、粉刺、黃褐斑等問題。

長期熬夜還會影響內分泌,導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都會找上門,更會出現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精神癥狀。因此,年輕人最重要是規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時不要吃東西,中午小睡半小時,對身體更有益。

4、4~12歲兒童:每天睡10~12小時

4~10歲的兒童每天睡12個小時是必要的,每晚8點左右上床,中午盡可能小睡一會兒。年齡再大一些的兒童睡10小時,甚至8小時就足夠瞭。首都兒科研究所兒保科副主任醫師李海鷹告訴記者,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僅會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還會影響生長發育。

但她提醒,睡覺時間也不能過長,若超過12小時,可能會導致肥胖。建議:兒童基本沒有睡眠障礙,隻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就行。睡前不要吃東西,臥室不要有過亮的燈或較刺激的音樂;最好與孩子一起定個時間表,督促他們按時睡;睡前讓孩子做些準備工作,如刷牙、洗臉、整理床鋪等,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是在對孩子暗示“該睡覺瞭”。

5、1~3歲幼兒:每晚12小時,白天兩三個小時

幼兒每天夜裡要保證12小時睡眠,白天還需再補兩三個小時。具體的睡眠時間,可以根據他們自己的睡眠節律而定,比如有些寶寶習慣在接近中午時和下午晚些時候各睡一覺。建議: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容易因玩得太興奮而影響睡眠。有時候,他們進入瞭睡眠狀態,腦子卻還在活動;睡著瞭,還常磨牙、踢被、尿床等。這些都會影響寶寶的大腦和身體發育。因此,建議父母在寶寶睡前1小時先給他們洗個溫水澡,放松全身;講個小故事或放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等,也有助入眠。

6、1歲以下嬰兒:每天16小時

1歲以下嬰兒需要的睡眠時間最多,大概每天16小時。睡眠是小月齡嬰兒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段,因此,睡眠時間必須要保證。建議:嬰兒的睡眠問題大多是由於缺鈣、白天受驚嚇、消化功能紊亂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為白天睡覺過多。對此,傢長應註意給孩子補鈣,科學喂養;還需盡量保證嬰兒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間頻繁喂奶或換尿佈,尤其是後半夜,因為小月齡寶寶在後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睡眠質量不好的危害

1、長期患睡眠障礙,將導致人體生理機能紊亂。醫學專傢指出,有為數不少的高血壓病人和心臟病患者是由於睡眠不好引起的。

2、輕微或偶發性的短暫失眠,對工作或學業並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

3、持續睡眠時間低於生理的需要(約六至八個小時),達兩三天以上,由於生理上有補足睡眠的需求,會造成立即且明顯的影響。最先受到影響的是註意力、專註力、精細操作能力、高智力思考及記憶力,學習效率及創造性思考力也會顯著減退。

4、睡眠嚴重不足時,還有可能誘發精神錯亂。

5、睡眠障礙除瞭失眠外,還包括呼吸暫停綜合征。

6、睡眠不足你會變老變胖

如何提高睡眠質量

規律一:睡眠時間

四季睡眠春夏應“晚臥早起”,秋季應“早臥早起”,冬季應“早臥晚起”。最好應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常人睡眠時間一般在每天8小時左右,體弱多病者應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規律二:睡眠方向

睡覺要頭北腳南。人體隨時隨地都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睡眠的過程中大腦同樣受到磁場的幹擾。人睡覺時采取頭北腳南的姿勢,使磁力線平穩地穿過人體,最大限度地減少地球磁場的幹擾。

規律三:睡覺姿勢

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側臥負擔輕。研究表明,“睡如弓”能夠恰到好處地減小地心對人體的作用力。由於人體的心臟多在身體左側,向右側臥可以減輕心臟承受的壓力,同時雙手避免放在心臟附近,避免因為惡夢而驚醒。

規律四:睡覺時間段

無論是“夜貓子型”的人還是“早睡晚起型”的人,都應該找準自己的生物鐘,提高睡眠休息的效率。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子(夜間11時到凌晨1時)、午(白天11時到13時)兩個時辰是每天溫差變化最大的時間,這一段時間人體需要適當休息。

規律五:睡眠環境

在臥室裡應盡量避免放置過多的電器,以確保人腦休息中不受太多幹擾。此外,也不要戴“表”、“牙”和手機等物品睡覺,否則會影響身體的健康。